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安樂天下 第31章 示好

《安樂天下》 第31章 示好

月底,

一張貴妃榻,坐了三個人。長寧公主居左,鄭桂局中,紀曉棠居右。鄭桂一直拉著紀曉棠的手,略與長寧說了兩句話,大多數時候,都在與紀曉棠攀談。

鄭桂似乎很喜歡紀曉棠,而且對紀曉棠的一切都非常興趣。詳細地問了紀曉棠的年紀生辰,又問紀曉棠讀了些什麼書,在家裡都做什麼等等。

紀曉棠敏地察覺,鄭桂並不是正巧路過,就是特意來的得月樓。

現在時辰尚早,所以按照鄭桂所說,就不是從哪裡回來,而是正往哪裡去。那麼,鄭桂就沒有理由放下要去辦的事,而在得月樓上盤桓這麼長的時間。

而鄭桂來得月樓的目的,就目前來看,應該是

這麼想著,紀曉棠在與鄭桂說話的時候,就留了十分的心。

那邊長寧公主看鄭桂與紀曉棠談的稠,略略有些不耐。鄭桂的到來,出乎的意料之外。而鄭桂一來,就霸住了紀曉棠。本來還想跟紀曉棠好好談一談。

長寧公主喜歡紀曉棠,不僅因爲紀曉棠可以告訴許多祁佑年的事,紀曉棠博聞強記,說起什麼來都繪聲繪,本就是個極好的談話對象。

與紀曉棠在一起說話,幾乎是一種,可換做認識的其他孩子,往往說的多了,就會變得非常無聊且無趣。

雖然很想將紀曉棠拉到自己邊來,但是長寧公主也不好掃了鄭桂的面子。

鄭桂是靖肅親王王妃,是的嫂子。靖肅親王和鄭桂平時待都非常好,幾乎什麼事都是順著的,也送過許多好東西,還曾經數次借用肅王府的花園辦過詩會和花會。

戲還沒有開始,有幾個孩子看出長寧無聊來,就上前來陪著長寧說話。

Advertisement

“公主今天怎麼來遲了一些?”楊翩翩就問長寧。

“別說了,要出來的時候,突然到點兒事。耽誤了一些時間。”長寧擺了擺手,顯然對此並不想多說。

紀曉棠雖然與鄭桂說話,一面卻分出心神來注意四周,自然就聽見了楊翩翩和長寧之間的對話。

長寧來的遲了。原來並不是被韓太后住說話,而是遇到了別的事。如果長寧不是遇到了別的事,應該會在鄭桂之前趕到得月樓吧。

“……曉棠妹妹和妹妹一家在清遠立下的功績,王爺回來都跟我說過了。這些天,王爺不止一次在我跟前提起。對曉棠妹妹都是讚不絕口,就是我,也佩服曉棠妹妹的。”

說了一會的話,鄭桂對紀曉棠的稱呼就從安樂縣主,變了曉棠妹妹或者妹妹,顯得越發的親近了。

“曉棠妹妹在京城可還住的慣?早就想上門去看曉棠妹妹,只是年下事太多,實在分不開,幸好今天在這裡見到了曉棠妹妹……”

說到年下的事多,鄭桂的笑容就出幾分倦怠來。說肅王府家大人多,事繁雜。

“……全靠我一個人裡外持,別說我本就不是一個能幹的,就是能幹的,只怕也忙不過來。只恨邊沒有一個賢德的好姐妹,若能幫我持一些,一方面幫了我的忙,也能爲王爺分憂。”

鄭桂的話題,漸漸就涉及到肅王府的宅,話裡話外說靖肅親王如何端方並不親近。王府的宅除了一個正妃,並無偏妃,姬妾之流也非常

“聽說妹妹琴棋書畫無不通,什麼時候還要多向妹妹請教請教。我才疏學淺。且上了幾歲年紀,王爺是這些個的,每每想與我對答,我偏對答不上,於我於王爺,都是一件憾事。若是有曉棠妹妹這樣才學的妹妹相伴。王府可是更加和樂了。”

鄭桂的話,說的就越來越骨。

“王爺於琴棋書畫上也頗有些心得,並不是我自家人誇自家人。妹妹可以去打聽打聽,王爺雖貴爲親王,在京城中也頗有些才名的。……王爺私下曾與我戲言,若不是生在帝王家,就是生在普通人家,也能金榜題名,揚名儒林……”

鄭桂這樣說話,鄭梓也早走過來,偶爾附和上一兩句。

紀曉棠不能打斷鄭桂,也不好起離開,只能靜靜地聽著,卻並不發表任何意見。話題至此,大致明白鄭桂的意思了。

這算什麼,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嗎?

先是靖安親王秦震,接著靖肅親王也來湊熱鬧了。秦震因爲與紀家的關係,是親自上門。靖肅親王與紀家並沒有什麼來往,自己不好上門,就打發了王妃鄭桂來向示好,並遊說

鄭桂的言外之意已經相當明顯,是暗示肅親王對很有好,紀曉棠嫁進肅王府後,就是能玉冊的偏妃。紀曉棠又通琴棋書畫,與肅王正是知音,且鄭桂自稱年老,紀曉棠則年輕貌,一定能夠獨寵於肅王。

鄭桂還暗示,紀曉棠嫁進肅王府,還可以分得一部分掌家的權力。

若換做別的子,這可以說是極大的了。

然而紀曉棠並不是別的子。

不論是安王秦震,還是肅王秦霖,都無福消

鄭桂極善言談,而且似乎跟紀曉棠有太多的話要說,直到臺上的戲開始了,鄭桂的話才了些。一邊看戲,鄭桂對紀曉棠依舊非常殷勤,時不時地向紀曉棠介紹臺上的戲班子。

“今天長寧請的戲班子全乎兒,上臺的也都是有命的角兒。你剛來京城不久,恐怕還不太。喜歡聽哪一個,儘管告訴我,我了他們來府裡唱堂會給咱們聽。”鄭桂低聲親熱地對紀曉棠道。

鄭桂對紀曉棠如此,已經引得長寧公主幾次側目看了過來。雖然如此,長寧卻並沒有說什麼話,只是若有所思地多看了紀曉棠幾眼。

期間,也有孩子過來,藉口與鄭桂說話。鄭桂的態度都恰到好,說話時都會特意提著紀曉棠也說上兩句。

看戲的孩子們看向紀曉棠的目,也都各自有了思量。

幾折戲唱下來有個間歇,長寧公主就安排了宮流水似地擺上各樣緻的茶點來,鄭桂並沒有品嚐茶點。而是說得先告辭走了。

鄭桂不像這些孩子們,正月裡,還有許多事,不能在得月樓耗上一整天的工夫。

“我與曉棠妹妹一見如故。實在不捨得分開。”鄭桂與長寧公主說了兩句客套話,就又轉過來對紀曉棠說話,“沒想會來這裡見到曉棠妹妹,第一次見面,也沒特意準備什麼表禮……”

這樣說著話。鄭桂就將脖子上掛著的一串東珠取了下來,笑著遞給紀曉棠。

“這串珠子,是王爺早些年送與我,我平常帶在上的,就送給曉棠妹妹做個見面禮,也是我和曉棠妹妹的姐妹分。曉棠妹妹若是不收,就是嫌這珠子微薄了。”

紀曉棠並沒有手去接珠子。

鄭桂進門的時候,就看見了這串東珠。並不是關注這些東西,而是這串珠子實在太過耀眼,即便是在打扮的彩繡輝煌的鄭桂上。這串珠子只怕也是最爲漂亮和貴重的。

一串珠子,大概有四十幾顆,珠子個頭勻淨,每一顆都有龍眼般大小,且潔白無瑕。

要湊齊這樣一串珠子,只怕傾盡國庫,也就這麼一串而已。

鄭桂要將這麼貴重的東西給紀曉棠,紀曉棠當然不能收。何況,這珠子雖然帶在鄭桂的上,卻有其他的意義。

那是肅王秦霖送給鄭桂的。再加上之前鄭桂說的話,做出的種種暗示。

紀曉棠若收下了這串珠子,就等於是表了態,接了某件事。

紀曉棠當然不能這樣做。

“……太過昂貴。實在不敢收。”紀曉棠推卻道。

然而鄭桂卻並不會這樣容易地就放棄。

“曉棠妹妹不收,難道是嫌棄我這個姐姐?曉棠妹妹就算是眼高於頂,想來我也不至於辱沒了曉棠妹妹吧。”鄭桂說話的時候,臉上依舊帶著笑。

但是話中脅迫的意思,卻也讓人無法迴避。

當時的局面就有些僵持,然而周圍許多人。包括長寧公主在,卻都無人上前解圍。長寧公主任而爲,幾乎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個,然而在這個時候,也選擇了獨善其

不管怎樣,長寧都是深宮中長大的子,還有個韓太后那樣的母親。

紀曉棠當然知道,這種形,是不能夠指別人的。

要拒絕鄭桂,而不得罪鄭桂,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人人都猜,紀曉棠一定會答應下來,就算不答應,也不會拒絕,最多用一個拖字訣,們都認爲,紀曉棠不敢得罪鄭桂,不敢得罪靖肅親王。

然而,們都看錯了紀曉棠。

“王妃娘娘的話,讓我承不起。只是,這串珠子,我確實不能收,並沒有任何對王妃不敬的意思。王妃也說,這是王爺多年前送與王妃的。恕我大膽猜測,應該是王爺於王妃深意篤,才送出如此稀有昂貴之,王妃也念王爺,所以將此珠子時刻帶在上。”

“君子不奪人所,曉棠雖非君子,卻也不能不敢做這樣的事。”

“這珠子戴在王妃上無妨,是正當其所,可若是曉棠得了,便是僭越。所以,王妃之命,不是曉棠不從,而是不能從。”

紀曉棠對著鄭桂福了一福,態度不卑不,意思卻再堅決不過。

鄭桂手裡拿著珠子,看了紀曉棠半晌,臉上表數變,才又笑了起來。

鄭桂慢慢收起了手裡的珠子,並不戴上,而是讓邊的人收了起來。

“竟真有這樣的可人兒,明明是拒絕了我,駁了我的面子,可我竟跟生不起氣來,反而更喜歡,敬佩。”鄭桂這樣說著,就又拉住了紀曉棠的手。

鄭桂的容貌和材都與鄭梓有五六分相像,但是鄭桂明顯微微發福,不僅臉龐和腰如此,一雙手也是的,竟似不到骨頭。

被這樣一雙手握著。紀曉棠卻並不覺得溫暖親切。鄭桂的手,有些涼,讓總是忍不住聯想到一種不那麼討人喜歡的

“好了,好了。我若再要你收下這珠子,就顯得是我強人所難,是我的不是了。這珠子你不要,可我第一次見你,你總得讓姐姐表示表示。”

鄭桂就讓人端了個托盤上來。托盤上面是四樣表禮,雖也都是貴重難得之,但與方纔那串珠子卻不可同日而語。

紀曉棠看了,就不再拒絕,將表禮收下,謝了鄭桂。

因爲知道紀曉蕓是紀曉棠的姐姐,鄭桂也送了紀曉蕓四樣表禮,自然比給紀曉棠的薄上許多,至於顧雪兒和周念紅,也都得了表禮。又比紀曉蕓的差了幾

“改天請妹妹到我家聽戲。”鄭桂臨走之前,又對紀曉棠說道。

紀曉棠自然點頭,至於到時候去不去,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等鄭桂走了,長寧公主纔跟紀曉棠說話。

“……沒想到會來,還一直拉著你說話,我也不好攔的。”長寧公主左右瞧了瞧,又低了聲音告訴紀曉棠,“曉棠你果然是有膽量的。……你別看長的和氣,待人親親熱熱的。可若是發起狠來……”

長寧公主臉上出讓人難懂的表

“三王兄邊的人,都讓收拾的服服帖帖,有不服的,嘿嘿……。曉棠,等春暖花開,我帶你去肅王府賞花。滿京城這麼多園子,除了花園,就屬肅王府的花園子收拾的最好,花木長的最茂盛。你知道是什麼緣故?肅王府花園子裡的花,從不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