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安樂天下 第8章 粉黛爭鋒(二)

《安樂天下》 第8章 粉黛爭鋒(二)

紀曉蓮匆匆到了茜華堂,一看見紀大太太,就再也忍不住,撲到紀大太太邊將方纔在萱華堂所的委屈一一說出。

“……怎麼、怎麼竟有這樣的人!竟是完全不講道理!”

紀大太太聽了,對紀老太太也非常頭疼。

“你現在知道娘所說非虛了吧。”

紀大太太其實並沒有在紀老太太跟前服侍過,所以也沒有直接過紀老太太的氣,但是和姨娘曾經打聽過紀老太太,通過紀大老爺與紀老太太有過幾次間接的鋒,對紀老太太很看不上眼。

再加上的一些誇張和潤,所說的與紀老太太的實際況竟就相當的吻合。

在京城抱怨遠在清遠的紀老太太,與真正面對紀老太太,是完全不同的。

“這就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這樣就撒潑,且本就不按照牌理出牌的婆婆,還真是難對付。

“你呀,就會給我找麻煩。”紀大太太頭疼歸頭疼,還真不能不往紀老太太邊去答應,因此只得打起神來,帶著紀曉蓮來萱華堂。

紀老太太雖不算和,卻也沒一見紀大太太就發脾氣,這讓紀大太太和紀曉蓮都同時鬆了一口氣。

“曉蓮畢竟年紀輕,說的我沒聽清楚,請大太太再與我說一遍。”紀老太太對紀大太太道,態度很平和剋制。

這樣的態度是紀大太太所歡迎的,但是話的容卻讓紀大太太心中暗暗苦。

沒有出面,而是讓紀曉蓮來說,這是留的後路。這樣的安排以後真的有什麼事,好推。紀曉蓮說到底也是個孩子。

現在除非否認紀曉蓮的話,否則這件事的責任就到了上。

Advertisement

可總不能就拆了自己兒的臺,何況暗地裡也希藉此能打清遠來的這些人。

紀大太太只得如此這般說了一遍。

聽紀大太太說的與紀曉蓮說的相符,紀老太太就哦了一聲。

“大太太看,曉棠要不要去?”

“這件事,還得老太太……和二太太做主。”紀大太太陪笑說道。紀老太太是可以不顧後果。就說不去的,但是二太太卻不會這樣。所以紀大太太說話特意帶上了紀二太太。

“這件事不必問。我老婆子也不懂。大太太你說去,就讓曉棠去。你說孩子會委屈,不要孩子去。那就不要去。”紀老太太乾脆地道。

紀大太太現在不僅頭疼,的牙似乎也疼了起來。

如果說撒潑的蠻橫鄉下婆婆難對付,那麼除了撒潑之外,還突然有了久歷深宅的智慧的蠻橫鄉下婆婆,簡直就是不可戰勝!

要不然就算了吧。可以等更好的機會,紀大太太心中打起了退堂鼓。

可是瞧瞧紀曉蓮卻是不肯干休的樣子,只得暗地裡咬了咬牙。

“雷霆雨皆是君恩。公主親自打發人來請,咱們爲臣子的,不去就是抗旨不遵。好在曉棠聰慧,即便是在公主娘娘跟前,也必不會失禮。”紀大太太說的含蓄。

“你的意思,是要曉棠去?”紀老太太可不容紀大太太耍花腔,問的非常直接。

“哦……若是不去,就是……”

“我問你。你不要跟我說什麼若是。要曉棠去還是不去,你只答我去,或者不去,我不如你識文斷字,你說那許多話,難道是爲繞暈了我,你打的什麼主意!”

紀大太太說的委婉,然而卻經不起紀老太太問的直接,幾次下來,紀老太太就顯出不耐煩來。紀大太太也知道。這樣下去,必定會讓人起疑。

“去,還是要去的。”紀大太太無奈極了,只能著頭皮說道。

“好。就聽你的。可要曉棠了什麼委屈, 我只拿你說話!”紀老太太立刻就道,也不提讓紀曉蓮照顧紀曉棠的話。

“老太太……”紀大太太就要辯解幾句。

紀老太太本就不肯聽說,只吩咐快去將一切都安排妥當,但凡有什麼不妥當,就是心存不軌。辦事不利。

紀大太太心裡塞塞地帶著紀曉蓮離開萱華堂。

紀曉蓮的臉也好不到哪裡去。即便確定了紀曉棠會和自己同去,似乎也一點兒都高興不起來了。

萱華堂上房,紀曉棠角含笑。不得不說,被紀老太太偏袒的覺是真的很好。

“去便去,若誰讓你了委屈,回來儘管告訴我,我找大太太算賬!”紀老太太囑咐紀曉棠。

紀曉棠微笑。

紀大太太和紀曉蓮這樣安排,顯然是心中有把握。能夠說出口的委屈,其實都不算委屈。還有很多委屈,是讓人說不出口的。深宅院,就不乏善於給人這種委屈的“人才”。

與這些人相比,紀老太太的子有時候反而顯得有些可了。

相信,不管有理沒理,只要不高興,跟紀老太太說了,紀老太太就可以給紀老太太看。

然而出了馨華堂的大門,紀老太太可就幫不到了。

“祖母這麼說,這天下我都可去得了。”這麼想著,紀曉棠還是笑著說道。

紀老太太很得意,也笑了起來。

“曉棠,若是爲難……”紀二太太顯然比紀老太太更加了解外面的事。

紀曉棠並不覺得爲難,只是心中並不願意去。然而事發展到這個地步,也只能走上一遭。

“娘就放心吧。”紀曉棠安紀二太太。

大風大浪都平平安安地闖了過來,不過是幾個小姑娘的陣仗,還真的沒有放在心上。

不放在心上,並不代表不做任何準備。

紀曉棠回到妍華堂,略想了想,就從書房取了兩卷書,打聽得紀大在家,就往芳華堂來。

芳華堂在中路第五進,院落佈局與妍華堂類似,知道紀曉棠來了。紀大楊氏帶著丫頭們親自迎了出來。

“我正要去找三妹妹說話,三妹妹就來了。”

“本也該是我來拜見大嫂。”

姑嫂兩人上了臺階,到上房屋中坐了。

紀曉棠就將自己拿來的兩卷詩集給了楊氏。楊氏接了,略翻看了兩頁。臉上就出喜來,顯然對這兩卷書很是喜

“……我竟沒見過,等你大哥哥回來,就讓他往書市上幫我尋一尋。若是沒有,還請曉棠借我一些時日。等我抄錄下來……”

紀曉棠就笑:“大嫂何必如此麻煩,這兩卷,本就是我拿來送給大嫂的。”

“這如何使得?”楊氏又高興又有些不好意思。在楊氏的心裡,沒有什麼比稀有的藏書更加珍貴。紀曉棠拿來的這兩卷詩集,雖都是近代人的詩作,然而市面上卻沒有。就知道,這必定是紀二老爺苦心蒐集來的藏書。

“大嫂放心,這書雖是絕版,我那裡還收藏了兩套。”

楊氏聽紀曉棠這樣說,才高高興興地將書收下了。隨即就又往裡屋,取了一套共四卷的《唐詩綴錦》來,正是說過要送給紀曉棠的。

每卷《綴錦》上,還有楊閣老的印章。紀曉棠立刻就意識到這套書的價值。

“多謝大嫂。”紀曉棠大大方方地收了。

能得紀曉棠親來,楊氏自然就拉著說起了詩文。

紀曉棠並不介意與楊氏談論詩文,然而這個時候來,還有其他更加重要的事,因爲就將話題自然而然地引到了京中擅長作詩文的上。

楊氏就提到了長寧公主。紀曉棠立刻抓住了這個機會。

“公主給大姐姐下了帖子,大姐姐說公主還打發人我也去。我不得不去,然而卻心中沒底。大嫂久在京中。還請大嫂教我。”

因爲發覺楊氏的與紀大太太和紀曉蓮截然不同,紀曉棠也不跟拐彎抹角,而是直言相告。

“公主打發人來請曉棠去茶會,什麼時候的事。我怎麼不知道?”楊氏顯然是還不知道這個消息。、

紀曉棠對此並沒有深究,只是將況大致說了一遍。

“哦。”楊氏點頭,也並沒有深想。

“我雖自就在京中,與長寧公主差了幾歲年紀,來往並不多。”楊氏告訴紀曉棠。與長寧公主來往不多,年紀的差距還在其次。主要是脾不同。長寧並不大喜歡楊氏,暗地裡曾說過楊氏是書呆子,但凡有聚會很請楊氏參加。

長寧公主格外向,在京中名媛圈中十分活躍。

據楊氏所知,長寧公主自及笄之後,是經常發帖子請京中的名媛聚會,曾經舉行過詩會、花卉、茶會等。

這樣的聚會,一年中總要舉行上幾回,地點都不確定。最正規的是在宮中舉行,其次是借京中王侯們的宅邸或別院舉行,

這次的茶會不在宮中,也不在哪家的府邸,而是定在得月樓。

得月樓是京城最爲有名的茶樓,也是長寧公主最爲喜歡的地方之一。

這樣的茶會,往往不會比賽詩文,只是聚在一喝喝茶,說說話。

“……雖是如此,於我卻不敢大意。大嫂教教我,可有什麼需要我仔細在意的?”紀曉棠見楊氏說的清楚,就又問道。

“曉棠是怕犯了什麼忌諱,得罪什麼人?”楊氏就問。

“大嫂,我初來乍到。我自己還罷了,可是這一出門,我代表的就不僅僅是我自己。”

“曉棠你這考慮的很對。”這些上頭,也不大在行。好在未出閣前,也多也曾出門,倒是聽家裡的母親和姨娘們說過不,甚至祖父楊閣老也曾提點過兩句。

“曉蓮出外行走的多。你和曉蓮一起出去,只聽曉蓮的就是,曉蓮自然會照應你。”

“當然要仰仗大姐姐。我多瞭解一些,就讓大姐姐些心。況且,也怕到時候大姐姐事多,來不及照應我。”

楊氏覺得紀曉棠心思細膩,且很爲他人著想,對紀曉棠的觀更佳。也不藏私,就將自己所知道的,都說給紀曉棠聽了。

以楊氏的,並不是詢問這種事的最佳的人選。但是在馨華堂。楊氏卻是紀曉棠能夠求助的最好對象。而且,紀曉棠也考慮到了楊氏的家世。

就算楊氏不在這個上頭用心,以的家世,也會比平常人瞭解的多。

紀曉棠對楊氏很有信心。楊氏確實也沒有辜負

紀曉棠滿意而歸。

當傍晚紀二老爺從外面回來,就知道了紀曉棠要赴長寧公主茶會的事。

“長寧公主打發人來曉棠去的?”紀二老爺詫異道。

“大太太是這樣說。”紀二太太就道。

紀二老爺尋思了片刻:“曉棠要去,就去吧。”他的想法比紀二太太的還要簡單些,是覺得紀曉棠爲家事了太多的心,如今去跟京城同齡的孩子們認識認識。纔是一個孩子正常的生活。

紀曉棠猜到紀二老爺心中所想,也沒有費事糾正,只是詢問紀二老爺今天外頭辦的事如何,是否見到了秦震。

秦震進了京,比在清遠的時候還忙了。紀二老爺雖遞了帖子,卻並沒有見到秦震。秦震只打發人給紀二老爺傳話,讓紀二老爺三天後再去見他。

很多事,在進京之前,他們就已經跟秦震談過了,除了擔心謝懷瑾。其他的事都並不急。

“今天大哥領著我見了楊閣老……”

……

紀曉棠要出門參加公主的茶會,紀二太太一早起,就過來妍華堂。

“娘怎麼這麼早過來。有嬤嬤幫我料理,娘實在無需擔心。”紀曉棠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就迎了紀二太太進屋說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