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安樂天下 第3章 後書房

《安樂天下》 第3章 後書房

紀大老爺在書案邊坐下來,紀二老爺纔開口,就將清遠發生過的,書信中不好跟紀大老爺說的事從頭到尾,撿著重要的都說了一遍。

等紀二老爺將話說完,紀大老爺臉已經數變,不僅臉上冷汗淋淋,在椅子上也坐不住,站起來不住地踱步。

紀大老爺如此失態,紀二老爺並不以爲異常,相反,他還深有同。如此要命的事,就是他一開始知道,也是坐立難安,更不要說紀大老爺了。紀二老爺一直都知道,紀大老爺是想要在仕途上有一番作爲的。

若這件事理不好,別說什麼仕途,就是命也都難保。

“二弟,靖安親王上書,這大宋齊家的後人,不是已經確認了是謝子謙那反賊收養的兒子?”

“大哥說的不錯。”紀二老爺點頭,“不過此事,尚需萬歲爺以及滿朝文武認可。大哥,不用我說,你也能想的明白。謝懷瑾是齊家後人,或可得朝廷善待。可若是紀家被認定爲齊家後人,紀家以後怕是要滅門絕戶啊!”

紀大老爺確實明白這個道理,這也是爲什麼他如此著急害怕的緣故。

“二弟,難道、難道這件事還有什麼變化不?二弟爲何在信中從沒有提起過……,是了,是我拙了,這種事,怎好在信中提及,就是你我今日說話……”

說到這裡,紀大老爺不由自主地看向紀曉棠。

這樣的事,紀二老爺不讓爲長孫的紀曉慕參與,卻如此信重紀曉棠。不說別的,紀曉棠終歸是個孩兒。以後是別人家的人。

“大伯,這正是我爹爹要跟大伯商量的。”紀曉棠在紀大老爺面前第一次開口,“懷瑾爲齊家後人,且齊家後人應該被善待這件事,還需大伯在朝中盡力。”

Advertisement

這樣做,不是爲了謝懷瑾,而是爲了紀家自己。

這是紀曉棠告訴紀大老爺的。當然。也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爲謝懷瑾爭取更加平穩和優越的生活。

“興滅繼絕,各朝各代都有善待先朝後裔的事例。且都作爲皇帝仁慈的表徵,被頌揚不止。”紀二老爺就說道。

這件事,紀大老爺是無需多做考慮的。

“我自當盡力。”紀大老爺就點頭,然後又苦笑。“只是,我如今不過是區區一介四品的侍郎。只怕力量微薄,能做的並不多。”

“大哥總可做一推力。楊閣老那裡,大哥也能想些辦法。”紀二老爺就道。

“看來,只能求助於老師了。”紀大老爺就道。

“大哥求助於閣老。什麼能說,什麼不好說,大哥心中該有個計較。我並不是信不過閣老。還是那句話。這件事,知道的人越越好。大哥能理解我所說的吧?”

紀大老爺此時就明白了紀二老爺之所以不讓他紀曉慕過來的緣故。略做沉。紀大老爺就點了頭。

“你我命的大事,我還曉得輕重。”

“還請大伯設一誓言。”紀曉棠就道。

“哦……”紀大老爺眉頭幾不可見地皺了皺,目從紀曉棠上就落到了紀二老爺上。

“大哥,論起命,大哥比我還貴重許多。還請大哥莫怪。”紀二老爺就道。

兩次三番,紀大老爺已經完全明白紀曉棠在紀二老爺一房中的地位了。他不以爲然,且暗暗不喜,但是紀二老爺堅持,而且說的也確實是正理。

紀大老爺就點了頭,當著紀二老爺和紀曉棠的面發了誓。

知道這件事最難的已經由紀二老爺理好了,接下來他所要做的就是在朝中推波助瀾,這顯然就容易了許多。s173言小說吧紀大老爺想清楚這些,雖然依舊心中惴惴,終究是慢慢鎮定了下來,重新座坐好。

“二弟,朝中傳言,都說你是安親王的親信。二弟此次進京,王爺對二弟可有什麼安排?”這纔是紀大老爺打算要與紀二老爺談論的問題。

“朝中傳言並不可信,王爺是因爲懷疑紀家,才肯下顧。如今你我兄弟都在京中,豈不是更好掌控了!”紀二老爺就道。

“唔……”

“另外,咱們紀家捐錢捐糧,也確實有些寸功。王爺知道我因爲守制回鄉,如今期滿,也想讓我給朝廷效力。”

聽紀二老爺這樣說,紀大老爺就在椅子上微微

“這樣的話,我也正要跟二弟說。二弟滿腹經綸,還在爲兄之上,老於鄉野就太委屈了。”

“大哥過獎了,若論學問,以及經濟之道,我萬萬不敢跟大哥相比。並且,我於仕途並無多期許。此次進京,實在是不得已。”

“既然來了,就不要再說不得已的話。二弟,既然王爺有意,你這次是否要留京做?”

“恐怕是如此了。”紀二老爺點頭。

“唔……”紀大老爺沉,他也想到了這一點兒,但是沒聽紀二老爺說之前,總還存了一些希。如今紀二老爺這樣說了,那就是肯定要留在京城做

紀二老爺留京,紀老太太一定會跟著留下。

“二弟屬意於什麼衙門,告訴大哥,大哥往老師跟前說說,總是多一份助力。”紀大老爺想了想,就問嗯紀二老爺。

“不管是哪裡吧。”紀二老爺就道。這件事上,他實在是沒什麼想法。

“若是可以,大伯可在翰林院想想法子。”紀曉棠就道,“翰林院若不,就是禮部和國子監,吏部那裡沒有空缺,戶部萬萬去不得。”

“曉棠!”紀二老爺就阻止紀曉棠,意思不喜紀曉棠說這些。

紀大老爺倒是笑了。

“曉棠倒是清楚的很。”紀曉棠對各個衙門如今的態勢這樣清楚,那必然都是紀二老爺的話。在紀大老爺看來,這是紀二老爺不好意思跟他說想去哪裡,故意藉著紀曉棠的口說出來。

“我會盡力去想法子。二弟只聽我的好消息吧。”翰林院和國子監都是清貴的地方,且較涉及朝堂爭鬥,就是禮部也是個平穩、清閒的地方,在當前的局勢下,紀二老爺去這幾個地方,是最爲安穩的。

至於吏部,可不是泛泛就能進的去的。而戶部。如今就是最吃力不討的地方了。

還有一個就是他所在的工部。紀曉棠沒有提,因爲朝廷不可能讓他們兄弟同時在工部爲

紀大老爺暗暗點頭,他這個兄弟歷來拎得清。

說過了紀二老爺到京城之後的打算。紀大老爺又問了許多關於清遠的事,主要就提到了江慶善。

“如何能想到,那廝竟然就是反賊首領破軍!若不是七殺那廝在押解途中死了,到了大理寺因此咬咱們兄弟一口。咱們就撕摞不清楚!”

在這些事上,紀大老爺還是激紀二老爺的。

“江慶善……”紀二老爺就想將自己的疑說出來。他懷疑江慶善並不是破軍,但是他剛開口,就看見紀曉棠微微抿了抿脣。紀二老爺立刻就住了口。

“江慶善怎麼了?”紀大老爺問。

“咱們家養了一個白眼狼,謝子謙反賊圍攻紀家那夜。就是這廝帶人進的府。”

“這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了。不過,我是素來知道江家人不是善類,可惜當時父親在世時。對他們維護的很。”紀大老爺說了這一句,見紀二老爺沒有接茬。畢竟是關於紀老太爺的,紀大老爺也就乖覺地住口不說。

“他曾打過咱們紀家福地的主意,二弟,可讓他壞了我紀家的風水?”紀大老爺這麼問的時候,就在椅子上微微欠起來,顯然對這件事非常在意。

“大哥放心,咱們發現的早,並沒讓他得逞。”紀二老爺忙道,“說到這件事,還多虧了曉棠。不是曉棠有心,那廝勾結咱們家下人,暗地裡行事,只怕我都被蒙在了鼓裡。”

紀二老爺又細說了一遍紀曉棠是如何發現江慶善不妥的。

紀大老爺再次看紀曉棠的目就多了幾暖意。

之後,紀大老爺又問了許多關於福地修繕,以及清遠家中祭祖等事,聽到說如今各乾旱,只有紀家福地還鬱鬱蔥蔥,紀大老爺的神就有些得意。

“咱們先祖的好眼……”紀大老爺握著手,又問紀二老爺,“二弟,我讓你找人詳細繪的福地輿圖,你可帶來了?”

知道紀二老爺要進京,紀大老爺特意寫信,並在信中反覆叮嚀了此事。紀二老爺對紀大老爺的要求頗不以爲然,以爲當今的勢,有太多需要關注的事,紀大老爺卻只關注福地。

雖然如此,紀二老爺還是讓人繪製了福地的輿圖,並且被紀曉棠囑咐著,就帶在上隨時準備給紀大老爺。

紀大老爺見紀二老爺拿出輿圖來,忙就歡喜地接過去,當即就在燈下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點頭。

“……藏風聚水……,唔……龍興之地……”紀大老爺的聲音戛然而止。

好在紀曉棠和紀二老爺都沒聽清他的喃喃自語,只是對於他這樣癡迷的樣子都暗自有些無語。

“二弟辛苦了。”紀大老爺將輿圖小心地收袖中,“我最近對易經、風水之學頗有了些心得,正要找一風水之地對照研究研究,對研究研究。……若非實在不開,我就該親自往清遠走一遭……”

紀大老爺高興之下,這句話就有些說。不爲接紀老太太而回清遠,也不爲祭祖而回清遠,卻是爲了探查紀家福地的地形風水而回清遠!

時辰已經不早,最重要的事也都已經說了,紀大老爺就提出,其餘事可以明天在說,紀二老爺遠路而來,該先休息了。

紀二老爺就帶著紀曉棠站起

“唔……二弟……”紀大老爺似乎突然又想起什麼是,就住了紀二老爺。

紀二老爺站住,紀大老爺卻又不說話了,目遊移到紀曉棠上。

紀曉棠立刻會意,這是紀大老爺有什麼話不好當著的面說。想想方纔所說的事。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什麼事是如此要,卻又要揹著的?

這樣想著,紀曉棠還是屈膝福了一福,就先告辭出來了。

紀大老爺安排人送走紀曉棠,這才又對紀二老爺開口。

“二弟,老太太這次進京還帶了什麼人來?”紀大老爺有些急切。還有些訕訕地。“那時進門。老太太後站著一個人,怎麼似琴……琴孃的模樣?”

……

紀曉棠離開後書房,並沒有回妍華堂。而是往景華堂來。

長生已經跟著孃睡了,紀二太太的屋子裡還亮著燈。沒睡,就在等著紀二老爺和紀曉棠。見紀曉棠先回來了,紀二太太就讓人端了一碗燕窩粥上來。

“還有你爹爹的。你先吃。”紀二太太看著紀曉棠吃粥,又問紀曉棠。“怎麼你先回來了?”

“大伯似乎有什麼話要私下裡問爹爹。”紀曉棠就告訴紀二太太,“爹爹應該很快就會回來。”

“談的怎麼樣?”紀二太太隨即又問。

紀曉棠略頓了頓,才點頭。

紀二太太看紀曉棠的神,就沒再問。

等紀曉棠吃了粥。紀二老爺也回來了。

紀二老爺說他不,什麼都不肯吃。

“大老爺又跟你說了些什麼?”紀二太太就問。

“沒什麼。”紀二老爺瞧了一眼紀曉棠。

紀二太太就不問了,紀曉棠卻微微一笑。

“爹爹不肯說。我卻能猜到。大伯是不是問了姚氏?”

紀二老爺面上閃過一尷尬,不用他開口。紀曉棠就知道自己猜對了。紀老太太帶了姚氏等人進府,但是匆忙之間,並沒有專門的引薦。

又或者,紀老太太這是特意爲之。

然而這都並不妨礙紀大老爺在人羣中瞧見了姚氏。

“爹爹的憂慮,正是我的憂慮。”紀曉棠索與紀二老爺說開,“大伯對紀家命的事自然是關注的,可是……”

可是紀大老爺對紀家福地風水的態度,以及他對姚氏的關注,在命大事的前提下,就顯得很不合適。

這樣的態度,又豈止是不合適呢。

這樣的紀大老爺,不能夠讓人完全信任,也無法放心地將大事託給他。

“除了問過姚氏之後,大哥還囑託我,讓我們多爲他在老太太跟前周旋周旋。”紀二老爺就對紀二太太道。他之所以臉不佳,這也是原因之一。

紀大老爺向他訴苦,說自就不紀老太太喜,無論怎麼做都無法討得紀老太太的歡心,話裡話外的意思都讓紀二老爺所不喜。

當然,紀大老爺也說了他自己的婚事,又說到紀大太太肯定是被紀老太太所厭棄的,因此想讓紀二老爺轉託紀二太太以及“侄們”,讓們在紀老太太跟前多幫幫紀大太太。

“除此之外,大伯還說了什麼?”

“並沒什麼了。”紀二老爺就道。

“大伯沒說他職的事?”

“這個倒是沒有提。”

“這兩年朝廷各部員屢屢被貶,大伯就算無功卻也無過,可還是居四品,並沒有寸進。”本來那次貪墨賑災銀子的事發出來,紀大老爺是可以接近往前進一步的,當時紀大老爺的信中也了這樣的意思。

可是後來,就沒有後來了。

紀二老爺還曾經寫信聞訊過,紀大老爺只含糊略過,也沒有細說。

“曉棠,你的意思……”

“大伯的仕途遇到了瓶頸,便是楊閣老也再罩不住,只能保大伯目前的位。”這個瓶頸是什麼,已經不言而喻。“所以,大伯要在祖母上下功夫,急需咱們協助。”

推薦弱完本古典言《錦屏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