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二爺獲封世襲罔替樂安侯的消息,如旋風般瞬間刮遍康安城大街小巷,飛狗跳。
康安是都城,員遍地走,王侯將相也不算稀罕。就算拉出路邊隨便一個捺鞋底子的老婦人打聽打聽,也能從八竿子打得著的親戚里,找出幾個當的來。這樣地方的百姓,見慣了豪門貴胄的興衰榮辱。誰得了勢,眾人會抱著一種“看你幾時完”的心態,看熱鬧、湊熱鬧。
沒見昨日還權傾朝野的右相秦天野,今日便了大理寺的階下囚,秦家滿門把抓,府邸被抄麼。這便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姜二爺生得,人不錯,康安百姓喜歡他,萬歲喜歡他,他得運道立大功封爵,眾人恭賀之時,也只是覺得康安又多了個侯爺罷了。
但!
萬歲居然給了他家世襲罔替的爵位,只有立下挽大周于狂瀾的社稷大功的臣子,才能獲此殊榮。
大周建國百余年,世襲罔替爵位只有十個,將七個番國君主刨除在外,第八位是與周太祖并肩作戰,為開創大周盛世立下汗馬功勞的,被封為恭王的太祖的胞弟。恭王之位傳承至今,已有五代。
第九位是周太宗所封的,平定四國之的德莊王,德莊王之位傳承至今,以后三代。
第十位,便是當今萬歲所封的樂安侯姜楓,他也是康安唯一的一個世襲罔替的侯位!
護國公是國丈,兒坐鎮東宮,給萬歲生了兩個嫡子,護國公府風不風?風!但你們沒瞧見護國公小世子出京辦差,一去便是數月不得歸麼。
為何?因為護國公是先帝封的,傳到小世子康安良這一輩便是第三代,康月良的兒子若干出大業績,他的兒子就只能被封侯,孫子只能被封伯!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豪門貴胄會卷皇權紛爭之中,因為當慣了人生人的這群人不愿走下神壇,他們想榮華富貴,只能鋌而走險。
若是獲封了可以綿延子孫的榮華富貴,誰會去冒著被誅九族的風險,在刀刃上行走!
姜二爺,現在就有了這份可綿延子孫的榮華富貴,這怎能不令康安飛狗跳。莫說狗,若是人有這本事,恐怕此時跳得比狗還高。
獲封食邑千戶的樂安侯姜楓此時,若不是被大哥和劉君堂等人拉著,恨不得跳得比猴兒還高!
被眾人一口一個“侯爺”地恭維著,此刻只要有陣風,姜二爺就能飄起來。姜松拖著笑得跟傻子一樣的二弟,得劉君堂掩護,終于把他拖出宮門,拽進了翰林院。
還不等滿頭大汗的姜松開口,姜二爺已瓢悠悠地道,“大哥,小弟已經是千戶侯了,以后咱們家里吃喝不愁,小弟是不是可以致仕,回家給母親養老了?”
雖然早就知道他就這個德行,但姜松還是忍不住抬手,照著他的后背,啪,啪,啪就是幾掌。
我你萬戶侯!
我你致仕!!
我你回家給母親養老!!!
雖然不疼,將姜二爺還是被打得委屈了,“這不是在府里,大哥多給小弟留點兒面子,怎麼說小弟也是萬戶侯了。”
我你留面子!!!!
又了二弟一掌,手掌都打疼了的姜松,氣吁吁地喝道,“坐下!”
長兄如父,大哥讓他干啥他就干啥。姜二爺老老實實坐在桌邊,一直飄悠悠的心,也總算跟著子落了下來,賣乖道,“小弟知錯了,大哥息怒。”
姜松著氣坐在椅子上,灌了半壺涼了的茶水,才算把后怕住,“你沒錯,是愚兄怕你行錯、說錯,才把你拉過來讓你冷靜冷靜。愚兄也沒料到,萬歲會如此厚封你。”
姜二爺的臉又忍不住樂開了花,他也沒想到,不過,“大哥,這是小弟憑自己的本事掙來的。”
姜松點頭,“你獲封世襲罔替侯位,除了因為萬歲在朝上講的那些,也與白虎天降、與鄭春韭、與留兒有關。”
“鄭春韭把詔藏在了同山,若不是你發現了白虎,萬歲將同山圈起來賞給了天降,詔早被鄭春韭給了劉承。這是其一;鄭春韭被抓,送去瀛州服役,因沾了黎炎的才能活下來,并被瀛州江家收為護衛,而黎炎能活下來,是沾了你的,這是其二;其三,詔能現天,首功歸張府尹,次功歸協助府尹大人破案的留兒,留兒是你的閨,你教有方。”
姜二爺立刻道,“小弟是大哥教的,是大哥教弟有方,小弟才能教有方。”
姜松頓了頓,才繼續道,“若詔不現天,若你沒能平定肅州,現在還不知是怎麼個場景。萬歲封你,沒有人不服氣。但……”
姜楓肅容起,姜二爺立刻跟著起,垂手恭立聽訓。
姜松問道,“番國王侯不算在,康安三個世襲罔替的爵位,以恭、德為封號。你可知這時何意?”
姜二爺立刻點頭,“知道。”
“恭順、德行都是臣子該有的,這既是天子的嘉獎,也是天子的訓誡。”姜松諄諄教導二弟,“萬歲封你為安樂侯,既有希你平安喜樂之意,更大有深意。‘安樂’二字,出于何?”
這個……姜二爺心虛了,“大哥……”
姜楓嘆了口氣,才道,“《孟子·告子下》曰: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姜二爺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大哥,這個小弟會背,也懂得什麼意思。只是方才大哥問得突然,小弟一下沒想起來。”
姜松沒多說什麼,繼續道,“生于憂患者,屢見不鮮。太史公曰:周文王被拘羑里而演《周易》,孔子困陳蔡而編《春秋》,屈原遭流放而賦《離》,左丘明失明而寫《國語》,孫臏腳殘而著《兵法》,呂不韋遷蜀地而出《呂覽》,韓非子被秦國囚有《說難》、《孤憤》,《詩經》三百篇,大多都是發憤所作。”
“因荒逸樂而死于安樂者,更不勝枚舉。二弟,萬歲封你為樂安侯,是希你能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八字刻在心上,時刻警醒,不妄作為。你只有牢記圣意,姜家子孫才能長安久樂。”
姜二爺肅容,袍跪地行禮,“兄長的教誨,姜楓已銘記于心,片刻不忘。回府后小弟就把這八個字寫下來,掛在書房里,時刻警醒自己。”
姜松這才滿意,扶起他叮囑道,“外邊有很多人等著你呢,你比大哥有本事,該怎麼說、怎麼做,你比大哥還清楚,去吧,莫讓萬歲為你心。”
------題外話------
在這里跟大家解釋一下:
文中引用的文字有兩部分,一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出——《孟子》,這個大家都比較悉,所以省略號帶過了;二是《史記·太史公自序》中的名段。因為姜松是讀書人,教訓起人來喜歡引經據典,為了保持語境,我還是把太史公這段話流了下來。我也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會涉嫌抄襲或過度引用,如果有問題,我后期再刪除。
姜松雖然不夠有魄力,做事瞻前顧后,但他是個好家長。
鄭茹蘭有一個秘密,每天入睡後都會穿進一隻貓的體内。至於飼主,正是性情乖張的權臣首輔魏楚銘。是夜,她昏昏欲睡地蜷縮在那人的膝蓋上,感受指尖輕撸下颌,舒适地打起了呼噜。正在部署大典的魏楚銘低頭看了眼懷裏的小家夥,忽道:“看樣子雪兒困了,這事明日再議。”天下皆知首輔府中有一隻貓兒,白毛勝雪,受寵無比,比很多個名門小姐都尊貴得很。直到有一天,貓兒突然失蹤了,整個盛京城自此掀翻了天。鄭茹蘭知道了太多的事,爲了避免殺人滅口,小心翼翼地捂緊了自己的小馬甲。後來,首輔大人不知上哪打造了兩隻毛茸茸的貓耳朵,讓盛京的女子戴上逐一試過。鄭茹蘭:……這是何等的喪心病狂! ◆ 女主佛繫非小白花,純正甜寵文。 ◆ 架得很空,民風開放且各朝大亂炖,勿杠。
一不小心穿越回古代,本只想安安心心做一個教書育人的小老師,沒想到最后卻成了一個受萬世景仰的大圣師。上官婉兒:我是蕭文圣師的第一個學生諸葛亮:別叫我軍神,我的蕭文圣師才是真正的軍神。武則天:我能當上千古女帝,全是因為蕭文圣師的悉心培養。華佗:…
風光無限的醫藥生物學三料博士后被個醫鬧一刀斃了命,落落魄魄穿越成了淮王府棄妃。丈夫不疼,小姑子不愛,還有綠茶等級十八級的白蓮前女友。身懷絕世醫術,救人被誤會,不救人等著砍頭,日子從未這麼憋屈過!“咱倆三觀不對、八字不合,勉強在一起不會幸福!”“女人,是你使詐逼迫本王娶的你,現在主意一變又要和離,有那麼便宜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