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征服者降臨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征服者降臨

大阪城。

曾經的大將軍府,如今已改為了皇宮。

金鑾大殿上,那一位帝王高坐於上,俯視著階下群臣,何時等的得意。

那帝王,便是大漢皇帝、倭人創世天父伊邪那岐的化,偉大的領袖劉備。

他高高在上,張飛、張苞、田豫、孫乾,乃至“天照大神”卑彌乎,無不肅立階下,恭敬的深著他們偉大的天父,偉大的皇帝。

“啟稟陛下,近來有細作回報,楚軍水軍正集結於元山港,分明意圖侵我瀛州,臣請陛下早作定度。”田豫出班道。

此言一出,大殿之中,群臣一片議論。

尤其是那些倭人臣子,聽聞中原楚朝將要大舉前來征伐地,這可是自古以來,聞所未聞之事,無不驚詫萬分。

劉備卻冷哼一聲:“賊雖然縱橫中原,但這大海茫茫,又豈是輕易可渡,朕隻要集中兵力防,不使其兵馬登陸,賊縱有雄兵百萬,又能如何。”

劉備很是自信,他的自信也是有來源的,因為他接管了倭島後,看到了張飛辛苦為他集攢起來的家業。

那是近六十艘海船,兩百餘條其他船隻,以及經過恢複擴充,多達四萬多的倭兵軍團。

這點家業,比之楚國的整實力,當然是相差甚遠,但在劉備看來,守住瀛州四島,卻是足矣。

“陛下說得是,瀛州雖有海岸千裏,但北部可作登陸之所的,唯有島郡,賊集結艦船於元山城,分明是想從島登陸,由北麵進攻大阪城,臣以為,隻要我們集中兵力,固守住島,則賊必將無計可施。”孫乾洋洋灑灑的分析道。

劉備微微點頭,頗以為然,將目轉向了張飛,轉向了他這位“重重義”的義弟。

“翼德呀,島郡的地形,你最了解,今你為我大漢第一虎將,固守島的重任,非你莫屬啊。”劉備滿懷期許道。

Advertisement

張飛也沒多猶豫,當即出班,拱手道:“國家有難,臣理當為國分憂,臣願領兵往島駐守,必將那賊不能踏上瀛州一步。”

張飛的慨然與決毅,令劉備大為欣喜,不連連讚歎張飛的忠勇,當即下令撥與他兩萬兵馬,命他固守島

兩萬兵馬雖不多,但那島城卻是張飛經營多年的要塞,防工事極其堅固,隻有兩萬兵馬守住海岸登陸點,想來已足夠了。

“陛下,臣請苞兒隨臣往島駐防,協助臣守。”張飛向劉備提出帶張苞一起走。

劉備本答應,這時,那田豫卻向他暗使眼神,微微搖頭示意不準。

劉備眼珠子一轉,幹咳了幾聲,笑道:“賢侄他武藝不凡,確可輔佐翼德你,隻是朕邊也需一個得力的心腹之將,助臣鎮守大阪,朕還是想把賢侄他留在邊啊。”

劉備並沒有直接拒絕,卻委婉的不肯讓張飛帶走了自己的兒子

如今張飛看似心甘願的將軍權出,但劉備卻依然不放心,不敢讓劉備父子一同出鎮,以防不測。

畢竟,張飛在倭島中還是有相當的號召力,一旦他心有不滿,公然反叛,劉備還真不知如何應付。

劉備所能做的,就是將張苞,這個張飛唯一的兒子留在邊,有了張苞做人質,相信張飛也不敢有非份之想,隻能乖乖的替他賣命。

張苞眉頭暗暗一皺,眼皮中閃過一不滿。

“既是如此,那就留苞兒在大阪,為陛下分憂吧。”張飛卻是毫無怨言,劉備說什麽就是什麽。

劉備這才滿意,當即發下虎符,命張飛領兵而去。

接著,劉備又命田豫去巡視其餘諸郡,代他安倭人之心,同時征斂錢糧,以充實軍需。

張飛領旨而出,一路徑出皇宮。

當走出宮門的那一剎那,張飛回看一眼,不搖頭一歎。

皇宮中,諸臣一一退下,卑彌乎也退了下去,劉備看著卑彌乎那窈窕的背影,看著**,不由自信的幹癟的,瞄起的小眼之中,出了一

……

茫茫大海,百舸急流,千帆齊起。

大楚的戰旗,在水天之間,昂然的飄揚飛舞,彰顯著威霸風範。

兩百餘艘海船,三百艘輔助船隻組的龐大艦隊,承風破浪,向著疾行。

良手扶倚天寶劍,傲立於船頭,深邃的目審視著天水茫茫的景

此刻,良的心是無比的壯闊,他的眼界也深遠的許多,諸多的奇思妙想,在他的腦海中翻滾如

大海的廣闊,讓他再度湧現了許多靈

那些靈,班師還往大陸之後,良一定要一一實施,造福大楚萬民。

神思時,正前方的戰艦上,打出了改向西南的旗語。

那是先鋒艦上,甘寧發出的領航信號。

“傳令下去,艦隊改航西南。”良喝道。

巨大的艦之上,信號旗升起,數百艘海船組的艦隊,緩緩的轉向,從南下,變為航向西南。

龐大的艦隊,並沒殺向島郡,而是改向西南,穿越韓半島與瀛州間的海峽,一路向著長崎港殺奔而去。

天佑大楚,這幾天的時間裏,海上風平浪盡,並未遇到致命的大風暴,大楚的艦隊得以順利的穿過海峽。

是曰清晨,大楚的遠征艦隊,終於出現在了長崎海域。

立於船頭的良,目睹了旭曰從海岸線上升起,那壯麗的一刻。

萬道金從東方來,為所有艦隊都披上了一層金的霞

那海岸線越來越,大片的陸地,逐漸的進到了良的視野之中。

長崎,那座後世挨了一顆滅世之彈轟擊的城市,如今,卻將良征服倭國的。

良的臉上,獵獵的殺機,朝似火般狂燃起來。

“傳朕旨意,大軍登陸,把長崎城給朕夷為平地!”長劍一指,帝王下戰令。

進攻的信號旗,高高的升起,方圓十數裏的艦隊各船,都看得是清清楚楚。

先鋒大艦上,甘寧看到了令旗的一剎那,積聚於多年的戰意,瞬間被點

沉寂了多年,如今的甘寧,終於又有了用武之地,他如何能不興不火。

“擂鼓,全軍進攻,殺上岸去!”甘寧雙戟一指,厲聲高喝。

咚咚咚——

震天的鼓聲,轟然而起,瞬間撕碎了這平靜的大海。

百餘艘先鋒海船,載著三萬名先鋒登陸大軍,破浪風,狂著長崎岸灘狂駛而去。

百餘戰船,平鋪在大海上,浩浩,聲勢衝天。

長崎港之中,那些倭人士兵,都還剛剛起來,自拖著睡意惺忪的,開赴各自己的崗位。

天父伊邪那岐的旨意,已經下達到了長崎,駐紮在這裏的七千兵馬,其中有五千都被調走,去往本州島的島城防

餘下的倭兵都以為,戰爭將在本州島打響,長崎將遠離戰場。

正是這種心思,使得長崎的駐軍們都神鬆懈,並沒有往常那樣戒備森嚴。

隻是,這份悠閑,卻被那驀響起的戰鼓聲,轉眼擊碎。

驚醒過來的倭兵,紛紛向著大海去,驚見數不清的戰船,正向著他們襲卷而來。

那些戰船上高高飄揚的,竟是大楚的戰船。

“楚國人,是楚國人!”

“楚軍殺來啦,楚軍殺來啦!”

驚呼四起,長崎水營中,瞬間陷了一片恐慌之中。

當年張飛征伐長崎時,隻二十艘戰船,就嚇破了倭人的膽,如今大楚十倍的戰船,鋪天蓋地而來,這滔天的聲勢,足以令倭人肝膽俱裂。

一片的慌中,那些漢兵骨幹軍們,最先恢複了鎮定,拔劍**混迫倭兵們拿起武,迎擊楚軍的進攻。

倭兵們隻能強抑驚慌,勉強作戰,零零散散的箭矢,開始向著疾駛而至的楚艦覆而來。

兩千倭兵,倉促之下,又能出多箭,那丁點的反擊能力,本不足以對楚軍造實質姓傷害。

戰艦上,那些大楚的海軍將士們,甚至連盾牌也不用舉,就那麽昂然前進。

百餘艘戰船,很快就衝了水港中,大大小小的走舸,如四散的魚蝦,向著各棧橋湧去。

千上萬的楚軍士卒,喊殺著湧上了棧橋,刀劍如風,狂斬向那些驚惶的倭人。

麵對著數十倍的敵人,麵對著神兵降一般殺到的楚軍,幾千倭人的鬥誌,轉眼就土崩瓦解,四散而逃。

甘寧登臨岸頭,雙戟舞如風,肆意斬殺著驚惶而逃的敵人,殺得何其過癮,殺得雙眼腥紅。

三萬楚軍,幾乎未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輕輕鬆鬆的就殺上了長崎港。

不到半個時辰,岸邊一線的倭軍,就被盡數殲滅,大楚的戰旗,高高飄揚在港口上空,這座瀛州西部的重要港口要塞,就此落大楚的版圖。

巨大的艦緩緩的駛了港口,靠了水營棧橋中,良坐赤兔,昂揚步了棧橋,踏上了倭國的土地。

水營的岸邊,一座高大的雕像,印良的眼簾。

驅馬馳近,詢問向導,良才得知,那石像正是徐福之相。

當年的徐福,為倭人送來了文明,讓倭人離了野蠻愚蠢,逐漸的開化。

今曰的良,帶來的卻是征服。

審視那石像片刻,良揚鞭喝道:“把這石像推倒吧,時代已經變了,朕來這裏,不是給倭國滋養文明,朕是來滅亡他們的。”(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之暴君良》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043/)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