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九百九十三章 甘願作狗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九百九十三章 甘願作狗

劉備那是什麽樣的人,當年在中原之時,那可是把天下大半的諸侯,幾乎都坑了一遍的人。

那些諸侯又是什麽樣的人,他們雖然都敗在了良手下,但若是單拉出去,無論放在哪朝哪代,隻怕都是就帝王之業的人

高延優和那班高句麗人,焉能和這些中原豪傑相比,他不被劉備坑,那才是天大的奇跡。

現在,良自然可以用早有預料的口氣,諷刺高上宮。

高上宮是又慌張來又愧,吱唔了半晌,忽然間撲嗵跪倒在了良的麵前。

“陛下啊,臣父子知錯了,懇請陛下救我父皇,懇請陛下救我父皇啊。”高上宮伏跪於地,的向良哭求起來。

高上宮的哭求,正中良的下懷。

角斜揚,擺手道:“大男人的,哭哭啼啼像什麽樣子,別跟個娘們兒似的,起來吧。“

那高上宮這才泣聲爬將起來,以一副求的眼神,良。

“朕也不瞞你,朕已決定盡起大軍,駕親去誅殺劉備,你如果肯聽話配合的話,朕或許會考慮,饒恕你父子的罪孽。”良語氣緩和了幾分。

高上宮形震了一震,小聲問道:“不知陛下要臣做什麽?”

“很簡單。”良也不拐彎抹角,“朕要扶持你做高句麗國王,令你號召高句麗人,他們不要屈服於劉備的**威,不得阻擋朕大軍的征伐,就這麽簡單。”

高上宮神驚變,一時間驚愕難當,眼眸之中,還悄然閃過一

良暗中一笑,以他的察力,高上宮的心理變化,豈又能逃過他的那雙鷹目。

這高上宮隻是高延優其中一個兒子,將來高句麗的王位,誰也不會到他,他本是注定隻能當個安分守己的王爺而已。

Advertisement

如今高句麗變,高延優和他的兄弟們,統統都陷了劉備之手,而他這個不起眼的王子,卻了幸運的逃離劉備魔掌的那一個人。

而在這種特殊的況下,高上宮自然就有了繼承王位的資格。

何況,他這個高句麗王,還有楚國這頭龐然大的支持,就將更加名正言順。

從未想過當國王的高上宮,這一刻,被這突如其來的好事給震暈了,一時間是又驚又喜,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看穿了他的心思,良冷笑道:“高延優那般無能,怎麽配做一國之主,朕看你倒是有幾分見識,朕是有意扶你登上國王之位,你可不要不識趣。”

此言,又是在威脅。

**與威脅雙重的下,高上宮心中的那點猶豫,正在飛速的消逝,沉片刻後,他的神猛的堅毅起來。

撲嗵!

高上宮再次跪倒於地,叩首道:“臣願聽從陛下安排,陛下若能解救我高句麗於水火,臣與高句麗子民,當世世代代奉大楚為宗主國,永世為臣。”

狗屁永世為臣,幾百年後,大楚若是衰落,你們不落井下石,趁機蠶食才怪。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滅了你們,這樣的話,你們就可可世世代代,徹底的為臣的厚待了。

良心中暗諷,表麵上對高上宮這個可利用之徒,善加了一番,聲稱隻要他聽話,將來一切都不是問題。

高上宮上萬般激,心中卻暗忖:“今曰我借良之手,除掉劉備,奪回高句麗國,他曰我曆經圖治,把高句麗變強大了,又焉能再臣服於你良,哼。”

良自不知高上宮的心思,他也不屑於知道這小子想什麽,總之利用完高上宮後,高句麗國無論如何也是要滅了的。

於是,良便正式下旨,策封高上宮為高句麗王,並廢黜了高延優的王位。

同時,良又命錦衛的細作,在整個高句麗國,散布高上宮稱王的消息,煽高句麗人反抗劉備,前來投奔高上宮。

細作們更宣稱,大楚的征伐,乃是應了他們的新國王高上宮所邀,征伐高句麗,隻是為了除掉劉備。

消息散布的同時,良已盡起十萬中軍,帶著高上宮這個傀儡,浩浩的向著遼東進發。

北上幽州,經濱海道,總計三十餘萬的大軍,源源不斷的向著玄菟郡所在進。

因是早先年時,良滅烏桓後,發烏桓十餘萬部眾,去修築了濱海馳道,故這條沿河的道路,現在已一路順暢,方便通行。

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良本可在十天之,就抵達遼東,對高句麗國發進攻。

但這一次,良卻故意放慢了行軍速度,不急不慢的緩緩行軍。

良這麽做,自然為了盡可以發揮高上宮這顆棋子的作用,給高麗句人對劉備的反抗,贏得更多的時間。

果然,高上宮稱王的消息傳開後,對高句麗人造了極大的震

原先高句麗人,即使想反抗劉備,但因為沒有一個地位尊貴者的號召,隻能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高上宮這個高氏王子稱王,無疑給高句麗樹立了一個效忠的目標,於是,千上萬不願為劉備統治的高句麗民,紛紛的從高句麗國中逃出,進遼東四郡,前來投奔高上宮。

而高句麗各地的駐軍,以及太守郡臣們,不人也公然改旗易幟,宣稱不再服從丸都城發出的號令,而改為效忠於高上宮。

劉備為了**這些不臣的郡縣,不得不以高延優的名義,下旨斥責高上宮為叛國之賊,並發兵馬前去平定叛

高句麗國,一時間是烽煙四起,忠於高延優的人馬,和倒向高上宮的一派,彼此間爭鬥不休。

當高句麗國烽煙四起時,良率領著大軍,才剛剛抵達了昌黎郡。

此時,良已得到了高句麗的消息,方知自己用了龐統之計,還未損一兵一卒,就已經高句麗元氣大傷。

未戰,劉備已先輸一籌。

良旋即大軍繼續東進,數曰渡過解凍的遼水,進了玄菟郡境,不曰抵達郡治高句驪城。

高句驪城外,呂蒙、滿寵、馬岱、龐德等遼東諸將,早已等候多時,迎接聖駕前來。

這是良自平烏桓以來,第二次來到遼東,也是事隔數年後,再次見到呂蒙這一般駐守遼東,勞苦功高的將領。

良自是十分欣,對呂蒙等諸位大加一番,與諸將一起城。

行在,君臣坐罷,良便向呂蒙訊問高句麗之事。

“高句麗國中一片混,劉備雖然拿住了高延優,但因為高上宮的原因,高句麗人反叛四起,他所能控製的區域,僅隻丸都、梁口等數座核心重鎮而已,臣想此時進兵,正是時機。”

呂蒙的這番分析,與錦衛發回的報,基本上是吻合的。

“那些高句麗人呢,有多人逃到了遼東,前來投奔高上宮。”良又問道。

“近月以來,已有近兩萬人逃到遼東,臣已將他們統統都安置在了高顯縣一帶。”呂蒙答道。

良點了點頭,叮囑道:“你要多派兵馬,將這些高句麗人看管嚴,休得讓他們逃走,待朕平了高句麗後,這些人自有用。”

呂蒙當即應諾,猶豫了一下,又忍不住問道:“恕臣直言,但不知陛下平了高句麗後,打算如何置這些高句麗,難道陛下真打算改立高上宮為高句麗王,讓高句麗我大楚藩國嗎?”

滿寵馬岱諸將,紛紛的良,顯然他們也想知道良的真實目的。

“烏桓鮮卑都滅了,你們以為,朕會允許高句麗獨存嗎?”良冷哼一聲,語氣肅殺,“朕滅高句麗後,下一步就是掃滅倭島,這些高句麗人正好充當奴隸勞工,為朕修船修路,為征倭島貢獻出他們的生命。”

良說得已很是了,高句麗人和其餘胡虜一樣,將來也要從地圖上消失,徹底的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臣等明白了。”呂蒙微微一笑,如釋重負一般。

良站起來,步下階來,來到地圖前,揚手一指:“行了,說完了高句麗,也該商量商量一下進兵之策了。”

……

數百裏外,丸都城。

王都大殿中,劉備一龍袍,高高的坐在那曾經屬於高句麗王的位子上。

而高句麗王高延優,卻枯坐在下首,一臉的垂頭喪氣。

劉備看著高延優那副德姓,氣就不打一來,他暗暗握拳,甚至有種想要宰了高延優的衝

“你那好兒子高上宮,可真是愚蠢,聽信了賊的哄騙,竟敢擅自稱王,若不是他,高句麗又焉會?”劉備沒好氣的質問道。

高延優苦笑了一聲,自嘲道:“中原有句話,作有其父必有其子,寡人信了漢君你,落至如今下場,上宮聽信楚帝,又有什麽好奇怪的呢。”

高延優這話,分明是在諷刺劉備背信棄義,恩將仇報。

劉備聽罷,不然大怒,指著他罵道:“好你個沒用的廢,竟然還敢挖苦於朕,若非你負義在先,先向良稱臣,要加害於朕,朕又豈會先下手為強,你個蠢貨,朕看你是想找死吧!”(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之暴君良》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043/)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