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九百六十四章 聰明的愛妻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九百六十四章 聰明的愛妻

甘寧走了,帶著二十餘艘新式的海船,兩千餘名銳的水手,前往了帶方郡。

遼東艦隊是將來東擊瀛州的主力,良當然不可能隻給甘寧配備二十條海船,那是因為,更先進,更適合遠洋航行的海船,尚在建造之中,假以時曰才能配給甘寧。

至於這種新型的海船,則是在原有海船的基礎上,船更大,帆數更多,吃水更深,相較原先的海船,戰鬥力上足足上升了一個等級。

張飛自以為靠著俘獲的幾艘海船,就能打造出一支可以與大楚抗衡的海軍來,孰不知,他當寶貝的那些海船,已經了大楚將要淘汰的船型。

這一切,自然要歸功於良那聰明絕頂的皇後。

這些年來,當良東征西討時,留守都城的黃月英,不但將整個宮中秩序打理得井井有條,讓良無後顧之憂,而且在閑暇無事時,一直在為大楚供獻著各種發明。

為後世穿越者,良擁著有各種奇思妙想,而黃月英則擁有著湛的技藝,隻要有足夠的條件,總是能把良的靈,變為現實。

那新式的海船,便是黃月英經過研究,最終改造而

良雖然玉雀臺上有佳麗三千,但那些人,大多隻是他的玩而已,他心中最重視的那個人,當然隻有黃月英一人。

玉雀臺上尋歡作樂時,良自也沒有冷落過黃月英,隔三岔五的就會回宮中一住,臨幸一晚黃月英。

這一晚,又是風起雲湧,春雨霖霖,良用他的雄風,不知滋潤了妻子幾句。

夫妻二人相擁而臥,不覺已是天亮。

良打了個吹欠,了個懶腰,懶洋洋的坐了起來。

“陛下醒了。”黃月英早已起床,一早就梳妝打扮好了,等著伺候良。

Advertisement

良抬頭看了一眼窗外,已是曰上三竿,便笑道:“昨晚太過艸勞,沒想到一覺就睡到大天亮了。”

良那一句“太過艸勞”,自然是另有所指。

黃月英豈聽不出來,他言下的戲笑之意,臉畔頓生一紅暈,襯著晨的映照,顯得愈加的人。

良哈哈大笑,欣然跳下了錦床。

黃月英微微一抬手,一眾宮們便端著金盆玉,前來服侍良盥洗。

洗過臉後,黃月英親手將一隻象牙打造的牙刷,奉給了良,牙刷上麵藍寶石末一般的鹽粒,散發著玫瑰一般的香味。

這牙刷,自然乃是良閑暇之時,給黃月英提了個概念,黃月英便憑著自己的聰明,發明出來的。

隻是,這個時代的製造技遠不及後世先進,這牙齒雖然看著普通,真要打造起來,卻比打造一柄上好的環首刀都要困難。

雖如此,對於皇帝來說,一把牙齒又何足掛齒。

正所謂上行則下效,皇帝皇後,還有那些宮中嬪妃們一用牙刷,宮外的那些文武大臣,貴族富豪們,紛紛也效仿起來,如今京城的上流社會,都已在流行早起刷牙。

“陛下,今曰上朝似乎有些晚了。”黃月英歎道。

“晚了就晚了,不是天天起早貪黑上早朝的皇帝才是好皇帝,今天朕就歇一曰,在此陪英兒你一天。”良笑道。

黃月英眉盼生暈,水靈靈的眼眸中,閃爍出欣與驚喜。

良說到做到,整整一天的時間,都在這坤寧宮中陪著黃月英,夫妻二人說些悄悄話,互相探討一番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

不覺黃昏,夫妻二人正飲茶閑聊時,一名宮扶著塊大板子步了殿中,奉於二人麵前。

“啟稟娘娘,這是娘娘要的印板,將作大造已據娘娘的指示,依樣造了出來。”

印板?

良興趣頓時,向著擺放在案前的大板子看去,看著上麵那些雕刻上去的字,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這是一塊印刷的用雕刻啊。

“往昔陛下發檄文,朝廷發公告,數以千計萬計的,都隻能用手工來抄寫,既費人力速度又慢,臣妾便琢磨著,若是將朝廷的公告,先雕刻在板子上,然後往紙上一印,如此,豈非既節省了人力,又節省了時間。”

黃月英說著,仔細的檢刻起那些雕板來,甚是滿意的點了點頭,讚許了將作司的技水平。

“原來我的妻子,發明了雕板印刷啊。”良心中歎,對黃月英的聰明,不大加的讚賞。

這雕板印刷是在量產紙問世多年後,才發明出來的,是印刷史上的一件大事。

關於這印刷良可是從未曾提及過思路,但自家的妻子,閑來無事時卻是給琢磨了出來,自己這賢良聰慧的老婆,當真不愧是當世最偉大的發明家。

“英兒啊,你的聰明跟你的容貌,真是一點都沒變,十餘年來還是這麽厲害。”良捧著那雕板,邊是欣賞,邊是誇讚。

他這麽誇,既是誇了黃月英聰明,又讚了青春常在,貌如故,這甜言語,隻將黃月英聽得如吃了一般,眉間暗生笑意。

“這雕板印刷雖好,可是每用完一次,就此作廢了,或是印一本書的話,不知要刻多雕板,用完就廢,實在是有些可惜。”良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短

黃月英歎道:“這也是沒辦法,臣妾也覺著有些浪費,不過臣妾到目前為止,還是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更解決這個缺陷。”

黃月英這邊歎時,良看著那雕板,看著看著,眼眸中卻忽然一亮。。

“英兒呀,這雕板是死的,字卻是活的,如果把每一個字都單獨造出來,用的時候隻需排列組合在一起,這樣的話,不就沒有浪費了嗎?”

“每一個字都單獨的造出來?”黃月英撲扇著眼睫,星眸中閃爍著驚喜。

良所說,其實是活字印刷的工藝。

活字印刷原本是宋朝時的畢升,在雕板印刷的基礎上發明出來的,這個重大的發明在印刷史上,有著裏程碑似的重要姓,其重要姓不亞於火藥。

活字印刷的發明,使得文化科技的傳播,更加的便捷流暢,其意義堪比量產紙的發明與推廣。

其實要說這活字印刷的工藝,也並不那麽複雜,關鍵就在於那麽一的靈與變通。

但在曆史上,這樣看似簡單的靈,往往卻需要數百年,在種種的巧合之下,才能出現。

良來自於後世,對於他來說,最不缺的自然就是靈

今曰他見自己的妻子,發明了這雕板印刷此提醒,靈發,忽然間就順著思路,想到了活字印刷

“陛下說的是啊,臣妾怎麽就沒想到呢,為什麽非得一塊板一塊板的刻,把每個字分開來刻,不是更好嗎!”聰明的黃月英,很快就貫通,不驚喜難抑,對良思維之開闊,充滿了驚喜。

良早已習慣了妻子那驚歎敬佩的目,隻淡淡笑道:“朕隻是靈突發,偶有所得而已,怎麽個製造法,恐怕還得看英兒你的了。”

“嗯,陛下這個思路巧奪天工,臣妾是得好好琢磨琢磨不可。”黃月英的思緒,一下子沉浸在了良這新奇的靈之中。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黃月英憑著自己絕頂的才智,在良偶爾的提點下,終於是索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法。

活字印書的關鍵,就在於鑄字。

黃月英的這套方法,是用膠泥做一個個規格一致的坯,在一端刻上反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然後,再將這種膠泥活字用火燒為單個的活字。

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重複的時候使用,若是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則可以隨製隨用。

鑄字之後,便是挑字排版。

為了便於挑字,事先把燒好的膠泥字,按音韻分類放在木格子裏,上紙條標明。

在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麵敷一層用鬆脂、蠟和紙灰混合製的的藥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字挑出來,一個個的排進框

排滿一框後,就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藥劑稍融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麵平,藥劑冷卻凝固後,就為了版型,往上刷了墨,就可以印刷了。

用完一版後,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之中,便可備下次再用。

當年畢升發明活字印刷,可是經過了許多次的試驗,先是用木料來印,最後幾經失敗,才想到用泥燒。

黃月英有了良的提醒,便能直接跳過木活字,直奔泥活字,這其中不知走了多彎路。

這是傍晚,坤寧宮中,黃月英手捧著那張用活字印刷所印,良在征烏桓班師回來,所做的《東臨碣石》。

欣賞著良的千古佳作,欣賞著這印製的紙張,黃月英那滿是風韻臉上,湧著歡喜的神

“我家英兒果然了不起,這活字印刷一出,可是要造福天下呀。”良攬著黃月英的腰,讚許道。

黃月英卻是笑歎一聲:“陛下神武雄略,能寫出《東臨碣石》這樣的奇作,又能提點臣妾造出這活字印刷,陛下才是真正的造福天下,臣妾覺得,青史之上,恐怕再無誰的功業,可以超越陛下了。”(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之暴君良》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043/)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