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盜帥 第238章 送了勁旅,再送名將

《大唐盜帥》 第238章 送了勁旅,再送名將

李績見杜荷一臉的恍然,也知他明白了自己的用意。正如杜荷想的一樣,如今他已經是兵部尚書了。兵部尚書是兵部大佬,掌管選用武及兵籍、軍械、軍令以及天下軍政,擁有調兵權,可謂是位高權重。而唐朝吸取了隋朝制的華,對於一切朝中的政務要職都有合理的安排。

兵部尚書因為所掌權力太大,可以調天下兵馬,所以是不允許掌兵的。一但掌兵,造反對於兵部尚書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因為他隨時隨地都可以將兵馬調離一塊區域,造一大片地方的兵力真空。

李績也是充滿抱負的人,對於能夠升任兵部尚書還是很高興,只是直轄的親兵有些放心不下。他的這些親兵一個個都是跟隨他多年的老卒,實力超強,放眼整個大唐也能位列三甲,是數一數二的勁旅。

他這一走,心底有種棄他們不顧的覺。他從來不擔心這些兵馬的實力,只是擔心庸將接任自己的位子,讓自己麾下的這些勁旅,失去了用武之地。故而才有了如此決定。

他知道杜荷在軍事上的天份,也知道李世民有心將杜荷培育大唐軍界的新一代領軍人,自己麾下的這些兵卒若跟著他,以杜荷的本事,以兵卒的實力,一定能夠立下赫赫功績,從而得到善終。

李績笑道:「如何?賢侄,這禮你收是不收!」

杜荷眼睛瞪了牛眼,欣喜若狂的道:「收,怎麼不收了。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好事,哪裏去找,不收那是白癡加傻蛋!」

他看著臺下的一個個勁旅,歡喜的眼睛都紅了,哪裏還能夠說個不字。

這頓了一頓,立刻肅容道:「叔父放心,小侄一定好好對待你的這些兵強將,絕不負叔父的這份心意。」

Advertisement

李績捻須輕笑,滿意的點了點頭,說了一句:「你跟我來吧!」接著又吩咐下去,讓席校尉來軍營一趟。

中軍大帳。

杜荷跪坐在下手,與李績聊著天,也趁機向他請教一下此次西征在軍事上遇到的一些難題。

李績從軍多年,在經驗上遠勝杜荷許多,一些問題他早已經歷多次,理起來也更為的高明,詳詳細細的一一作答。

這解決了問題,杜荷也問起了下一任左威衛大將軍的人選。

李績沉默半響方才道:「是長孫順德!」

「怎麼是他?」這杜荷一聽「長孫」二字就頭痛,一聽長孫順德,這頭就大了。

長孫順德是唐朝老將,也是長孫皇后的族叔,有些能耐。在早年高祖起兵的時候,參加了大大小小許多戰役,平霍邑、破臨汾、下絳郡,每次作戰都勇當先鋒,斬陷陣,多有戰功。破后,守將屈突通逃跑,長孫順德率領孤軍窮追不捨,直到桃林將他生擒,帶回京師。后又掃清陝縣境的匪眾,算的上是有赫赫之功了。

李唐也沒有虧待他,高祖李淵即位后,拜為左驍衛大將軍,封薛國公。在玄武門事變中,全力支持李世民,從而得到李世民的重,封食邑一千二百戶,地位僅次於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僅有幾人。

貞觀元年,長孫順德在監督奴僕時,發現宮裏的幾位奴僕聯合盜宮中財寶,依法應將這幾個奴僕斬首示眾。但是他接了這些人給他的賄賂一些絹和金銀,便將這件事下來,放過這幾個人。

世上沒有不風的牆,這件醜聞終究暴了出來,被宮廷大臣知道,上報給了李世民,說長孫順德論份是外威,論功勞是開國元勛,地位高,爵祿厚,可偏偏卻貪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財,理當重罰,以儆效尤。

面對這種況,李世民做了一個流芳千古的決定,非但沒有罰長孫順德,反而在大庭廣眾之下賞他,笑著對群臣說:「朕了解了,這順德收賄賂,必然是因為家裏缺。」於是,他一口氣賞給了長孫順德三十多匹絹,讓他自己背著回家,不許任何人幫忙。

員不解,李世民卻道:「人有靈,有自尊,給他這點絹,讓他自行慚愧,對他來說勝於刑罰。如果他仍然不覺慚愧,那就像禽一樣了,殺了他也沒有用」

這種別一格的制貪方法,讓史學家倍推崇,也相當有效。

長孫順德到了如此辱,也不敢在貪小便宜了。但也不知是不是長孫家的特,這個長孫順德的格與長孫無忌一樣,心眼小的要命,他絕對不是一個好的上司。

杜荷在李績麾下能夠隨意的盡展所長,但在長孫順德麾下卻不一定了。

李績也知杜荷所想,也是一副自求多福的表:「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我大唐目前正是面臨如此況。這天下大定,已有十二三年。正是新老將替的時候,侯君集這一事發,直接導致空閑的位子,無人接任。」

杜荷一時不察,但細細一想,卻也明白過來了。這十二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了。一些老將因年歲的緣故相繼離任,另外一些卻因而依舊居於高位。

這裏就是出現人手不足的況,這當然不是人才的緣故,而是資歷的原因。

那些在任的老將不論是程咬金、尉遲敬德都是那些追隨李世民二三十年的老將,那是經百戰,出生死,戰功赫赫。論資歷論功勛都是一等一的,而新起將軍卻因十二三年的太平,立戰功,本無法與在任的老將相提並論。

所以儘管薛萬徹、薛萬鈞、蘇定芳這些中年一輩的將軍都有能力接任大將軍的職位,可他們戰功卻是遠遠無法比得上程咬金、尉遲敬德這些在任的老將,從而不能得到提升。

畢竟這軍事不比政務,軍功都是一些實打實的東西,摻不得假。他們這些老將能獲得今日就,都與他們昔年出生死有關,若面對一個個功績遜他們許多的人都與自己相提並論,位列同一職位,論誰心底都會有一個疙瘩。

所以面對這種事,李世民只能盡量的避免。

李績這一離去,空出來的位子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這左威衛作為朝中最重要是機構之一,也不能空著只能讓長孫順德頂替了。

「其實陛下也不想讓長孫順德擔任這要職,但長孫無忌卻說左威衛執掌宮中宿衛,負責皇城安定,不可無人管理。陛下也只能讓長孫順德暫代左威衛大將軍一職。這雖是暫代,但賢侄也應該知道長孫家族在我大唐的實力,有長孫無忌在旁邊陪襯,這事十有八九要。」李績暗暗的,不了一個消息。

杜荷會意一笑,也不多說。

正在此時,外面兵卒來通報,席校尉到了。

帳門掀開,一人大步的地走了進來。

來人高八尺,目如電,左臉上有兩道深可見骨的大疤,就如一個傾斜的「X」,長相甚是威武,滿面剽悍之

「末將拜見大將軍!」他舉止嚴正而刻板,彷彿木人一般。

杜荷滿臉興趣的打量這來人:已經認出了他就是先前讓自己側目的「選鋒軍」的統帥。

看到他進來,李績大笑的迎了上去,給他們兩人引薦,手指杜荷道:「新任的左威衛將軍杜荷,想必你早以有所耳聞。」

席校尉頗有風度地作揖答禮:「當年川道一役,杜將軍的英姿令席某記憶猶新,前日又聽聞將軍以弱克強,破西突厥、定高昌,杜將軍用兵果然厲害!」

他為人刻板,說話實事求是,也不虛言。

當年的伏擊吐蕃的川道一役,他領著「選鋒軍」作為最後的殺手鐧一直在李績的旁聽后調命,以求全殲吐蕃軍。但因杜荷表現出眾,制止了吐蕃最後的反撲,故而將當時的況都看在眼底。

杜荷哈哈一笑,這川道一役與赤亭谷一役雖然是他的僅有的兩次大兵團作戰,但取得的果卻非常讓他滿意。故而也沒有文人的扭做作,坦然接了對方的讚

席校尉眼睛一亮,杜荷的直爽讓他好大生。

李績接著指著席校尉道:「席君買,『選鋒軍』的統帥,我的得利助手。」

席君買!?

不就是那個百騎破萬軍的牛人?

杜荷神也是微變,重新打量起他來,腦中也浮現起席君買在歷史上的事跡。

大唐在滅吐谷渾后,立諾曷缽為吐谷渾王,但吐谷渾丞相宣王獨專朝政,意圖以下克上,謀襲擊出嫁吐谷渾的大唐宗室弘化公主,把吐谷渾王諾曷缽劫持到吐蕃。諾曷缽王得知宣王謀后,逃往鄯善。

地方將軍聞之不敢,席君買一個小小的校尉卻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了那種誓死捍衛大唐尊嚴的熱,只領一百二十人於半道奇襲了吐谷渾丞相宣王派出追殺吐谷渾王諾曷缽的萬餘,大敗之,並將他的三個兄弟當場擊殺,吐谷渾軍心大渙,被俘了好幾千人。

牛人啊!

杜荷有些激,轉念一想,李績將他直轄的銳撥給自己,豈不就是說這牛人從今天起是自己的部下了?

************

恭喜發財!

大年三十了,老家竹噼叭叭的直響,四充滿了喜慶。

在這裏,二代提前足各位兄弟姐妹,新年快樂!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