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盜帥 第234章 杜荷的寬宏大量

《大唐盜帥》 第234章 杜荷的寬宏大量

侯君集一屁坐在了地上,整個人變得癡癡傻傻的。

古往今來,真真的就大業者,無不經歷重重磨練。而那些才華蓋世,一帆風順之人卻往往因曾不住一次失敗,敗在了自己的手中。

侯君集恰是如此之人。

他出生卑微,自盡世人白眼,所以上位,為人上人,故而自苦練弓馬騎,研習兵法韜略等技藝。

年輕的時候為、李世民的幕僚,多次隨軍出征,謀功武功皆有建樹,很快就引起了重視人才,惜人才的李世民的注意。為重點培訓對待。他也不負李世民的重,多次獻計獻策,晉為秦王府的骨幹之一。

李世民繼位以後,大賞功臣,侯君集地位僅次於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以及李靖等寥寥數人。貞觀四年,更是升任為兵部尚書,年紀輕輕就為僅次於李靖的大唐名將。

完全可以說侯君集在仕途上是一帆風順的,沒有到任何的阻礙。

他的格本就是那種容易自滿,自我覺良好的人到李世民的如此重,甚至認為李世民沒他不行,他們會如歷史上的那些明君謀臣一樣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對於房玄齡、杜如晦這些人心底都抱著排斥的態度,認為即便沒有他們,只憑自己大唐一樣會如現今一樣強盛,甚至更強。

可是李世民如今的態度卻讓他心若死灰,接不了這個殘酷的事實。

「是誰,一定是誰,惡意中傷於我。陛下,難道我侯君集對你的忠心有的假嗎?為什麼要這樣對我!」他撕心裂肺的喊著,淚水卻不住的流了下來,委屈極了。

「不!你的忠心,朕知道的很清楚,但你這次實在做的太過分了。朕也知平時對你太過縱容,太過放縱才釀此禍。你……在牢裏好好的想想,想想究竟錯在哪裏!朕,過幾日再來!」李世民心底也確實為難,一方面侯君集確實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是自己倚重的臂膀之一;另一方面侯君集對於杜荷的態度,以及在高昌的所作所為,已經超出了一個臣子的範圍,實在讓他難以忍,以致視若無睹。尤其是見如今依舊不知悔改的侯君集,更是知道自己往日的縱容,已經讓他驕縱的出了極限,所以決定小懲大誡,要讓他知道有些事自己可以忍,但有些事是自己是無法忍的。也想起了今日杜荷送來的第二份奏章,長嘆了口氣,心道若是人人都如杜家父子一樣,那該多好!

Advertisement

李世民正離去,侯君集卻大了起來:「是誰,是杜荷那小兔崽子告了我的狀嗎……這個王八蛋,早知道在高昌就應該一刀砍了他!」他的眼睛充了,自己在高昌的所作所為,只有杜荷他們完全了解,也只有他們能夠告自己的狀。

這恨由心生,那種殺意殺心,油然而生。

「放肆!」李世民一聽此話,然大怒。

侯君集已經怒上心頭,覺得自己到了莫大的委屈,此刻更無尊卑,在李世民面前高吼道:「我沒有放肆,是那王八羔子自己勾結高昌在前!我殺他有理……」當即將杜荷與張雄之間的事,一併說了出來。說道最後,更是著聲音道:「他這是通敵,這是賣國,罪比我大得多……」他對上了李世民的眼睛,臉更為蒼白。

李世民那雙眼睛充滿了熊熊怒焰,臉甚至於有些扭曲了。

「侯……君……集……」這三個字從李世民的牙齒裏蹦出來:「朕對你已經是一忍再忍,你還要如此?真以為朕不敢罰你嗎?」

侯君集本以為說了這些,李世民會知道孰對孰錯,卻不想適得其反了,心中更為憤怒,認為李世民偏袒杜荷,對他不公。

見侯君集一臉的憤慨,李世民從懷裏拿出了兩份奏章,重重的甩在了侯君集的上,道:「這是杜卿先後從高昌送來的兩份奏章,你好好的給朕看看!」

侯君集的子微微一震,略略底下頭,兩份奏章落在他的腳下。他撿起一封正是第一封杜荷的「告狀」奏章,他的罪行一一寫在上面,他越看越怒,五指用力,奏章扭一團,低吼道:「果然是他……」

李世民下開了怒火嗎,很平靜道:「再看第二封!」

侯君集撿起第二封奏章,看了卻是一呆:這第二封奏章同樣的杜荷寫的,但卻與第一封有本質的人區別,這是一封替他求的奏章:

奏章中寫道:

侯君集居兵部尚書,為陛下不可或缺之臂膀。得陛下提拔,將帥之任,不能正奉法,以報陛下之恩。舉措肆,罪負盈積,實宜繩之刑典,以肅朝倫,以震朝綱。但高昌遠在西北,地偏僻,人神共棄。唯陛下運獨見之明,授決勝之略,侯君集等奉行聖算,運用謀略,以定高昌,令我大唐威震西域。若論事實,侯君集實有莫大之功。

臣聞古之名君,出師命將,克敵則獲重賞,不克則嚴刑。若勝,是以賞其有功,雖貪殘縱,必蒙青紫之寵;若敗,當其有罪,雖勤躬潔己,不免嚴刑懲

故《周書》曰:『記人之功,忘人之過,宜為君者也。』當年漢名將李廣利損五萬之師,糜億萬之費,經四年之勞,唯獲駿馬三十匹。雖斬宛王之首,而貪不卒,罪惡甚多。但武帝念他萬里征伐,不錄其過,封廣利海西侯,食邑八千戶。又校尉陳湯矯詔興師,雖斬郅支單於,而湯素貪盜,所私納財,事多不法。元帝也赦其罪,封湯為關侯,賜黃金百斤。又晉龍驤將軍王浚有平吳之功,而王渾等論浚違詔,不節度,軍人得孫皓寶,並燒皓宮及船。武帝赦而不推,拜輔國大將軍,封襄侯,賜絹萬匹。近隋新義郡公韓擒虎平陳之日,縱士卒暴陳王宮,文帝亦不問罪,雖不進爵,任拜擒虎上柱國,賜八千段。

……

由此觀之,將帥之臣,廉者,貪者多,是以黃石公《軍勢》曰:『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故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計其死。』

前聖莫不收人之長,棄人之短。侯君集卻有大過,但若陛下降雨之澤,收雷電之威,錄其微勞,忘其大過,使侯君集重升朝列,重新為我唐效力,雖非清貞之臣,猶是貪愚之將。但陛下聖德,卻能讓他們自行慚愧。足使立功之士,負罪之將,由此改變。

……

這奏章是勸說李世民不應對功臣大將輕加屈辱,更何況自古以來,「將帥之臣,廉者,貪者多」,侯君集也不過是其中之一。不必深究他之罪,保他面,讓他得到改過的機會。

杜荷洋洋千言,列舉了歷史上幾位名將的事跡,在為侯君集求

看著怔怔發愣的侯君集,李世民沉聲道:「怎麼樣,有何想?」

侯君集哼聲道:「假惺惺的偽君子……告我是他,為我求又是他。這算什麼,我呸……我侯君集,才不稀罕!」

「你……不可理喻……」李世民作為一個大肚的帝王,此刻竟讓他氣的說不出話來:「杜荷的第一封奏章,陳述事實,行臣子之能。而第二封,片字不提你害他之事,只是一個盡的為你求,圖的是什麼?他是不想大唐失去你這個人才,不願見我大唐失去以為棟樑之才。還有杜相,他明知你濫用私權,害他之子,卻選擇了沉默,也是因為不想我大唐失去棟樑之才。」

「你只以為自己功勞卓著,只認為他們害你,卻從不反省自己的應對是否有失當之。你怎麼就是不會好好地學一下杜荷,學習一下杜相?他們有容人之量,能夠為了我大唐,忍下你的過錯,甚至不在乎你害他,為你說話。可你呢……你又做了什麼了?」

「除了滿腹牢,滿腹委屈,今時今日,陷牢獄,也不知自省。更是編一些,有的沒得事來誣陷他。真以為朕是一個賞罰不分的昏君了?你說杜荷的話,別說一點依據也沒有,就算你拿出了所謂的『真憑實據』,朕也一字不信。就如有些大臣說你恃功生驕,心懷反意一樣。恃功生驕是真,但心懷反意,朕不信。你……好自為之!」

留下了這番話,他甩袖而走。

得到杜荷的求奏章,他也覺得杜荷所言不錯,侯君集千錯萬錯也是有功之臣,罰的太重,讓他在大臣面前抬不起頭來。對他的未來有害,所以有心赦免。

這個時候只要侯君集能夠說一句認錯的話,哪怕什麼也不說,也會得到赦免。

但如今侯君集非但沒有沒有改過,還反來誣告杜荷,告杜荷通敵。

這一告,徹底的將李世民給激怒了,侯君集的小肚腸,杜荷的雅量高致;侯君集的恃功自傲,杜荷的沉穩謙讓了鮮明的對比。這饒恕之心,也消散無蹤了,只有一個念頭,侯君集若不悔改,必須重罰。

PS:以下字,不算字數。

鬱悶哦,計劃不如變化啊!

這一路來,提心弔膽的,也許是回家的人太多了,一路上在高速公路上的車禍遇到了不下十數起,堵了七八次車。尤其是廣州那裏八車連環追尾,不是一般的嚇人。

好在我老爸是三十年的老司機,技,一路有驚無險。只是下了高速從弋到德興這一段路,因為修路,一個小時的路程開了四個小時,晚上兩點多到家,家裏沒有網線,上傳不了,睡醒后,買了無線上網卡,這才能上網。

上傳這一章。

不過月底了,不好包月,這幾天一天只能上兩個小時,也不能在群里多聊了,書友們見諒啊!

此外這一章是補昨天的,今天還有兩更。

回家過年,真不容易,在這裏也祝回家過年的兄弟姐妹門,一路平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