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殿!
李世民高坐殿前,手中翻來覆去的拿著幾封戰報,見房玄齡、杜如晦因召而來,將戰報傳給了他們。
「你們可發現這幾份戰報的異常?」李世民右手食指一下一下的打著案幾,目不住的在他們兩人臉上移。
房玄齡、杜如晦相繼看了戰報,兩人互一眼,各自不語。
「看來,你們也明白了,只是什麼也沒有說?」李世民面容嚴肅,在得長孫皇后無意一語提醒后,他立刻將侯君集傳來的幾分戰報前前後後都看了一看,發現了一個微不足道卻又別有意味的問題。侯君集的戰報大多都是介紹一些行軍路上的事,對於軍事部署卻隻字未提。對於這一點,李世民當初就覺得奇怪,但侯君集是大唐第一將,也是他最信任的將軍之一。所以也沒有過於在意。他相信侯君集經百戰,還不至於在這派遣先鋒將這小事上出現問題。
如今回想起來,這其中就大有問題了。
八百里的莫賀延磧被譽為死亡路,侯君集不以走過一趟的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這兩員有著富戰鬥經驗的番將為先鋒,卻派遣一個從未到過西域,而且年紀還不滿二十歲的小將,當此嚴峻的任務,這其中不可能不存在問題。
這一想起侯君集利用職權之便,公報私仇,李世民心底就很不是滋味。他一直以為侯君集僅僅只是格脾氣差了一些,本想不到他會做出這種事。
「不知駙馬與侯君集有什麼矛盾,能讓他如此胡來?」李世民說了這「胡來」兩字,已經可以看出他心底以是萬分的不滿了。
房玄齡上前一步道:「陛下可記得半年前,魏大人舉薦侯大人為相一事?」
李世民神微,也想起這事,記得自己當初還贊同侯君集為相的,而房玄齡、杜如晦卻百般的制止,沉默半響,道:「看來你們是對的,侯君集襟氣量太小,確實不足以為相。此外……」
他看了杜如晦一眼:「朕以決定將侯君集召回,查問此事!朕知杜相心念我大唐社稷,不願我大唐失去侯君集這麼一個人才,見駙馬無恙,打算不了了之。但此事可大可小,決不可姑息,既然朕知道這事,就不能不聞不問。」
「那高昌?」房玄齡疑問道。
「在事未定以前,就讓駙馬代為理高昌所有事吧!駙馬深得朕心,能夠明白朕的心意。」李世民已經下了決定。
********************
高昌城!
杜荷得到了侯君集大勝凱旋的消息,也為之讚歎,急行八百里,在人馬疲憊的況之下,依然能夠力克西突厥,這侯君集無愧是大唐名將。雖然他本人對於侯君集很冒,但對於他這份能耐也很是佩服。
劉仁軌也出的服氣:「這侯大總管氣量雖小,可這份用兵打仗的本事卻是不差!不過,他在怎麼努力,仗打的如何漂亮,也比不上將軍了。」他對於侯君集他是服氣,對於杜荷卻是敬慕。
以三萬破八萬,本無法與杜荷的六千克七萬相比,更何況雙方的況不一,侯君集背後還有七萬大軍依仗,本無後顧之憂,而杜荷卻是陷腹地的孤軍,雙方本不有可比。
杜荷微微一笑,也不在意,只是笑了笑。當初他與侯君集相爭,只因不滿他假公濟私,想看自己笑話。以牙還牙,與他爭爭功,看誰笑話誰。如今目的已經達到,也無意繼續與他相爭。
當然若侯君集依舊糾纏不休,他也不會坐以待斃。
於是,也讓劉仁軌警言慎行,別太過將勝負看的太重,畢竟鬥的太厲害,並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劉仁軌肅然起敬,也意識道杜荷與侯君集並不是同一類人,他的襟要比侯君集要寬廣的多,確實有干大事的懷,也笑道:「仁軌知道了,會注意的。」
接著杜荷跟他聊起了高昌之事,向他請教一些關於政務上的事。
杜荷笑道:「還好有你在,要不然我怕是要累趴下了!」
由於侯君集追趕的急,並未有待後事。而杜荷因為大破的西突厥,在西域威極高,又得張雄鼎力支持,高昌上下無不心服,故而暫時負責理高昌國的政務。
杜荷在軍事上有很高的天賦,所以到了李世民、李績等名將的重點培養,即便是大唐軍神李靖也曾讓他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可以找他商量。對於軍事用兵,他已有不俗的功底。但行政上卻因從未接過而略顯不足,剛一開始的時候,面對堆積山的事務,他那是一個頭,兩個大,完全理不清頭緒。
但好在劉仁軌有宰相之能,張雄也是一個出的行政人才,有他們從旁協助,並未生。
杜荷也在這個時候,意識到自己行政經驗極度缺乏,於是也開始在這方面下功夫。他這人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會不懂裝懂,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或者問題,都不會強求,而是謙虛的向劉仁軌、張雄請教。兩人也無心私藏,對於他的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在這兩人的指點下,他在政務上的功底也有了十足的進步。
高昌小國,人口不過十萬,日常政務已經難不倒他。
他明白李世民攻取高昌的用意,所以理政務時,不偏不倚,既不因為高昌上下百姓是番外民而給與他們優待,也不因為他們是番外民加以排斥,而是將他們視為大唐百姓對待,對事的理方式完全的公正,取得了很好的安定民心之效。
本來高昌百姓多為漢人,到了公正的待遇,也不有不滿,
杜荷也漸漸領會到了一些政務上的心得,不斷的從劉仁軌、張雄上吸取著這方面的知識,來擴充自己的在政務上的水平。
就在他們相互商議政務的時候,忽然外面進來通稟,安龍馬求見。
杜荷請他進來,親自迎了上去:「多日不見,我還以為你不告而別了呢!」
安龍馬忙道:「麴文泰以死,扎呵失利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大仇得報。我見大人公務繁忙,不願打擾,領著米莉回家祭拜了雙親。今日特地前來是向大人告辭的。」
「你要走?」杜荷有些驚訝。
安龍馬道:「米莉的雙親已故,但家中還有一,我打算將的接來高昌居住,需要去怛羅斯一趟。」
杜荷一臉惋惜。
安龍馬見此忙道:「大人可是有事需要我效力的,若是有,我安馬龍願意先為大人效力!」
「啊……不用了!你的事要……只是我見你極善養馬,想將你舉薦給陛下,為我大唐馴養戰馬效力,你既然有別的想法,我這裏也不好強求了!」這一路來,杜荷也對安龍馬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深知他祖上世代都是馴馬養馬的奇人,他本人不但是一個通騎的騎手,更是馴養戰馬的能人。大唐在青海、北地養了近百萬匹的戰馬,最缺的就是安龍馬這樣的人才。
安龍馬笑道:「原來是這樣,大人放心,只要接回了米莉的,我就來長安找大人。反正我安家世代以馴養戰馬為生,能為天朝效力也是一種福分。」
杜荷大喜道:「那我們就說定了!」
安龍馬點了點頭,正走,突的止住了腳步:「在柳中以南的大沙海中住著一位奇人拓拔無雙,是薛延陀人,在我被扎呵失利麾下大將追殺的時候是他救了我。當時我與米莉都暈了過去。在暈倒前,我清晰的記得,追殺我的人至有一千以上,而拓拔無雙只有一人,但他卻救了我們。我不知他用了什麼辦法,但他的本領一定很厲害。大人既然求才若,不凡去試一試,也許能夠上好運呢!」
安龍馬告辭離去。
杜荷卻呆立當場,有些不敢置信。
在古代,這以一當百,確實可能。秦瓊、尉遲敬德這類名震天下萬夫莫當的猛將都有這個實力,但以一當千,是不可能的。面對千人的包圍,他們殺出重圍不難,但要停下對抗千人,將千人盡數殺了,這種武勇也只是出現在神話里的。
就如秦瓊萬軍從中取敵首級一樣,他的敵人不可能是一萬人,僅僅也只是衝進萬軍從中,在途中遇到了一些人而已。
那拓拔無雙即便武功在好,也不可能抵得過一千人,更何況他還要救人,保護兩個累贅的命。即便是項羽在世、關公復生,他也做不到這一點。除非他有什麼特殊的手段,嚇退了那一千人。
杜荷突然之間對於那拓拔無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劉仁軌訝然道:「將軍不會真的想去吧!」
「為什麼不呢?」杜荷微微一笑:「我麾下的人才太了,論將只有羅通、王德正、房三人而已,即便加上我的護衛范元辰也不過就是四人。這些日子我一直在一些有能耐的,提拔他們,只是一直沒有遇到。既然那安龍馬說的如此神乎其神,不去看看,我心難安!」
PS:第一更到了,晚上還有一更,估計很晚了,唉,沒法子,年前,實在忙!
字母兄給二代貢獻了一個VIP群,vip會員的加一下,大夥兒聊天,有意見建議的單面說!群號是:127170121,為了便於管理群的兄弟姐妹們需要截圖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