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盜帥 第211章 被戰敗嚇死的高昌王

《大唐盜帥》 第211章 被戰敗嚇死的高昌王

杜荷臉上掛著淡笑,那一對大而圓的雙眼著機敏睿智,給人一種能夠徹人心的覺。

西突厥速度游牧民族,人人皆兵,必要的時候老弱病殘也能上陣。他們的制度與唐朝有著天壤之別,尤其是在軍事上。唐朝的兵卒在戰前會收到朝廷分發的兵甲。高級別的大將有明鎧,其他兵卒依照級別的不同,分別也有不同的鎧甲配備,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是不是大唐的兵,而且地位如何。

西突厥就沒有這麼好了,他們生產力極其底下,所有一切都需要他們自行配備。家境好的,一鮮。家境差的,就算是拿木菜刀也是常有之事,更加別說是昂貴的甲。

故而一群西突厥兵聚在一起,那是參差不齊,跟馬賊沒有兩樣的,不可能一眼就分辨出來。

高昌與西突厥好,他們的兵不可能出現在赤亭古道也不可能無故攻擊高昌百姓,故而若眼前這老者真是無辜的路人,絕對沒有可能一口咬定那伙人是突厥兵。

他一定是個知人,而且份還不低。因為他的十多名護衛能在千餘西突厥的逃卒中,保護著他沒有到任何傷害,武藝顯然不錯。一個擁有銳兵卒作為護衛的人,不可能是一個等閑之輩。

張雄獃獃的著杜荷,看著他的雙眼,只覺著自己的被他看穿了一樣,那淡淡的笑容,別有一。他本就是敗軍之將,輸得太慘,信心盡散,失去了對抗的勇氣,額上冒出了細汗。

他搖了搖頭,長嘆了口氣道:「十數年未回中原,想不到中原竟出了將軍這等英才。我張雄卻了井底之蛙。唉……還妄想著能夠如以往一樣,就一番大事,想不到居然落得自取其辱的下場。這位將軍,請問你的大軍是如何出現的。我在黑紺嶺附近安排了三百名的斥候,你們大軍的一舉一是不可能瞞得過我安排的耳目的。若能早些發現你們,這一戰,我不會敗!」

Advertisement

杜荷也不瞞,如實的說出自己用的辦法!

張雄聽后,面如死灰,再次長嘆:「看來,我真的老了!」

杜荷見他眼中充滿了失落,也暗自搖了搖頭。他知道眼前的張雄還是很有本事的,從他一眼就看出赤亭谷的重要,足以證明這一點。他的布營也是如此,將防守的重心屯住在赤亭古道的出口,無不高明之極。

在沒有想出驅馬破敵的妙計前,自己甚至有了為侯君集自求多福的想法。

他的敗不是因為他的能力不足,而是在於他低估了自己這麼一個先鋒將軍的實力。

「先將他下去吧!」杜荷見他表也知暫時聞不出什麼東西,這麼一個老人家,若是用刑供,萬一給死了,那就白抓了。作為一個能夠指揮西突厥兵馬的漢人,一定不是無名的等閑之輩,指不定有大用場。

他在心底盤算著,吩咐道:「在安龍馬來后,讓他來找我!」

在他計策功,大獲全勝后,已經讓人通知姜行本將所有的防守械都搬來赤亭谷。

原先放棄赤亭谷是因為實力懸殊,侯君集大軍難以支援。如今以過數日,侯君集至多也就是在這三四天抵達,焉耆的援兵也在這兩日能到,他們如今完全有能力守護好赤亭谷。

所以杜荷以決定轉移據點,改以赤亭谷為據點暫時駐守此,直待侯君集大軍的到來。

安龍馬並不上戰場,一直跟姜行本在一起。

*****************

高昌王宮。

這幾日,麴文泰終於恢復了神,心大好,但心底最深卻依舊有些不是滋味。

他在喜長街上已經沒有了絡繹不絕的歌謠,百姓的心也安定了下來,不在畏懼唐朝,能夠照常生活了。不是滋味卻是因為讓這一切安定下來的人不是他這高昌國王,而是別人,是張雄,是一個讓他逐出朝堂的人。

張雄在高昌算是兩朝老臣了,他雖然是襄邑夫人的侄兒,但實際上年歲比襄邑夫人還要大一些。

當年麴文泰的父親高昌王麴伯雅在隋朝逛了一圈以後,認識到開=了中原的強大。於是,回到高昌例行改革,一切效仿隋朝制度。但任何改革都無法避免傷害到他人的利益。

在改革初期,麴伯雅的親隋之舉,引發了國反隋勢力的叛,反隋勢力佔據了高昌皇宮,自立為王,改年號為「義和」。

麴伯雅與年輕的麴文泰逃到了西突厥,麴文泰也是在那個時候結識了現在的西突厥首領咥利失,他們兩人相莫逆,多次表示將來他們為王,一定要同心合力征服西域。

在麴伯雅流亡的時候,高昌王妃襄邑夫人的侄兒張雄來到了西域投奔。張雄見高昌如今的況,獨自一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只憑一張就孤立了佔據高昌城的叛軍,幫助麴伯雅奪回了王位。

張雄也因此到了麴伯雅的重,為高昌第一重臣,權管文武。張雄如麴伯雅一般,立志改革,短短年余就將高昌發展為一個強盛的國家。高昌人口不多,兵力不多,但卻有著最強的經濟實力,也有著最出的科技以及最堅固的城牆,讓四方畏懼。

唐朝立國以後,張雄主張與唐朝結盟,開發綢之路。麴文泰聽從張雄的建議,與當時的唐朝大力修好,並且在貞觀四年,親自到長安覲見了李世民,到了李世民的厚待。兩國在綢之路上一拍即合,高昌更是因綢之路的開發,所帶的經濟就讓高昌在財政上翻了三翻。

因為得利過大,高昌日漸強大。

麴文泰與張雄之間的矛盾也隨之出現了。麴文泰不滿張雄權勢過大,不滿自己的聲比不上張雄這個臣子,對於張雄越發的排斥。最終矛盾在六年前攻伐焉耆時完全激化。

焉耆向來親唐,麴文泰攻打焉耆,無疑是在拔李世民的鬍鬚。

張雄死諫卻讓麴文泰命人用打出了朝堂,永不錄用。

襄邑夫人曾為張雄求,但麴文泰心知張雄雖逐,但他對高昌的貢獻太大,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太重,便是自己這個國王也比不上,所以一直拒絕。直至今日,在這不得已之下,不得不厚去請張雄出山。

想不到百姓一聽張雄出山,立刻就不鬧騰了,在他們的心底,張雄就是高昌的守護神。只要張雄出山,高昌就可以保得住。這讓麴文泰又是嫉妒又是羨慕。

果然,這守護神出山就是不一般,不但穩定了民心,還說咥利失同心協力,共同對付大唐。

如今不僅僅是百姓,即便是他麴文泰對於張雄也是信心十足。

想起自己昔年對於張雄做的一切,那種不是滋味的覺更勝。

「報!急軍!」麴文泰突然聽到了一陣尖利的喊聲。

一個披掛的軍將狂奔而來,騰地在麴文泰面前跪下,高呼道:「唐軍先鋒將驅趕戰馬夜襲赤亭谷,駐紮於赤亭谷的七萬西突厥兵全軍覆沒!」

空氣凝滯了半天,麴文泰的笑容僵在了臉上,腦中似乎炸了般,轟的一聲。

「砰!」他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凄厲的哭號劃破高昌王城長空,國王駕崩!

麴文泰竟讓杜荷大破西突厥的消息,活生生的給嚇死了。

高昌城中一片。

****************

赤亭谷!

「接下來怎麼樣了?」杜荷在安龍馬來到赤亭谷后,問起了張雄這個人。當時安龍馬的反應讓他大吃一驚,那一臉的仰慕敬重佩服,摻不得一點的假。

於是,他詳細的詢問張雄的事跡。

安龍馬將他知道的一一說來,正好說道張雄讓麴文泰打出大殿。

安龍馬道:「張大人被貶后,更無人敢勸說麴文泰攻打焉耆。這一戰麴文泰打贏了,就在他趾高氣昂回來的時候,張大人再次上書要求麴文泰向唐王朝請罪以免兵災。再遣世子麴智盛持伏罪詔朝為質,再觀勢是不是應該由王親奉詔朝請罪三步策略。麴文泰氣得怒火攻心,要將張大人斬首示眾。但高昌城裡的四萬百姓聞訊后統統來到王宮前替張大人求,麴文泰迫不得已的饒恕了張大人。此後張大人心灰意冷,從此不在過問朝政了。」

頓了一頓,他訝然道:「將軍為何無端端的問起張大人來?」

杜荷隨口答道:「他就是西突厥的謀士,已經讓我給拿下了!」

安龍馬容的低呼出聲來,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張雄會敗,猶豫了會兒,跪下道:「將軍,請你看在張大人年事已高的份上,饒他一回吧!」

杜荷扶起安龍馬,笑道:「我無心欺負一個老人家,你也不必擔心。不過我有幾個問題問你!那張雄在高昌真的如此得民心,還是他曾對你有恩,你才求我饒恕他的?」

安龍馬道:「回將軍,我跟張大人素不相識,但沒有張大人就沒有我高昌國。在整個高昌國只要有良心的,無不念張大人的恩德。他在我們心底的地位遠遠高於麴文泰!」

杜荷眼中出了興,心道:「如此說來,只要說服了他。憑他的威信,取高昌,豈不易如反掌?」

SP:字母兄給二代貢獻了一個VIP群,vip會員的加一下,大伙兒聊天,有意見建議的單面說!群號是:127170121,為了便於管理群的兄弟姐妹們需要截圖認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