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盜帥 第197章 長孫老狐貍再使陰招

《大唐盜帥》 第197章 長孫老狐貍再使陰招

杜荷高聲大,欣喜若狂。火藥的出現是預示著熱兵來臨的序章,隨著時間的發展,以那恐怖的威力取代了盛行千年的冷兵。杜荷作為二十一世紀人,更是深知熱兵的威力以及在歷史上的地位。在這個世代,只要有十輛坦克就足以橫掃天下。

但這事咱不去想,以這個時期的科技即便會造坦克,也沒有材料造的出來,但火藥卻是可以。火藥在歷史最早的記載是晚唐時期,是由古代煉丹家發明的,他們在煉製丹藥的過程中以硫磺、硝石、木炭等逐漸發明了火藥的配方。晚唐時期,史上第一件熱兵誕生,隨著熱武的發展盛行,方才漸漸取代了冷兵

對於火藥,杜荷也不是全不了解,相反小時候對於這方面很興趣。那是因為小的時候,雙親公務繁忙,所以每年暑假他都會到鄉下外婆家裡去,讓外公外婆帶。在鄉下住的村裡有一位老大爺,是那種百團大戰打過槍,長征路上撒過尿,抗援朝放過炮的老軍人。玩火藥就像小孩子玩泥一樣順手,別說是土炸藥,連土槍、土炮、什麼土地雷、土手雷也不在話下,他都造的出來。

當年修路挖山,缺炸藥,全靠他造的炸藥。

杜荷那時候還小,也就是十來歲,小孩子心態,見老大爺有本事,起了拜師的意念,想回到城裡造幾個玩玩,在朋友間炫耀一下自己的能耐。老大爺自然看穿的杜荷的用意,也是不從的。

小孩子叛逆心一起,心道:「你不教,我還不能學嗎?」當時的杜荷已經得到了《留香寶鑒》開始修鍊「五氣歸元」以及楚留香的輕功,基雖淺,但也能做到落地無聲,加上老大爺因為早年到了炮擊的影響,耳朵不便,本沒有發現他的存在。師了半月,製造土炸藥手法還有步驟都記下來,可是細節如配火藥的比例卻無法得知,所以失敗了。

Advertisement

暑假過去,此事不了了之,後來老大爺病死了,杜荷想學做土炸藥的想法也不告而吹。長大以後偶爾回想此事,也忍不住在網上查一查配火藥的比例圓圓兒時的夢,但因為長大知道危險,平時用不到,也沒有手嘗試製作,所以印象不深。

杜荷在擔任科技院院正的時候就有心製造火藥,就是因為這印象不深,記不起配置比例,所以一直沒有任何效。

人的記憶往往就是那麼的奇妙,有些事無論怎麼努力回想都想不起來,有的時候卻會因一句很普通的話,勾起了埋藏在心底深的記憶,就如在腦中放電影一樣,往事清晰可見。

杜荷就是遇到的這種況,因為姜行本的一句話,讓他腦中一亮,想到了火藥的配方比例,而且是破力強的軍用火藥。

他怕自己再一次忘記,趕忙用筆在紙上寫出了火藥的配方比例:76%硝酸鉀,10%硫磺,14%木碳!

看了這幾個字,杜荷忍不住縱聲大笑,白紙黑字的記了下來,在怎麼樣也忘記不了了。

三人個個都驚訝的看著杜荷,不知他在發什麼瘋。

杜荷道:「鄭監正,你這裡可有硝石、硫磺、木炭?我要造一個好東西!」

鄭昂也不知杜荷意圖,但最近從他上見到了太多的奇跡,滿心期待,也不多想,疾步準備去了。

**************

侯君集自從領到出征高昌的任命以後,那是人逢喜事神爽,幹勁十足,親自督促糧草、軍械的籌備。

這天他將兵部的事,詳細委任給了自己的下屬,返回府邸休息。這剛出皇宮,翻上馬,卻聽到了一人的喚:「侯賢弟!」

侯君集尋聲去,卻見他的人竟然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即是皇親國戚,又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侯君集不敢怠慢,忙下馬上前問好!

「賢弟滿臉喜氣,讓為兄羨慕。不如去我府上坐坐,我們好久沒有聚在一起了,有幾句話,為兄想跟你談談。」長孫無忌出了老狐貍似得招牌笑容,人畜無害。

侯君集跟長孫無忌關係不錯,會意的點了點頭,兩人一起往趙國公府行去。

趙國公府後園雅軒,長孫無忌與侯君集相對而坐,中間隔了一張大方幾,放滿酒菜,氣氛親切,下人退出后,只留下了他們兩人。

長孫無忌給他倒滿了杯酒,一邊殷勤勸飲,一邊慨道:「賢弟啊,你說你我相識多年了,有近二十年了吧!我還記得你跟杜相是同一年為陛下得力幹將的,在我的印象里,你還比杜相要早一些,房相向陛下舉薦杜相的時候,你已經在了。一晃十數年啊,不知不覺,你已經為兵部尚書了,杜相更是為我大唐王朝舉足輕重的了得人,回想起來真是慨萬千啊!」

長孫無忌一副富的模樣,侯君集卻皺起了了眉頭,心底暗暗不快,也想起了此事。

在大唐建立初期,需要向各地選派員,由於禮賢下士,在當時李世民麾下聚集了一大批的文臣,這些文臣就是要被調派的人群之一。杜如晦也在其中,當時的他就如蒙塵的珍珠,默默無聞。是房玄齡及時通知了李世民,說:「要建立帝業,必須得此人輔佐。府中謀臣文士百人全調走都不足惜,唯社如晦不可舍。」社如晦也因此到李世民的重,從而一飛衝天。

這件事,侯君集清晰的記在腦中,想起自己為大唐拼死拼活,論戰功謀功在大唐上下無人可比。可自己居然屈居比自己還晚加了杜如晦之下,他子本就是恃寵矜功,心狹隘,容不得人,如此想來,心中更是充滿了不甘與不滿。

長孫無忌瞇著眼睛看著侯君集的反應,知目的已經達到,也不多說,只是指著右手旁道:「這是老夫親自布置的,不知景賢弟眼睛。」

在他們的右手一邊全是大窗,捲起的朱簾就是不勝收的亭園景,布置的確實非常的雅緻。

不過,侯君集心底不快,無心欣賞如此景,直言道:「長孫大人,君集是一個人,不懂得拐彎抹角,有話不妨直說。」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無忌真心希賢弟此次能夠旗開得勝,讓房相杜相另眼相看,好讓他們明白知道賢弟之才,可以為相。」長孫無忌隨口說著,一臉的毫不在意。

這說者「無」心,聽著卻是有意。

侯君集畢生心愿就是如李靖一般,能夠出將相,就一生。自從李靖退休以後,他以是大唐第一將,可是這相位卻遲遲不來,讓他好是焦慮。

唐朝的相,只是一個說法,因為在很久以前,朝廷就不專門設立相位了,但一些職卻掌宰相之事,所以也稱之為相就如房玄齡、杜如晦的左右尚書僕就是公認的左右相,還有魏徵的侍中也可稱之為相。

在這個時候,相位不是一人獨,可以好多人一同擔任的,只是左右尚書僕如同正相,其他的是副的而已。所以即便房玄齡、杜如晦依然健在,侯君集也是有機會取得相位的。

他一聽長孫無忌話中有話,立刻就坐不住了,聲道:「我為不為相,為何需要房相杜相認可?」

「這……」長孫無忌一臉的為難,一副想說,但又不能說的模樣。

侯君集見此更明白事有貓膩,低喝道:「長孫大人不妨直言,我侯君集在此保證,今日我們這一番話,出你口,我耳,絕對不向第二人提起,若有虛言,我萬箭穿心,不得好死。」

「唉!」長孫無忌一臉無奈,道:「看賢弟這話說的,其實事是這麼一回事。在不久前,魏徵向陛下舉薦賢弟為相,陛下也很看中賢弟你的才華,有些意。但賢弟也知道,此事不小,所以陛下又了為兄與房杜二相一起商議此事。為兄是知道賢弟的才華的,所以也在陛下面前力保賢弟。可是房杜二相,卻不知為何百般勸阻,說賢弟不可為相。賢弟也知道,陛下對為兄確實依為心腹,但是更將房杜二相譽為自己的左膀右臂。為兄這心腹的話,哪裡比的上他們這左右手,此事也就這麼告吹了。」

「唉……」長孫無忌長嘆了一聲,一臉的憾無奈:「可恨我人微言輕,不能為我大唐舉薦一位相才,為兄對不住你啊!」說著,他站起子,萬分慚愧的對侯君集深深一拜,行了一個舉足輕重的大禮。

侯君集見長孫無忌如此,忙上前相扶道:「這怪不得兄長,兄長不必疚,只恨房玄齡、杜如晦兩個老賊……」說到此二人,他咬牙切齒,以是怒不可遏。

「只是不知兩個老賊說我什麼,制止我拜相?」

長孫無忌道:「他們說你功績不足以任相!」

「老賊,欺我太甚!我侯君集謀功武功,滿朝文武誰人可比。竟然說我功績不足,氣煞我也!」他厲聲喝,眼睛已經氣得充,眼中怒火肆掠。

PS:文中兩次說侯君集謀功武功無人可比,不是他自吹,而是事實如此。侯君集在唐朝諸將中可算異類,他子暴烈,武藝高強,可偏偏足智多謀,領兵打仗相當厲害,出謀劃策也很是了得。在兩方面都有建樹,所以他的戰功比不上李靖,但謀功卻在李靖之上,謀功比不上房玄齡、杜如晦,但戰功卻在他們之上。所以這戰功謀功加起來,大唐是朝中是無人可比的,唯一的缺點就是子太傲,心太小。

另外二代,想不到一場病,會讓書友打電話來親**問關心,實在,二代的高燒已經退了,病好了差不多了,謝謝關心,晚上還有一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