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完餐廚跟調味品,大家將要用的食材寫在紙條上,等著小伙計過來取,然后再將食材給你送過來。
其實到了這個環節,考核已經開始了。
因為現在這個流程已經類似于作為主廚的你在使喚學徒跟幫工了。
剛剛進門的時候大家都看了須知,上面寫著不能費食材。
所以現在你要多東西,一定得在紙條上寫清楚,要不然造浪費會被扣分,不夠用或是太多又影響菜品的觀度,擺盤不好看。
如此,你要的東西最好可以確到分毫。
過來為大家準備食材的伙計都是主辦方心挑選出來的人,你就算寫要多面條他都能給你拿個大概。
十分鐘后,大家選的東西都拿到了。
顧謹謠要了一小碗過了水的涼面,嬰兒拳頭大小的一個紅酸蘿卜。
打算做一個涼面,適合早上吃的那種。
臺上的鐘聲一響,下面的人應聲而。
大家埋頭理著手上的食材,整個會場除了節奏輕快的切菜聲,沒有一丁點雜音。
倒計時開始時,顧謹謠沒有急著,而是用快子將自己拿的醬料都試了一下。
每試一樣東西,就會換一下快子,以防食材跟調味品相互竄味。
盡管那種影響微乎其微,但今天的評判員肯定可以吃出來。
今天拿到場上的調味品都是南湖飯店后廚自用的,包括準備的食材也是他們現做的。
是這些東西,其實味道已經非常好了。
顧謹謠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水平極高。
連配菜工跟學徒都有這樣的水平,可想那些廚子都非同一般,也許比還要厲害。
當年顧謹謠出師的時候郭坤就說過:
手藝活,我只是領你們進門,后面的修行全靠自己。
如果不是這方面的天才,想練好藝,靠的是日積月累的經驗和自己的領悟。
當時顧謹謠能明白師父他老人家說這句話的意思,卻沒有過。
現在,切會到了。
顧謹謠慶幸從一開始就用了全力,不然第一場會不會刷下去都不好說。
一碗花生醬拌面,配上有些辣口的酸蘿卜。
拌面顧謹謠打好圈放在盤子三分之二的地方,蘿卜斜切,十五片大小差不多的扇形做底擺半圓花環狀,五塊大小不一的邊角小塊拌上辣椒面跟香油堆放在花環后方。
顧謹謠的涼面總共花了不到五分鐘。
東西做好,并沒有等,立即就舉手了。
很顯然,是第一個“卷”的考生。
評判席上的杜良工見第一個舉手的是個廚師,還要是非常年輕的廚師,就讓人將顧謹謠的面條端了過來。
顧謹謠剛剛舉手就有人過來取的餐,評判席上有七個人,能被送到杜良工面前,難免有些張。
顧謹謠這碗涼面,除了擺盤,并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
食材普通,做法簡單快捷。
如果南湖飯店供應早餐的話,客人過來點個涼面,差不多也是這個樣子。
但是當個早餐,這就夠了。
杜良工先嘗了一塊混著兩三滴香油跟辣椒面的蘿卜角,暗自點頭,像是出自他們這里的覺。
酸蘿卜是開胃的,吃上一塊過后,下意識就會來一口主食。
所以杜良工面條也吃了。
之后在表格上二十六的位置打了一個勾。
其他人見杜大廚這關都過了,他們也不試了,紛紛劃勾。
過來做評判員,幾人都沒有吃早飯,此時肚子都得咕咕了,但也不能隨便啥都去吃,因為后面還有幾十盤等著你。
所以只要有人主劃下一個勾,就算是通過了,只有那些不確定的,要別人嘗嘗發表看法跟意見的,才會有兩個或以上的評判員去試菜。
顧謹謠站在下面,本不知道自己已經通過了。
見杜良工試過之后自己的面就被放到一邊去了,還有些忐忑。
這啥意思呢,到底是過了還是沒過?
顧謹謠的東西上臺之后,陸續也有不人開始舉手。
第二個被擺上臺的是一份涼拌三。
因為食材的限制廚師用了胡蘿卜、青瓜,以及焯過水的海帶。
這也是一道隨可見的家常菜,但是當菜品呈現在大家面前,所有人都驚了。
這人的刀工堪稱一絕。
不同度的三種食材,長短細驚人的相似,就像是用尺子比著劃出來的一樣。
遠遠看著,除了彩好像并沒有區別。
而且這人的作非常的神速。
三個菜都需要切,他卻地排在第二位。
要知道第一個舉手的除了切了幾片蘿卜,只是拌了個面,這個速度很正常。
而現在這個涼拌三,簡直快如閃電。
因為他不展現了自己出神化的刀功,還擺了一個非常致的盤。
用青瓜的頭尾跟胡蘿卜留下來的那點邊角弄了兩朵澹綠跟紅的梅花。
一下就將檔次提升起來了,家常菜做出了讓人吃不起的高度。
水平太高了。
有些已經做好的廚師甚至不自覺地在鼓掌。
前面,幾個評判員也面驚嘆之,顯然不管是遠還是近,都能看出這人的刀功一流,甚至還會超過他們。
杜良工看了一眼面前這盤毫無挑剔的拌三,之后看向不遠洋洋得意的焦樹田,暗暗皺了眉頭。
這麼多年過去了,自己這個師弟還如當初時一樣。
高調、傲氣、攻擊很強。
杜良工并沒有試這盤菜,而是直接劃了通過。
另幾位評判員見狀紛紛打了勾,其實他們都想試試的,但是……
算了,很顯然杜社長不太高興,他們還是不要去蹙人家的眉頭了。
這次的考核來了一個踢館者,大家都知道。
整個試菜的過程大概持續了半個小時,之后有一半人留了下來,剩下的就只能原路返回了。
有人將通過第一場考核的編號寫在前方左側的小黑板上。
顧謹謠看了一下,有自己跟郭保的號碼。
第一場,他倆都過了。
意料之中。
畢竟師從郭坤,如果連社資格都拿不到,那也太丟他老人家的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