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盛華 第608章 層層疊疊

《盛華》 第608章 層層疊疊

 江延世站在清淡的月下,轉頭打量著四周,二皇子這座郡王府,他來過不只一次,白天的清雅中總是揮不去的富麗奢侈,遠不如這會兒。

 江延世頗有幾分嘆,老二和老三的府邸,都是蘇燁看著修建和布置的,這會兒月下看,倒是比白天清雅自然了數倍。

 想著如今的蘇燁,一件麻布僧,瘦的陷進去的雙頰,江延世有幾分恍惚,如今的蘇燁,就和月下的這座府邸一樣,去了富貴奢華氣,倒是真正的清雅了。

 “來了。”旁邊的小廝低低提醒了句,江延世轉,看著步子不快,卻走的很穩的二皇子妃侯氏。

 侯氏一重孝,清瘦晦暗中,約約的戾氣。

 江延世眼睛微瞇,隨即舒開,這樣的侯氏,很好。

 “王妃。”離了七八步,江延世往前一步,站到月里,長揖到底。

 侯氏筆直站著,冷冷看著江延世。

 “王妃站過來這里說話,可好?貴府上,并不是全然妥當的。”江延世迎著侯氏的目,側往旁邊樹下讓了讓。

 片刻之后,侯氏往前幾步,站進了影中。

 “知道二爺去了婆臺山,我就讓人過去,想護住他,不過已經晚了。”江延世的聲音如同這月,清冷中說不出的溫

 侯氏子似有似無的抖了下,嘶啞的聲音里濃溢著悲傷,“你們聯手殺了他,你們已經殺死他了,用不著說這樣的話了。”

 “我從來沒想過讓二爺死,還有三爺,太子更沒有,象二爺和三爺那樣好的人,應該好好活著。”江延世的話頓住,坦然迎著侯氏滿是譏諷的目,“二爺和三爺都是過于好了,從外到,適于風花雪月,卻不知道什麼真正的謀詭計,王妃是個聰明人,這一條,應該看的很清楚。

Advertisement

 我自小伴在太子邊,是和二爺、三爺一起長大的,從小看到大,我知道二爺和三爺是什麼樣的人,太子更知道,這樣的二爺和三爺,留著裝點太平,飾皇家的兄友弟恭,展示太子的大度仁慈,最好不過。”

 侯氏微微閉了閉眼,移開目,看著滿院清寒的月,月下的園子,清雅極了,卻又是那樣疏離。

 一直想不明白,他那樣的子,那麼自在,那麼清雅,那麼好,那樣天真善良的一個人,做個富貴王爺不好麼?

 “聽說二爺走了,太子妃哭了好幾場。我聽太子妃說過,王妃當年知道自己要訂親二爺時,曾經和說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江延世聲音低而緩。

 侯氏眼淚大滴大滴往下掉。

 很小的時候,頭一回看到二爺,就象看到了天上的仙人一樣,因為他太好,太高貴,一切都太好太好,連想一想都不敢,后來他到家求親,當時聽丫頭稟報,以為自己神恍惚,白日里做起了夢。

 定親后大半個月,常常睡著睡著,一下子驚醒了,因為夢到要嫁給二爺這事,是個夢,夢醒了……現在夢沒有了。

 “二爺走的很不甘心。”江延世看著,低低嘆了口氣。

 侯氏閉了閉眼,二爺回來時,是親手給他洗,給他換的服,他臉上的神,那麼驚恐,那麼憤然,那大睜的雙眼,用了力才合上的……

 “王妃有什麼打算?”江延世輕聲問道。

 侯氏一個怔神。

 有什麼打算?能有什麼打算?自然是要替他守一輩子的,……他問的不是這個打算!

 “你說這話什麼意思?”侯氏仰頭看著江延世。

 江延世目平靜的迎著的目,卻沒說話。

 “你想干什麼?”侯氏聲音尖利起來。

 “殺了三爺,又殺了二爺,之前還有六爺,下一個,不知道是四爺還是五爺,大約是四爺吧,五爺這個幌子應該會留到最后,四爺之后,大約就是太子爺了。篤定沒有人象那麼狠厲,象那樣的手段,三爺死了,你們不過哭了一場,現在二爺死了,你們也不過哭一哭,最多罵一罵罷了,篤定你做不了別的。唉。”

 江延世看著侯氏,一聲嘆息里著說不清的意味。

 “你這是算計到我頭上了?要借刀殺人嗎?”侯氏瞇眼看著江延世,帶著幾分怒氣。

 “王妃有刀嗎?”江延世迎著侯氏那并不怎麼堅定的怒氣,“二爺那幾把小刀,已經和柏悅一起,全數折損在了婆臺山。王妃是沒有刀的,不過,我可以借刀給王妃,王妃來布個局,由王妃來殺了他,王妃一了恩怨,我替太子爭一條活路。”

 侯氏抿著,這幾天守在二爺靈前,悲憤之余,不知道想過多回,要是能替二爺報了仇,二爺肯定很高興,可一介弱子,手無寸鐵……

 “我要想想。”侯氏下心里那子說不清是興還是恐懼的濃烈緒。

 “好,不過,這件事,請王妃自己想,千萬不要和任何人說起,們無孔不,這個,王妃應該已經領教過了,一旦讓人知道,只怕王妃立刻就要傷心過度,橫死靈前。”

 江延世鄭重警告道。

 侯氏抿著,嗯了一聲,轉就走。

 江延世看著的背影,慢慢舒出了一口氣。

 他最欣賞有仇必報的弱子。

 ……………………

 阮十七隔天到刑部,小吏已經將金守禮這兩年里經手過的所有卷宗都抱過來了,阮十七兩只腳蹬在長案上,一份份看的飛快。

 到午飯前,阮十七已經看完了金守禮經手的那些卷宗,指著挑出來的十來份卷宗吩咐東山抱上,再吩咐小吏把其余的卷宗送回去,站起來,帶著東山往周尚書那間小院過去。

 周尚書看著掀簾進來的阮十七,一邊示意他坐,一邊溫和笑道:“查的怎麼樣了?有眉目了?”

 “有一點,不過,這個眉目后頭,只怕眉目更多。”阮十七不客氣的在周尚書長案前的扶手椅坐下,示意東山將卷宗放到周尚書長案上。“這是我從金守禮這兩年經手的卷宗中挑出來的,這些,應該都有點問題。”

 “這可不。”周尚書手抬起卷宗,略翻了下,皺起了眉,“你真疑心是他?”

 “到門口看著點兒。”阮十七沒答周尚書的話,先吩咐東山。

 東山應了一聲,阮十七站起來,自己給自己倒了杯茶,重新坐下,這才看著周尚書道:“這金守禮,不過是個餌,著咱們往人家安排好的路子上走。我走了走。”

 周尚書眉揚起來了。

 “這十來樁案子,安排的極好,從小到大,最早的一件,是一樁失手毆打致死案,苦主是個窮族窮家的窮秀才,只有母子兩人,苦主死后,是這個當娘的不依不饒,頂著狀子到,判了秋后問斬,到金守禮手里時,苦主這個娘,剛剛死了,這樁案子,苦主那邊就沒人了,有了翻案的余地,他就以案不明為由,駁回重審,重審之后……離京城不近,要查清楚再報回來,只怕得好些些時日,不過我覺得,必定是說從前的案子審錯了,這兇手,肯定早就放回家了。”

 阮十七將最上面一份卷宗推給周尚書。

 “從這件開始,后面的,一步一步,就越來越不容易,到這最后一件,就是吳三越獄這件事。這樣一步深過一步,整整兩年的歷練,這位金守禮,必定十分老練了才對,怎麼會聽到尚書將越獄案給了我,就嚇的面容失,掩飾不住?這可不象歷練過兩年,做過這麼多大案的老手。”

 周尚書連連點頭,這個他也想到了,這個金守禮,只怕是個最外圍的執行者……

 一想到這個,周尚書一陣頭痛,真要查出來這個案子是團伙,刑部里有這麼個團伙,他這個尚書大約就做到頭了,能讓他在京致仕,都是皇上圣德仁厚了。

 “還有,金守禮家里,算得上家徒四墻,他那間小院是賃的,賃錢一年一年的,他老婆一臉菜,一一兒,兒嫁給兵部一個小吏,嫁妝很一般,兒子現在張家私塾附學,那家私塾人很多,因為學費非常便宜。

 他老家就在離京城三四十里的金家村,我已經讓人去看過了,家里有個二三百畝地,不過,那地是從金守禮他爹起,就是他們金家的了。地現在是金守禮的弟弟打理,說是每年都要往京城金守禮這里送米豆之類。”

 “那他拿到的銀錢呢?哪兒去了?”周尚書愕然。

 “昨天人定前后,有個十分俏麗的子,鬼鬼祟祟溜到金守禮那間小院門口,磕了幾個頭,就跑了。當然沒讓,綴上了。”

 周尚書抬手按在額頭,不得不佩服阮十七這份玲瓏心思。

 “是個外室,剛生了個小兒子,白胖白胖的很可,看不出來象不象金守禮,金守禮太瘦,孩子太胖。”

 阮十七的話讓周尚書有幾分哭笑不得的覺。

 “這個人,說是從南安城,跟著阮家往京城送東西的船,進的京城。”阮十七接下來的話,把周尚書聽怔了。

 “我家確實隔三岔五的往京城給我送東西,正好,說的那趟,跟船過來的管事正好在我府里,我就問了,確實有這麼個子,是南安城一個常往我們老宅送珍珠什麼的趙掌柜托付的,這個趙掌柜,雖說應該早就沒影子了,不過我還是捎信回老家,讓人去查了,查這個不是為了這個案子,南安城太遠,等把趙掌柜的底細查回來,這案子肯定已經查清結掉了,查這個,是因為竟然有人在南安城欺負我們阮家,不得不好好教訓教訓。這是私事。”

 周尚書聽的眉頭擰,從兩年前的南安城開始的,這份縝耐心,讓人害怕。

 “這會兒先查到這些。有兩件,第一,金守禮這樣的蠢貨,一個人做不這十來樁案子,部里肯定還有人,這個人,或者說這一群人,只怕都是真正的老手,這中間,必定有位置還不低者,大牢在我掌管之下,尚書也知道,能越過我,隨意調度大牢的,這部里……”阮十七干笑幾聲,“這事兒,暫時就尚書知道我知道最好,別打草驚了蛇。”

 周尚書點頭,他也這麼想。

 “其二,那個俏麗小外室,有幾分心眼,不過,北海幾句恐嚇,就能把嚇的竹筒倒豆子,實話全說出來了,背后肯定有人指揮。部里那個,和這個小外室,只怕背后都是一只手。”

 阮十七的話頓了下,干笑兩聲,“還有,不能算第三,只是跟尚書隨便說一句。這事兒,直指到我頭上,滿京城,敢這麼針對我搞這樣的事兒的,可不多,犯得著的,就更了,這背后的黑手是誰,尚書心里先有個數。”

 阮十七說完,站起來,看著臉發青的周尚書,一臉笑,“尚書這些年待我不錯,我這個人最不說那些這個那個恩的麻話兒,只是心里有數罷了。所以,一定要過來和尚書說一聲。這事兒,尚書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十七絕不介意,尚書多年照應,這也算是十七的一份心意。”

 阮十七說完,拱了拱手,轉出了屋。

 周尚書端直的坐在長案后,眉頭擰了一團。

 阮十七從周尚書院子里出來,徑直出了刑部,站在刑部大門口,瞇眼迎著太,打了個噴嚏,連嘆了幾口氣,上了馬,直奔秦王府,去找郭勝。

 阮十七將刑部那個金守禮的事一點沒說清楚了,堅定不移的拒絕了郭勝的邀請,立刻拱手告辭。

 那位,不到萬不得已,他是絕對不去見的。

 郭勝送走阮十七,徑直進了書房院子旁邊的那間暖閣。

 李夏聽郭勝說了金守禮這件事,低低哼了一聲,“吳有,再到這個金守禮,他打算的很好,假如婆臺山一擊而中了,吳有這一條線,就轉向了蘇家,金守禮這里,可以用來清除王爺余下的人手,或者中間轉向哪里,一擊不中,也可以用來混淆是非,嫁禍與人。”

 頓了頓,李夏角往下扯了扯,看著郭勝問道:“去年考績,駱遠航又是一個卓異?”

 “是,這是他這一任第二個卓異了,若沒什麼意外,明年又能往上升一升,就是一方大員了。”

 “楊承志的案子,現在怎麼樣?”李夏接著問道。

 “楊承志的案子還是原來那些東西,不過,這樣的事,駱遠航不是頭一次做,到楊承志時,其實已經做的很練了,前頭幾起,都是上下狼狽為,只有兩起,一是當時的知縣三年前病死了,一是當時的知縣任上病死,這兩個可以用一用,已經準備好了,長貴經的手,王妃放心。”

 郭勝答的極其詳細,當初楊大娘子那一狀不了了之的時候,王妃就吩咐他繼續暗中查楊承志一案和那個駱遠航,現在果然用上了。

 “把駱家和江家的生意往來,一并拋出來,一個駱遠航沒什麼意思。”李夏接著吩咐道。

 郭勝眉梢微挑,干脆的應了一聲。

 和駱家,確切的說,和駱遠航做生意的,是江延世的庶出兄長江延錦,江延錦自江軍馮福海案進京之后,就沒再回明州,一直在京城,多數時候,是在城外的莊子里。

 “還有,吳有那個案子,想辦法攪一攪,這條線既然劍指蘇家,就幫他再燒的旺一些,總不能都照他的安排走。”李夏接著吩咐。

 “是。”郭勝愉快答應,這個攪一攪,他最擅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