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小郎中 第355章 攔路的王法

《大唐小郎中》 第355章 攔路的王法

樓上左和白芷寒都慌了,急忙跑到樓梯口道:「芹嫂子!桑大哥!」

沒有任何迴音。

白芷寒搶先抓住扶梯下樓。左和趙三娘跟上,急聲叮囑小心。三人下到樓下,便在這時,有燈遠遠過來了,很快,鐘樓門口一亮,一盞燈籠出現了,提著燈籠的,是清風寺方丈智空大師。

藉著燈籠的照耀,看清樓梯下的青石板地上,桑娃子腦袋怪異地翻轉著仰面朝上癱在那,而黃芹則蜷子,下一灘暗紅的鮮

…………

黃芹小產了。

桑娃子頸椎骨折,高位截癱。

趙三娘和左都不知道事怎麼會搞這樣,雖然兩人摔下樓去與他們無關,但是,總覺得自己是罪魁禍首似的,心裏都很不好

高位截癱在現代醫療條件下都是一個難以克服的不治之癥,左在古代條件下就更沒辦法治好他的傷。這一輩子,桑娃子已經註定要在床上度過了。

誰也沒有說他們倆跌下去之前發生了什麼,桑娃子和黃芹都沒有說,左、趙三娘和白芷寒就更沒有說。所以,其他人都不知道這一場讓人哭笑不得而又悲慘結局的苦果。

黃芹的傷是左治的,他們所有的人都沒有把這件事說出去,也就沒人知道懷了孩子,而又小產了。

因為桑娃子癱了,黃芹沒有走。只是,那天起,了個沉默的人,傷好之後,的臉上再沒有笑容,也沒有眼淚,只是經常一個人發獃。

不知道該跟說什麼,這種心理的創傷,他不知道該如何治療。

桑家的倒霉事一件接著一件,要錢不要命的桑母,沒能堅持到桑小妹過門,終於在苦苦掙扎了數日之後,帶著完全浮腫變形了的死去了。

Advertisement

臨死之前,桑母因為整個人浮腫,咽水腫充,已經不能說話,所以沒能留下一句言,要不然,也不知又要折騰出什麼事來。

在桑母彌留之際,左請姐夫侯普請來衙門戶部司房和街道里正做中人,與桑老爹重新簽了賣為妾的文契,以清香茶肆和三十五貫欠款為價,賣桑小妹為妾,守孝三年期滿過門。

將清香茶肆的房契和那張三十五貫的欠條放在了桑母手裏,告訴自己以後會好好照顧小妹,也會力所能及照顧桑家的。

桑母死死攥著那茶肆房契和欠條,瞪著眼著左,跟離開了水的大馬哈魚似的,不能說話,就那樣定定地停止了呼吸。

——————————————

日子並不會因為發生了不幸而停滯不前。田裏的草依舊一天天往上瘋長。

理了黃芹和桑娃子的傷之後,左便帶著苗佩蘭和白芷寒下地鋤草。李家兄弟也來幫忙。

為了推廣新技,左專門請了祝葯櫃和余掌柜,還有衙門縣尉樊黑臉,姐夫侯普等人觀自己的新中耕鋤草法。

來到地頭上,左站在田埂放眼去,除了自家耕作的二十畝地青草與稻子齊長之外,所有的田,都禿禿明晃晃的一片水窪了。都把稻子連同雜草一起割掉,然後引水灌田耨草。

嘆了口氣搖搖頭,開始用耘爪等工示範如何鋤草而保留稻子。

日頭很毒,所有的人都汗流浹背了,左更是辛苦,日頭地下鋤草,雖然帶著白芷寒編的寬沿草帽,還是擋不住日頭的暴曬。

他的辛苦沒有帶來好的回報,因為他的新法鋤草沒有引起所期待的轟,雖然左據後世耕作方式發明的鋤草農很有用,鋤草速度也比較快,但是,李二壯的一句話,代表了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的心聲,也讓左推廣新技的夢想破滅了。李二壯說:

「那麼多田,要這樣鋤草,只怕沒那麼多空閑時間去忙的,還不如一起割了,再灌水耨草,又快又省力。」

李家兄弟還有苗佩蘭等懂農活的都一起點頭。樊黑臉、余掌柜和祝葯櫃這些不懂農活的,也見過莊稼漢簡單地將稻子和雜草一起割掉灌水耨草,現在看左鋤草如此辛苦,遠不如舊的方法輕鬆簡便,所以也善意地微笑著搖頭。

現在才深刻地知,耕細作是建立在地人多的基礎上的。在唐初人口銳減,地多人況下,舊的耕作方式就足以讓農民耕種到可以滿足生活需要的糧食,所以,高產的耕細作農和技也就沒有力開發和推廣的。

他不想再分辨這種新式耕作的好,但是,也打消了讓余掌柜、祝葯櫃他們幫著推廣農的念頭。

不過,他們家的二十畝地,還是帶著苗佩蘭採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了鋤草,他需要一個高產來宣傳耕細作。雖然這種耕作合適的時機由於人口還遠沒有到來。

————————————————

和白芷寒的婚事籌備也在同步進行著。

選了一個好日子,梁氏和瞿老太太兩個老婦帶著丫鬟草兒去龍泉寺燒香拜佛還願,然後找了城裏有名的婆合婚。

八字一合,上上大吉,兩家更是高興,又讓婆選了吉日,擬定七天之後親。

兩家人樂呵呵謝了回來,遠遠看見貴芝堂門口了,便看見一頂轎忽悠著從貴芝堂隔壁瞿家老宅里出來,衙役鳴鑼開道,吆喝眾人迴避,兩老婦急忙閃到路邊讓了開去。

梁氏認得這轎,是錢縣令的,上回倪二的案子開審查案,錢縣令曾經坐著這乘轎子來過貴芝堂,梁氏便一直記得。

梁氏把這跟瞿老太太一說,兩人都琢磨,縣太老爺來家做什麼?拜訪瞿老太爺嗎?雖說瞿老太爺是六品京,但是是犯了案被迫告老還鄉的,所謂落草的凰不如,縣太爺從未來登門拜訪過。想不到今兒個卻來了,當真新鮮。

兩老婦一邊議論著一邊走回貴芝堂,卻發現貴芝堂店門關著的,很是意外,上前拍門,店夥計丁小三出來,點頭哈腰道:「老太太,老爺和爺他們在老宅里說事呢,沒讓開門。」

梁氏和瞿老太太趕來到老宅,龍嬸正要關門,見狀忙又把門打開了。

瞿老太太道:「知縣老爺來做什麼?」

「我也不清楚,是找左郎中父子和老太爺說話,說了一小會,然後就走了。」

瞿老太太笑道:「想必是他們爺們的事,算了別管他們。」

龍嬸遲疑片刻,又低聲道:「兩位夫人,縣太老爺這次來,只怕不是好事。」

「啊?為什麼?」

「老太爺著臉只送到客廳門口,左郎中父子倒是送到門口來了,臉比鍋底還黑。縣太老爺一走,兩人也快步回西邊小院去了,甚至都沒有去貴芝堂開門診病。」

瞿老太爺和梁氏都有些慌了,立即分開各自去找自己的丈夫看看到底出了什麼事。

梁氏來到西邊小院,大廳里,左貴老爹著個臉,坐在大堂正中的太師椅上。左坐在下首的椅子上,那臉更是沉,好象這麼會工夫就了黑臉包公了。

梁氏走到左貴老爹旁邊的椅上坐下,又看了看他們父子的臉,這才小心翼翼問道:「老爺,怎麼了?縣太爺來做什麼?」

左貴老爹嘆了口氣:「縣太老爺來說了,芷兒不能做忠兒的媳婦,最多只能做妾室。」

「憑什麼?」

「憑大唐的王法!」

「啥?」梁氏驚呆了,「咱們兒子娶誰做媳婦,王法也有規定?」

「有!」左貴老爹將桌上厚厚一本書推到梁氏面前,「喏,自己看!」

「這是啥?」梁氏拿過來,「《武德律》?」

左貴嘆了口氣,又把那本書拿了回去,翻開一頁折好的,念道:「諸以妻為妾,以婢為妻者,徒二年。各還正之。若婢有子及經放為良者,聽為妾。」左貴拍著這本書啪啪直響:「《武德律》上說,如果娶婢為妻,要徒兩年,而且還要拆散婚配,依舊當婢!就算婢懷了主人的孩子,或者將婢放為良人,也最多也只能為妾。也不能做妻的!」

梁氏大吃了一驚:「為什麼不讓娶婢?」

「我本來也鬧不懂,別說我了,瞿老太爺也不知道,縣太老爺拿來這本《武德律》,翻開給我們看了這一段,縣太老爺還說了,婢乃賤流,本非儔類。若以婢為妻,違別議約,便虧夫婦之正道,黷人倫之彝則,顛倒冠履,紊禮經,是絕對不允許的,違者要徒兩年,並從本!」

《武德律》是大唐高祖皇帝李淵在武德七年也就是貞觀元年之前三年頒佈的。由於剛剛頒佈不久,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部法律都有些什麼規定,這部法律有十二篇五百多條,容十分詳實甚至繁瑣,別說是左貴這樣的一般老百姓,就是瞿老太爺這樣的當的,只要不專門從事法律方面的工作,也不知曉其中有些什麼容,都有些什麼樣的規定。

因為現實生活中很有把婢娶為正妻的,除了他們這種特殊況,所以也很難聽到這方面的新聞,就更不知道大唐王法還有這方面的規定。

難怪左貴老爹和左著臉不說話。

梁氏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未完待續,如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