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太太的侍守在門邊放風,蘇英華與蘇厚華姐弟倆默然侍立一旁,蘇太太則含淚向文怡說起了緣故:“老爺剛上任不久,就發覺鄭王府有異,又擔心貿然上告,無法取信於人,因此便派了人去打探消息,結果一時不慎,王府的人察覺了。鄭王親自找上門來,請我們老爺代爲掩飾,因他提起東平王府也參與其中,我們夫妻不敢妄,只得虛與委蛇,尋機上報。”
文怡想起蔣瑤之父在信裡提及的形,以及羅明敏的話,心裡也猜到了幾分:“這也是人之常,那到底是一位藩王,聖上親子,若沒有確鑿的證據,如何取信於人?既然打草驚蛇了,那爲了能將消息傳出去,保全好自己,也是應該的,不然鄭王府的罪行豈不是無法大白於天下麼?”
蘇太太哽咽道:“不但我們老爺是這麼想的,當時青州府衙三司長,俱是這樣的想法,只是沒有明言。但那鄭王實在狡詐,他不相信我們真心歸順,便派了許多爪牙潛各家府第,不論是外院還是宅,都安了人手,日日監視,一有異,便暗中將人監起來,甚至暗下殺手。我也不怕告訴侄媳婦你知道,知府衙門與布政司衙門裡都有輔因此被鄭王府的人害了,對外頭只說是急病而死,連家人都被送走,生死不明……”
文怡吃了一驚:“他居然敢這樣大膽?那可是朝廷所派的員他就不怕驚了京裡?”
蘇太太搖搖頭:“不過是輔罷了,比不得主要,他這邊把人害了,京裡過後再派人來補缺,不知爲何就了他的心腹。至於其他不願順從的員,他也一概將人全家起來,再讓親信人手代爲辦理公務,連送朝中的奏摺與各衙門往來文書,均辦得妥妥當當、滴水不。京城裡的人又如何知道青州已經有了變故呢?”
文怡仍然不敢相信:“即使他在青州一地能隻手遮天,又焉能做得滴水不?不說這一地員出籍貫不同,各人又有各人的親朋戚友,只需有私信或是故前來,豈不是極容易被發現?”頓了頓,試探道:“若是有哪位員的親朋前來探訪,那鄭王府又能如何?”
蘇太太嘆道:“被鄭王府暗害或囚的員其實並不多,多數人因爲家人制,只能其脅迫,繼續如常辦理公務,否則僅憑鄭王府幾個幕僚,又如何能將這一府公務辦理妥當?就算有私信或是親朋故來訪,只要本人不泄消息,是不會發現端倪的。你方纔也看到了,我見你們小兩口,邊不就有人‘侍候’著麼?老爺的書房外頭還有一個呢”
文怡皺了皺眉頭,有些擔心蔣瑤,既然去了錦南,自然不同於過路的親朋戚友,是要長住的,可別了餡纔好。要知道,蔣舅老爺可是真真切切地泄了消息呢
蘇太太又道:“本來,若鄭王府只是這樣,倒也罷了,我們夫妻暫且虛應故事。眼下時近歲晚,我打算以給姐姐姐夫送年禮的名義,派幾個家人上東平府,途中悄悄轉道京城送信,把這個驚天之報上去。誰知道那鄭王居然……”咬了咬牙,“居然……”居然還未說完,便已淚流滿面。
蘇英華臉白了一白,深吸一口氣,平靜地對文怡道:“鄭王擔心家父不是真心誠服,又想借機與東平王府拉近關係,便向家父提親,要迎娶我爲側妃,明年開春就要過門。”
文怡猛地站起來:“什麼?”轉向蘇太太:“這如何使得?”爲進士之的文嫺尚且不願爲藩王側妃,更何況是正三品大員之蘇英華?況且蘇家也是世宦人家,又是皇家姻親,怎肯此奇恥大辱?
蘇太太含淚憤然道:“老爺不肯,鄭王便去信東平,讓姐姐姐夫來當說客。姐姐居然寫信跟我說,鄭王妃姚氏家世平平,又不識大,所出獨子也虛弱,資質平庸,等我們英兒過了門,再生下子嗣,那日後鄭王得登大寶,便冊封我們英兒爲正宮皇后。有東平王府爲後盾,不愁鄭王會虧待英兒”
文怡忍不住道:“東平王妃怎可說這樣的話?表妹難道不是嫡親的外甥麼?”
蘇太太冷笑:“他們夫妻眼裡都只有權勢了,哪裡還顧得上骨親?他們與鄭王府勾結,約定等日後鄭王登基爲帝,便將東平、泰城、歸海一線全數指給他們爲藩屬,員派遣與稅賦皆自理,朝廷不得干預。鄭王無親妹,東平王府已有世子妃,又無郡主,他們是想借我的英兒來聯姻呢做夢,我家兒自有父母,爲何要聽從姨夫意願婚嫁?”
文怡又吃了一驚。東平王好大的胃口別的倒罷了,歸海是天下至繁至盛之地,兼爲東西南北水陸通樞紐,一旦落他手中,朝廷每年稅賦所得便了三以上而且歸海在他轄下,東江下游的百姓都要其所制,東江以南的廣大領土必然也逃不了他的染指……鄭王真真是利令智昏,居然肯答應這樣的條件,東平王本就是想割地爲王,得隴蜀若真讓他得了手,只要好生經營幾年,京城裡那個寶座說不定也要歸了他
想到這裡,文怡就不由得急了:“東平王府既是這個意思,就靠不住了,姑母是打算讓相公與我悄悄把表弟表妹帶走?”
蘇太太重重地點了點頭:“老爺與我倒不要,就怕兩個孩子會被鄭王所困。自打聽說行哥兒要往這邊來,我們夫妻就商量過了,先是用探親送年禮的名義,讓厚兒的書僮假扮他,帶著禮北上東平,厚兒則暗中留在家裡,扮作小廝,英兒也同樣扮丫環,藏在針線房裡,再由的侍扮裝病,魚目混珠,等你們來了,就以贈送奴婢的名義把孩子給你們帶走。只要他們姐弟平安無事,老爺與我好歹與東平王府有親,鄭王不敢對我們如何的。”
文怡擔心地道:“就怕他一怒之下,會對姑姑姑父不利。況且如今東平王府又……”
蘇太太冷笑一聲:“當初他們提親的時候,我們夫妻都是明言反對的,姐姐也心知肚明。我們反對,不是因爲鄭王謀逆,而是因爲不願兒爲妾。就算鄭王知道我暗中把英兒送走,也只會以爲我們夫妻是不滿親事,不會想得太多。如今青州布政使告病,整個布政使司都無人辦事,青州知府又無能,若是連按察司都無人主持,他還想要瞞過朝廷?再說,他們還以爲厚兒正在北上東平的途中呢,在東平王府發現真相之前,我們夫妻是不會有事的。”
文怡忙問:“那等他們發現了,姑姑姑父又如何?”
蘇太太又冷笑了一聲:“發現就發現了,到時候,英兒厚兒早已功逃,我們夫妻隨他置就是我倒要看看我那親姐姐,爲了多一點藩地錢財就犧牲親外甥的親姐姐,是不是連親妹妹的命也甘願捨棄”
文怡眉頭一皺,蘇英華已含淚跪倒在母親面前:“爲了兒,連累父母陷生死危難之中,兒如何心安?況且兒若是逃走,鄭王府知道了,必會派人追趕,又連累了表兄表嫂。倒不如舍了兒,讓表兄表嫂只帶著弟弟,兒便是真的進了鄭王府,也不會墮了蘇家清名的”
蘇太太臉一白:“你想要做什麼?別以爲母親不知道你的心思你與你弟弟一樣,都是母親懷胎十月生下的,十幾年來含辛茹苦,細細教養,把你拉扯了這麼大,你怎忍心父親與母親那錐心之痛,白髮人送黑髮人?”
蘇英華再也忍不住,與母親抱頭痛哭。蘇厚華雖然只有十歲出頭,但已經懂事了,見母親與姐姐如此傷心,便跪在姐姐邊,一字一句地道:“姐姐不走,我也不走了。我不能丟下爹爹和娘在這裡苦”
“你這孩子,怎麼不聽話?”蘇太太急了,擡手要打他,卻又下不了手,只能抱住他一塊兒哭。
文怡有些手足無措:“姑姑,表妹,表弟,你們先別哭啊……”守在門外的丫環也急了,衝進來低了聲音道:“太太、小姐、爺,小聲點兒,別驚了後頭”蘇太太與蘇英華頓時停下了哭聲,忙忙淚。蘇厚華有些迷糊,但也跟著用袖子了一把臉,再吸了吸鼻子。
丫環退回門邊去了,文怡心念電轉間,已經拿定了主意。雖然不知道蘇大人會對柳東行說些什麼,但以柳東行的脾,是一定會答應救人的,既如此,自己也沒必要做惡人。只是風險仍在,需得想好應對之法。
他們夫妻是要往康南上任的,鄭王不能扣人,只要蘇英華逃走的消息能瞞住一時,他們功離了青州錦南境,就算是險了。
文怡問蘇太太:“後院那位蘇小姐,真能瞞得過去麼?這府裡的鄭王爪牙真的不會發現那是假的?”
蘇太太乾眼淚,道:“早在老爺發現鄭王府有異狀時,我們夫妻便商量過了,萬一出事,一定要保住孩子,因此便讓他們侍候的人裝扮他們的模樣,藉口生病,留在家中不出門、不見外客。鄭王府的人自打一進門,看到的蘇家爺小姐,就是假的。只是那兩個孩子自便跟在英兒厚兒邊侍候,讀書寫字,禮儀談吐,都不遜於其他面人家的公子小姐,只要不是遇上從前見過英兒厚兒的人,便不愁會被人發現。”
看了看一雙兒:“英兒一直被我藏在針線房,厚兒則藏在我陪房家中,除了我夫妻二人的心腹,無人知道此事。三日前,我把假的厚兒送走,也送走了鄭王府安排在他邊的人,然後我就把厚兒安進他自己的書房做小廝,再將英兒調到邊,然後在方纔那個婆子面前了點口風……”有些愧疚地看了文怡一眼,“我說接到大嫂來信,聽說你不許行哥兒納屋裡人,便想給你送個丫頭……”
文怡笑了:“這般世不凡、品貌雙全的丫頭,我家相公可沒那麼大的面去使喚,我們夫妻自然是要好好把人供起來,等他們不久之後與家人團聚的。”
這就是答應幫忙的意思了,蘇太太神一鬆,又熱淚盈眶:“只盼真有那一日,便是我餘生吃齋唸佛,也是心甘願的……”蘇英華也跟著紅了眼圈。蘇厚華在旁睜大了眼,看著文怡。
文怡忙道:“姑姑先別想這些,且將事安排妥當了。我大可裝作委屈的模樣,不不願地收下人,再明正大地帶他們離開。只是這一路出門,最好是屏退了不相干的人,免得人撞破。”
蘇太太忙道:“這是自然。我會人安排的。”
“還有,我們此去,因時間,只能繼續走陸路,但要離開青州境,就得兩天功夫,只怕會被鄭王追上……”
蘇太太肅然道:“那就走水路我們按察使司衙門有船,老爺徇一回私,別人也管不了老爺早就想到這點了,因此已吩咐下去,把船上的食水用一概備齊,連船工也都是衙門裡的人手。”
文怡忙道:“使不得若是走陸路,不過是添兩個人,我們馬上就能走。改走水路,不說往碼頭去的路上會遇到什麼變故,下車上船之際,也難保會人認出表妹表弟,加上船上的人手……不是侄兒媳婦信不過姑父姑母,既然連員都能鄭王府收買了,又怎能擔保船用的船工不會被收買呢?若是鄭王追上來,只需那些船工將船停下,我們可就一步都走不得了”
蘇太太一愣:“那……那該怎麼辦?走陸路太慢了,走水路,只要兩天功夫,就能到康城地界。行哥兒就是要去那裡上任的,總比別強。”
“速則不達。”文怡道,“雖然陸路有風險,但只要姑父姑母這裡瞞得好,我們又走得快,就能平安險;走水路雖快,但只要船工裡有一個鄭王府的爪牙,我們的命就掌握在別人手中了寧可靠自己,也省得再添變故。因此,姑母,等我們走了,您可不能就此鬆懈下來,讓鄭王的人知道你們有了異心纔好”
就在文怡苦苦勸說蘇太太之際,三十尺外的花園小書房中,柳東行也同樣在得知蘇家夫婦的真實打算後,嚴肅地勸說著蘇大人:“姑父,我知道你不願與大逆罪人同流合污,只要兒平安,便再無後顧之憂了。可是……這樣會不會太可惜了?您完全可以做得更多啊”。
章節報錯
“皇上,臣妾不想一個人用膳,臣妾能跟你一起嗎?” “皇上,太黑了,臣妾害怕,臣妾能留下來嗎?” …… 偏執的暴君驚奇的發現,那個整天隻想出宮的小嬌妃,突然變成了磨人的小妖精。 與此同時,宮裡的其他妃子也發現,不想爭寵的蕭淑妃開始努力的跟她們爭。 今日發現蕭淑妃親自燉了補湯去禦書房給皇上送。 明日又看到蕭淑妃打扮的花枝招展陪皇上在逛禦花園。 後日…… “蕭淑妃,這是本宮從太後那裡給你求得免死金牌,你趕緊拿著它出宮吧。” 皇貴妃拿著金燦燦的出城令牌給她,她的手正打算伸過去,一個嗜血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敢拿,我現在就打斷你的腿。” 蕭雲嬋:!!! 她隻是想看看免死金牌是足金的?還是鍍金的?
前世,蘇年年真心錯付,引狼入室,害自己全族慘死。而那個被她害了的人,萬箭穿心,只爲保她一個完整的肉身。 蘇年年感動不已。 一朝重生,她幫他護他,決定對他好一點,誰知他拒人於千里之外,還處處跟她作對。 前世,蕭晏辭深愛蘇年年,披着溫順的羊皮蟄伏在暗中,想着有朝一日將她奪回。可最後她爲別的男的而死。 蕭晏辭覺得自己臉上寫着怨種二字。 一朝重生,他決心再不被兒女情長牽絆,她卻又屢屢在他身邊蹦躂。 蘇年年:“王爺喜歡我就別裝了,貼貼。” 蕭晏辭:“離我遠點。”轉瞬又扣緊她的腰。 成婚後,二人恩愛甜蜜,和和美美。 直到有一天蘇年年發現他也重生了…… 她心虛不已,小心做人,還是露出了馬腳。 一日,他把剛睡醒的她狠狠壓在榻上,聲音低啞危險: “本王聽說,你也是重生的?”
秋錦穿越了,穿成被送去當通房,而被拒絕打了回來的小丫鬟。 因長相貌美,算卦老先生說她命中帶福,老夫人將秋錦送給混世魔王嫡長孫小郎君當通房,希望旺旺嫡長孫
一穿越就要變成下堂婦? 笑話! 她可是當朝聖上的外孫女,女戰神、攝政長公主鳳綾兒唯一的女兒,又是平康縣主! 對方不過借她身份上位的世子,要休也是她鳳溪玥休夫! 寫下休書,教訓渣男綠茶小三堂姐, 笑看仇人家破人亡。 恢復單身後的鳳溪玥,表示這人生不要太爽! 可這個鄰國的攝政王是怎麼回事? 那個江湖盟主又是怎麼回事? 還有那些經商鬼才,武功天才,各國的皇帝王子們,為什麼都追著她求入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