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羅明敏過來,帶來了柳東行在邊疆打了勝仗的好消息,今日過來,不知道還有什麼喜訊。文怡立時便站起來,忽又記起蔣瑤還在,便有些遲疑。
蔣瑤素來極有眼,雖然心裡有事,但還是發現了文怡的異狀,忙道:“既是有外客,你先去招呼吧,不必……”忽然住了,想起這“羅二爺”是誰,臉不由得微微一紅。
文怡卻是左右爲難,若蔣瑤只是單純過來串串門子就算了,但是有正事在的,而且聽方纔的話頭,顯然不是小事。猶豫了一下,文怡下了決定,對蓮心說:“去舒平出面招呼,替我向羅二爺賠個不是,我一會兒就去。”
蓮心頓了一頓,方纔曲膝應聲退下。文怡回過頭來,對蔣瑤道:“那是我家相公的好友,你也見過的,就是迎親時的那一位,你那天不是說,從城外莊子回來的時候,路遇險,還是他出手相救的麼?”
蔣瑤面微紅地點點頭:“是那一位啊?我……回頭可得再向他道聲謝纔是。”擡眼與文怡一對視,見目中有幾分瞭解,臉更紅了,忙深呼吸幾下,將注意力拉回到正題上來:“方纔我說的鄭王,就是今上那一位皇子,早年在京裡也頗爲風,還曾一度有傳言說是太子的不二人選,只是後來早早就親封王,又被封了藩地,便命就藩去了。原本每年過年或是萬壽節千秋節時,他還會回京走走,每次都能引得京城上下注目,也有不朝臣對他頗爲推崇,立儲一說就從沒斷過,但自從今上冊立三皇子爲太子後,便再無人提起這件事了。”
文怡對京城裡的事不太瞭解,只知道這位鄭王是個心頭高的,既然曾經是儲君人選,又是兄長,想必對三皇子爲太子一事頗爲不甘,那日後起兵造反也就不稀奇了。聽到這裡,文怡對蔣瑤的來意已經猜到了幾分,便低聲音問:“可是這位殿下在藩地裡有什麼異狀,令尊發現了?”
蔣瑤眼中閃過一詫異,湊近了小聲道:“你猜到了?其實不僅僅是在藩地青州,家父懷疑他把手到錦南去了”
文怡吃了一驚:“錦南?怎麼會呢?”要知道蔣瑤之父後來可是在鄭王謀逆一事上立下大功的啊
蔣瑤從袖中掏出一封信來,遞給了:“這是家父在任上送回來的家書,但並不是讓家人送的,而是託給了一位行商。原本派來的是個家生子,不料纔出錦南州,就被人截住了,那家僕怕自己沒法將信送出去,便尋了一個相的行商,花了銀子,才託他將信順利帶了回來。至於那家僕下落如何,我也不知。”
文怡忙接過那信,遲疑了一下,再看向蔣瑤。蔣瑤道:“你儘可以看,這雖然是家書,但容卻不是,原是家父向我通風報信才寫的。”
文怡聞言便展開信件看了,但卻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信中的容字字句句都表達了一個父親對獨生兒的寵與關懷,既有問候,也問及別後的經歷,甚至連兒邊的丫頭婆子服侍得周不周到,都細細地問了。文怡看了又看,就是看不出信中哪裡了鄭王的逆舉。
蔣瑤道:“這信裡的玄機外人是看不出來的,原是我小時候,因家母早逝,家父亡於公務,我每日獨自在家,甚是無聊,那時候又不懂事,常常搗蛋闖禍,惹得家父擔心。家父便想了個法子,與我做遊戲,就是寫一張紙條,將他要我做的事藏起來,若是我能猜到,照著做了,他到了休沐時便陪我玩一日,又或是答應我一個條件。這遊戲說來也簡單,開始不過是藏頭詩,後來玩得多了,就變了拆字格,要將前後兩個字的一半重新合一個字,就得了他要我看的那個字,再往後就越發難了,有時候家父便會把要說的話拆開來,每字之間又幾個字,重新組一句新的句子,最難的時候,甚至要倒過來解。我每日都要費盡心思去解父親留下來的謎題,等到解開了,父親也就從衙門回來了,時間一點都不難過,直到我滿了十歲,可以出門拜訪,結朋友了,方纔不再玩下去……”
文怡聽得嘆不已,萬萬想不到,那位蔣舅老爺居然是個如此有意思的人,願意跟小兒玩遊戲。
蔣瑤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幾年沒玩,我剛接到信時,也沒認出來,是看到家父在信裡我的大丫頭名字,明明是含笑,他卻了青柳,家中針線最好的丫頭明明是秋葙,他卻了錦繡。我家哪裡有這兩個名字的人?而且我也不吃制果脯,書房院子裡頭並無更。種種異狀,委實古怪。我仔細推敲信中字句,這才發現了信裡的玄機。”
文怡低頭重新再去看那封信,照著蔣瑤說的方法,果真看出點門道來。
那封信的第一張信紙上,從最後一個字開始,倒過來數,每隔十個字,便能出一個字來,連起來看,就是:“鄭王有變,青州軍制,錦南亦然,速設法報於上,勿走風聲。”
這麼說,鄭王果然要反了?不但控制了青州境的朝廷員,連錦南州也沒逃過去。蔣知州不過才上任大半年,想要傳家信回京,還要用這樣的方法掩飾,卻也無法逃過被人攔截的命運,這樣下去,那蔣知州的安危……
文怡雖然明知他在鄭王被鎮後,仍舊活得好好的,卻也免不了擔心,畢竟重生以後,世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忙問蔣瑤:“你是幾時收到這封家書的?那回你跟我提議,要辦一次茶會招待李家、阮家、龍家和查家的小姐們,可是爲了這件事?你爲什麼不跟大伯父大伯母說?”蔣瑤在京裡能有什麼人脈?想要將此等大事告於上,就只能從那幾位貴著手了,只是顧大老爺也是朝廷命,未必幫不上忙。
蔣瑤苦笑一聲,出了第二張信紙,攤給看:“你仔細瞧瞧這一張裡的容,從第二行字開始看起。”
文怡接過來看了,從第二行字的頭一個字開始順著往下數,每隔十個字一個字出來,只組了半句話,便忍不住膽戰心驚。這半句話,便是“東平來人會鄭王”。莫非連東平王府也被捲進這樁大案裡去了?
猛地擡頭看向蔣瑤,蔣瑤苦笑道:“不瞞你說,東平王妃乃是柳家,顧柳兩家連著兩代聯姻,若不是信得過你,時間又耽擱得太久,我怕父親遇險,興許連你都不敢開口呢”
文怡咬了咬脣,心下紛如麻。
東平王府也好,柳復一家也好,他們的富貴榮華對來說都不值一提,然而謀逆並不是小事,一個不好,柳東行也要被捲進去,顧家說不定也難逃牽連。該怎麼辦纔好?
薄薄的三張信紙,在手中卻是重如泰山。
蔣瑤的心也跳得飛快,自收到信後,便一直在想一個辦法,能在外人不起疑的前提下將消息報給朝廷,路王府同是藩王,信不過,便沒去找小郡君,只跟文怡提議,想著借文怡的名頭,請了阮李兩家的小姐來,說不定能悄悄把信傳上去。可事不湊巧,柳家與侍郎府連番有事,又蔣氏轄制,無法隨意行。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父親在錦南遲遲沒有消息傳來,擔心夜長夢多,纔會在得知柳東行再立軍功後,立即找上文怡,想借文怡再度進宮的機會,直接向宮中告。
然而,此事有東平王府涉足其中,跟顧家比起來,文怡的婆家柳家與東平王府關係更切,文怡甚至可以說是東平王妃的孃家侄媳婦,這麼做,也是冒了極大的風險,若不是聽說過柳家嫡庶之爭的辛,可能本不管開這個口。
文怡考慮再三,心一橫,終於下了決定。對蔣瑤道:“蔣家姐姐,這件事牽涉到朝廷與藩王,已經不是我等宅子能決定得了的了,眼下羅大哥就在前院等著,不如把他請過來參詳參詳?羅大哥是個極可靠的人,又素來有主意,家中又是皇商,對朝上的事知道得更清楚,說不定能幫我們想出個好法子來?”
蔣瑤愣了一愣,便有些遲疑:“他家是皇商,他便是再聰明,這等關係到朝廷藩王的謀逆大事……”
文怡笑了笑:“蔣姐姐,我想請羅大哥來,並不僅僅是爲了商議這件事。歸海羅氏盛名在外,產業遍佈天下,青州本地也有他家族人與產業,錦南應該也有。他知道了,說不定能家裡人幫著打聽令尊的消息,若是令尊行限,他說不定還能想辦法捎個信過去……”
蔣瑤眼中頓時一亮:“是了我聽說過羅家生意做得極廣,就算鄭王與東平王合力控制住青州與錦南州,也不能把商人趕走吧?”立時便點了頭:“請那位羅二爺進來吧,此事風險頗大,我要親自跟他說。”說完這話,臉又紅了一紅,但面上的堅定之不減。
文怡立時便帶著蔣瑤去外書房,後者略有些猶豫:“在外書房見,不要麼?我聽說有柳家族人借住你家房子。”
文怡笑道:“七叔一家前些日子便離開了京城,眼下家中除了祖母與我,便只有下人了。你不必擔心,在外書房見他,倒比在院方便些。”蔣瑤這才放下擔心。
到了外書房,羅明敏已經先得了舒平傳信,知道文怡有要大事找他商議,也不敢再象平時那樣嬉笑玩鬧,但看到文怡後的蔣瑤時,也愣住了:“弟妹,你這是……”
文怡正答道:“今日找羅大哥,原是蔣家姐姐帶了一個消息來,事關朝廷大事,我們只是閨閣子,不敢拿主意,只能求羅大哥幫著參詳參詳。”
蔣瑤看了羅明敏一眼,深吸一口氣,鄭重一禮:“請羅二公子見諒,此事關係到家父仕途命,若非不得已,也不敢勞駕羅二公子,請您聽完後,務必保守。”
羅明敏見們鄭重其事,也嚴肅起來:“說吧,是什麼事?”
文怡與蔣瑤對視一眼,後者便先開口:“家父現任錦南知州……”
“錦南?”羅明敏打斷了的話,眼中迸發出驚喜,“是青州邊上的錦南州麼?”他忍不住一把握住蔣瑤的手:“是不是有鄭王府的消息?”。
章節報錯
一聲驚雷讓陳佳這個曾經的女學霸,現在的女白領,穿越到一個架空時代的農女小包子身上,重男輕女的奶奶,重病的爺爺,貧窮和不平等充斥著整個農家。她要改變,山中奇遇讓她擁有絕世武功精神財富和巨大的秘密,江、史、孫、楊,四大家族,四大美男,讓她一步一步開啟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風水大祭司一朝慘死,重生成人蠢貌醜、受辱自儘的攝政王妃! 世人辱她譏諷她,夫君鄙夷厭棄她,就連好妹妹也設計她,害她卑賤如牲畜。 可笑!她堂堂萬人敬仰的大祭司重生而來,還能容爾等雜碎欺辱? 看相算卦,風水堪輿,祖傳的天命羅盤算儘天下事。 醫毒雙絕,一雙鬼手醫死人肉白骨,起死回生。 一朝美貌蛻變,名動京都,引無數王公貴族折腰,攝政王不愛就不愛,自有無數好兒郎任她挑選。 她瀟灑揮手,“休書一封,你我今後再無瓜葛。” 豈料那位王爺卻說:“本王方纔起了一卦,卦象說不能和離。” “為何?” “因為本王命中缺你。”
楊家有個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她生而心智稚嫩,引得十裏八鄉嘲諷譏笑,直到有一天,京裏來了貴人,說要接她去給有錢人家作妾衝喜去。這一年,先帝唯一的皇子登基,卻被診出怪病。欽天監卜卦,曰南方岷澤縣有一女子,若為新後,必使新帝綿延益壽,國運昌隆。後來,岷澤縣的鄉民們,方才知曉那楊家的老姑娘,是給新皇衝喜去了。【陰鷙狠戾占有欲強到爆棚男主X小傻子長得跟天仙似的女主】
【1V1、雙潔、甜寵、青梅竹馬】袁容錦本是將軍之女,卻自幼被繼母陷害送離京都!本以為她在外頭會吃盡苦頭、過得凄慘萬分!卻不曾想,離開京都那十年里,袁容錦不僅沒有絲毫狼狽之樣,相反的,竟然還被嬌養得跟朵富貴花那般!就連性子,也被養得比京都貴圈的任何貴女都嬌氣!……江南那處,誰人不知曉沈世子府中有個跟他年齡相仿的嬌嬌也不知道那小祖宗是從何而來竟能讓自幼信佛的沈世子十年如一日將她放在心尖上無條件寵著“沈安翊,我再也不理你了!”嬌滴滴的聲音響起,沈世子立刻投降:“阿錦,阿錦,是我錯了……”誰能想到,那位平日里性情沉斂、一副無欲無求模樣的沈世子竟是如此寵妻的人!袁阿錦,這天下如何與我何干?我要的,從來只有一個你!甜寵文!很寵很寵那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