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生於望族 第165章 乘興而歸

《生於望族》 第165章 乘興而歸

夜間,房裡已點上了燈火。文怡緩緩翻看著李春熙借給的一本淮城方誌,忽然擡頭看了秀竹一眼。

自從吃完晚飯回來,秀竹已經這般言又止地看了好幾回了。

文怡裝作不知,只問:“趙嬤嬤已經回來了麼?冬葵呢?”

秀竹忙道:“是,嬤嬤方纔回屋了,說是已經睡下,但奴婢才經過屋子外頭,還聽到與何嫂子在說話,想是高興得恨了,還睡不著呢冬葵在外頭給小姐整理明日要穿的裳。”

文怡點了點頭:“嬤嬤會覺得高興也是常理,只是明兒表姑母就要遣人去尋那位千戶太太了,嬤嬤不得要跟著走一遭,萬一到時候神不濟可不好。你去勸一句,若是已經睡下了,就算了吧。”

秀竹應了一聲,猶豫了一會兒,還是出去了,不一會兒迴轉來,道:“嬤嬤睡下了。”便站在那裡,一臉糾結。

文怡卻只管看書,過了一會兒,冬葵進來稟報:“才聽見李家的婆子們說,他家統領大人回來了,已經回了院子。李太太那裡人來傳話,說明兒早上再請小姐過去相見,今晚小姐就不必勞了。”

文怡點點頭,如今已是夜深,雖是親戚,又是長輩,見面也多有不便。不過這位表姑父這麼晚纔回家,看來公務也繁忙得呢。

冬葵回頭見秀竹傻愣在那裡,便問:“你不做活,呆在這裡做什麼呢?”秀竹期期艾艾地,卻只是時不時看文怡,捻著角不說話。

文怡嘆了口氣,放下書本:“有話就說吧。”其實已經猜到了幾分。

果然秀竹立時便道:“小姐,今兒古嬤嬤過來給您送來滬國公府的帖子,又捎了大太太的那番話,是想讓您邀六小姐同去的吧?您若實在不喜歡,不依們也就罷了,當著古嬤嬤的面請了李小姐,大太太會不會生氣?您在京城雖認得兩家親戚,但侍郎府那頭畢竟是本家,您搬出來倒也罷了,若是惹得了怒……”遲疑著,沒把剩下的話說出口。

Advertisement

文怡當初選中秀竹隨行,就是看中原是長房的家生子,雖然已經過戶到六房,但在長房的親朋人脈仍在,可以幫著打聽消息。但事總有兩面,秀竹能幫打聽長房的消息,遇到與長房相關的事時,卻也難免有些偏向長房。然而文怡卻不以爲意,早就有了心理準備,甚至還覺得這是件好事,若沒人把的消息傳回侍郎府,又如何能那些長輩們讓步?

於是便笑道:“六姐姐先前已經惹惱了大伯祖母,大伯祖母不過是看在骨份上,讓在家裡養病罷了,絕不會讓出門做客的。大伯母最是疼兒,這回想必也是爲了讓六姐姐散散心,才讓古嬤嬤開這個口。但我若真的照做了,大伯祖母那邊就該惱我了。大伯祖母是大伯祖的婆婆,我該先敬哪一個,你難道分不清?橫豎是沒用的,我何必還要費那個功夫?倒不如直接請李家姐姐同行。再說了,便是六姐姐真能出門,向來是不喜滬國公府那兩位小姐的,我何苦去惹不痛快?”

秀竹訕訕地了頭,冬葵便冷笑道:“你這小蹄子,怪不得今日進了李府後,便一直不痛快,原來是惦記著侍郎府的富貴呢既如此,你就早些滾回去,小姐這裡用不著你侍候”

秀竹自知理虧,但素來是個要強的,聽了冬葵的話,又生出幾分不服氣來:“我不過是白提醒小姐一句,小姐覺得我的話有道理最好,若覺得我不過說了句廢話,嫌我多,那也是小姐的意思,用不著姐姐在這裡夾槍帶棒的我又不是姐姐的丫頭”說罷一摔簾子出去了,把冬葵氣了個倒仰。

文怡見冬葵要追出去罵人,便笑著安道:“沒事,有這個心思倒是好事呢。”

冬葵大奇:“小姐這是何意?李家與侍郎府不同,規矩沒那麼嚴,我們在宅做丫頭的,只要跟這家裡的人說一聲,甚至可以從後門出去買些針頭線腦呢若是秀竹生了異心,尋個機會向侍郎府報信,把小姐的事傳回去,那可怎麼得了?”

文怡只是笑笑:“又沒做什麼,你著什麼急?”心裡卻道,還恨不得秀竹這麼做呢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起來,文怡梳洗過後,便去正院拜見了李太太與那位未曾謀面的表姑父。

李副統領大人年約四十多歲,看起來比妻子的年紀大許多,材十分魁梧,一臉絡腮鬍子,眼睛卻是細長細長的,看上去英武之餘,又略帶了幾分明。文怡有些意外李冬瑞居然也不肖父,不過細看之後,發現這父子倆的下長得一模一樣,鼻子也有幾分相象。

李大人是個直爽子,見了文怡樂呵呵地道:“既然來了就多住幾天,你姑母自從跟我進了京,就離了孃家人,平日裡一個來往的親戚都沒有,除了偶爾有幾個太太請去做客,一天到晚的閒在家裡悶死人了。你與說說笑笑的,讓舒心些吧。”

文怡應了,李太太卻嗔怪地瞥了丈夫一眼:“雖是晚輩,也沒有對客人說這種話的理兒,也不怕人笑話”李大人呵呵笑了幾聲,聽得兒子在旁道:“孩兒也能給娘解悶的”便把臉一板,瞪著兒子道:“你惹事,別讓你母親生氣,就是我們家的造化了。再胡鬧,我生撕了你”李冬瑞了腦袋,雙眼不由得向姐姐,李春熙便不地道:“爹,快吃早飯吧,您該上差了。”李大人這才發現天不早了,忙匆匆塞了幾個大饅頭下去,灌了大半杯熱茶,便起走人。李太太忙忙隨他起,一路替他整理上的盔甲佩劍,裡囑咐了好些話,然後一直送他出了大門,方纔迴轉。

文怡看在眼裡,心裡有些酸酸的。記得小時候,父親要出門,母親也是這般嘮叨個不停,又替他整理裳和隨攜帶的書本件,只是那都已是過往雲煙了。

發了一會兒呆,直到李太太問起與李春熙要去滬國公府做客,都要準備些什麼東西,方纔回過神來。

茶會是在午後,文怡與李春熙在李家早早吃過午飯,便帶著預備好的東西,出門上了馬車。

兩人到了滬國公府,賓客已經來了幾人,文怡放眼去,發現大都是認得的,除了幾個生面孔,大概是被人帶來的以外,龍家的小姐與查家的小姐都在,杜淵如卻不見蹤影,問了阮孟萱,後者卻道:“這些日子*裡派了人去教宮禮,哪裡得閒?昨兒送了帖子去,回信時還抱怨了整整一張紙呢我與大姐姐已經跟說好了,明兒就去瞧,把今日的趣事都告訴去。”

文怡這才罷了,又給阮孟萱等人引介李春熙。那日羅四太太請客,李太太也是去了的,因此阮家姐妹對李春熙是早有耳聞,只是此前並無往,聽說與文怡還是親戚,便都笑說:“這倒是巧了,上回茶會時怎的就沒把請來?”又拉著李春熙說話。

李春熙不大擅長際,又稍嫌冷淡,若不是衝著今日做東的是在軍中久負盛名的滬國公家的小姐,又是文怡親口相邀,是不會到這種場合來的。但與衆人相久了,倒放鬆了許多。這些孩子們,果然如文怡所說,大都是出自武將門第,子直爽,又都習過武藝,與往日見過的那些滴滴的大家千金大不相同,們相了一會兒,便覺得如魚得水了。

龍靈與李春熙相得最好,聽說在家便習武,每日都要上五百箭的,十八般兵都會用,頓時大喜:“我在家也搗鼓這個,只是兄弟們總攔著我,說怕傷了皮留疤痕,來陪我練武的丫頭們,又一個個手,十分不得勁兒。你既然也會這個,不如與我對練一番?”

李春熙立時便意了,阮孟馨便笑道:“你們玩,回頭再放你們玩去,今兒的正事還沒辦呢,不許”衆人都齊聲附和。

所謂的正事,其實就是箭比賽。滬國公府裡有個小校場,早已設好了一排五個箭靶,一應弓箭用都齊備了。李春熙掃了一眼,發現一大半是正經的弓,不過大都只有半石,只有一把是一石的弓,其他的千金弓裝飾也不算十分華麗,看起來還算那麼回事,神便緩和下來。

阮孟馨是主家,頭一個下場,隨手選了那把一石的弓,吸了一口氣,便拉開了,箭飛一般地出去,正中紅心,開了個好頭,贏得衆人一陣誇讚。

接下來阮孟萱、龍靈等人也不甘示弱,先後上了場,後者績略好些,與阮孟馨不相上下,阮孟萱略差了幾分,卻也算難得了,笑了笑便讓開了路,讓其他人上前玩。

文怡只學了兩天藝,力氣也不大,不過是湊趣揀了把千金弓來,勉強了一箭,不曾靶。衆人皆知底細,也不曾笑話,反而誇學得快。便笑說:“這都是師傅教得好呢”有心將李春熙推上前去。

李春熙不知的用意,也沒多想,落落大方地上前拿起那把一石的弓,便了一箭,同樣正中紅心,因作顯得更輕巧些,衆人一瞧就知道還有餘力,都讚歎不已。龍靈立時上前拉著,要跟再比過了。

如此嬉鬧了大半個時辰,每人都過幾箭了,最後清點,發現是李春熙藝最好,阮孟馨、龍靈次之,阮孟萱與另兩位小姐再次,文怡名次雖然居後,卻出人意料地不曾墊底——查玥有一箭靶,因此了大輸家。

衆人都笑著起鬨,查玥也覺得臉上無,雖然早已輸慣了,但今日來了這麼多新朋友,還有個新手文怡在,居然還是墊底,臉上怎會不熱得慌?只能又又愧地答應了下次做東,便開始纏著李春熙不放,要對方教自己箭。李春熙招架不住,只得勉強答應了上門來跟著文怡一起學。

一幫孩兒玩了半日,都覺得十分盡興。滬國公府的大夫人與二夫人早已備下了茶點,命丫頭來請們過去用茶,們便說說笑笑地換了裳,回到屋裡拜見去了。

兩位夫人聽著們說起今日的聚會,都覺得十分開心。阮二夫人是認得文怡的,知道今日帶來的這位小姐奪了魁首,便特地招了與李春熙近前說話,得知李春熙是半年前才新上任的虎賁衛副統領的長,眼中閃過一異狀,但隨即便笑道:“聽說李大人在北疆時便以勇武過人而聞名,想不到一雙兒也本領非常。我那日在羅家還見過你母親,你母親也是的,有這麼一個好兒,怎麼也不帶出去與我們見見?”

李春熙淡淡地笑著低下了頭,並不熱絡。結長輩這種事上向來不擅長。

文怡便笑著替說道:“李家姐姐素來清靜,不喜歡出門做客,今日還是我好說歹說,才請。不過李姐姐的本事確實極好,李家弟弟的武藝還是親手教的呢”

衆人都讚歎不已,阮大夫人忙將李春熙拉過去細瞧,又問了幾句話,誇了好半天,也在可惜不曾早點見面。

旁邊的龍靈則道:“我明白了,想來李家妹妹與我一樣,也不應酬太太們吧?如今能象大夫人與二夫人這般和氣又親切的長輩真是見了,出門遇上了哪家的誥命,不是誇哪家兒長得好,便是贊誰的侄兒、外甥兒針線活漂亮,什麼賢良淑德,什麼德婦容工,敢都是做去的久而久之,連我娘都不耐煩跟們打道了,若人人都象府上這般讓人舒心的,我包管天天都願意串門子去”

衆人聽得大笑,阮大夫人抿道:“既如此,龍小姐不如索就到我們家裡來吧?了我們家的人,自然就一輩子都能舒心了?”

龍靈面大紅,跺腳道:“大夫人又拿我說笑了”阮孟萱卻故作不解:“咦?伯母怎會是在說笑呢?難不你不願意?唉呀,那有人可就要傷心了”龍靈面更紅,得要躲開去,衆人笑一團,忙將勸了回來。文怡這時才從旁人那裡聽說,滬國公府正與龍家議親,要爲次子求娶龍靈,婚事雖還不曾明白定下,卻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只等幾位皇子、王世子的婚事定下,便要換庚帖了。

原來這皇家的婚事,攔的不僅僅是與柳東行的姻緣。

將近傍晚時分,衆人各自告辭回家了。文怡留意到,阮家兩位夫人特意與李春熙說了好半天的話,不但囑咐常來玩,還讓幫忙捎了幾件禮給李太太,讓李太太閒時常到府裡來坐坐。李春熙沒想那麼多,只是順口應著,文怡卻不由得多心,滬國公府這是看上李家了?只是不知道阮家還有幾個兒子不曾婚配?

但出乎意料的是,滬國公府是否看上了李春熙不可而知,幾日後,朝廷卻下了一道命令,李春熙之父調任金吾衛大統領。這是一個懸空已久的職位。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