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生於望族 第148章 王府茶會

《生於望族》 第148章 王府茶會

香雪海位於靜水閣左後方,是一片方圓數十畝的梅林,一眼去,紅紅,幾乎看不到邊際。

蔣瑤笑道:“那邊角落裡還有幾十株臘梅,只是今年雨雪,是以臘梅開得不如往年好,倒是這大半邊梅林裡種的紅梅,還算開得旺盛,不過比起往年,要遜多了。”

文怡恍然,細看那梅花,果然有許多花蕾都不曾吐蕊,只是與侍郎府的梅花相比,已經好得多了。今年路王府的茶會,賞梅大概只是藉口,八是爲了那些皇子與宗室子弟而開的吧?這麼一想,就覺得心裡硌應,深悔不該前來。不過既然來了,只好作一日陪客吧!

香雪海口不遠,有一大片空地,早已有王府的侍從收拾出來,佈置了許多桌椅小幾,又有十多座四六扇的大屏風擋在周邊,隔絕了自北邊而來的寒風,又有數個大銅爐在旁燃燒著炭火,令人在這梅林之,只覺得溫暖如春,並不覺寒冷。

只是文怡留意到,那些銅爐的擺放位置都離梅花甚遠,想來一是怕傷了梅花,二也是擔心熱氣化開梅枝上的冰屑,致使冰水落下,沾溼席間客們的華裳吧?只是這種事如何能避免?分明看到,這席間鋪設的彩氈上,已經沾染了泥水印跡,不復原本的華麗鮮豔,大煞風景。

有幾位小姐留意到了,眉間輕皺,有些嫌惡地輕提襬,生怕這泥水會沾到自己的裳上,失了臉面。

茶會的桌椅擺設有些講究,上首主位設有錦帳,一主兩副三座四幾,寶座顯然是爲路王妃所設的,兩旁的圈椅則多半是給路王府的世子妃或郡君們備下的。

主位以下,兩邊各有八張圈椅。並八張小幾,有圓形的,有方形的,有梅花的,也有方勝的,張張表面可鑑人。還飾有金漆雕花。每張小幾相隔數尺,上頭都放著一壺、一盞、兩個掌大的圓形漆盒。雖沒打開蓋子,卻也知道里頭裝的一定是各式細點。這樣的座位,非公侯府第、皇親貴戚之家的小姐不能坐。

Advertisement

這十六個座位後排,則各有一溜兒二十來張椅,每兩張椅配有一張圓形的小幾,幾上有一個壺、兩隻杯子、一個大些的攢心梅花漆盒,沒有蓋,裡頭分了五個小格,放了些吃食茶點。

這兩排椅後頭。不到三尺便是擋風的屏風了。文怡開始猜想,也許自己要坐的……是這幾十張椅中的一張?

有人在旁竊竅私語:“今年怎的在外頭開茶會?便是有屏風有暖爐,也怪冷的……”

“興許是因爲今年來的人多,靜水閣裡坐不下?”

“奇怪的是,方纔我可沒瞧見梅林這頭擺了桌椅,莫非是匆忙擺就的?這不象是路王妃的行事……”

“臨時決定的吧?在外頭開茶會。沒遮沒擋的,若是有人闖進園子裡來,不就看見咱們了麼?”

衆人忽地一靜,有人不明所以,大部分人卻已心中有數,開始端莊地、優雅地面帶微笑,款款向席間走去。

文怡姐妹幾人看在眼裡。文嫺立時便直了腰,暗暗告訴自己,可別在這種場合裡人比下去,丟了顧家的臉面。

蔣瑤笑道:“五姐姐,你別張,瞧你的臉都僵住了。”文嫺一僵,深吸幾口氣,略放鬆了些,卻出一個不大自然的微笑:“我沒張呀。”順道拉妹妹文娟一把:“別東張西人笑話你沒見過世面。”文娟心裡雖張,卻也覺得姐姐太過嚴格了,不由得有些泄氣。

文怡無奈地嘆了口氣,暗暗環視周圍一圈:“六姐姐到底去了哪裡?怎的這會子還沒過來?!”茶會很快就要開始了,朱暖已經去了錦帳那頭,阮家姐妹也各自就座,坐在們下手的,是一個披鵝黃繡花斗篷的子,頭上著一珠釵,量苗條,舉止優雅,只可惜背對著顧家姐妹等人,文怡看不清的長相,但聽旁人小聲議論,似乎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東侯府大小姐。

能被皇上與太后看中爲太子妃候選的子,想必十分出衆吧?只可惜自己未能得見芳容。文怡有些好奇,這樣出子,爲何自己前世竟不曾聽說過呢?

蔣瑤忽然驚呼:“鄭姐姐!”文怡忙回頭去看,果然見到鄭麗君帶著兩個侍,面帶微笑前來。蔣瑤忙上前行禮問了好,顧家姐妹也過去打了招呼。鄭麗君一一回應,又笑問:“你們多早晚到的?怎的方纔不見?”

文娟心中嘀咕,們都看見了,是沒看見們罷了。

蔣瑤笑道:“到了有一會兒了,我記得表姐是隨你一同來的,不知現下在哪裡?”

鄭麗君笑容一頓,道:“你們沒瞧見麼?方纔遇到東平王世子,他邀文慧往這邊賞梅來了。怎麼?你們沒看見人?”

文怡吃了一驚:“東平王世子?!文慧隨他過來了麼?!”心下暗暗扼腕。

蔣瑤面上笑容不減:“我們沒瞧見呢。表姐真是的,居然把我們拋下,回頭見了,定要罰纔好!”又遠眺林中方向:“林子裡沒人呀?是不是覺得外頭太冷,早就出來了?”

鄭麗君容稍緩,文嫺卻在這時面帶愁地道:“六妹妹真是的,連個丫頭也不帶,就這麼隨東平王世子去賞梅,也不怕人看見了說閒話!”

蔣瑤與文怡作均是一頓,後者飛快地看了鄭麗君一眼,前者笑道:“今兒表姐是跟鄭姐姐同來的,沒帶丫頭呢,踏雪尋梅兩個也沒跟來。我們倒是帶了幾個丫頭,可又沒跟表姐遇上。”

鄭麗君似乎忽然對這個話題產生了興趣:“原來踏雪尋梅兩個都沒跟你們一塊兒來麼?那跟來侍候的是誰?”

文怡心中生起一種違和,這位鄭家小姐若對們帶來的丫環興趣,爲何不問文嫺、文娟或自己,卻問蔣瑤?

蔣瑤有些猶豫地答道:“我是什麼牌面上的人?就算帶了丫頭來,也不過是人笑話罷了,因此一個人也沒帶,倒是顧家姐姐與妹妹們帶了三個丫頭。”

文嫺便道:“我邊的聽琴跟過來了,另外還有祖母邊的雙喜與伯母邊的翠羽。”知道鄭麗君是文慧好友。只是對方家世不凡,讓有些拘謹,見其有問,便知無不言了。

路王府的宴席與茶會,來客甚多,其中只有份貴重的客人才能帶一兩名隨侍在邊。大部分賓客的隨從是要留在外院的。蔣瑤在侍郎府只有兩個近侍,孃早早離開了。又有事差含笑去辦,因此並未帶人。顧家姐妹三個,因文嫺是今日的重中之重,才能得一位用慣的丫環跟在邊侍候。而另外兩名,名義上是跟來侍候小姐們,其實一個是於老夫人派來監視文慧,一個是蔣氏派來照應兒的,只是三人此時都被擋在前院,並未進園。

文怡本不在意這些。只是覺得鄭麗君在衆人都紛紛席之際,還在糾纏於這種微末小事,實在有些古怪。

鄭麗君又問文嫺:“翠羽?這個名兒有些陌生,是府上的家生子麼?”

文嫺答說:“是老家帶過來的,是家生子。伯母因喜行事穩重,人又老實。便帶在邊了。”

這時有王府侍過來催促了,鄭麗君便向文嫺笑笑:“跟你們說話真有意思。趕明兒我得了空,咱們再好好聊一聊。”說罷便隨那侍去了,在主位右邊下手第三張圈椅就座。坐下後,也不跟兩邊的閨秀打招呼,只是默默垂首思索著什麼。

正當文怡還在爲其問話不解之際,輕微的腳步聲在後響起。回過頭來,立時鬆了口氣:“六姐姐,你到哪裡去了?!”眼中帶了幾分凜然,“方纔鄭家小姐說……你去賞梅了?!”

文慧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戰,又有些不耐煩:“誰去賞梅了?不過是遠遠地瞧了幾眼!這又與你什麼相干?!”

“六妹妹!”文嫺皺眉上來勸,“不可再任了!若祖母知道你跟東平王世子私下見面,老人家一定會生氣的!”

文慧臉一變,頓時放緩了神:“偶爾遇上說兩句場面話罷了,總不能轉過就走人吧?那太失禮了。”又眺席間:“麗君已經到了麼?我過去了!”說罷便丟下衆姐妹往前頭走去。

文嫺覺得有些丟臉:“六妹妹真是的……難道不跟我們坐在一塊兒?!”

蔣瑤笑道:“年年都是與鄭姐姐坐一塊兒的,以我們的份,只能敬陪末座了。”

文怡卻看著鄭麗君兩邊已經就座的千金小姐們,覺得有些不對。

們已經沒功夫理會文慧的事了,王府的侍總算來請們了,們忙跟著那侍,在左邊略靠後方的座位上就坐。這裡離最尾端的椅,只隔著三張桌子的距離。不過文怡坐下來後,卻覺得很安心。

與文娟坐在一,文嫺卻與蔣瑤坐在上首那席。興許,這是依照各人家世出排列的?

文慧的方向傳來一聲高聲喚:“什麼?!”引得衆人都轉頭去看,只見文慧呆站在鄭麗君旁,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地,對面站著一名王府侍,垂首恭立,看不清表

鄭麗君面笑容,拉了拉文慧的袖子,起耳語幾句,文慧的臉便緩和了幾分,接下來又面帶不滿地說了幾句話,鄭麗君又與耳語一番,文慧總算不甘不願地離了那裡,在那侍的引領下,往顧家姐妹的方向走來,然後在文怡等人驚愕的目中,坐在們的下手。

同席的,是一位六部郎中的千金,方纔與文怡姐妹等人已經見過禮了,此時也瞪大了一雙圓溜溜的眼睛,彷彿文慧頭上長出了角來。文慧又又氣,瞪一眼,便不再理會了,只是有些不自在地對文怡文娟道:“你們頭一回來,我就陪你們坐坐吧,省得你們有什麼不懂的,人笑話了!”

文怡等人木然點頭,心裡都猜到事肯定沒那麼簡單。

四周竊竊私語不絕,文怡約聽見,十個人裡有八個便在譏諷文慧被貶到了末席,文慧顯然也聽見了,雖然表有些忿忿地,卻沒太大怒氣,反而還帶著一種優越的神,漫不經心地吩咐了侍幾句話,似乎是要差翠羽去做什麼事,接著便掃視衆人一眼,面帶諷笑。

文怡心中忽地不安,文慧……該不會是因爲被刺激太過,犯了瘋病吧?

不一會兒,路王妃到了,衆忙起相迎,恭敬行禮,個個語,態優,你奉承一句路王妃貌一如年輕時,我誇讚一句路王妃的兩個孫都是天姿國,聽得路王妃心花怒放,笑容越發親切了。大郡君端端莊莊地站在那裡微笑聽著,朱暖卻暗地裡擡袖掩口輕笑。

待這番奉承總算結束後,路王妃才了座,開始進正題。

所謂茶會,當然不了品茶,但今日的主題卻是賞梅花。於是,有幾位閨秀便獻上了自己作的詩詞,以博王妃一笑。又有一位閨秀不甘人下地現場作畫一幅,將這滿林紅梅繪畫卷之中,然後題上一首小令,歌頌今日茶會盛事,順道奉承了路王妃一把。

路王妃自然是喜出外的,連連誇那位小姐才藝出衆。這下其他人也坐不住了,紛紛要求表現一番。路王妃便笑道:“稍安勿躁,稍安勿躁。今日來的孩兒們比往年多,若你們每人都爭一回頭彩,天就黑了!我倒是有個主意,又有趣,又好玩。”說罷命人取了一個纏有五彩帶的藤籮來:“這裡頭有幾十個紙團,正好在座的小姐們一人一個,其中只有十個紙團裡畫了花兒,我們抓鬮吧,誰抓到了,誰便能一展奇才,如何?”

自然是齊聲好,還有人多誇了一句:“果然有趣,哪裡想來。”

文怡心裡暗道不好,自己本就沒準備,可千萬別自己中才好!

文慧卻面上發亮,心想:“這種事往年都是做了手腳的,麗君既然向我保證了那件事,興許我能抓中?”便決心要在衆人面前大展才藝。

那藤籮由侍捧著,依次傳遍席間,不一會兒,便到了文怡面前。心下不安地手進去,猶豫了一會兒,抓了一個紙團出來,便握在手心裡。等到所有人都完了,路王妃便笑問:“怎麼不打開看看?都有誰中了?”

紛紛展開手中紙團,有人驚喜,有人泄氣。文怡看到手裡那紙片上頭空空如也,總算鬆了口氣。文娟的嘀咕聲從耳邊傳來,同樣沒有中。一笑,卻看到文慧惱火地將那紙片翻來覆去地看了幾回,才悶悶地將它扔到一邊。

看來文慧也沒中。

“呀!”驚喜的聲音從另一側傳來,文怡回頭去看,只見文嫺面帶紅暈地拿著一張紙,紙上畫了一朵牡丹花,分外豔。(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