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生於望族 第147章 貴人們(二)

《生於望族》 第147章 貴人們(二)

朱景誠應付地對文慧笑了笑:“確實許久不見了。”注意力卻始終沒離開過三皇子朱景坤。

他隨這位堂兄進來,可沒想到會遇見顧文慧察覺到鄭麗君的視線一直不離自己與顧文慧,他心下開始警惕:他們是否有所圖謀?

顧文慧察覺到了朱景誠的冷淡,心下不由得涌起一陣委屈,直想就這麼質問對方,爲何招呼都不打一聲就離開了顧莊,半年來音信全無,等好不容易到了東平府,卻先是家中僕役被他**辱,接著又聽到了他鐘於其他子的消息。莫非真如其他人所說的那樣,他對全無意?那他當日救時的焦急、擔憂與,又是怎麼回事?

然而,鄭麗君就站在後,方纔的話分明讓友人不悅了,加上祖母事先有吩咐,此時還真不敢當著三皇子與鄭麗君的面,將心聲向朱景誠坦白,只能用帶著幾分幽怨的眼神看著對方,輕聲細語:“你好象消瘦了許多……可是累著了?無論如何,還請你千萬保重……”

朱景誠心中一,開始正打量起文慧來。這位顧家的小姐,給他的印象一向是愚蠢任,行事大膽,甚至有些不知廉恥的,小半年不見,此時瘦了兩圈,又打扮得這樣清秀淡雅,倒是平添了幾分婉約,看上去象是變了個人似的。莫非是當初的那個變故讓有了長進?那倒真是可喜可賀

這麼一想,他的態度便了些許:“多謝顧六小姐提醒了。說來東寧表弟前些時候也病了,不知現下如何?應該已經大好了吧?”

文慧心裡又是一陣委屈,怎麼連他也要提起柳東寧?,柳東寧是柳東寧,柳東寧的病好沒好,與什麼相干?本是要大聲反駁的,但礙於柳東寧與朱景誠也是表兄弟,又不想讓朱景誠覺得脾氣不好,只得委委屈屈地道:“聽說是好了,詳我也不清楚。自打你們走了以後,我就沒見過他了,也沒收到姑媽家的信。”

Advertisement

朱景誠這纔想起,似乎有傳聞說柳家母子回京後,柳東寧與顧家小姐的婚約便作罷了,柳夫人還有意向別人家的小姐提親,只是柳東寧大病一場,事才耽擱下來。難道是爲了那件事?朱景誠不由覺得好笑,舅母對自己的親侄,也毫不講面呢,只苦了表弟了

不過這與他無關,倒是這顧文慧,若真改了脾氣,又與東寧表弟沒了婚約,倒也算得上是一位佳人。

這麼想著,朱景誠看向文慧的目又放了些,說話的語氣也親切了幾分:“今日隨麗君一同過來的麼?雖沒下雪,這冬天的風也很冷呢,可別著了涼。”

文慧眼中一亮,又驚又喜,看向朱景誠的目更熱切了幾分:他果然還是關心

鄭麗君暗暗咬牙,似笑非笑地道:“文慧,你與景誠哥哥怎的忽然變了?不知道的人,還當你們……”擡袖掩口一笑,“不過我倒是不會誤會,景誠哥哥對杜家小姐的一片深,總不會是裝出來的……”

三皇子朱景坤有些意外地看了表妹一眼,挑了挑眉,又饒有興致地去觀察朱景誠的表

朱景誠面上一僵,心中暗不好。東侯府大小姐杜淵如乃是定的太子妃人選之一,而且最皇上看重,他敢仗著太后寵跟前耍心計,爲自己謀取一位有份量的正妻,卻不會當著未來太子的面說這種話――跟未來的皇帝搶人,那等於是自取滅亡

他要如何應對?

這鄭麗君,尚未坐上太子妃的寶座,就開始幫著三皇子算計人了從前跟在他後纏著他一起玩遊戲的可***,早已變了另一個人。小時候的誼,果然都靠不住

心念電轉間,他出一個苦笑:“麗君妹妹也信那些謠言麼?都是皇祖母邊的宮人胡言語,皇祖母不過是喜歡杜小姐,想讓給自己當孫媳婦,正好我又在那時候去給皇祖母請安,旁人便誤會了,編些有的沒的,鬧得我尷尬不已,想要向杜小姐賠個不是,杜家卻對我避之唯恐不及。如今連麗君妹妹也這樣說,我越發無地自容了”他向朱景坤鄭重作了個揖:“三殿下可千萬要信我纔好”

朱景坤哈哈笑道:“自家兄弟,我怎會不信你?別擔心,等回了宮,我親自去求皇后娘娘,請下旨整頓宮人,省得他們再壞你的名聲”

朱景誠面激:“那就多謝三殿下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這是宮中務,我不方便開口,三殿下卻沒這個顧慮。只是……”他有些猶豫,“我聽說皇后娘娘最近爲了照顧年的九皇子,日夜難安,若不得空,一點小事,還是別打擾了吧?”

“沒事沒事”朱景坤仍舊笑道,“九皇弟已經大好了,皇后娘娘正打算整頓宮帷,順便辦了你這件事,也不費什麼功夫。”

朱景誠笑容一頓,心下微微有些失上卻再次道謝,無意中瞥見鄭麗君眼珠子轉了幾轉,不知又想出什麼詭計來,便忙出聲告退,還邀文慧同行:“聽說今年路王府的紅梅開得格外好,等茶會一開始,我就不能再欣賞了,顧六小姐可願意陪我一遊?”

文慧分外驚喜,扭頭去看鄭麗君,後者卻移開了視線,盯著旁邊高幾上擺放的折枝花卉不說話。文慧只好看向三皇子朱景坤,他微笑地點點頭:“可別忘了時間,若是路王嬸回來了,準備開茶會,我們卻被堵在園子裡,老人家定要給我臉子瞧了。”

朱景誠笑著應了,彬彬有禮地請文慧同行,還邊走邊聲問起近來讀了什麼書,學了什麼琴曲,只是時不時暗中回,留意朱景坤與鄭麗君的反應,直到出了靜水閣,方纔暗暗鬆了口氣,對文慧的態度也漸漸冷淡下來。

鄭麗君幾乎在他們轉離開的同時,便將頭轉了回來,忿恨地盯著他們的背影,袖中雙拳握。

朱景坤微笑著在一旁的圈椅坐下,手取了一枝花,放在鼻下輕嗅,漫不經心地道:“收斂些,你上的醋味兒都快傳到靜水閣外頭去了。”

鄭麗君心下一驚,醒過神來,若無其事地在他對面坐下,微笑道:“表哥在說什麼呢?又拿我取笑了”

朱景坤仍舊掛著笑意:“你當我不知道麼?好歹是從小兒一塊長大的,你的心事我看得分明,只是……不好違了長輩們的意思,你我的婚事,可沒那麼簡單。”

鄭麗君默然。何嘗不知?這是姑媽與父親之間,或者說是皇帝與父親之間心照不宣的約定。父親爲太尉,執掌京城兵力,助皇帝穩定大局,多年來勞苦功高,也結了不仇人,吃了許多苦頭。作爲回報,鄭家爲國母,所生皇嗣爲日後的皇位繼承人,這原是皇帝與鄭家之間的默契。

只是……東侯府與滬國公府互爲姻親,杜淵如若能爲太子妃,便等於太子有了滬國公府的支持,父親這個太尉似乎就沒那麼重要了。

鄭麗君心中十分不甘,爲了這個雙方默認的約定,從小就知道自己會爲朱景坤的妻子,爲了他能爲皇儲,爲此不知犧牲放棄了多東西,甚至連慕的人也……

再度看向朱景誠與文慧的背影,不由得心生苦,雖然早就知道他會另娶妻子,但事到臨頭,看著好友文慧與他這般親近,而且看起來他甚至還對文慧懷有意,心裡便……

朱景坤輕笑:“怎麼?不甘心?這有什麼?顧文慧是個不錯的人選,家世容貌皆佳,但又不能給東平王府帶去太大助力,比杜家小姐更適合景誠。”

鄭麗君勉強笑了笑:“可能麼?我瞧景誠哥哥還是更看中杜淵如,他對文慧只是逢場作戲罷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壞習慣。”

朱景坤微微一笑。他當然知道,是看堂弟方纔時不時掃過來的目,他就知道了,但那又如何?杜淵如……註定會爲他的太子妃

想到這裡,他又試著安表妹:“父皇的意思你已經聽說了吧?別擔心,父皇也是看中了東侯的名罷了。杜家小姐爲太子妃,有利於我獲得士林的支持。你雖然屈居良娣之位,但將來的皇位一定會給你所生的子嗣。你看我母妃,雖不是正宮皇后,但在宮中也無人敢小瞧了,連皇后也要禮敬三分,是不是?”

鄭麗君抿了抿:“等冊封皇儲的聖旨一下,何愁朝中清流不支持你?如今的皇子當中,你無論年歲、才幹、資歷,均是第一,只要再辦幾件實事,積累人就好,何必非要娶杜淵如?”眼圈紅了紅,看向朱景坤:“你不是不喜歡麼?讓我爲妾……你不怕我父親生你的氣?從小兒……他最疼的就是你連我都要靠一邊……”

朱景坤笑道:“本來我也是這麼想的,雖然我這樣的份,妻妾是必不可的,但還是想著能省些心,有你在院坐鎮,我在外頭做事也安心許多。但如今形勢有變,宮中有傳聞,說皇后意將宮人所出的九皇弟正式養在名下,父皇並未表態,但瞧著似乎不反對。此事一旦真,九皇弟便一躍爲正宮養子,頂得上半個嫡子了,份尊貴,尤在我之上。朝中清流難免要拿嫡庶之分來說事。好麗君,好妹妹,你總不會看著我被人欺負吧?那對你也沒什麼好

鄭麗君聞言跺腳道:“真真麻煩”左右掃視一圈,低聲音罵道:“若姑媽是皇后,哪裡有這些煩心事?”

“皇后與父皇年夫妻,又生有皇姐,平日並無過失,平白無故的怎能廢了?”朱景坤笑道,“康健,飲食也小心,對宮人又管得嚴,在皇祖母與父皇跟前一向禮數周到,姚家家風又穩健,並無不肖子弟在京中生事。況且對母妃與我一向還算客氣,就讓在正宮寶座上待著吧,省得節外生枝。”他稍稍斂了笑容,深深地看了鄭麗君一眼,“你能明白吧?有時候,地位與權勢是兩回事。魚與熊掌,只能擇其一……”

鄭麗君心下一寒,默了一默,才努力在邊彎出一個微笑,順地回答:“是,表哥,我知道了。”指甲在袖下深深地掐進了手心。

文怡隨同蔣瑤文嫺等人前去結識各家閨秀千金,過程不能算十分順利。當中有與蔣瑤相的,一聽說們姐妹三人的家世份,原本還帶了幾分真心的笑容便僵了許多。文怡猜想,們大概就是蔣瑤所說的,與文慧不大和睦的小姐們了。暗暗在心中清點一番,便忍不住嘆氣:文慧在京中真的遊廣闊麼?怎麼與不睦的,大多是六部尚書、侍郎、閣學士等四品到二品家的小姐呢?這原該是大伯父一家平日際最多的人家纔對。

倒是有幾個與蔣瑤只是平平的,對們還客氣些,但看得出來,們對蔣瑤也只是面上,自然對們也不大親近。文怡自己覺得無趣,文嫺文娟更是不好,若不是四人在一,還能說說笑笑解悶,時間就更難過了。

好不容易,滬國公府阮家的兩位小姐到了。阮二小姐是顧家姐妹與蔣瑤新認得的朋友,因此四人都歡歡喜喜地迎了上去。

不過阮二小姐顯然也有自己的朋友,而且們更深,只跟們寒暄了幾句,便與老朋友們打招呼去了。文怡覺到,在阮孟萱的親切笑容背後,藏著幾分冷淡與不耐,果然真相如蔣瑤所言麼?

看向蔣瑤,後者朝笑了笑,面上沒有一意外之,便去安的文嫺文娟姐妹了。

等到與蔣瑤好的那位林玫兒小姐抵達之後,況總算有了改善。林玫兒嚴謹,端莊中又不失隨和,除了比較注重禮儀與份之別外,對們還算親切。顧家姐妹總算不再覺得憋屈了。

接著,路王妃與小郡君朱暖也回來了。朱暖很快就參與到朋友的談話中來。倒是個活潑的子,聽蔣瑤說文怡也幫忙爲王府與羅家牽線了,便笑著拉起文怡的手,道:“多虧你和小瑤啦,我替母親解決了一大難題,大大漲了母親的臉面母親賞了我好些好東西呢,祖母也讓我陪進宮請安這都是託了你們的福”

文娟好奇地問:“是什麼事呀?先前並不曾聽兩位姐姐說起。”

蔣瑤正要告訴,先前引路的那侍卻過來稟報:“王妃有令,茶會要開始了,請郡君與各位小姐移駕香雪海。”

(猜猜茶會上最出風頭的會是誰?求紅……)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