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紹宋 第二十章 后繼

《紹宋》 第二十章 后繼

 將手中絹帛小心翼翼轉側樞相張浚以后,首相趙鼎思索片刻,卻是再度認真以對:“臣以為,家此舉的意思其實是不設東宮?而非不立太子?”

 “趙相公一語中的。”趙玖坦誠以對。

 “若是這般,好都明顯。”趙鼎認真再對。“好了東宮附屬,父子君臣之間可以一些猜疑,但壞是,太子沒有名位、屬,不好鍛煉為君之能……”

 這一次,到趙玖沉默了。

 而許久之后,這位家方才勉力笑對:“朕若說這才是朕一直裝病裝到今日的真正緣故,你們怕又覺得朕胡扯了,但這是實話……諸卿,你們覺得朕不問事的時候,宰執-閣-公閣這種制度運行的如何?離開了朕,是不是也好?”

 殿中諸臣,自呂好問以下,包括沒資格在此時說話的幾位臣,幾乎是齊齊一個激靈,然后抬頭看向了坐在那里的趙家。

 “朕并無什麼石破天驚之意。”趙玖笑道。“也沒有什麼一蹴而就之心,只是這些天一直考慮繼任之事,偏偏兩個兒子又只是兒,那麼為人父,想著自己兒子、孫子若是將來有能耐的,弄個宋之文景武帝當然好;可若是這孩子長大了像太上道君皇帝又怎麼辦?豈不是要弄出來一個宋煬帝?而這些日子,朕在后宮獨臥,外面流言不斷,算是明確起了政的,而你們以宰執領閣,雖然也有些波瀾,卻一直使朝廷運行妥當,朕不免就存了一二稍待之心……然后不免去想,若是宰執、閣權再大一點,再給公閣一點監督閣的權力,多能把宋煬帝給變宋靈帝……對不對?”

Advertisement

 呂好問怔怔不語,趙鼎以下,包括李、馬,卻都口干舌燥。

 “慢慢來吧!”趙玖繼續笑道。“真有一日可以垂拱而治當然好,但朕的兒孫不樂意有怎麼辦?只能慢慢培養一些傳統……便是朕活著的時候,你們若是弄個滿是道學的閣,朕也只好直接解散了了事,什麼時候外都講原學了,都愿意北伐了,朕當然樂意做個撒手掌柜,省的再累出病來……至于建儲,其實正是有呼應此事的心態。”

 下方諸重臣,除了一個道學出的馬外,多有些神采奕然之態……與之相比,之前趙家的裝病,對太子的輕佻改制,似乎都有可原起來。

 好像就這麼被趙家糊弄過去了。

 另一邊趙家說完此事,便令楊沂中收起一份旨,復又讓呂好問領頭,親眼看著另一份旨藏到文德殿去。

 而就在眾人準備折告辭之時,忽然間,已經起的趙家復又回頭相顧:

 “諸卿,你們說,朕都將元祐太后遷來了,要不要一視同仁,請兩位太上皇帝一并居住?”

 眾臣無奈,而眼見著一直沒吭聲的胡寅都有些怒了,趙家到底是哂笑一聲,搖頭轉而去。

 出的門來,眾臣自然隨楊沂中一起往文德殿做下了這場頗儀式的懸梁之舉,而這次也沒所謂家出來攪興,端是讓人極有

 事徹底了斷,眾臣也各懷心思四散而去。

 不過,就在文德殿外,楊沂中忽然喊住了其中一人:

 “林尚書!”

 林景默詫異扭頭。

 “你族中有親屬落籍在福建興化軍?”楊沂中問了一個讓其余大臣們徹底喪失興趣的問題。

 “是。”林景默停了片刻,明顯是想起了趙家之前那個怪異眼神,卻是等其余大臣知趣走遠后,方才認真相對。“我林氏宗族廣大,福建又地,所以多有開枝散葉,興化軍那里正有一個同一祖父的至親堂兄弟落籍。”

 “那敢問林尚書,靖康前,你這個堂兄弟在東京做的時候,買了一個婢,而那個婢是因為懷了孕,但主母卻極為悍妒,被迫離開,算帶孕嫁給你那個堂兄弟的……林尚書知道此事嗎?”

 楊沂中的問題越來越荒唐了。

 “這種事,我委實不知。”林景默沉默了許久,方才繼續應對。“但這種事,在前年刑統大修前著實常見,靖康前就是更是尋常……楊統制,事關我堂兄家中私,我不想多答。若是家讓你有此問,還請直言。”

 “那孩子林一飛,已經快年了,是這次調查曹泳無意間查到的……”楊沂中同樣小心翼翼起來,他必須要尊重林景默。“家明顯是不想牽連無辜,而且請林尚書放心,此時也不會牽累于他,但還是希林尚書能將他母子來歷驗證一番,因為若是真的,只要單方面一句話送到北面,或許便可以四兩撥千斤,大局……那個悍妒之婦,是無后的。”

 林景默何等聰明,幾乎是在聽完這番話后瞬間醒悟,卻又仰頭一嘆:“一飛學問不,自我回到京城后,便以子侄份在我府上做管事之人……我固然知道他世有些說法,卻哪里敢想他居然是敵國宰執的唯一骨呢?”

 楊沂中沉默不應。

 林景默轉搖頭走,卻又主駐足,回頭相顧:“楊統制,你說,若是他早知道自己唯一骨平安在此,當日還會這般坦然去做宋嗎?”

 楊沂中終于淡淡開口:“家對此事有一句閑言,說有些路途,如負重下山,一旦開始,便只能一泄到底……恰如有些路途,如負重登山,行了九十九步,不過最后一步,便只會前功盡棄之。”

 林景默點了點頭,轉而去。

 PS:謝夏侯寧遠大佬的第三萌,謝琉璃琴大佬的第二十七萌…‘,’…謝皮革立馬翁大佬的上萌,這也是本書第155位萌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