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紹宋 第七十一章 或言南北

《紹宋》 第七十一章 或言南北

 晚間的時候,趙玖是在長社城看到察鶻拔魯首級的,對此,他的第一反應自然是有些驚異,因為趙一時不能理解為什麼會是撻懶逃走,這個人死掉?

 但很快,當得知大??也被人目睹逃出生天后,趙玖反而沒有多余心思了,因為這麼一來他這個工科狗就覺得合理了,而合理了自然也就心氣順了——按照趙家的合理化推測,這三個金軍主將的命運充分說明,逆勢之時,往往是懦弱者得生,尚有勇氣者臨死。

 實際上,并不能說趙家的理論是胡咧咧,因為之前數年間,尤其是靖康年間,這個道理已經被宋軍和大宋高層給驗證了無數次……像韓世忠這種強行靠著水平活下來的,那只能說是真有種。

 怎麼說呢?見過首級,確定了李逵和牛皋二人的功勞,盡管對沒能抓獲完撻懶有些失……畢竟,按照完撻懶今日的表現,一旦拿下很可能是活捉,到時候可作的空間就太大了,意義也非同凡響……但不管如何,經此大勝,有此斬獲,從最高級軍到金軍主力數量,再到功戰略解圍,這一戰的果還是無話可說的。

 而照理說,當此之時,趙家應該好好坐下來與這些有名有姓的‘名將’流一下,探討一下此戰的意義,論功行賞、封許愿之后順勢收一波忠心,說不得還可以一首‘易安居士舊詩’,以助雅興。

 但事實上,趙家來不及去做這些,便陷到了新的疑難之中——戰爭還在繼續,他必須要利用這次冒險出擊功的政治影響和軍事先機,進一步擴大戰果才行。

 而這,就勢必牽扯到戰略抉擇的問題。

 現在回頭來看,這次宋金大戰,趙玖一開始明顯是缺乏戰略決斷的,表現的極為被。相對而言,之前完在朱家區鎮埋伏韓世忠功,然后迅速南下,圍困了五河諸城,并前驅扼住了南得趙玖不得不豁出命來來此搏一搏國運……不管南城如何堅固,但從戰略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Advertisement

 那麼回到眼前,趙玖現在必須面對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接下來,部隊朝哪里去?

 回到跟前,趙家留牛皋、李逵還有其余今日表現出眾的幾名軍一起在堂上用了些餐,然后便讓這些人回去安部眾、養傷休息,卻留下了這次從軍而來的胡寅、林景默、萬俟卨、劉晏四人,還有韓世忠、岳飛、王彥三將,眾人心下會意,知道這是要商討要事。

 實際上,劉晏、萬俟卨二人早已經主避席……他們留在這里是因為隨從家一路從南到此,卻非是有資格參與戰略決斷,尤其是這個決斷需要迅速做出,沒法花時間細細討論,不是所謂廣納言路的時候。

 “此事簡單!”劉晏、萬俟卨二人剛一起,韓世忠便當仁不讓,直接扶著自己的玉帶,在案后昂首出言。“南是去不得的……”

 “南為何去不得?”誰料,韓世忠剛剛開口,便被一人打斷,眾人循聲去,卻見正是史中丞胡寅。

 話說,韓世忠今日出了一口攢了三個月的怨氣不提,關鍵是見到趙家親自來救,家是真視他為腰膽心腹的,所以自從見到趙家本人以后,那子陜北味的潑皮義氣涌上來,早就振莫名了。

 后來城后,他更是專門將那副玉帶系上,語氣中儼然又是那副‘天下先’的味道,之前對上岳飛、王彥、東京留守司各部軍置分劃軍務時更是直接拿出了上司臉……這其實沒什麼問題,他本就是此間唯一建節之將,地位、資歷、職,甚至實打實的圣眷,都遠超王彥、岳飛,之前他不在岳飛置,王彥部下都有不滿,如今他韓良臣既然出來,那敢問他不置誰置?

 只能說,唯獨家本人在此坐鎮,未免稍顯潑皮過了頭而已……但考慮到他被圍了兩三個月,也無人計較。

 不過,即便是韓世忠,面對著胡寅也是有些心里發麻的。

 而頓了片刻后,這韓太尉到底是老老實實做了一點解釋:“胡老弟不曉得,今日咱們五打一都不穩妥,而完那里,須有三萬騎,今日兩倍數的猛安,還都是拔離速、韓常等金國名將所領,如何能往南去?何況經此大戰,士卒傷亡頗多。”

 胡寅微微一怔,儼然還是有些茫然。

 “非只如此。”王彥也對胡寅這個座中唯一一位紫袍文頗顯尊重。“好教中丞知道,其實我軍兵馬數量稍多,雖得繳獲,但糧草還是有些不濟,偏偏眼下郾城、方城、襄城、西平又尚未解圍……故此,若強要去南城下支援,便只能求一個速戰速決,而一旦不能功,便要被金軍盡數擊破于路途之中。”

 王彥既然開口,岳飛自然不由猶豫了一下……他是第一次接到這個層面的會議,之前一日,趙家凡事一言而絕,任他施為,固然痛快。但今日冷靜下來,仔細環顧,卻才發現自己是此職最低、資歷最淺、年紀最小一個,甚至韓世忠在此,他連軍事水平都未必敢自夸,那似乎說什麼就都沒大意思。

 不過,反過來一想,昨日趙家直營中,尋得自己,便將國運相托,雖有窮途末路嫌疑,卻也足顯信重了。

 于是,稍微思索了一下后,岳鵬舉還是小心出言提醒了一下這位號稱半相、同時也是當日在前舉薦自己出任鎮使的恩相:

 “中丞,恕下直言,今日之勝不可輕易復行……今日之事,乃是我軍為杜充所累,戰機盡失,把握全無,眼看著大局將壞,家才孤至此,行孤注一擲之舉……”

 “好了!”

 胡寅忍過了韓世忠,又忍過了王彥,此時見到是自己昔日舉薦上來的岳飛,卻是終于不用再忍,即刻打斷對方。“我知道南不可戰了!”

 這脾氣發的不明不白,也就是悶聲不吭的小林學士和站在那里的萬俟卨算是猜到一點緣由,大約明白這是胡明仲夠了‘不知兵’的標簽,有心改正,偏偏三將如此姿態又坐實他‘誤國誤軍’的名頭,所以才難得失態。

 然而,這種思維兩個文英懂,韓世忠和王彥都不懂,初次接到如此高層的岳飛更不懂,還以為自己犯了什麼忌諱,惹到了這位恩相呢!

 唯獨這位恩相位高權重,乃是席間唯一一位紫袍文大員,真要做決斷,按照以往的認知,比韓世忠都頂用,所以岳飛便是心中有氣,甚至有些委屈,可為了大局,也只能勉力低聲,小心再勸:

 “中丞,其實南去不得還有一重……如今完撻懶北撤,他手上十個猛安,匯集了耶律馬五后便有十七八個猛安,依然戰力不弱,南北皆有敵,那麼無論南下或北上都須分兵以阻攔另一邊,以防二者合流……而一旦分兵,如何還能與南強敵相對?”

 胡寅何等人,不牽扯軍事的時候,此人絕對是趙前數一數二的英人,此時見到岳飛如此表與語氣,哪里還不懂對方心思?偏偏又不好再發作引起誤會,所以只能生生的看著對方給自己小心‘講解’,好像他真能當著家面干涉軍事一般。

 但暗地里,卻早已經氣的渾冰冷,一雙手也在案下發抖。

 岳飛小心說完,再看胡寅,見到對方不再言語,方才放心,殊不知他家恩相已經氣急敗壞了。

 不過,幸虧韓世忠也忍耐不住,卻是順勢接著岳飛剛才的話繼續言道:“其實小岳將軍與王將軍之前言語已經很有見地了……”

 岳飛怔了一怔,也沒敢

 “那便是此戰雖勝,一來兵力損、補給限;二來,此地連結南北,須分一部兵馬以作間隔,防金軍南北合流。”韓世忠昂首,終于繼續了他在席間的演講。“而若如此,再行出兵,便須小心起來……往南是萬萬不行的,今日雖勝,臣猶然要說,南實在是難勝;但其余往東、往西、往北都是可行的。”

 眾人聽到‘臣’這個字,一起去看主位上的趙家,卻不料正見趙家仰頭著頭頂天窗出神,不過,這倒不耽誤他此時冷靜低下頭來,微微正相對:

 “良臣且說說吧!”

 “是,家。”韓世忠趕扶著腰帶繼續言道。“往北,自然是追擊完撻懶而去,撻懶經此敗績,已然喪膽,再加上察鶻拔魯已死,那彼輩雖有十七八個猛安,卻未必不能趁勢追擊……此略最急,風險也最大,但一旦功,便能徹底了斷金人此番南下之事。”

 “察鶻拔魯已死是不錯,但耶律馬五又如何?”趙玖稍一思索,不由認真相詢。

 “耶律馬五不是不行。”韓世忠哂笑相對。“但他的兵馬是耶律余睹手中的契丹降兵,而臣之前勸諫家小心察鶻拔魯,不僅是因為此人尚有勇力敢戰,更是因為此人是撻懶婿,關鍵之時,撻懶可以放手將事托付給自家婿施為。而眼下呢,撻懶兵敗,手中只有十個猛安,耶律馬五尚余七八個猛安……故此,我軍若明日便極速進軍迫,他未必信得過耶律這個姓氏!此略最急,且風險最大!”

 趙玖恍然大悟,而岳飛和王彥,乃至于胡寅、萬俟卨,此時也都紛紛頷首。

 “至于往東……乃是就食于淮西,聯合張太尉,圍攻南京之意。”韓世忠繼續說了下去。“這個其實最穩妥,但不免失了時機,遲則生變。”

 趙玖再度頷首:“那往西呢?”

 “往西其實并不是往西,而是大軍掃五河,解圍諸城后,固守此地之意。”韓世忠稍微嚴肅了起來。“但須向西,在汝州布陣,徹底隔絕南敵軍所有后路……這其實是重拾昔日樞院舊策,所謂關門斷后!”

 趙玖心下明白,卻又再笑:“良臣覺得哪個好?”

 “臣私心當然是想往北!”韓世忠微微嘆。“但從大局而言,還是向西,也就是重新在五河之間布陣,迫南撤軍為上……”

 “鵬……子才呢?”趙玖本能想再問岳飛,但看到右手邊武將座此,卻又先詢王彥。

 “臣與韓太尉無二,臣部屬皆從太行而來,私心也是想往北!”王彥即刻起拱手行禮,倒是讓韓世忠稍微醒悟,略顯尷尬。“但從社稷安危來看,還是當往西,迫南金軍撤兵為上。”

 “鵬舉。”

 “臣私心向東,但建議向北。”岳飛即刻起拱手。

 “為何?”趙玖微微一怔。“為何向北?”

 “臣今日與金軍戰最久,之前也與耶律馬五戰許久,確系撻懶已然喪膽,也確系耶律馬五被撻懶棄置、排……臣以為可戰!”面對這位目前來看似乎很擅長聽取意見的趙家,岳飛倒是說出了心里話。

 “你們以為呢……不論軍事,只從大局而論,向東、向西、向北?”趙玖復又看向胡寅等人。

 “向西!”胡寅干脆拱手做答。“家倉促而來,便是此戰得勝,也已遣使往南、襄告知,但仍須防二地人心不穩。”言至此,胡明仲稍微頓了一下,方才繼續言道。“此番大勝,南那邊未必敢信,家須尤其小心。”

 趙玖重重頷首,卻又看向了最后一個人,也就是他最信任的制,小林學士了。

 然而,小林學士聞得聞訊,卻許久不言,反而枯坐不

 對此,趙家并未催促,只是靜靜等待,其余人無奈,也只能沉默相侯。

 而不知道等了多久,小林學士方才起相告:“家,臣以為應當向北!”

 “為何?”趙玖饒有興致的盯住了自己的這位漸漸有了和楊沂中一樣親近位置的心腹制。

 “只有向北,家才能從容還駕于舊都!”小林學士從容做答。

 “說得好。”

 一直沒有卸甲的趙玖似乎早就料到有如此回復一般,卻是在堂上幾名重臣的呆滯目中,扶刀起,從容應聲。“朕意已決,岳飛留本部駐扎長社,總攬五河戰事,解圍諸城、阻擊遲滯完,而明日一早,韓世忠為正,王彥為輔,即刻統兵向北,聯長葛馬皋等部,攻打中牟、追擊撻懶,而朕要取道鄢陵,往歸東京!”

 堂下或坐或站幾人,一直到此時還都瞠目結舌,不知該作何反應。

 而片刻之后,倒是胡寅,率先淚流滿面。

 PS:推書,《賽博英雄傳》……很驚艷的故事啊!科幻大佬新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