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懸疑推理 九滴水·屍案調查科系列

《九滴水·屍案調查科系列》

老賢清了清嗓子,從桌面上拿起個證袋:「這是我在死者兒胡媛的指認下,在垃圾池裡提取的一些燃燒殘留。」

「這是……?」

「這不是老版火車票嗎?」葉茜還沒說出口,我便搶先答道。

「對。」

「這都燒這樣了,能分析出來什麼?」我看著老賢證袋裡那一沓燒得只剩邊角的紅火車票有些不解。

「好就好在火車票下方的一串代碼沒有被燒毀,我通過這串代碼分析出了死者曾經去過哪些地方。」老賢不不慢地說了句。

「什麼?這都行?」胖磊瞪大了眼。

老賢指著車票下方一串麻麻的數字代碼說道:「火車票大家經常使用,但是很多人可能並沒有注意到這一大串代碼所表示的含義,這一串數字其實是多種信息經過運算得到的數字串。其中第1~5位數字錶示發售車票的車站代碼;第6位數字代表售票點類型,0表示車站售票,2表示代售點;第7~10位數字錶示售票窗口的編號;第11~14位數字錶示出售車票的日期;最後4位數字是車票上起點站到終點站之間的里程。好就好在,死者每次都選擇在我們雲汐市購票上車,通過這些數字信息,我基本上可以推斷出死者每次出行的目的地。為了確保不出差錯,我又專門聯繫了車站派出所的同行,經過他們的核對,死者經常出於雲北省、桂州省這兩個地方,能查到的所有信息都顯示幾乎年年都去。」

據現在我們掌握的況來看,這個案件的定很有可能是仇殺。死者曾到行騙,所以仇殺的矛盾點也很突出。可死者在我們雲汐市只接「魂」的活,這種活一次的收費也就百十塊錢,基本上構不殺人的機。這樣一來,本地人作案的可能就很小。所以案件的調查重心要轉移到死者的外地關係上。可難就難在,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死者曾去過哪些地方,和哪些人結了怨。老賢的分析結果雖然有些籠統,但怎麼說也算是給我們指了一條明路。

Advertisement

老賢見我們都停下筆,接著開口道:「下面是大量的纖維證。」他翻開面前的幾份報告介紹道:「我一共提取到了三種纖維,使用氫氧化鈉實驗法證實三種纖維均為髮。」

人的髮基本上一眼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不需要排除。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家裡飼養各種小已經了一種普遍現象。普通家庭養個狗啊貓啊什麼的,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則會飼養一些更高端的寵,比如現在十分流行的龍貓、小香豬等。

在案發現場,髮也是屢見不鮮。有些髮不像頭髮用眼就能辨認,它們時常會跟一些紡織纖維混在一起,為了區分,就需要做一個檢驗,而使用氫氧化鈉就是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

眾所周知,髮中都含有蛋白質分,實驗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氫氧化鈉的強鹼髮中的角蛋白髮生反應,如果纖維中含有蛋白質,就會很快被腐蝕、溶解,這也是市面上一些化學膏的工作原理。

老賢沒有停頓:「第一種纖維,從橫切面看接近圓形,從縱切面觀察,是由一種類似鱗片狀的角質細胞組的,據纖維圖譜對比,可以確定為羊。」

「第二種纖維,從切面觀察是格形方塊,排列比較整齊,形狀有些像金屬錶帶,分析為兔。這兩種纖維是我在床頭的一釘子上發現的,據形態特徵推斷,應該是從嫌疑人的上剮下來的,我的結論是,嫌疑人作案時穿了一件羊和兔混紡的,且兔佔有很大的比例。你們能不能據這個分析出嫌疑人的著款式?」

老賢的意思很簡單,如果能分析出嫌疑人的著特徵,那在排查監控視頻時就有了抓手。

明哥聽后,搖了搖頭:「羊和兔如果沒有經過上,原始應該是白,我們無法判斷紡織的厚度,如果嫌疑人作案時穿著外套,就算我們分析出了款式,也無濟於事。」

老賢點點頭,沒有糾結於此,他接著說道:「第三種纖維,我沒有分析出來是什麼髮。」

「什麼?沒有分析出來?」葉茜第一個喊出了聲。有此反應,主要還是因為這是在科室實習的一年多里第一次遇到這種況,而對於我們來說,這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人無完人,老賢也不是神仙,不可能什麼知識都掌握,案件中如果遇到他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也會找一些領域的專家。

「行,這條先放在這裡,開完會我們再想辦法。」明哥示意老賢繼續說。

老賢扶了扶眼鏡:「這種髮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麼,但我可以肯定,它應該是從某種工上掉落下來的,因為髮在死者的左手腕正下方的地面上最為集中,且墜落的方式為自然落。」

在某些案件中,纖維的狀態也能反映出一些案發況,比如在案發現場中發現撮的頭髮,可反映出室曾經發生過廝打;再比如強案件中,如果在害人的指甲中發現一些布料纖維,可證明害者有過激烈的反抗;所以有些時候不僅要研究纖維的分,還要研究它的狀態。

老賢又翻開另外一份說道:「這是死者量稱重實驗的報告。」

「啥意思?稱重實驗?」我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

「對,現場跡檢驗是我工作的領域,我對它有更清楚的認識。明哥在解剖時已經判定死者至流出了4000毫升的,可據我在現場的觀察,死者的以及加蓋的被褥上總量沒有這麼多,我懷疑嫌疑人從死者的上取走了一定的量。為了證實我的想法,我找來了和案發現場一模一樣的被褥,以及死者上同品牌、同款式的服進行稱重。經過對比兩者之間的重量差,證實了我的推斷,案發現場滿打滿算只有3000毫升的量,換句話說,嫌疑人從死者的上取走了1000毫升鮮。」

如此勁的結論,卻被老賢平鋪直敘地說了出來,看著他一臉平靜的模樣,我也是醉了。

老賢接著說:「如果我猜得沒錯,嫌疑人是蹲在死者的左手腕的。剛才那個我沒有分析出分的髮,全部集中在嫌疑人取,所以我懷疑他手裡拿著一個用皮製作的皮囊,且皮囊的容量大於1000毫升。」

「太厲害了!」這是我的第一個反應。

「皮囊容易變形,攜帶起來十分方便,如果嫌疑人揣在懷裡,在監控中很難被發現。」胖磊撇撇

「最後一份報告是什麼?」明哥問道。

「這是我在死者床上提取到的顆粒,附著在嫌疑人的子上,量很大。顆粒有兩種,第一種呈球形,可見『赤道廓』,且有外壁,壁主要分是果膠纖維素,外壁是孢素。從這一點判斷,它應該是某種植的花顆粒。」

「第二種呈不規則晶狀,應該是某種地貌土質結構的細小顆粒,有點像砂粒,但是分又不一樣,我也無法辨別。我這邊就這麼多。」

老賢無法解決的難題包含了學、植學、地質學三大學科,兩年多沒請外援,這一下就要請三個。這哪裡是破案,簡直是科學爭霸賽。我在心裡苦笑了一聲。

「行,接下來我們分兩步走。葉茜,你通知刑警隊的兄弟們,重點調查死者在本地的關係網,把能排除的干擾因素做一個徹底的排。」

「明白。」

「國賢,你解決不了的三個難題,有沒有能解決的地方?」

「省城科大研究院。」

「好,你現在就抓時間聯繫,只要談妥,我們立馬帶著樣本。」

「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