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這時,李綺娘從隔壁進來,錢王氏連忙問道:“請問這位就是李娘子吧?”
李綺娘一怔,見錢王氏中人之姿,笑起來時眉眼彎彎,角各有一個小小的梨渦,是那種讓人看著舒服的喜興長相。
李綺娘微笑頷首,錢王氏便搶在雪懷給介紹之前,給李綺娘見禮,又自我介紹一番。
李綺娘有些詫異,與錢王氏客套了幾句,錢王氏拿出一只黃花梨匣子,匣子打開,里面是七個人的京城戶籍。
李綺娘在京城雖然有酒樓,可和兒原本的戶籍并不在京城,而是和家人在縣城里。
至于溫繡等人的戶籍,就更不在這里了。
大魏沒有戶籍遷移之說,要麼投靠,要麼置產,否則不允許百姓竄來竄去,小地方倒還好說,京城管理極嚴,甚至比遷都以前更加嚴格。李綺娘原本也正準備忙過兩天,便去京府衙門辦落戶,有了戶籍,雪懷和小滿也就有了,之后才能給溫繡等人寫投靠文書。
大魏的投靠文書只針對良家子,分為親屬與雇傭兩種。
投靠文書很是繁瑣,要有里正做擔保,否則一旦發現某人是逃奴或者帶罪的份,擔保人也要跟著一起刑。
因此,除非是關系很好,否則沒有哪個里正,愿意給像大牛大壯這樣的青壯年做擔保,誰知道這人是干嘛的。
李綺娘已經準備多花點銀子送禮了,萬萬沒想到,錢王氏竟把七人的戶籍全都給送過來了。
錢王氏說道:“早在半個月前,七爺就寫信過來了,想來李娘子和姑娘剛到京城,一時忙不過來,七爺便讓我那當家的把幾位的戶籍先辦下來了,李娘子和姑娘看看可有需要變的,若是有,讓我那當家的再去做變更。”
雪懷打開一看,見上面的住址寫的是青萍巷的。們前幾天才住進來,戶籍上的地址便已經寫上去了,錢王氏之所以今天才送過來,想來就是在等著確定們的住址。
對于李綺娘而言,這真是想睡覺就有人遞枕頭,沒有比這更讓高興的了。
李綺娘謝了又謝,錢王氏笑著說道:“我們就是跑的,這都是我家七爺的安排。”
送走錢王氏,李綺娘把幾人全都過來,說了戶籍的事,大家都很高興,不住地稱贊柴晏,溫繡說道:“我聽來干活的泥瓦匠說,如今京城的戶籍可難辦了,真沒想到,晏公子在京城也有人,連戶籍都能辦下來。”
雪懷......原來你們直到現在也不知道柴晏的份啊,我還以為所有人都知道了呢。
其實溫繡等人也猜到晏公子的份一定不一般,可是們所謂的不一般,也就是某個做人家的公子而已,對于尋常人來說,除非這人有妄想癥,否則誰也不會不就往皇子上想。
李綺娘把小滿到邊,指著戶籍上“李滿”兩個字:“娘沒想到戶籍已經辦下來了,因此也沒有和你商量,若是你想改回姓高,娘明天便去衙門做變更。”
小滿看著自己的名字,眼睛里亮閃閃的:“不用變更,我就李滿,李滿很好聽,我很喜歡。”
他原本也不姓高,只因生母是高太妃,他才告訴李綺娘自己姓高的,至于小滿這個名字,這是他給自己取的。
那個時候,他覺得只要每天都能吃飽肚子,便心滿意足了。
他之所以會找上李綺娘,就是因為阿鶯告訴他,李綺娘是開食鋪的,跟著不會肚子。
所以當時李綺娘問他什麼名字,他便說自己小滿。
能吃飽,不挨,便是他的小小滿足。
可是現在,他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他有娘,有姐姐,所有人對他都很友善,他想高太妃在天上,一定會高興。
李綺娘憐地著他的小腦袋:“沒事,若是你長大以后想要改回姓高,到時再改也不遲。”
李綺娘的想法非常簡單,小滿雖然父兄早亡,家里只有繼母,但他畢竟是高氏子孫,小時候不在乎這些,說不定長大以后就會改變想法。
小滿使勁搖頭:“不改,我就姓李,長大以后也姓李。”
姓柴的有那麼多人,又不缺他這一個,他干嘛非要姓柴不可?
轉眼又過了幾天,珍珠從外面回來,告訴雪懷:“皇上把隆安郡王的孫過繼給大行皇帝為嗣子,封為寧王。”
雪懷下意識地看了小滿一眼,見小滿正豎著兩只小耳朵在聽,便問道:“隆安郡王的孫兒,幾歲?另外這個隆安郡王是哪家的?”
珍珠解釋:“隆安郡王的祖父是太祖皇帝的兄弟,太祖立朝時他早已去世多年,太祖追封他為梁王,由隆安郡王的父親襲爵,到了隆安郡王時由親王遞減為郡王,隆安郡王算是福王的堂弟,此次過繼的是他的嫡孫,排行第十一,皇上給改了名字,柴承,今年只有四歲。”
雪懷又去看小滿,小滿正好也看過來,四目相對,雪懷沖他眨眨眼睛,聽到了嗎?你兒子已經四歲了,只比你小六歲。
“這位寧王只有四歲,那他住在哪里,還是住在自己家里嗎?”雪懷很是好奇。
珍珠也不清楚,他道:“按理說是應該有自己的王府,說不定還會去就藩,不過他還這麼小,即使有了王府,恐怕也要和家里人一起住吧。”
說完寧王的事,珍珠便喜形于起來:“七爺的府第已經收拾好了,等七爺回來就能住進去了。”
雪懷直到此時,才意識到柴晏若是沒有自己的府第,那他就要住進皇宮里的現實。
也直到這一刻,才真真正正意識到柴晏是皇子。
“他的府第在哪兒?”雪懷問道。
“在東華巷,離皇宮不遠,與三爺的東勝巷離得很近,您不知道,七爺和三爺的關系最好,每次七爺闖了禍,都是三爺給他善后。”珍珠說完,又有點后悔,他這樣說,姑娘會不會誤認為七爺是個敢做不恨當的人呢。
果然,雪懷問道:“柴晏經常闖禍嗎?”
珍珠用力搖頭:“沒有,七爺自從了行伍,就很闖禍了,您看這次在平城,七爺把事辦得多好啊,我聽說萬歲爺很滿意呢。”
說到平城,珍珠一拍腦袋:“對了對了,福王的孫子,這次也跟著太子和七爺一起來京城了,估著再過十幾天就能到了。”
雪懷怔了怔,福王的孫子?沒見過,但是聽人說過,福王的孫子長得和福王一樣,是個白胖子。
“人質?”問道。
珍珠嚇了一跳,東家怎麼什麼都知道?
他四下看了看,低聲音說道:“小的不懂這些正事,不過十有八、九就是東家猜的這樣。”
珍珠又想起一件事,道:“聽說京城里的那些讀書人,寫了很多詩文,諷刺福王爺,還有史上書,說福王爺不忠不慈,不配為王。”
雪懷輕揚眉腳:“就是他闖宮的那件事?”
“對啊,雖說福王爺闖宮才揭穿了假皇帝的事,可這事好說不好聽,畢竟他老人家闖宮在先,明明那個時候,太皇太后就在白鹿山,福王爺若是求了太皇太后的懿旨再去闖宮,那才是忠勇,可他沒有這樣做,而是自己帶著家將們過去了,還和羽林軍打起來,小皇帝又死了,這事,是吧,誰能說清,東家您說對吧,也不怪那些讀書人會罵他。”
雪懷冷哼:“囚定國公這件事,我就不信只是柴姝一人所為,覺明庵鄰小覺寺,若是沒有福王默許,柴姝恐怕沒有這麼大的膽子。”
珍珠一拍大:“七爺也是這麼說的,七爺說這就是福王的主意,若是以后被問責,福王大可推到柴姝上,只說自己管教不嚴便行了,何況柴姝為郡主,又是死了丈夫的,按按理,都已經不是他能管教的了。”
無論是那位四歲的小寧王,還是福王孫子的事,對于雪懷而言,這都是外人的事,與沒有關系,因此,在讓小滿知道他有了兒子之后,雪懷便把這件事拋到了腦后。
次日,李綺娘要去定國公府,要帶著雪懷一起去,雪懷不想去,最終李綺娘是帶著小滿和珍珠去的。
見他們走了,雪懷翻個白眼,就不信了,家的酒樓都沒有毀于戰,堂堂定國公府會讓人給拆了?
齊該不會是對娘有想法吧?
偏偏李綺娘對齊信任得不能再信任,雪懷覺得,如果說齊沒安好心,李綺娘說不定會罰去洗碗。
不過,好在齊不在京城,李綺娘想去國公府看看,那就去吧,有珍珠跟著,難道還怕國公府里藏著大灰狼嗎?
國公府里沒有藏著大灰狼,但卻住著一堆老家伙。
這些年齊很回去,偌大的國公府,便了這些老仆們養老的地方。
老仆們大多都是曾經跟隨齊的父親老定國公上過戰場的,有的沒有家人無可去,有的兒孫滿堂卻不愿意和老伙計們分開,齊索讓他們住在國公府里。
李綺娘從國公府回來以后,念叨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便做了適合老年人吃的點心,打發大牛送了過去。
又過了兩天,酒樓拾掇得差不多了,李綺娘松了口氣,便又帶上小滿和珍珠去了國公府,這一次,帶回兩大籃子新鮮蔬菜,原來那些老伙計們閑來無事,在國公府里種了很多菜。
雪懷看著那些菜,問道:“娘啊,您以后還是別去了,那些老人家種菜很辛苦的。”
李綺娘想了想,道;“嗯,那我下次做些能存放的吃食送過去。”
雪懷有些無奈,想起那把被李綺娘當寶貝一樣的菜刀了,還記得李綺娘把菜刀拿回來的那天,差一點就要抱著菜刀睡覺了。
開過的菜刀......
雪懷覺得,再這樣下去,李綺娘不會被小滿搶走,也要被齊奪走了。
李綺娘花了十兩銀子,找了京城里有名的鐵板神算看了日子,下個月初六便是李食記開業的黃道吉日。
現在跟離初六還有十來天,李綺娘便想趁著現在不忙去給小滿找學堂。
沒想到,前幾天來過的錢王氏又登門了。
“姑娘剛回京城,不知可否聽說了酒令?”寒暄幾句之后,錢王氏便納正題。
雪懷一怔,酒令?不讓喝酒?來酒樓的客人只能喝茶喝白開水?
珍珠忙道:“東家,小的也是剛剛知道酒令的事,因為遷都的原因,從京城到平城,這一帶很多地方的百姓要麼逃難,要麼被匪患滋擾,民不聊生,流離失所,耕地更是十畝九荒。江淮一帶又遇災,這兩年的收都不好。萬歲爺雖然下令免了三年賦稅,可也難以緩解缺糧之危。而釀酒是很費糧食的,因此,現在那些讀書人們紛紛上書,請朝廷頒布酒令,仿照宋代的做法,止民間私人釀酒,商家更不能隨意販賣。”
平城的李食記雖然只是食肆,和酒樓無法相比,UU看書 www.uukanshu.com客人們也只是小酌幾杯,可即使僅是小酌,李食記每個月的酒水利潤,也是一筆不菲的收。
就連李綺娘,也沒把酒水的事放在心上。以的經驗,酒樓開起來,便會有酒坊找上門來,主送酒過來代賣,賣得好當然更好,賣得不好,到時讓酒坊把余下的酒再拉回去,酒樓是不會在酒水上面錢的。
可是聽珍珠說的這個勞什子的酒令,開酒坊的豈非要關門了?
雪懷看看珍珠,又看看錢王氏,道:“嫂子專程跑一趟,就是為了提醒我,這個酒令的事?”
雪懷心深認為,這所謂的酒令一定會頒布,只是早晚的問題。
錢王氏還是那副喜興模樣:“姑娘果真是通,雪懷看看珍珠,又看看錢王氏,道:“嫂子專程跑一趟,就是為了提醒我,這個酒令的事?”
雪懷心深認為,這所謂的酒令一定會頒布,只是早晚的問題。
錢王氏還是那副喜興模樣:“姑娘果真是通,
溫二姑娘美貌無雙,人們提起卻要道一聲嘆息,只因她生來是個啞子。誰知有一日,從牆頭掉下砸在靖王世子身上的溫二姑娘突然開口說話了。
.外穿書,成了被人算計,替嫁給植物人的炮灰女配。 新婚夜,一個烏龍之吻,昏睡多年的王爺竟然醒了! 楚元容成了王府的香餑餑,司家的大恩人。 小姑子們寵著,4.公公婆婆護著,更有讓人聞風喪膽的殘暴王爺疼著……原書女主眼睛都氣紅了,到處嚷嚷:「楚元容不能生育」 沒想到,嫁過去不到兩個月,楚元容竟然孕吐了! 而拋棄了她的楚家,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連給她提鞋都不配! .
【文案一】容舒嫁顧長晉時,并不知他心有所屬,更不知她娘為了讓她得償所愿,逼著顧長晉的心上人遠嫁肅州。成婚三年后,顧長晉被當朝皇后尋回,成了太子,而容家一朝落難,抄家罷爵,舉家流放肅州。容舒連夜去求顧長晉,卻被他囚禁在別院。入主東宮后,他更是連夜去了肅州,接回那位剛和離的心上人。容舒忽然明白,一切都非偶然。三年的冷遇,早已讓她看清了顧長晉的心,他恨她。容舒飲下了皇后送來的毒酒,在顧長晉歸來之時,笑著同他道:“怪我當初招惹了你,如今我將正妻之位還與她,只求殿下高抬貴手,容我母親安享晚年。”再一睜眼,容舒回到了與顧長晉成親後的第一日。她望著躺在她身側的俊美郎君,心如止水,只想著,該如何將他那位心上人接回上京,而後與他和離,從此一別兩寬。 【文案二】新科狀元顧長晉生得芝蘭玉樹,貌若潘安。雖出身寒門,但因才貌出眾,被承安侯相中,娶了侯府嫡長女容舒為妻。人人都道顧長晉運道好,卻不料成婚不到一年,這對金童玉女竟然和離了。然最讓人吃驚的是,沒多久,顧長晉竟搖身一變,成了東宮太子。京中貴女無不嗟嘆容舒運道差,不僅太子妃之位沒了,還得罪了未來的皇帝,往後的日子可怎麼活喲。彼時誰都沒想到,那位矜貴冷峻的太子,有朝一日會立在侯府門外,於簌簌風雪中,求娶容舒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