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遊戲競技 網遊之全民領主 第一百七十二章 雪夜襲凌城

《網遊之全民領主》 第一百七十二章 雪夜襲凌城

“對面就是吳三桂的大軍,不得不說,吳三桂排兵佈陣頗得要領。”

周亞夫跟著楚天來到沂河邊,觀察吳三桂大軍的虛實。

作爲軍師的房玄齡也在觀察對岸:“吳三桂的兵馬有三萬原本是昌豨麾下的泰山賊,如果以臧霸、孫觀的名義對他們進行招攬,即使他們不投降,軍心也會因此搖。”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可架設浮橋渡河攻擊,令臧霸、孫觀爲先鋒。若是遇到對面的泰山賊,則可讓他們對其進行勸降。”

楚天很快明白房玄齡的意思。

兩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楚天與房玄齡逐漸默契。

“不過還要等待合適的時機。”

楚天不著急進攻吳三桂,只要他願意,他可以強制泰山賊在一夜之間鋪設浮橋渡河。

泰山賊與黃巾軍差不多,都是不需要支付俸祿的炮灰,苦活也由他們來承擔,真正的銳部隊,只有在關鍵時刻纔會派上用場。

此時伊禮正在和薛仁貴單挑,被薛仁貴輕易擊敗,按倒在雪地裡。

“好大的力氣,是我敗了。”

伊禮不得不承認薛仁貴的武力遠在他之上。

楚天見尹禮主找薛仁貴單挑,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嗎?

泰山賊裡除了臧霸、孫觀二人的屬能看以外,其他人都是黃金級的武將,與張闓、糜芳屬於同一水平。

他們還沒有臣服楚天,想要讓他們放棄兵權,還要展現絕對的武力——擊破吳三桂。

吳三桂有些焦躁不安,楚天集結五萬人,在氣勢上倒了他的三萬餘人。

但楚天始終沒有渡河進攻,反而令吳三桂無法判斷楚天的意圖。

“你們幾人前去北海國請青州黃巾軍快速南下,如果瑯琊國被統一,則大事去矣!”

Advertisement

“你等前去莒城,找瑯琊國相蕭建求援,現在脣亡齒寒,他不能不救!”

吳三桂派出了兩支親兵,分別求援。

莒縣的諸侯蕭建手中有兩萬職業士兵,收到吳三桂的求援信,詢問異人門客的意見。

異人門客聽說夏城的楚天打過來,一時間雀無聲。

他們從來沒有與楚天有過鋒,但知道楚天攻陷瑯琊城、於都縣會戰擊敗聯軍之事,大爲畏懼。

“國相大人,我們不如靜觀其變。”

“夏城楚子謀提虎狼之師,不可與之鋒。”

“夏城大將李廣、花木蘭,萬人敵也,縱使我方有十萬雄兵,不是對手。”

異人門客,也就是投靠蕭建的玩家七八舌,多半是鼓吹楚天勢不可擋,勸蕭建不要出兵援助吳三桂,避免引火燒

蕭建對楚天的瞭解不多,但楚天在玩家羣之中大名鼎鼎,兩次史詩戰役的第一名,再加上最近佔領兩個縣,大敗反楚天同盟,令人畏懼。

大多數玩家如非立場不同,不會與一個風頭正甚的領主爲敵。

蕭建聽了一羣異人門客吹捧楚天,大爲不悅:“你們可以退下去了。”

考慮到楚天對莒縣的威脅,蕭建還是決定出兵萬餘相助吳三桂防守莒縣。

莒城的兵馬調,異人門客發現蕭建一意孤行,不免失

有些諸侯可以聽進異人的建議,但是有些諸侯不會。要是所有諸侯都可以聽勸,那麼也沒有昏君之說。

“蕭建麾下沒有名將,怎麼可能擊敗楚子謀。”

“這下我們完了,老子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混到門客的位置,每天白吃白住。現在蕭建自尋死路,以後不知道又該投奔誰。”

“不如去投靠夏城的楚子謀好了,他有兩縣之地,勢力比蕭建還要強盛。作爲東漢區第一領主,已經是一個小諸侯。”

“他的麾下人才濟濟,又不招收食客,我們想要在他那裡混一口飯吃不容易啊。”

“卻也未必,只要我們有功勞……”

一衆異人門客已經在爲自己謀求後路。他們本來就不指在三國沒有名氣、歷史上被臧霸打敗的蕭建可以逐鹿中原。投靠他只是想要混口飯吃,以及將來作爲升遷的跳板。

蕭建率領萬餘莒縣士兵前去支援吳三桂,幾十面旗幟招展。

“這個蠢貨。”

齊小白聽說蕭建帶著士兵增援吳三桂,不由嘀咕。

楚天臨時在營帳中政,不急不緩地與吳三桂對峙。

最近瑯琊國大量的流民,包括玩家,他們絕大多數來自於北海國。

北海黃巾軍太多,民不聊生,平民要麼選擇加黃巾軍,要麼選擇逃亡。

對毗鄰北海國的瑯琊國而言,這是一個吸納青州人口的好機會。

按照管理戶籍的房玄齡彙報,楚天治下的領土最近有大約2萬流民來自於北海國,楚天將他們全部安置在夏城城外,慢慢消化。

夏城的人口原本有五萬,後來遷移了瑯琊城的十萬人充實夏城,再加上兩萬北海國流民,一共有十七萬人,爲楚天領土的第二大城。

李悝組織流民開墾荒地、興修水利、開鑿排水渠和下水道。

城池規劃比較繁瑣,夏城的規模已經擴大到要開鑿更加複雜的城市下水道的地步,否則很快就會瘟疫橫行。

還好《領主》裡有專門的明渠、暗渠等建築圖紙,興修城市下水道的速度也很快。

不過這是要花錢的……

徐州世家資助給楚天的一筆橫財很快就被楚天敗

楚天更多的收還是來自於戰利品、田賦、市稅、賣地、以及領主府的經濟建築。

“主公,下雪了。”

在軍帳外擔任護衛的薛仁貴按照楚天的命令,在下雪以後提醒楚天。

楚天披上披風,來到帳外,只見天灰濛,大雪紛飛。

“令泰山賊準備鋪設浮橋,渡河攻擊吳三桂。”

楚天知道決勝的時機即將到來,於是員大軍進行準備。

楚天的大軍已經提前準備好了木材和木板船。

河面的冰塊不牢固,數萬人馬渡河一定會坍塌,因此只有藉助浮橋才能過去。

泰山賊被楚天當做是炮灰,搭建浮橋這樣的苦差事當然落在他們上。

“寒冬臘月還要出來打仗,真是遭罪。”

泰山賊搬運木板和木船,苦不迭,手指被凍僵。

沒有多人願意在寒冬行軍打仗。

吳三桂佈置在河邊巡邏的斥候騎兵發現臣服於楚天的泰山賊開始搭設浮橋,頓時大驚失,立即飛報吳三桂。

“派遣兩千弓箭手前往岸邊紮營,一旦對方搭設的浮橋靠近,萬箭齊發。”

吳三桂自有方法對付對方的浮橋。

以對面泰山賊的士氣,本無法承大量弓箭手出的箭雨,很快就會因爲士氣跌落到谷底而崩潰。

兩千弓箭手出營,在對面另外紮營,時刻盯架設浮橋的泰山賊。

“我們被對面的敵人發現了,浮橋還要修嗎?”

泰山賊因爲對面出現的弓箭手而一陣恐慌,詢問他們的首領尹禮。

尹禮又請示目前泰山賊的最高人楚天。

“繼續修,修到對面的弓箭程範圍之爲止。”

“是。”

尹禮雖然不明白楚天爲何突然致力於修橋,但楚天展示的武力讓他不得不按照楚天的安排行事。

於是泰山賊繼續冒著大雪在沂河上架橋。

“對面的人是傻子嗎?寒冬臘月不回家抱老婆孩子,來到河邊數日都沒有進攻,直到現在才修橋,而且還被我們發現。”

吳三桂派來的弓箭手只當看笑話。

有弓箭手駐守,浮橋本就修不,這就是山河之險。

防守一方只要用幾百幾千人,就可以擋住十萬大軍。

泰山賊同樣明白這個道理,在楚天的威下,還是不得不修橋。

當浮橋修了一大半,進對面的弓箭手程以後,一個泰山賊被死,其餘泰山賊一鬨而散。

尹禮將此事上報給楚天,他也算是完了楚天代給他的任務。

楚天只是安排尹禮親自帶兵守住修了一大半的浮橋,讓他按兵不

尹禮不明就裡,還是允諾下來。

“花木蘭那邊已經開始奇襲了。”

楚天估算時間,他只給花木蘭一天時間,要求其在大雪天強行軍60公里,從楚天的勢力範圍進莒縣的勢力範圍,夜襲凌城。

一隻黑的戰鷹在空中盤旋,銳利的眼神倒映著下方空曠的場景。

在它的眼中,有一座駐紮了數百士兵的村莊,村莊裡還有用於傳遞軍的烽燧。

花木蘭率領2100名輕騎兵從距離莒縣凌城南部有60公里的村子出發,一路向凌城急行軍,藉助大雪的掩護奇襲凌城,吳三桂的據點!

騎兵一路冒雪行進30公里,甚至有戰馬和士兵途中凍死。

突襲是要付出代價的。

戰鷹落在花木蘭的手臂上。

花木蘭其羽翼,從戰鷹的聲和舉止,大概可以判斷出在前方5公里有一支駐紮著守軍的村莊。

吳三桂爲人小心,在凌城附近的村莊駐紮了用於點燃烽火通風報信的守軍。

一旦有人想要襲擊凌城,凌城守軍可立即做出反應,讓襲者損失慘重。

“強行軍!全殲前方村莊的守軍!”

花木蘭下令,一百個鐵鷹斥候和兩千個輕騎兵冒著風雪,加快行軍速度。

在惡劣的環境強行軍不是誰都能做到,與兵種和武將有關。

如果是一泰山賊,別說在惡劣的環境下行軍,即使正常走30公里,士氣早就跌落,甚至會因此譁變。

但花木蘭“巾幗英雄”的特可以降低部隊士氣下降的速度。

這也是爲何有些士兵願意爲主將死戰。

距離凌城南邊25公里的村莊,此時守軍還沒有發現花木蘭的騎兵靠近。

這座村莊設立了木柵,部署有幾百個泰山賊,他們原本是昌豨的部下,後來投靠吳三桂。

吳三桂沒有時間也沒有金錢將三萬泰山賊轉職爲職業士兵。

兩個巡邏的泰山賊被流矢中,倒在雪地中。

花木蘭揹著箭囊,手握角弓,帶著下馬的騎兵襲擊這座村莊。

的指揮下,下馬騎兵散開,封鎖村莊的所有出口。

駐守在村莊的泰山賊似乎發現不對勁之,周圍太安靜了。

幾個泰山賊打開木門,出來探查。

一支利箭穿其中一個山賊的咽

“有敵人!”

山賊立即大起來,但迎面而來的是集的箭雨!

一個山賊的手腕被利箭穿,箭矢的力道過大,甚至將他的手腕釘在木柵欄上!

“殺!”

下馬騎兵拔出明晃晃的唐刀,一擁而上,奪取村門!

村莊裡的泰山賊想不到大雪天敵人會進行突襲,倉促應戰,被花木蘭和率領的騎兵擊潰,潰不軍。

山賊想要點燃烽火,被刀砍殺。

花木蘭手中握著一把唐刀,連殺四個泰山賊,其中一刀甚至將對方連人帶甲砍翻。

“將軍,俘虜的泰山賊該當如何置?”

“全部殺了。”

花木蘭將村莊裡的泰山賊全部斬殺,避免奇襲走風聲。

萬一有泰山賊通風報信,這次奇襲就失去了意義,會導致戰爭長期僵持不下,死傷更多人。

花木蘭的騎兵在這座村莊獲得補給,稍作休整。

的手中有一卷地圖,這是莒縣的徐盛提供的重要品。

據村莊的位置,花木蘭推測出的軍隊距離凌城還有25公里。

此時天已暗。

夜間強行軍更加艱難,的騎兵面臨的是更加惡劣的天氣。

夜間的溫度還會持續下降,其寒冷不是添加就可以抵的,戰馬更加難以承寒意。

“繼續行軍,一定要在破曉之前趕到凌城,然後攻陷之!”

花木蘭最終還是決定完奇襲。

“李廣將軍的騎兵怎麼還沒有跟上?”

花木蘭安排李廣殿後,作爲奇襲失敗時的援軍。

爲了全殲這座村莊的敵人,耽擱一點時間,按照騎兵的行軍速度進行推算,此時李廣應該已經追上。

然而,花木蘭在村莊又休整半個時辰,還是沒有見到李廣的蹤影。

“李廣將軍不會迷路了吧……”

花木蘭只有想到這種可能。

以李廣有些莽撞的格,不像是會臨陣怯敵的人。

“算了,我們的兵力應該可以攻陷凌城。繼續等下去,將會耽擱時間。”

李廣遲遲沒有出現,花木蘭放棄與李廣匯合,獨自帶著輕騎兵在夜間出發,冒著風雪與寒冷,向凌城快速進軍。

WWW●TтkΛ n●C〇

而在後方,李廣和花木蘭猜測的一樣,他真的迷路了。

途中一座村莊有兩條岔路,由於大雪掩蓋了前面騎兵的馬蹄印,再加上李廣的判斷失誤,於是與花木蘭走了一條完全不同方向的路。

李廣一直向前趕路,卻無法追上花木蘭的騎兵,不自言自語:“沒想到花木蘭的進軍速度這麼快,我連的影子都看不到,真乃世間神將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