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絕色醫妃不好惹 番外:東蜀篇14(長嬴視角)

《絕色醫妃不好惹》 番外:東蜀篇14(長嬴視角)

 我耶律長嬴,是東蜀的太子。

 不過我和其他在皇宮里長大的小孩不一樣,他們除了父皇之外,都有自己的母妃陪著長大。

 就連只是記在宋娘娘名下的大皇兄,也有宋娘娘無微不至的關

 除了父皇,我只有月影月夕兩位姑姑陪著。

 每年,我的舅舅舅母都會讓人給我捎來很多有趣的小玩意;有時候外祖父外祖母也會來東蜀看我。

 但我的母后……

 我的母后雖然是東蜀的皇后,可在我的印象里,永遠都在重華宮里安靜的睡著,有的時候,父皇在母后邊一坐便是半日。

 父皇對我很好,從來不許宮里人說我半句閑話,旁人都是太傅教導,唯有我,從小便是父皇帶在邊親自教導。

 可我還是有些害怕父皇,許是他從來不笑吧。

 我很好奇母后究竟為什麼會變這樣,也很好奇母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可這些問題我知道父皇不會告訴我,我也不敢去問他,只好去問兩位姑姑。

 兩位姑姑只是告訴我,母后很我,現在這樣是生病了。

 如果我天天來看,陪說話,興許有一天母后聽到了就會醒過來。

 那時的我實在是太小了,本沒有注意到兩位姑姑說這話之時,眼底的閃躲與悲戚,也沒有注意到父皇每每看向母后時,那眼底的傷痛。

Advertisement

 我天真的以為,母后真的會有醒來的那一天。

 直到我年歲漸長,再也不是兒時那個天真的孩,我也不再追問兩位姑姑有關母后的事

 因為那時的我已經明白:

 或許母后不會再有醒過來的那一天了。

 縱然宮里的宮人都說,母后之所以會昏睡不醒,是因為曾經的徐氏在生完我之后,向的膳食里投放了毒藥。

 可我知道,事實不是這樣的。

 即便他們都不想讓我知曉當年發生的事

 但從外祖父以及兩位姑姑他們對父皇的態度,我還是覺到一些蹊蹺。

 而這些蹊蹺漸漸在我的心里形了一個想法:

 他們一直瞞著我,大概就是因為,母后的昏睡是與父皇有關吧。

 不過既然他們都不愿意讓我知曉這些事,那我就如他們所愿。

 可好景不長,我十一歲那年,母后薨逝了。

 沉睡十一年,最后于睡夢中離開了所有的親人。

 母后薨逝的那天,父皇將所有人都趕出了重華宮外,自己抱著母后的在重華宮坐了整整一夜。

 直到第二日我帶人破門而之時,父皇雙目猩紅,抱著母后一,仿佛變了一座雕像。

 但他到底是東蜀的帝王,縱然母后的薨逝讓他悲痛萬分,可他卻不能為此一直沉淪下去。

 縱然再不舍母后,卻也不能不讓土為安。

 父皇說整個北蜀后宮沒有一個嬪妃有資格持母后的喪儀。

 所以到了最后,母后的喪儀,是我親自持的。

 雖然這些年母后從未陪伴過我一日,父皇也一直教導我男兒有淚不輕彈的道理。

 可看著母后的靈柩,我還是忍不住哭了。

 我知道,從今往后,我是真的沒有母親了。

 在母后的喪儀上,我終于見到了我那從未面的舅舅舅母。

 尤其是舅母,早已是哭的雙眼通紅。

 我聽兩位姑姑提起過,舅母未出閣時與母后便是閨中友。

 母后于舅母來說亦親亦友,的離去,對舅母而言定然也是不小的打擊。

 而父皇,在喪儀結束之后,他親自將母后的靈柩送了自己的陵墓,在這段時日之中,始終一言不發。

 不過短短幾日,父皇卻像是一下子蒼老了十幾歲一般。

 鬢邊原本濃黑的頭發突然變得花白起來。

 在母后頭七那天夜里,我躺在自己的寢宮之中輾轉不能眠。

 最后我還是去了慈恩殿,母后的牌位暫時供奉在那里,我想去和母后說說話。

 可我卻在慈恩殿外聽到了里面傳出的人聲,那是父皇的聲音。

 我停下了腳步,仔細聽著父皇的自言自語。

 我聽到他說:“我與長嬴守了你整整十一年,你還是不肯醒來給我一個彌補的機會,你果然還是不愿意原諒我的吧?”

 這一刻,我終于確認了自己曾經的猜測。

 父皇一個人說了很多他們過去發生的事,到最后,竟然低低的嗚咽了起來。

 在這個夜晚,在空無旁人的慈恩殿里,我的父皇終于卸下了他作為一個帝王的偽裝,泣不聲。

 我不忍心打擾他卻也不忍心再聽下去,默默的離開了慈恩殿。

 從父皇的自言自語之中,我大抵還原了當年的故事。

 縱然這一切都是因父皇而起,可在我缺失母后的那些年里,是父皇,給了我全部的關

 所有人都可以責怪父皇,但我不可以。

 或許的世界里,本來就說不清誰對誰錯。

 可我還是不明白,如果父皇真的這麼在意母后,為什麼當初,會將母后到那個地步呢?

 如果真的在意,為什麼不能好好把握當下?

 一定要等到無可挽回之后才后悔莫及。

 是不是在每個人的心中,只有未曾得到的和已經失去的,才是最重要的?

 慈恩殿那一晚的事,我不曾同任何人提起過。

 而父皇在人前,依舊是東蜀那個殺伐果斷,令人懼怕的帝王。

 只是從前父皇便不笑,在母后離開之后,更是變得喜怒無常。

 唯有在面對我時,會偶爾出些許笑意。

 我想,大概是從我的眉目間,他看到了母后的影子吧。

 我十八歲那年,父皇已經沒有了可以教我的東西,他從他坐了多年的皇位上退了下來,傳位于我。

 而在我登基的第二個月,父皇生了一場大病,太醫束手無策,因為父皇不肯吃藥也不肯好好配合太醫治療。

 就仿佛,是存心尋死。

 我知道他的心病,他是想快點去見母后。

 他害怕拖得太久,母后會等的不耐煩。

 即便我再不舍,可倘若這是父皇的選擇,我會尊重并全他。

 父皇彌留之際之時,一直念著的,是母后的名字。

 后來,我將他們合葬于陵墓之中。

 我想,不管母后會不會原諒父皇,這個時候,他們應該已經在另一個世界相遇了吧?

 (東蜀篇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