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和鄭榮二者都選擇了這件云龍鎮尺?
這個結果并不讓人意外,很明顯,在這總決賽的最后一局,兩位鑒寶宗師終于見的打了意見一致。
“我來說說這云龍鎮尺的來歷吧!”
鄭榮小心翼翼的來到展臺上,他的緒看起來有些張,甚至在說話的時候,話語間還帶著明顯的音。
他不敢有毫的松懈了,特別是眼前的這雙云龍鎮尺,萬一說錯了哪個環節,那麼等待他的便是萬劫不復的境地。
鄭榮指著大屏幕上云龍鎮尺放大的細節解釋道:“大家看到了嗎?在這雙鎮尺上,首先在他的四個邊角上都有明顯的云龍、祥龍的紋路,一般而言在古代,但凡有這種祥云、云龍符文的件,十有八九都跟皇宮有關,大家眼前的這套鎮尺也不例外!”
“但是它卻不是皇帝、妃子所用的件,原因無他,這就跟它表面所提到的八個字有著不可分的關系了,千年一冊用萬年!這句話表面來看并不出奇,但是大家把史冊翻到永樂年間的,就能發現這是一位皇帝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明永樂皇帝,明祖朱棣!”
“明祖朱棣是怎樣的一個皇帝,說他是明朝時期最有影響力的皇帝也不為過,他登基上位都干了些什麼事兒?立王削藩王!遷都燕京建宮紫城!統一四書八文,并且修繕了歷史上最偉大、集齊歷史、文學、文明、科學記載的千古一書《永樂大典》!”
“說到千古一書,這便跟我們眼前的這對云龍鎮尺聯系上了,在史冊上就明確記載過一個事件,當年明祖朱棣宣布修繕永樂大典的到時候,便命人親自打造過一對鎮尺!上手題字!賜予修繕永樂大典的功臣姚書劍!說的直接些這對鎮尺就是用來鎮永樂大典用的!”
“雖然它的材質只是普通的黃銅料子,但它的做工卻毫都不含糊,尤其是朱棣皇帝書寫的這八個大字,采取了鑲金渡邊的工藝,使得這一對鎮尺的呈相大氣盡顯皇家威嚴!”
“另外關于這對鎮尺,在史冊上也有明確的記載,姚書劍代表眾人收下皇帝的這對鎮尺之后,隨后在永樂大典修繕完之后,將這對云龍鎮尺原封不的還給了明祖朱棣,用他的話來說,這對鎮尺他一人承不起,因為修繕《永樂大典》用了將近數千人,書寫了3.7億的字數,功勞不是他一個人的,是所有為《永樂大典》付出辛勞汗水的人!”
“再后來這幅云龍鎮尺就被朱棣封存在紫城的藏書閣,一直到后來八國聯軍打燕京,永樂大典和這對云龍鎮尺都被強盜給搶走了,所以我也非常能夠理解劉東師傅的心,永樂大典被稱為華夏第一書,將近三個多億字數的永樂大典記載著華夏文的始末,記載著華夏五千年的聞名!”
“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說,永樂大典的每一冊書,它的每一個字,都是我們華夏人的寶藏,都是我們的無價之寶!都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無價國寶!”
這一局,鄭榮非常的聰明,他巧妙的利用國寶在攝像頭前煽了一波,使得現場的觀眾、甚至包括劉東在都忍不住起立鼓掌。
他功調起觀眾們的國緒,一度將現場的氣氛烘托到了極點,得到了許多觀眾的肯定。
“厲害了厲害了!這次終于到了鄭榮的發力啊!最后一局功發出他不凡的實力啊!在此之前鄭榮最缺的就是歷史知識的沉淀,最后一局撞在他的槍口上了啊!很明顯他對明祖朱棣的了解很徹啊!”
“我有種預!第三局鄭榮大概率會贏下來,那結局怎麼辦?是判斷沈秋冠軍還是鄭榮冠軍,沈秋前面三局兩勝贏得了鄭榮,但他自己又口出狂言說掉分就是輸?好奇最后節目組會判定誰才是最后的國師榜大師!”
“說回來《永樂大典》!它的歷史珍藏參考的意義在我國國寶上排名第一,甚至重要比秦始皇的傳國玉璽還要靠前,云龍鎮尺的回歸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這也意味著接下來永樂大典也即將回歸祖國的懷抱!這不也從另一方面驗證了我們祖國的強大?”
主持人劉東是眼眶中閃爍著淚花,他朝鄭榮點頭說道:“很好很好,鄭榮分析詮釋的很全面,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對鎮尺確實是歷史上朱棣皇帝賜的鎮尺!是馬安度先生上個月從英格蘭的商人手上高價買回來的!并且把它捐贈給了我們燕京博館!我們再次把熱烈的掌聲送給馬安度先生,謝他為我國的國寶回歸所做的貢獻!掌聲送給馬安度先生!”
熱烈人掌聲過后,就到了重要的估價環節。
鄭榮直截了當的將手中的題板呈現出來,題板上的價格也是隨之亮相了出來,兩個醒目的大字呈現了出來。
無價!
“對不起各位,對于這種級別的國寶,鄭榮沒有資格對它進行估價,它是屬于我們華夏民族的國寶,這絕對是不能用價格去衡量它的價值,哪怕我今天被淘汰了,我題板上也不能寫出價格!因為它在我們每一個華夏人的心中都是稀世珍寶!都是無價之寶!謝謝!”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鄭榮話音落下,又一次得到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網絡直播平臺上也是沸騰一片,滿屏幕的666!
“這次必須要給鄭榮點贊了,雖然我本人也不喜歡鄭榮的作風,但是他剛才所說的這些話沒病,無價之寶也是沒病!他說出了我們每個人的心聲!這個必須要點贊啊!”
“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總來說鄭榮的表現可圈可點,跟前面兩局的表現截然不同,就好像突然換了一個人似的,他所說的這些話一點病都挑不出來,那沈秋怎麼辦?這尼瑪把該說的臺詞都說完了啊!難道沈秋要把鄭榮的話復讀一遍的嗎?”
“對啊!沈秋怎麼辦啊!鄭榮把該說的臺詞全都說了!那接下來沈秋怎麼辦啊?這就吃了時間上的虧了呀!如果沈秋早一點選定下來,我覺得他說的比鄭榮要好!現在就明顯要吃虧多了呀!”
果不其然,雷聲般的掌聲落下,所有人的目隨即落到了沈秋的上。
卻見沈秋仍舊是一副輕描淡寫的表態度,哪怕是鄭榮改變了眾人對他的態度,哪怕他收獲了雷鳴般的掌聲和肯定。
“各位,鄭榮說的很好,詮釋了云龍鎮尺的作用和重要,就他所說的這一番話,我個人表示贊同,但是他顯然低估了一點!低估了這一局的玄機!它是作為國師榜大賽的軸戲登場的,如果只是握拳頭大喊口號,標價上寫出無價之寶的估價,那豈不是三歲的小孩都能拿到國師榜大師名號?”
沈秋要麼不開口,一開口就讓全場的觀眾們啞口無言,這確實中了問題的核心容。
對啊!如果僅僅是喊幾聲熱的口號,寫上無價之寶的估價,那豈不是只要是個人!有手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