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國師榜晉級賽的第三開始了。
起始地依然是燕京育館,然而觀眾席位上卻沒有觀眾,網絡直播平臺也沒了直播設備,只有電視臺的十多個攝像機整齊有列的在會場上一字擺開。
很明顯,這第三的晉級賽并不是采用直播的方式,而是燕京電視臺慣有的錄播方式。
包括沈秋在的三十名晉級的選手陸續在節目組安排的位置上坐下,都是按照節目組隨即分配的組合落座,鄭榮和唐小開、沈秋和秦輕語、沈步其搭配了一個新人、臧坤大師則搭配了以為四十多歲的中間鑒寶師傅。
“好的各位!歡迎大家重新回到我們國師榜的比賽現場。”
韓千禧今天的穿著尤為的大氣,一襲紅修的禮服加,恰到好的版型把凹凸有致的材襯托的惟妙惟肖。
“各位選手,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吧?我們今天的第三晉級賽是用一種特別的方式進行,是的!今天三十進十二強的晉級賽我們將采取錄播的方式,的比賽規則請聽我細細說來。”
“三十位選手被分為了十五個組,相繼完我們節目組所布置的任務,今年是乙亥年,豬年!同時也是清朝的新覺羅皇太極創朝創代的日子,皇太極是清朝的開國皇帝,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同時極其熱狩獵,所以今天的任務就來了!”
“接下來的所有的選手,都將會去朝門古玩一號市場!你們每個人都有一千塊的啟資金,兩個人加起來也就是兩千塊,大家所要做的就是用這兩千塊的啟資金,在一號市場尋寶撿,每個組是兩件藏品一個小時的時間,藏品的主題必須要跟清朝有關,必須要跟狩獵、或者乙亥年豬年有關!最后我們將據各位師傅找到的藏品價值累計,以及累計分值、得出第三參賽者前十二強的名單!”
“這一各位除了有一個小時的時間規定,還有嚴格的穿戴要求,比賽的選手不得暴出自己的份,一旦有人暴出參賽選手的份或者是有任何違規作弊的嫌疑,將會現場取消參賽資格!每一組我們都將會安排攝影師便攜拍攝,如有違規嫌疑嚴懲不貸!”
韓千禧的規則宣布之后,現場的參賽選手們也是不由自主的議論了開來,這一淘汰賽的模式跟去年《大師鑒寶》的模式大徑相同,難就難在要在朝門1號市場找到關于清朝、狩獵、豬元素的古董古玩。
朝門一號市場,在燕京古玩界混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魚目混雜的古玩市場,每天都會從全國的四面八方涌進來無數的寶貝,只是這些寶貝都要打上雙引號。
如今,朝門古玩市場的規模是大于潘家園市場的,但要論市場藏品的質量那就無法相提并論了,可以這麼說,在朝門古玩市場,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假貨高仿,想要從浩海般的市場找到一件真跡,那簡直比登天還要難。
最關鍵只有兩千塊的標準,這個價格在古玩市場上想要買到清朝時期的古董古玩,那更是難上加難。
并且還要找到是清朝、狩獵、或者豬年的元素,這個作難度系數也是可想而知,當然了,朝門古玩市場也并非是一無是,去年年底的時候就有個老爺子在市場花五百塊買到了一件西漢時期的青銅酒杯,轉手就賣了八百多萬,單車博了小汽車,在古玩界也是轟一時。
但故事終究是故事,參賽的選手都明白一個道理,想要進國師榜前十的名次,還是得拿出真材實料來。
再接著,韓千禧又敘述了的分值累計規則,第三晉級賽的第一名將會獲得九十分的分值、類推下去第二名則是81分,第十名將只有9分的峰值。
從峰值的累計規則上可以看出來,前第一名到前五名的競爭將會特別的激烈,第五名之后反而沒有了晉級前三甲的機會,這樣的晉級賽設定合合理,不存在任何的運氣分,想要站到國師榜至高的位置,必須得靠自的實力。
“好的!現在我宣布!第三晉級賽現在開始!”
……
日中的朝門古玩市場艷高照。
盡管是中午的時間,但朝門的顧客、商販們卻是人來人往,朝門的占地面積高達四百多畝,整個市場呈現出一個正圓形的形狀規則,就好比是一個重慶的九宮格子火鍋,圓弧的壁是門面店面是租金最貴的,錯落開來的格子攤位則是些小打小鬧的攤販。
所以選手們來到朝門市場,首先逛的就是圓弧壁上的這些商家。
大家無一例外的全副武裝,一頂鴨舌帽搭配上墨鏡,基本上就遮住了面目,正常的流也不會出真面目。
沈秋和秦輕語兩頂運款式的鴨舌帽,倆人并肩走在市場大街上更像是出來逛街旅游的小。
“怎麼樣?沈秋?上次陪你比賽的是大明星,這次換了個名不見經傳的孩,心里面一定是有落差的吧?”
沈秋順手在大街上買了一糖葫蘆遞給秦輕語:“還別說,驗還真不一樣,去年來朝天門市場的時候是個天不怕地步,一無所有的愣頭青,經過這一年的時間,我心貪大了,想要的寶貝也多了!”
“想要的東西?你想要什麼?”
“我想要你……”
“啊……”
秦輕語面錯愕的表,紅騰爬滿了雙頰:“怎麼?沈秋?你就用一糖葫蘆來忽悠我嘛!”
沈秋噗嗤一聲笑開了,他手指著朝古玩市場的大門說道:“不如我就用這國師榜大賽的戒指跟你求婚吧?”
“沈秋你信心十足啊,我倒是覺得這一次你的挑戰難度很大,那一個個對手們都不是吃素的!”
沈秋正要回話,就看到斜對面的一家博古齋的店鋪,其中一件寶貝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秦輕語!你信不信,我已經找到一件可以稱霸的寶貝了!走!咱們要是能把它給拿下!第三晉級賽妥妥的第一名!”
“幾位好!幾位好!”
博古齋的老板也注意到了沈秋和秦輕語,這老板是一個約莫四十歲的中年,穿著打扮比較的特殊,戴一頂老燕京款式瓜皮帽,穿的也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黑大褂,角邊上濃的八字胡,乍一看這就是古玩界的老油條。
“幾位進來看看!看上我博古齋的什麼寶貝了?"老板滿臉笑容把二人迎了進去,另外負責跟蹤拍攝的攝影師也跟了進去。
沈秋不慌不忙,朝著老板點頭示意:“老板您貴姓?”
“免貴姓董!”
“是這樣的……我們對清朝時期的古董古玩比較的興趣,這樣!您給推薦幾件清朝時期的古董古玩!價錢不是事兒,但有一點必須給我們保真!”
嗯?
秦輕語清澈眼眸打量了一圈這家博古齋。
這博古齋的規模在朝門市場還算是中規中矩,兩件房的門面,木質貨架上以瓷雜件為主,玻璃柜臺上以金銀首飾、玉為主,店里頭的件比較的雜,個中的也都比較新。
新,在古玩圈可不是什麼褒義詞,只要被上新的標簽,那基本上都是高仿、仿的屬。
反正秦輕語這一圈下來是沒看到什麼特殊的寶貝,也不知道沈秋是被什麼給吸引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