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洪武年間小神醫 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節課

《洪武年間小神醫》 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節課

 清晨的太還未升起,陳松便去上朝。

 下朝之后,陳松收拾收拾東西,去了東宮。

 今天該給朱雄英上課了,陳松拿著給朱雄英上課的教材,來到了東宮門外。

 東宮早已經做好了準備,陳松剛剛出現在門外,等候多時的太監就將陳松帶了進去。

 來到后廳,朱標已經在這里等候多時了。

 “不用多禮,直接坐吧!”朱棣指了指左邊頭一個椅子。

 坐定之后,朱標問道:“準備的怎麼樣了?”

 “這是臣的教學章程!”陳松取出一本薄冊子,給了朱標。

 朱標從陳松手中接過這本薄冊子,翻看起來。

 “不錯,就按照你的章程來吧。

 對了,除過給英兒上課之外,順帶著也給允炆上課吧。”朱標說道。

 “好!”陳松回道。

 “那好吧,待會會有人安排,我還有事,就先走了。”朱標站起,朝著外面走去。

 沒過多久,一個太監走了進來。

 “陳大人,還請這邊走!”太監做出請的手勢后,開始給陳松帶路。

 教學的地方在后院,這里已經擺放了幾張桌子。

 朱雄英和朱允炆坐在一張桌子后面,在看到陳松走過來時,急忙站了起來,朝陳松行禮。

 “見過先生!”

 兩人非常恭敬,脆生生的說道。

 天地君親師,就算是朱標的兒子,也逃不過。

 “怪不得這些文人這麼喜歡當太子的老師,這個待遇,簡直沒誰了。”

 陳松走到朱雄英前方的一張桌子前,將帶著的背包放下,從里面取出了給朱雄英上課的教材。

 朱雄英和朱允炆現在已經認識不字了,雖然陳松現在才開始給兩人上課,但這并不代表之前沒人給朱雄英和朱允炆教過認字。

Advertisement

 東宮的屬里面,有一些之前就給朱雄英朱允炆哥倆教過,只不過他們并不是朱雄英和朱允炆的老師。

 陳松將一本教材放在了朱雄英面前的桌子上。

 陳松沒有想到給朱允炆準備,除了陳松自己使用的教材之外,只有一本。兩人共用一本教材并無不可。

 陳松授課的容目前主要以陳松簡化的教材為主。

 至于識字,教授四書五經,有那些東宮屬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陳松,是都察院右僉都史兼松江府市舶司提舉,也是太醫院院判。如果論親戚,你們要我一聲姑父。”

 陳松站在桌子前面,看著朱雄英和朱允炆。

 兩人年齡雖小,但也是皇家脈,對這些東西懂得比其他人多很多。

 “這麼厲害?先生竟然這麼厲害!”朱雄英一臉笑容,小手拍的砰砰作響。

 朱允炆有樣學樣,也拍著雙手。

 “咳咳,自我介紹完了,我先介紹一下咱們大明。”陳松清了清嗓子嗓子,說道:“你們可知道咱們大明有多大嗎?”

 話音剛落,朱雄英忽的一下站了起來,“先生,我聽父親說過。

 大明疆域浩瀚,有十三個布政司。”

 “說的不錯,那你們知道在大明之外,都有多國家,有那些國家嗎?”陳松再次問道。

 朱雄英一臉迷茫,他看著陳松,不知所措。

 從來沒有人給朱雄英說過這個,東宮中的屬也只會讓朱雄英好好學習,好好識字。

 “不知道,沒人說過,這很重要嗎?”朱雄英抬起頭,一張小臉上滿是好奇。

 “重要嗎?怎麼不重要?這事非常重要。

 在大明東邊,是高麗,再往東,是倭國。

 高麗以前奉前元為宗主國,但前元崩潰就在眼前,所以高麗不足為懼。

 至于倭國,如今的倭國國于分裂時期,那些失敗的人在倭國國無立足之地,所以他們就駕著船,跑出了國為了倭寇。”

 陳松的聲音響起,陳松盡可能講的淺顯一些,讓朱雄英能聽懂。

 朱雄英以前顯然沒有接過這方面,陳松說出倭寇的來歷后,朱雄英就陷了沉思。

 雖然年齡不大,可要比同齡人

 皇家的孩子,沒有一個簡單的。

 “先生,以前聽父親說過倭寇,可我從來不知道倭寇是怎麼來的。今天聽先生這樣說,我倒是明白了一些。

 可我還有些想不明白,以前聽父親和皇爺爺說,倭國就是個彈丸之地,地貧民乏,失敗的人應該更差才對,為何我大明不是倭寇的對手,消滅不了倭寇?”

 朱雄英那氣的聲音響起,語調雖然稚,但問題卻不稚。

 朱允炆傻呆呆的看著朱雄英,他本不知道朱雄英在說什麼,只是出了一副敬佩的目

 “大明怎麼不是倭寇的對手?倭寇就是海上流匪,正面對抗,如何打得過大明?

 之所以海疆經常到倭,那是因為倭寇居無定所,什麼時候想來,什麼時候就來。

 朝廷大軍不清楚倭寇的向,大明海疆遼闊,哪里有千日防賊的道理?”陳松耐心的解釋。

 不知什麼時候,朱元璋和朱標站在了院子的,他們兩個靜靜的看著眼前的場景。

 陳松說的神,沒有發現兩人。

 朱元璋著下,笑道:“英兒思維敏捷,雖然年,但思維清晰,問出來的這些問題非常有深度。

 陳松盡管不能通四書五經,但講起家國大事來,比那些迂腐的腐儒強的太多了。”

 “可是,英兒年,此時教授這些事,是不是為時過早?”朱標一臉疑

 “早?一點都不早,他是俺的孫子,是你的兒子,朝廷以后是他的,如果像尋常人家一樣,如何撐起大明的天?”朱元璋說道。

 “行了,走吧!”

 朱元璋轉過子,往外面走去。

 今天來這里,就是為了看看陳松教的怎麼樣,現在目的已經達到了,再看下去也沒有意義。

 ……

 太升到正空,陳松咽了一口唾沫,放下手中的書本。“看來要做個黑板才行,這樣干講,實在是太費勁了。”

 “好了,今天的課程就上到這里了。至于作業嘛,就先不留了。”陳松看著朱雄英和朱允炆。

 一個上午過去了,朱雄英還保持著旺盛的力,一旁的朱允炆卻昏昏睡。

 課只上半天,下午朱雄英和朱允炆還有其他的事

 “好誒!”朱雄英笑著拍著手,一下子把朱允炆驚醒。

 朱允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學著朱雄英,迷茫的拍著手。

 畢竟是小孩子,貪玩一些也很正常。

 陳松將東西收拾好,裝進帶來的包里,往外面走去。

 院子角落中的太監急忙過來收拾。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落山之后,尋常人家早早就上了床。

 可在皇家,距離上床的時間還尚早。

 書房中,朱元璋坐在書桌后,懷里抱著朱雄英。

 朱雄英是嫡長孫,備朱元璋疼

 和普通老農沒有區別,朱元璋的臉上滿是寵溺。

 “今天的先生好不好啊?你覺得教的怎麼樣啊?”朱元璋問道。

 朱雄英看著朱元璋,說道:“皇爺爺,這個先生教的好。好像這天下間就沒有他知道的事,我很喜歡。”

 “喜歡就好,那你今天都學了些什麼?”朱元璋笑瞇瞇的問道。

 朱標站在一旁,一臉笑容的看著。

 “學到了很多,知道了倭寇為什麼來咱們大明。知道朝廷為什麼要征伐西南,知道前元為什麼不是咱們大明的對手。”朱雄英掰著手指頭,一個一個的算著。

 “這麼多?”朱元璋一臉驚訝。

 他沒有想到朱雄英今天竟然學了這麼多的容。

 “那你說說,這些事都是為什麼呀?”朱元璋拍著朱雄英的額頭,笑問道。

 “皇爺爺,是這樣的……”

 朱雄英將今天上課時陳松講解的那些容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說的有些,但大上沒有什麼錯誤。

 短暫的不可置信之后,大笑聲響了起來。

 “哈哈哈,好好好,好啊。不錯,不錯,確實不錯。”朱元璋拍著朱雄英的肩膀,笑呵呵的說道。

 朱元璋沒有想到,僅僅一天的時間,朱雄英就知道了這麼多。

 朱元璋看了看朱標,又看向朱雄英,然后說道:“陳松雖然是個郎中,但有一本事,沒想到教書育人的本事,也要比那些尋常讀書人強上不知道多

 英兒不比尋常,以后是要主持朝政的,四書五經的那些東西知道一些就行了,沒有必要深究。

 俺可不想俺的孫兒以后是個皓首窮經的老學究。”

 這話朱標不知道該咋接,悻悻的笑了兩聲,不再言語。

 “那以后讓他給你上課,你開心嗎?”朱元璋問道。

 “開心,開心。他還說,要教我放火銃騎馬呢!”朱雄英高興的兩手直拍。

 “放火銃?騎馬?哈哈,陳松自己都沒放過幾次火銃,學會騎馬才多長時間,就敢夸下如此海口,哈哈,有意思,有意思啊。”

 朱元璋松開朱雄英,指了指朱標,“跟著你爹回去吧,爺爺還要忙!”

 朱雄英氣的沖著朱元璋說道:“好,皇爺爺,我們回去了,您也要早點睡覺哦!”

 “嘿嘿,趕回去吧!”朱元璋朱雄英的腦門,笑呵呵的說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