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從今天開始做藩王 第902章 困境

《從今天開始做藩王》 第902章 困境

“周小二,你是家里獨子,好好干,孝敬你爹娘。”趙煦出門的時候,拍了拍周小二的肩膀。

周小二整個人都傻掉了。

他今天去織布坊的時候忘記拿工牌了。

沒想一回來就見到這個陣仗。

他還以為家里出了事,有人找他娘麻煩。

正要拼命,沒想到卻是燕王到了他家查訪民

“噯。”周小二呆呆回了一句。

趙煦笑了笑,同侍衛們出了巷子,又輾轉去了其他民坊。

“燕王真是一個隨和的人,有他守著大頌,真是大頌人修來的福分。”周氏向巷口,還回味著剛才與燕王閑聊的時

這足夠他向四鄰吹上一輩子了。

周小二聞言,著自己的肩膀再次傻笑起來。

從周小二家離去。

趙煦隨便挑了個村子,同徐烈等人縱馬而去。

長居燕城的百姓,生活條件的改善是毋庸置疑的。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資源都首先富集于城市。

這是自然規律,即便是趙煦也無法避免。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想把人數占大頌最多的鄉民拋下。

大頌走向繁榮富強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

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最終依靠的還是發展和科技進步。

“殿下,這是馬場村。”向西行了二十里,趙煦和徐烈到了一個村子。

這村子只有一百戶人家。

Advertisement

由于村子里都相,一隊陌生人出現自然驚了里正和保長。

不過里正和保長顯然認識趙煦。

吃了一驚,他們立刻迎了上來。

寒暄了一陣,趙煦表明自己前來查訪民

于是讓里正和保長跟著自己一家家了解鄉民。

免得他們去和其他鄉民打招呼,遮掩一些問題。

不過,他想的似乎有些多余。

無論是里正還是保長似乎都坦坦

“這是誰家,日子不錯,竟然蓋起了大紅瓦房。”趙煦笑道,一進村子,他便注意到了。

里正孫東旭滿臉笑容,“這是王橋,王恩兄弟的家,他們家姐弟五個,以前是村子里最窮的一家,現在可是村子里最氣派的。”

“王橋?”趙煦不笑了笑。

這個名字他聽秦山說過,這兄弟兩個都是打仗不要命的家伙。

了解到這點,他了然了。

當兵的軍餉本就厚,這段時間,他們又拿到了不戰利品分紅。

能蓋起闊氣的紅瓦磚房也是理之中。

而且,他也樂于見到將士家里的日子蒸蒸日上。

否則,如何對得起在前線沖殺的他們。

不過現在王橋家大門閉,他就去了下一家。

里正在旁解釋。

王橋父母去探自己嫁到城里的兒了。

“這是誰家?紅瓦房也很氣派嘛。”與王橋家相隔不到十米,又是一家新蓋的紅瓦房。

和王橋家一樣,在紅瓦房前有塊籬笆圍起來的菜園子。

院子里正面是一排紅瓦房,東西兩側則是兩間紅瓦廂房,院子里鋪設了水泥地。

“回殿下,這是房玉龍家。”里正說道,“王橋家和他家蓋的房子都附和府衙的規劃,樣式也是參照府衙給的圖蓋的。”

趙煦出滿意地笑容。

這是他給劉福的提的要求。

無論是村子里的建設還是城里的建設都要有規劃。

房子不能任蓋,這邊一個,那邊一個。

這樣既沒有,將來也會影響到其他設施村。

所以,他親自繪制了規劃圖,令府衙執行。

在他的規劃里,村子里要預留出寬敞主的道路。

房子依道路而建,橫平豎直,人家與人家之間至留出十米間距。

至于宅院,前面必留一塊籬笆圍的菜園,菜園邊上建豬舍,舍等。

每戶人家都要負責自己宅院附近的衛生。

如此, 整個村子都這樣建起來,便顯得整齊劃一,且干凈觀。

不過,以當前大頌的發展程度。

百姓們還只能建紅瓦房。

但隨著大頌越來越富裕,將來這批紅瓦房打倒,便能建其一個個小別墅了。

“這個房玉龍也了不得,膽子大得很,今年向銀行借了錢,購買了染料專利,之后就發財了,在燕城還買了一宅院,這里的房子是他爹娘和弟弟,妹妹住的。”里正道。

趙煦同眾人走了進去。

院子里一個老丈,一個阿婆正在劈柴。

里正立刻向二人介紹了趙煦的份。

二人頓時驚訝不已,忙給趙煦讓座。

趙煦打量一番,發現房玉龍家果然很富裕。

家里置辦的東西很多,瓷,紅木桌椅等樣樣備。

在屋里還掛著些字畫。

“玉牛和玉淑都去公孰念書了,玉龍說他過了讀書的年紀,不能再讓弟弟和妹妹錯過。”了解趙煦前來的目的,房玉龍爹娘介紹起自家的況來,滿臉驕傲。

趙煦頻頻點頭,這就是當下燕州發展的一個影。

有人當兵贏得了榮譽,也贏得了金錢。

有人借著商貿這東風而一夜暴富。

公孰的出現,讓家有余錢的人家紛紛將子弟送去讀書。

盡管這段時間,江南戰火紛飛。

但江北的變化卻日新月異。

同二人聊了一會兒,趙煦又去了其他人家。

當前,村子里的一百戶人家,有半數蓋了紅瓦房,還有半數依舊住著茅草房。

這些人家里,有當兵的,有通過考當的,更多的是家里種一份田,又去城里工坊做活的。

至于剩下的,則原因很多。

但最主要的是則燕城找不到活計,又不會經營生意,只能依靠家里的薄田。

雖然,他們的日子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吃穿不愁。

但比起其他人,就被拉下很多了。

而這也趙煦此番下鄉,UU看書 www.uukanshu.com想要了解的真正況。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創造更多的崗位。”趙煦道,這個問題通過工業的自然發展,就會解決。

但是,即便是當代,也只解決了部分,而不是全部。

他認為,想要讓鄉下不再陷歷史的回,就得讓農民僅僅憑種地也能富裕起來。

而要實現這個目的,就得毀滅小農經濟,催生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型,中型農莊。

實現從農民向農商的轉變。

現在,大頌人口只有八千萬,可謂人多地廣,這完全沒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這麼多田僅憑人力是不行的,需要機械化生產。

所以,他需要燃機為力的機械。

如此,這個藍圖就不遠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