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九重紫 第172章 喝酒

《九重紫》 第172章 喝酒

 可子息怎麼攔得住紀詠!

 紀詠大搖大擺地穿過抄手游廊到了前院。

 迎面一大群人簇擁著個老者走了進來。

 那老者中等個子,須發皆白卻面紅潤,穿了件半新不舊的寶藍杭綢直裰,腰間墜著個紅瑪瑙的小瓶子,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還著幾分年人才有的新奇。

 他一看見紀詠就呵呵地笑了起來,道:“見明,你怎麼知道我來了?我還特意囑咐他們,讓他們不要告訴你。聽說你在翰林院里干得不錯?來,我瞧瞧,有沒有長進一點?”

 “曾祖父!”紀詠睜大了眼睛,回頭狠狠地瞠了子息一眼,一副“你為什麼不告訴我”的樣子。

 子息不由脖子,忙道:“是兩位老爺吩咐的,說是老太爺的意思,想給您一個驚喜,我們才沒有說的。”

 “我看驚倒是有,喜可不知從何而來!”紀詠嘟呶著,板著臉走了過去,給紀老太爺行了個禮,喊了聲“曾祖父”。

 紀老太爺習慣手去紀詠的頭,不曾想紀詠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稚氣的年了,長得比他老人家還高了一個頭,要舉起手來才得到紀詠的頭,他笑瞇瞇地說了聲“乖”,場面不免有些稽。

 紀頌和紀頎垂下眼瞼,全當沒有看見。

 其他的人也紛紛別過頭去。

 紀詠角微

 紀老太爺已拉了紀詠的手,一面往里走,一面和他說著話:“你這是要去哪里?今天難得大家齊聚一堂,你就不要出去玩了,陪陪我這老頭子。我從江南帶了幾塊硯臺來,是你大伯父孝敬我的,其中有一塊易水硯、一塊龍尾硯,你幫我掌掌眼。”說著,回頭掃了后跟著的孫子、重孫們一眼,笑道,“等會你們也一人拿一塊去用。”

Advertisement

 紀詠的幾個堂兄聽了紛紛上前湊趣地向紀老太爺道謝,嚷著紀老太爺偏心,道:“有硯無墨有何用?您老人家不如好人做到底,賞幾塊松煙墨給我們使使吧!”

 “就知道不能開口,”紀老太爺一副心疼痛的樣子,“一開口就要大出!要硯有一方,要墨沒有,你們是要還是不要?”

 大家都喜歡老頑似的紀老太爺,笑著起哄:“自然是硯也要,墨也要。”

 一群人嘻嘻哈哈地進了廳堂。

 紀詠呲著,牙疼似得跟著紀老太爺邊。

 如果是別人,他可以甩都不甩就走人。可面對從小到大他都沒有贏過的紀老太爺,除了長之別,他還有種對強者的尊敬,雖然心中不愿,他還是陪著紀老太爺在廳堂坐下。

 紀老太爺就傾著子對紀詠道:“你的房師楊大人對你贊不絕口,還特意寫了封信給我,夸你通曉稼穡,非一般讀書人可比。他如此看重你,我既然來了,怎麼也要見見他——你明天陪著我一起去拜見楊大人。我們同為南直隸人,遠親不如近鄰,你平日無事,應該常去請教才是。”

 有什麼好去的?

 每次去了都說要農事,害得他到找懂農事的管事詢問,這才沒有穿幫……

 紀詠悶悶地應了一聲“是”。

 紀老太爺臉上笑開了花,不再理會紀詠,和紀頌、紀頎說著話。

 去找陳曲水的事自然就泡湯了。

 不僅如此,紀老太爺還今天拖著紀詠去拜訪這個,明天拖著他去拜訪那個,其名曰要介紹些老友讓紀詠認識,紀頌和紀頎自然是全力支持,以致于紀詠除了去翰林院,其他的時間都用來陪紀老太爺了。

 轉眼間就到了盛夏,紀老太爺卻沒有一點要回去的意思,反而興致更濃,要把年輕時走過的地方都走一遍,沒有走過的地方要彌補憾,更是得走一遍了。

 偏紀詠的人來稟回,說陳曲水過幾天就要啟程回真定了。

 紀詠煩不勝煩,袖子一甩,不奉陪了。

 紀頎氣得青筋直冒,教訓他:“老爺子還能有幾天好日子?趁著他老人家能吃能喝的時候我們這些做子孫的不好好孝敬,難道還要等他老人家了土再孝敬不?!你要是敢在他老人家面前耍橫,你就給我去跪祠堂去!”

 紀家的祠堂在宜興。

 紀詠索跪在了供奉紀家祖宗畫像的佛堂。

 紀頎氣得差點閉過氣去,到撣子,要打紀詠。

 韓氏也覺得紀詠太過分,攔了來勸和的紀頌:“百事孝為先。他若是連這道理都不懂,不如打死算了!”

 紀頌嘆了口氣。

 紀頎把紀詠打了一頓。

 紀詠道:“那我不用天天陪著曾祖父到跑了吧?”

 紀頎半晌都沒有說出一句話來。

 紀詠下了衙就去找陳曲水。

 陳曲水不在鋪子里。

 田富貴十分殷勤地和紀詠說著話:“……七老爺請了陳先生過去說話,回來得可能有點晚。不知道紀大人找陳先生有什麼事?要不要我幫著傳個話?要不,我跟他說您來找過他,讓他明天去拜訪您?”

 自己要不要去看看姑母呢?

 紀詠尋思著,心不在焉地出了鋪子。

 一輛馬車停在他邊,有人了車簾喊他:“見明,你在這里做什麼?”

 紀詠抬頭,看見了一錦繡坐在馬車里的何煜。

 兩人自從在醉仙樓打了一架之后,何煜覺得紀詠格豪爽,紀詠覺得何煜也算是個有擔當的,兩人反而不遠不近地走起來——紀詠金榜題名,何煜送了賀禮過去;何煜親,紀詠去喝了喜酒。

 “沒什麼事,到逛逛。”他下意識地不想讓何煜知道這是竇昭的筆墨鋪子。

 何煜也沒有在意,點了點頭,道:“我去醉仙樓喝酒,你要不要一起去——東道是陳澤西,徐志驥、楊云宵,還有蔡固元幾個都在場。”

 陳澤西是禮部都給事中,今年才三十二歲,原閣大學士陳炎的孫子,是朝中有名的青年才俊,何煜娶的就是陳澤西的堂妹。

 徐志驥和楊云宵則是紀詠在翰林院的同僚,年紀也都不大。

 紀詠心里正不舒服,聽說那個時時斜眼看自己的蔡固元也在,立刻來了興趣,不客氣地上了馬車:“那就打擾了。”

 何煜最欣賞紀詠這副桀驁不馴的名士風范,哈哈大笑著朝里讓了讓,和紀詠一起去了醉仙樓。

 紀詠要是毒舌起來,還真沒有幾個招架得住的。

 一頓酒沒喝完,蔡固元已是臉鐵青。

 徐志驥和楊云宵強忍著才沒有笑出聲來。

 陳澤西瞧著這也不是個事,朝著何煜使眼,示意何煜和紀詠先走。

 何煜見這個蔡固元十分的無趣,也無意繼續在這里飾太平,悄悄地和紀詠說了幾句,兩人喝完了酒盅里的酒,起告辭。

 穿過走道的時候他不抱怨道:“不是說他才高八斗嗎?我看也不怎麼樣……”

 一句話沒有說完,旁邊的雅間里突然出來一個人,差點撞在了何煜的上。

 何煜不由推了那人一把。

 那人喝得有點多,一個趔趄,差點跌倒在地,頓時有些惱怒,大聲喝道:“你他媽的走路不長眼睛啊!”

 何煜哪里聽得這樣的話,立刻揪了那人的襟罵了回去:“你他媽的說誰呢?你有種再說一遍!我不把你打得滿地找牙,我不姓‘何’!”

 那人卻“咦”了一聲,醉醺醺的臉上堆起了諂的笑,撇下了何煜,和紀詠打著招呼:“紀大人,沒想到會在這里遇到您?”

 紀詠剛當時面吐了蔡固元的槽,正心大好地在一旁看熱鬧,沒想到對方卻把招呼打到他上來了。他微微一愣,道:“你誰啊?”

 那人麻溜地站直了子,笑道:“在下鄭兆坤,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紀大人高中探花時,曾去府上道賀,見過紀大人一面。”

 紀詠哪里認得他。

 想到伯父是工部侍郎,這人多半是為了結伯父借著自己高中去送過禮。

 他“哦”了一聲。

 何煜也不好和他多計較了,不悅地道:“算了,你給我賠個不是,這件事就這樣完了!”

 鄭兆坤忙點頭哈腰地賠不是,并熱地邀請:“何公子,紀大人,相請不如偶遇,請給個機會讓我能敬兩位一杯酒。”

 把何煜說得笑了起來,打量著他道:“看不出來,你還是個機靈人。”

 他的話音剛落,就看見鄭兆坤后的雅間門扇大開,有人走了出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陣竹聲和子的調笑聲。

 那人扯著嗓子喊了聲“鄭兆坤”,抬眼見鄭兆坤就在旁邊,大力地拍著他的肩膀,醉意濃濃地道:“你他媽掉到茅坑里去了?”

 紀詠和何煜不由朝雅間去。

 就看見雅間主位上坐著個比小姑娘還要漂亮秀氣的年。

 他邊坐著兩個姿態妖嬈的子,一個正在給那年倒酒,一個則和年旁邊坐著的個二十出頭,劍眉星目,英俊拔的男子調笑著。

 那男子好像有些不適應這樣的場合,眉眼間帶著幾分尷尬勉強。

 覺到有人看過來,年抬起頭來,似笑非笑瞥地了他們一眼,神態間帶著幾分氣。

 何煜皺眉,低聲對紀詠道:“是顧玉。”

 京都小霸王,萬皇后的侄子,云伯顧全芳的嫡長孫。

 紀詠也聽說過。

 可他的目卻落在了顧玉邊那個英俊的男子上,眼神驟然閃過利刃般的寒

 “鄭大人盛相邀,我們不去喝兩杯,也太不給鄭大人面子了。”紀詠淡淡地道,走進了雅間。

 何煜愕然。

 只好也跟著走了進去。

 ※

 姊妹們,兄弟們,今天的更新。

 O(∩_∩)O~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