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親王和恭親王肯定不會這麼做。但八旗軍隊各自為主,旗主的軍權還未完全削減,裕親王和恭親王不一定能好好控制軍隊。
“不用想太多,他們還不敢做這麼明顯。”胤禔看出了胤礽的擔憂,安道,“他們只是單純廢,才來得這麼慢。”
胤礽抬起頭:“有多廢?”
胤禔道:“裕親王出發的時候,本是急行軍,結果才急行軍一日,八旗士兵就苦不迭。他信中說,后勤未到只是借口,實際原因是,八旗將士拖著大量輜重,單純跑不快。”
胤礽道:“恭親王那里也是單純跑不快?”
胤禔點頭:“不,他真的迷路了。”
胤礽:“……”
他再次按太,把火氣下去。
胤礽想起了前世第一次征伐噶爾丹的事。
第一世中,康熙早就覺察到了噶爾丹的靜,并早早做出了應對措施。
他先派索額圖和羅斯國簽訂合約,讓羅斯國不準再給噶爾丹提供武;又派人去找噶爾丹的大侄子,聯合噶爾丹的大侄子擾噶爾丹的后路;還寫信給某大喇嘛,說噶爾丹已經是窮途末路,讓某大喇嘛別再暗暗幫助噶爾丹。
做完這一切后,康熙就派兵遣將,要圍剿噶爾丹。為了能功圍剿噶爾丹,康熙提前了許久調軍隊,同時寫信給噶爾丹偽裝求和,說自己只是派人勘定新的邊界。
康熙做足了萬全準備,卻抵不過八旗軍隊的懶散拖沓——大部分八旗軍隊居然在集合前二十天、甚至十天前才拔營。等第一支八旗軍隊到達的時候,噶爾丹已經在河對岸休息了七八日了。
原本的圍剿,變了噶爾丹以逸待勞,導致清軍和噶爾丹第一次鋒大敗。
胤礽了許久太,才將心中火氣下去:“八旗制度必須改。八旗軍隊還有戰斗力嗎?!”
胤禔嘆了口氣,幫胤礽按頭部位:“有。八旗再不行,比噶爾丹還是行一點。別皺眉了。聽說弟媳送給你一個稀奇玩意兒?給哥哥我玩玩?”
胤礽白了胤禔一眼:“說正事呢。”
胤禔道:“可以邊聽邊說正事。聽說那個五音盒的東西演奏的音樂好聽。你回去讓弟媳給哥也做幾個。”
“嗯。”胤礽還是把五音盒拿出來,讓胤禔聽音樂。
& nbsp;聽著五音盒傳出的音樂,胤礽的心終于平靜下來。
音樂的確有調解心的作用。
“我派人傳命,不管那些跑不、迷路的人。左路軍和右路軍能來多來多。”胤礽道,“收到信的一日沒人到,就追究裕親王和恭親王的責任。”
胤礽點頭。
他想,或許裕親王和恭親王正等他的命令。
事實的確如此。
裕親王和恭親王剛一接到胤礽命令,就下令全隊整編,立刻快速前往集合地點,若不能按時到達中,斬其領隊。
“太子帶著軍比我們后出發都到了,你們掂量掂量自己的腦袋!”
當聽到太子都到達之后,懶懶散散的八旗將士終于怕了,趕死命往前跑。
雖然到達的軍隊隊列十分混,不像是一個大國的軍隊,就像是從哪跑出來的雜牌土匪軍隊一樣,好歹人都到了。
當將領到達時,胤礽立刻將中路軍的傷亡甩給這些將領:“這些因為你們晚到而犧牲的人,有許多都是勛貴子弟。孤會一一寫信給他們的家族,告訴他們因為救援遲遲未到而戰死。”
眾將領駭然。
“太子殿下……”老好人裕親王想打圓場,讓氣氛不至于那麼尷尬。
胤禔打斷裕親王,懶洋洋道:“你寫什麼信?哪用這麼麻煩。老三手中有報紙,把救援遲遲未到的事刊登在報紙上,給所有人看。哦,對了,把救援遲遲未到的原因也寫上,什麼下雨了不想走,什麼今天黑得早所以得早點扎營,還有走錯路的,把資忘到上一個營地的……”
胤禔掃視了眾人一眼:“本王恨不得生在皇瑪法時啊。以八旗現在的戰斗力都能橫推前明,若是本王生在那個時代,估計只需要幾個月就能平定中原,這還要算上趕路的時間,哪需要等那麼久?”
論怪氣,胤礽遠遠不如胤禔。
胤禔一陣話后,將領們臉如打翻了調盤一樣,彩極了。
他們紛紛跪地求罰,還說要立刻卸甲返京。
胤礽不可能讓他們卸甲返京。
這群人明面上是認罪,實際上是威脅呢。
陣前換將是大忌。他們有恃無恐。
不過胤礽雖然不敢陣前換將,卻敢陣前搶奪他們的兵員和輜重。
胤禔笑著半跪在地上:“臣在。”
胤礽道:“你重新整編軍隊。現在八旗軍隊糟糟的像什麼樣子?看上去是像能打仗的嗎?趁著噶爾丹掛起了兩日的免戰牌,你好好幫幫他們。”
胤禔笑道:“臣遵命。”
胤礽道:“你們旅途勞累,直親王幫你們整頓軍隊,你們有意見嗎?”
一群戴罪立功的人能有什麼意見?他們先主出兵權說要卸甲回京認罪,現在胤礽順著桿子往上爬,沒有解除他們的兵權,只是讓直親王幫忙整頓,他們于于理都無法反對。
而且他們也不相信胤禔真的能整頓他們手下的兵。
雖直親王“吹”得厲害,什麼滅國之功,但沒有親眼看到的人,總是不會相信的。
在他們看來,直親王連親都還沒,上無辦事不牢。打仗是需要經驗的事,直親王才多大?
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士兵居然了一小半,剩下的人滿臉憾,捶頓足為什麼沒有好好訓練,沒被直親王選中時,他們都懵了。
他們想破頭都想不明白,為何直親王能把他們手下底層軍和士兵全部“騙”走。
當他們聽了士兵的話,就更不明白了。
胤禔只說了一句話,“我直親王不吃你們的餉,帶你們立功”,這群人就信了?
這空話自己也能說啊!
士兵們都沉默不語。
你也知道這是空話啊?
但他們來到這里的時候,就已經和中路軍的人聊過了。
直親王的中路軍都是按時按量發夠了糧餉,而且從來不吞沒士兵的戰功。直親王還先士卒,自己的戰功比誰都多。
直親王是皇帝的親兒子,有很大的封國,不屑于搶奪他們的糧餉和功勞。他們當然愿意跟隨直親王征戰。
無論他們再懶散不想戰斗,上了戰場都很危險。
既然都危險,為何他們不跟著一個可能能讓他們立功勞,讓家里人日子更好過的將領?
何況,就算沒立下功勞,他們死前能吃頓飽飯也不錯。
可惜,這些將領不懂。
再次醒來,曾經的醫學天驕竟然變成了遭人嫌棄的小寡婦?顧晚舟表示不能忍受!直到……因緣巧合下,她救下生命垂危的燕王。他步步試探,她步步為營。亂世沉浮中,兩人攜手走上人生巔峰。
她堂堂星際戰神,竟然穿成備受欺凌的懦弱王妃?被人欺負可不是她的風格! 下人欺辱,她打了! 小三猖獗,她滅了! 老公不愛,她休了! 一個人富可敵國她不香嗎?一個人隻手遮天不爽嗎?只是這廢柴王爺怎麼回事?死皮賴臉要做她的上門老公?看在他能接她那麼多招的份上,勉為其難的收了吧!
古玩界奇葩,穿成深閨庶女。 生母對她恨之入骨,嫡母只想拿她墊路,家中姐妹時來添堵。 孟毓曉大怒:你們這些拖後腿的女人,莫要妨礙我經商賺錢、另開門戶! 咦,王爺? 你也經商? 真是好巧,好巧!
【傳統古言 宮鬥宅鬥 無穿越無重生 架空曆史 1V1 甜寵 青梅竹馬】 【溫柔堅韌美人VS冷淡沉穩太子殿下】 穆霜吟生母逝後不過三月,穆相娶了續弦。 新夫人帶了雙兒女進府,據說是穆相骨肉,更離奇的是這對龍鳳胎比穆霜吟早出生個把月。遊方道士說,穆霜吟出生時辰不好,穆老夫人信了。 自此令穆霜吟獨居一院,不聞不問。 當今皇後為聖上添了位公主,帝心甚悅,可惜公主沒立住。 皇後思女成疾,病重不起。 帝後情深,聖上聽聞穆相有一女,生辰與公主如出一轍,遂讓人將她帶進宮,以慰皇後思女之心。 皇後鳳體果真漸好,帝大喜,封穆霜吟為昭陽郡主,賜居丹昭宮,養於皇後膝下。 昭陽郡主姿容姣姣,深得帝後寵愛,長到及笄之齡,京城世家勳貴凡有適齡男子者皆蠢蠢欲動。 周明帝:“昭陽郡主明慧柔婉,德行無雙,不乏未來國母風範,太子得此太子妃,乃我大周之幸。” 皇後:“昭陽郡主容色絕俗,至誠至孝,本宮與皇上有此兒媳,太子有此正妃,乃我皇家之幸。” 太子:“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飲,此生得阿吟相伴,別無所求。” 本書又名#太子寵妻日常#ps:有私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