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超品奇才 第175章 新型摩托車下線

《超品奇才》 第175章 新型摩托車下線

馮宇給了劉邁克一些建議,公司不要只注重工業設計,比如家設計、裝修設計等等,都可以涉獵,而且這些未來會賺的更多。

馮宇的話,給了劉邁克很多啟發,他也發現,自己一直走了死胡同。沒有工業設計,難道其他設計就不能展現他們的才華了嗎?

有了這些錢,他們可以多招一些專業的人才進來,公司一定會有很快的發展。只要品牌做出來了,知名度提升,以后訂單會源源不斷,價格自然也會水漲船高,馮總簡直是天才!

一個星期后,經過馮宇多次提意見修改,終于定版了托車外形。

這款被命名為松江一代的托車是排量,比市場上主流的50——略大,油箱只有10L,比市場上主流的12——15L略小,但配有一個1L左右的備油箱,足以保證托車不會半路沒油。

本來馮宇還想弄個排量的出來,但目前政策規定,超過排量,不給上牌照。農村還好說,經常有無牌的托車隨便騎,警甚至都是鄉里鄉親的,本沒法管。但城市就不同了,萬一被抓住,可是要罰款甚至扣車的!

馮宇這款車設計為排量,正好跟目前市場上進口托車賣的最好的本田競爭,本田此時已經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托車生產制造商,風頭一時無兩,蘇聯托車在國都無法跟其競爭,更不要說技更差的國產托車了。

Advertisement

可這款松江一代,不但采用了蘇聯最先進的技,減震方面做到了目前的極致,而且外觀設計非常漂亮,遠比本田托更加吸引人!

托車采用直梁設計,降低了油箱的高度,座椅更加寬敞舒適,尤其是后面那個貨架,這是蘇式托車一般都沒有的,島國系托車也有。

前面那個大車燈,又大又亮,減震更是突出,馮宇試騎了一下,騎過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也不會太過顛簸,覺不輸后世啊。

蘇聯的技,在這方面做得真心不錯,估計也是符合國。島國公路修的也比較好,所以減震做得略差,夜晚公路亮化做得也不錯,所以車燈不太亮。但蘇聯的這些技,完全適合國,這是兩個比較不錯的宣傳點。

最大的宣傳點,就是托車的外觀,除了油箱、座椅等,車頭部分也做了非常漂亮的裝飾。

此時托車前面本沒有擋風板,甚至就連邁速表什麼的都是直接~在外面,馮宇要求添加了一個小小的擋風板,不要求特別高,保證前面飛過來的東西,不能直接砸在邁速表上面就行。

塑料材質,價格便宜的很,當然也脆弱的很。馮宇甚至喪心病狂的表示,除了必要的地方,其他裝飾的地方,能換塑料的,全部換塑料的,減重量,同時降低材料本。

這一點遭到了包括李明德、侯海濤在所有人的反對。

這馮宇是不是對塑料有獨鐘啊,電風扇就弄塑料的,加還弄塑料的,這些都是小家電,無所謂。可現在不同啊,托車,能用塑料的糊弄嗎?

磕磕在所難免,要是塑料的,一不小心不就碎了?我們剛生產第一代托車,你就想弄個殘次品?你馮宇不怕丟人,我們怕!不只是給廠子丟人,還是給冰城丟人了!

最終就只有前面那塊擋風板換了塑料的,其他依然還是選擇金屬。馮宇撇撇,有些不屑。塑料的有什麼差別嗎?一樣用吧。

再說你當哪個騎托車的不小心翼翼的,誰會上趕子去撞?真要是不小心撞了,塑料跟鐵皮有什麼區別,還不都是壞了?塑料的更換本還更低呢!

噴漆上面,馮宇再次跟李明德他們吵起來了。這次到李明德他們覺得該省錢的時候,馮宇偏偏要多花錢。

一個普通的噴漆而已,要不要弄那麼好?既要保證不容易掉,不容易磨損,還要保證鮮艷吸引人,以亮紅和亮藍為主。

軍綠不好嗎?這種漆現在最多,還便宜,托車反正買來就是騎的,關什麼事兒?

可這點馮宇非常堅持,一定要要鮮艷惹眼的,要讓人第一眼看到,就喜歡上,注意到,這點是銷售的關鍵。

李明德他們都知道,在銷售上面,馮宇強他們一大截,說是銷售專家也不過分。從馮宇去央臺打廣告,甚至廣告的創意,都讓他們贊嘆不已。

既然跟銷售有關, 李明德他們才退了一步,用價格更高,質量更好的油漆。馮宇拍著脯保證,這托車肯定能橫掃國市場,甚至未來銷售到國外也不是不可能!

李明德覺得馮宇有些過于樂觀了,他倒不是沒有雄心壯志,但總覺得剛剛上市的托車品牌,肯定不會是那些老牌廠家的對手,能占據東北三省他就很滿意了,要是能賣到南方去,跟公司的農機一樣,火市場,那只能是發生奇跡。

馮宇馬上跟李明德打賭,這托車,給泰華公司來銷售,畢竟托車的銷售渠道跟農機的銷售渠道還是不同,而馮宇保證銷量,計提一定的百分比傭金。

李明德這才發現,馮宇在這兒等著他呢,原來這小子想把銷售權攥到手里。不過想想馮宇的銷售能力,他覺得也不是不能嘗試,但銷售量,肯定要定的高高的!

兩條生產線,如果滿負荷生產,一年能有二十萬臺的產量,甚至可能更多,他原本估計第一年能有十萬臺以上的銷量,第二年繼續增長,保證一年增長率在百分之十以上,爭取五年達到二十萬的巔峰。

既然你馮宇要包銷,好啊,那第一年就要十二萬臺的銷量,且每年增長幅度不小于三萬臺,三年后,要達到二十萬臺的銷量,你敢不敢?

馮宇笑了,他們本不知道,未來華夏的托車市場會有多麼火。雖然比不了千禧年之后,但第一次銷售的高峰期,就在九十年代初!

以松江托車的能、外觀,馮宇要是還不能分一杯羹,也枉為重生之人!

“李總,這個條件我答應了,我們簽合同吧。”~~~忽然發現推薦票過千了,明天繼續三更吧,謝謝各位支持。

UU看書 歡迎廣大書友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UU看書!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