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南,汝城。
斐國二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斐國國君斐攻秦上戰陣,鑲金龍旗迎風飄揚。
二十五萬斐軍,軍營連綿,將汝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皇帳之中,斐攻一玄黑甲,端坐與大帳之中,文臣謀士分站兩旁。
“鐵鎖橫江,好一個鐵鎖橫江。”
斐攻著書案上的軍報,冷笑連連:“難怪破了西關卻不南進,原來是打著這個主意,秦烈秦非戰,好一個夏朝越王!”
非戰是秦烈的字,很有人這麼稱呼他,也很有人提及這個“字”。
字與名相輔相,或是近意,或是反意,而非戰這兩個字,是秦罡在秦烈蓄須時請廖文之賜的。
秦烈打了一輩子仗,字卻是“非戰”,基本上就和一個天天搶銀行殺人放火的家伙甄善良差不多,特別扯淡。
抬起頭,斐國大君斐攻冷聲問道:“探馬確信,秦烈就在城中?”
“是。”斐國之極為善戰的三皇子斐韜志朗聲回道:“父皇,秦烈極為張揚,一直站在城頭,口中盡是污言穢語,是秦烈無疑,六弟亦是見到了。”
說完后,斐韜志看向旁之人,也就是六皇子斐韜安。
斐韜安是前幾日回到了斐國,他之前一直在夏京當“大使”,所以見過秦烈。
斐韜安開口道:“父皇,兒臣在夏京中曾花費重金購買了寒山書院產的千里目,千里之外毫發畢現,兒臣可以斷定,城頭之人正是夏朝越王秦烈,兒臣親眼見過秦烈,此人材魁梧,有氣吞山河之勢,旁人是無法冒充的。”
斐攻微微點了點頭。
只要和秦烈沾邊的事,他是小心小心再小心,深怕再來個空城計什麼的,之前單青云就是吃了這虧,大軍和鬧笑話似的,全軍覆沒都沉江了。
“秦烈旁,還有何人。”
斐韜文搖了搖頭:“只見秦烈一人,周邊副將,兒臣毫無印象。”
“可見江北折沖府守將衛長鷹?”
斐韜文搖了搖頭:“此人兒臣見過,未在城頭之上。”
“叛逆段文淵呢?”
“也沒見到。”
斐攻微微頷首,再次看起軍報,分析形勢。
汝城之,有三萬軍卒,被二十五萬大軍包圍,只要斷了后路,早晚會攻下來,只是火藥守城會導致死傷慘重。
據探馬所報,夏人煉制的鐵索和鐵料,已經全部從江邊搬了城,而三日前,二皇子斐韜志率領偏師繞過了汝城,輕而易舉擊沉了秦烈手中為數不多的青木船。
這也就是說,已經打斷了秦烈鐵鎖橫江的計劃,而且也斷了對方的
退路,夏軍集結了十萬人,守在潿江北側,卻無法渡江支援,城,孤城一座!
除此之外,閑的蛋疼的秦烈,前幾天還攻破了灞城西、南二關。
破了關,卻不關,也無疑是側面證實了秦烈一門心思守汝城鐵鎖橫江了。
可正是因為如此,斐攻總覺得不太對勁。
鐵鎖橫江,要看汝城,汝城,要看后方支援。
可如今這麼輕松的就斷了汝城的后路,難道秦烈就沒考慮到這一點嗎?
斐攻皺起了眉頭。
所有的事,看起來都合理。
汝城了孤城,夏軍在江對岸過不來,鐵料都被送到城中,秦烈和夏軍必死無疑。
正是因為所有事都合理,反而讓他覺得不對勁。
可哪里不對勁,卻一時說不上來,更看不出來。
倒是有一件事他是看出來了,那就是之前探馬打探到了城中并沒有太多鐵索,都是鐵料。
按理來說都過了這麼久了,秦烈有三萬多人,不可能才打造了這麼的鐵索才對,夏人不應該是很急切嗎?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斐攻也沒當回事。
斐韜志請戰道:“父皇,兒臣愿帶領先鋒軍五萬人馬攻南門,試探一番!”
人的名樹的影,斐韜志也算是眾多皇子中最為善戰的了,
可面對秦烈,依舊不敢說大話,得用“試探”倆字。
以前是聽說過,但是沒打過照面,可單青云的軍馬,聲都沒有就全沉江了,這讓大家怎麼能不忌憚。
忌憚的同時也無奈的想到,如果換了自己是單青云,照樣中計。
另一個中年將領站了出來,名南宮冥,正是斐南宮的子弟,斐竟中的柱國將軍,換到夏朝,和之前秦猙的都護將軍職相似,衛戍京中。
可以看的出,斐攻是準備一舉干掉秦烈奪回汝城了,將所有兵強將全都帶到江邊。
“陛下,汝城已被圍了鐵桶,秦烈翅難逃,奪了汝城,殺了秦烈,夏朝便失了一臂,如此良機不可錯失以免夜長夢多,若是東海調集海船來到江岸下游,怕是再出差池,末將愿率金堯衛攻北門,將秦烈人頭帶到陛下面前。”
也是說的比較保守,北門是防守最弱的地方,而金堯衛足有九萬人,六個大營軍卒,只攻一門,的確是有著人數上的巨大優勢,要不然也不敢說要秦烈的腦袋。
倒是一個文臣打扮的老者站了出來,微微搖頭:“陛下,老臣覺得,應圍不應攻,據夏境的探馬奏報,郭城水師并無調派意向,即便現在調派,也要在半月之后,汝城為孤城,糧盡之時,便可輕而易舉奪回。”
其實大家說的都有道理,最終決定權還是要在斐攻的上。
思考了半晌,斐攻站起:“朕親自督戰,金堯衛攻北門,其他大營放箭佯攻,試探一番再議不遲,秦烈此人…朕…朕早在多年前與知相…罷了,都是陳年舊事,如此定計,擂鼓,攻城!”
斐攻在斐國,有著絕對的統治權,一語落畢,文武躬齊齊應“唯”。
半個時辰后,攻城戰開始了,重點在于北門。
一玄甲的秦烈親自站在城頭,手拉長弓出了第一箭。
這第一箭就是火藥箭,頓時在水一般的斐君之中炸出了一個空白地帶。
斐人知道火藥箭的厲害,親眼見識了,雖然驚慌,卻也不至于膽怯,小旗揮舞旗幟,先鋒軍三萬人第一時間散開,如同散兵游勇一般拉開距離。
秦烈將長弓扔給了后隨從,來自邊軍百騎營的親隨朝著兩旁大呵道:“開箭,殺敵,干死斐…”
秦烈一腳揣在了邊軍的屁上,大罵道:“他娘的收點力,斐國這群狗日的老子還有大用。”
百騎營隨從一臉無語。
他就知,跟著大帥干斐軍,肯定不能殺個痛快。
可沒辦法,誰大帥從來沒將二十五萬斐軍放在眼里呢。
汝城之役,徹底拉開了序幕。
(本章完)
看惯了老套的三国争霸,现在来点不一样的。东明、西唐、南汉、北元、中宋……项羽大战五虎上将,张良智斗鬼谷子,白起VS韩信……最强大的诸侯阵容,最巅峰的文武群英,最艰难的一统之旅。请记住,这不仅仅是三国,更是新战国,华夏史上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
他前世已是站在世界最頂峰的,金錢,榮譽,權利,愛情,都已是囊中之物,誰知在追求武功的最高境界,卻穿越到唐朝,成為了大唐第一貴族長孫世家的公子長孫凜。 ......
現代小人物穿越成顏良,那個三國第一倒黴鬼。 此時正當官渡之戰,白馬城外,關羽拖著青龍刀,騎著赤兔馬,正向他呼嘯而來。 悲劇的顏良,不但要避過關二爺那銷魂一刀,還要在這群雄爭霸的時代,成就一番暴君之業。 ……………… 曹操:天下人皆罵我殘暴,直到顏良出現,他們才知道我有多麼的溫柔。 劉備:我以仁義待你們,你們卻為何紛紛投奔殘暴的顏良?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 孫權:奪吾嫂,掠吾妹,暴徒顏良,我與你勢不兩立! 大小喬:大膽顏良,焉敢對我姐妹如此粗暴~~ 顏良冷笑:暴君明君,後世自有定論,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們,都給我閉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