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第145章 第145章

《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第145章 第145章

 秦三舅母還等著秦外婆的好消息呢,結果秦外婆過來就說:“老大媳婦,你們準備準備,我跟親家母打了招呼,我們該走了,再坐在這里,他們就沒辦法做事兒了。”秦外婆喊的老大是秦放的大舅母。

 秦大舅母道:“哎,曉得了,我去孩子們。”

 流水席后,眷們在一間屋子里聊天吃點心,男卷們在另一間屋子,孩子們又是一間屋子。

 秦大舅母說著,就走出門口去另一間屋子孩子們,的都是小孩。雖然男八歲開始大防,但是鄉下倒是沒有那麼講究,一般十三十四歲最有,只要還沒說親,都沒有那麼講究。所以這會兒,幾個十來歲的孩子們都在一起玩。幾個已經親的,比如秦大舅母家的兒子,自然是隨著秦大舅他們一起了。

 秦大舅母又上自己的兒媳婦:“你去孩子們,我去老大他們。”說的老大是長子。

 那位兒媳婦道:“哎。”

 這邊秦大舅母帶著兒媳婦去人了,而秦三舅媽趕拉住秦外婆:“阿母,蝌蚪的事呢?你同大姐說了沒?”

 秦外婆道:“什麼蝌蚪的事?我只和親家母告別,咱們走吧。”

 秦三舅母一聽,整張臉都沉了下來:“阿母,你不能這樣,你答應過當家的,這件事你怎麼就不算數呢?”聲音雖然輕,但是和秦外婆拉拉扯扯的,旁邊的人便看見了。

 秦母只當沒見到,知道們在拉扯什麼。

 秦外公帶著男眷們也過來了,看見這一幕,蹙了蹙眉:“回去了。”

 秦外婆應了聲:“哎。”說著,便走到秦外公邊。

 秦爺爺道:“親家公,下次等我們回來了,你們再過來,咱們再聚聚。這次這一走啊,起碼得過上幾年才能回來。”除非除了特殊況,比如老二家的在老家鬧出事。秦爺爺覺得,要他們近幾年回來,也只有這個可能了。

Advertisement

 秦外公今兒是真高興,大外孫有出息,他面上有。不管走到哪里,他都覺得有面子。人老了,就是好面子。“等你們到了那邊,可要來信,阿放外婆也是每天想著阿放,這要幾年沒見到外孫,定是想的不行。”

 秦外婆聽了,笑了聲:“明明是自己想。”

 秦外公也不在意的打趣:“是是是,是我想了。”

 等孩子們都齊了之后,秦家人就走了,秦爺爺和秦親自送他們到村門口,這要是一般的親家,他們也不會這樣送。因著人多,秦三舅母不好說什麼,可是等出了百里村,秦家人都回去了,秦三舅母就拉著秦三舅開始嘀咕了。“蝌蚪兒和四丫的事,這阿母都答應了說服大姐的,結果到了大家面前,啥都沒說。”

 秦三舅為人有點吊兒郎當的,聽見秦三舅母這樣說,他就不以為然道:“那阿母沒說就算了,左右蝌蚪兒還小呢。”

 秦三舅母聽了,了一下他的手:“你說什麼呢?孩子十幾歲的便要開始說親了,你以為說親那麼簡單?說就能的?再說了,如今四丫在外面,如果不把親事定下,被別人定下了怎麼辦?”

 親三舅道:“那如今人在外面,就是咱們想定下也定不下啊。”

 秦三舅母道:“自古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妁之言的,只要大姐答應了,這婚事就是定下了,四丫懂什麼?而且,你還想不想做富紳了?想不想過好日子了?只要四丫和蝌蚪兒定下親事,秦家還不得照拂蝌蚪兒嗎?四丫的嫁妝肯定很多,但是蝌蚪兒就有好日子過了,他有好日子過了,你這個當阿爹的難道就沒有好日子了?

 而且你現在看看,秦放出息了,但是他把秦家人都接走了,我們這些外家也是親人啊,怎麼不見他安排我們。說的好聽點是親人,我們有個將軍外甥有面子,可面子能當什麼?能當飯吃嗎?我們還不是吃一兩都要打細算的?你就是不為自己,也要為為兒子考慮。難道說,你要兒子一輩子就這樣?當個種地的?”

 秦三舅沉思了一會兒:“可是現在我們已經走了,大姐他們后天也要去云襄縣了,還能怎麼辦?難道說讓阿爹和阿母再回去?阿母當時沒有說,現在定然也不會再回去的。”

 秦三舅母眼珠子一轉:“我有個辦法。”

 秦三舅一直都覺得自家媳婦很聰明,聽這樣一說,他忍不住好奇的問:“什麼辦法?”

 秦三舅媽招招手,秦三舅便附耳過去了。

 秦大舅母轉過頭,看見秦三舅夫妻倆走在最后面,頭接耳的在說著悄悄話。哼了一聲,眼里有著濃濃的不贊同,也覺得他們丟臉。這天化日之下的,兩人這番作為,真是不像樣。便是要說悄悄話,也不用湊的這麼近,不知的人看了,還以為他們在做什麼。

 當然,也知道他們不是在做什麼。關于秦三舅母想把四丫和蝌蚪兒的親事定下來這件事,秦大舅母是知道的。別說秦三舅母了,如果他們大房有合適的孩子,也會有這個心思。不過也只是想想,一則他們大房沒有合適的孩子。二則嘛,傻子都知道,丁家和秦家已然不是一個門楣的。要兩家的孩子定親,除非是那種心理只有娘家的。可小姑子又不是這種人,讓的把兒嫁到丁家來?做夢。

 不過眼下瞧著這種況,這事肯定是沒的。秦三舅母蠱秦外婆去說親,也知道,就怕秦外婆被眼前的利益沖昏了頭去說了。可事實上,也是見秦外婆出去找小姑子了。秦大舅母好奇之余,便走到秦外婆邊:“阿母,我扶著你走。”

 秦外婆看了一眼:“不用,我好著呢。”

 秦大舅母笑了笑:“阿母,小姑子他們馬上就要去云襄縣了,你心里定然舍不得。”

 秦外婆嘆氣:“誰說不是呢,去那麼遠的地方……不過,就是舍不得也不用擔心,阿放在那邊,月英這是跟著兒子去了那邊,又不是去苦的。說起來,我是沒有想到月英這輩子還有這個福氣。”都老了,年紀大了,還能當誥命,這可不就是福氣嗎?

 秦大舅母輕笑:“小姑子有福氣,那也是您生的,不就是說明了您有福氣嗎?再說了,阿放是您嫡親的外孫,阿放有出息了,還不是您有面子嗎?”

 秦外婆懷里,然后點點頭:“這倒是。”方才出來的時候,兒給了一個紅包,是不想要的,可是是塞給了。想著,兒現在條件好了,便拿著吧。說起來,月英也的確是孝順。啊,現在也不求別的,孩子們都平平安安的就好了。

 秦大舅母自然不知道秦母給秦外婆紅包的事道:“娘,您看啊,如果咱們丁家和秦家親上加親怎麼樣?”

 秦外婆一聽,嚇了一跳:“你說什麼?”

 秦大舅母道:“我之前聽到三弟妹和三弟在說,說什麼讓蝌蚪兒和四丫結親,您覺得不好嗎?”

 秦外婆又不是傻子,一聽秦大舅母這話,就知道是來打聽這事的。道:“結不的。蝌蚪兒結不,你也別這個心思。咱們家什麼份?秦家現在什麼份了?我們去結親,這還不是給人看笑話去的?咱們安安分分的,以后有個萬一,阿放也會顧著面照拂照拂孩子們。如果咱們要湊上去,不用阿放不講面,便是月英,也不會面的。”娘家怎麼比得過自己家,怎麼比得過自己的兒子兒呢?自己的閨還不了解嗎?

 秦家

 秦母把家里的所有錢財都拿了出來,數了又數,心疼的不行。

 秦父進來,看著像割一樣的神,忍不住笑問:“咱家還有多錢?”

 秦母道:“燕燕當初留下的一百兩銀子用來造房子,還剩下三十兩,去年三月份,他們舉辦喜事的時候,燕燕給了十兩銀子,去年年底,他們捎信回來,也送來了十兩銀子……是銀票。所以咱們家零零碎碎的不算,燕燕一共給的有五十兩銀子。今日阿爹要給傳圣旨的人紅包,我便把燕燕去年捎信回來的十兩銀票給了。我也不曉得給多,銀子多了也裝不進去,而且咱們家現在這況,我所幸給了十兩銀票。”

 聽到十兩銀子,秦父也咬咬牙,一樣疼。不過他安秦母:“所幸圣旨是好事,也不知道兒子立了多大的功,會換來兩個誥命。”

 秦母皺眉:“好事是好事,可我這沒見到人,心里總是不上不下的,心跳的厲害,就怕兒子有危險。”

 秦父道:“你別擔心,我問過黃虎子,他說兒子這次的功勞是沒有危險的,只是這件事是機,不能說。”

 秦母一聽機,卻更加擔心了:“我沒見到人,總是不放心。”

 轉眼間,到了后天,秦家除了秦二嬸和二丫之外,全都啟程去云襄縣了。大房一家、三房一家,二房是秦二叔帶著牛蛋。

 而百里村,一直流傳著關于秦家的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