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第137章 第137章

《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第137章 第137章

 秦放拆開杜科的信,信中紙張不,但是沒有他給杜科寫的那麼厚。杜科在信中提到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關于秦放發現硫磺礦和硝石礦的功勞,按照功勞來說,足夠讓秦放加進爵。但是秦放一個寒門子弟,在三月份剛剛升了五品,升太快對一個寒門子弟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他和皇上商量了一下,決定冊封他娘和他的誥命。因問過陶山,老人家還在老家,所以誥命圣旨直接送去了老家。

 看到這里,秦放是高興的,比起自己加加爵,對他來說,讓阿母和冊封誥命更讓他高興。有了誥命,對阿母和來說,才是真正的有了榮譽,見了別家有誥命的太太,也不用卑微的行禮了。即便是來了云襄縣,如果沒有誥命,們見了楊縣令家的太太還要行禮,可是有了誥命就不同了。

 所以關于這點,他還要謝謝杜科和皇上。同時他也明白,杜科雖然晦的提了他和皇上商量,但其實,這些事都是皇上拿主意的,杜科一介臣子,哪里做得了皇上的主?應該是皇上不想讓他升的太快,引人注意。

 不管皇上的目的是什麼,但是不可否認,對阿母和的冊封,是真的賞賜到了秦放的心坎兒了。對此,他很激皇上,也激杜大人。

 第二件事:關于楊海燕提倡軍營土地政策和發現硝石制冰的功勞。如果說,秦放的功勞在社稷,那麼楊海燕的功勞在老百姓。對于皇上來說,社稷和老百姓是一樣重要的。而秦放的功勞放在了秦母和秦上,但是楊海燕的功勞還在,所以皇上封了楊海燕為鄉君,正三品。鄉君有不同的等級,從一品到五品均有。楊海燕如今是五品宜人,秦放如今才二十二歲,所以對楊海燕來說,正品誥命是遲早的事,故而皇上冊封楊海燕的鄉君為正三品,比較適中的品級。

Advertisement

 但是,對楊海燕來說,真正有意義的,并不是品級,而是爵位。雖然這個鄉君的爵位不能傳子,可是對子來說,這個意義是非比尋常的。舉個例子,如果秦放和楊海燕和離了,那麼楊海燕因為夫君而冊封的誥命就沒了。但是現在皇上封了為正三品的鄉君,這是屬于自己的榮耀,哪怕跟男人和離了,的品級和爵位還是在的,正三品誥命的俸祿。而且,這個俸祿和妻隨夫榮的誥命俸祿不同。妻隨夫榮的誥命俸祿是丈夫的一半,而這種鄉君爵位的俸祿是真正的正三品員的俸祿。

 不得不說,皇上在有些地方是小氣,但是為皇上,也不會占人便宜,在某些地方,他會補償給你。皇上了秦放加進爵的機會,可是在楊海燕這邊,也補償的相當大方。等于把秦放和楊海燕的功勞,都給了楊海燕。

 話雖如此,可是,男人加進爵和人封爵是不同的。人的榮譽在封建社會,很容易被人忽略,因為接不到實權,可是男人的榮譽是和實權掛鉤的。

 不過,對于寒門出的秦家而言,這樣的榮譽也夠了。

 秦放覺得,媳婦一定會高興。往后,他還得規規矩矩的給他媳婦行禮了。

 杜大人的意思也提醒的很明白了,秦放的心里沒有抱怨,也沒有憤怒。男人努力上進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家庭,為了子、妻子和父母,而現在,皇上把他的榮譽給了他的妻子,給了他的父母,他有什麼可以抱怨的?

 秦放很激杜大人針對此事同他的分析。哪怕他接到圣旨不會生氣,不會在乎功勞,可是杜大人能來信,把事分析給他聽,對秦放來說,意義也是不同的。像杜大人這樣的存在,如果不是他秦放讓杜大人高看幾分,杜大人又何必花時間來告知這些?沖著這份誼,杜大人也算得上秦放的老師了。

 有些老師教的是知識,有些老師教的是為人世,而為人世,況,對秦放來說,遠比書面上的知識更加的重要。

 第三件:關于欽差大臣和公公的份。來的欽差大臣不是別人,正是魏勿的大哥魏霆。魏霆是魏勿嫡親的大哥,為工部郎中,從五品,雖然職不如秦放高,但京和地方不同。工部郎中掌經營興造之眾務,硫磺和硝石制作huo藥一事,也是工部郎中負責。

 而關于前來宣圣旨的欽差,也是皇上邊的大總管,負責皇上邊一切事宜,故而這次宣圣旨只是其次,來觀察硫磺礦和硝石礦才是真正的目的。硫磺礦和硝石礦如此重要,皇上自然不可能只派遣魏霆過來。

 哦,以上三件事為重要事,杜大人最后又加了一件事,希他下次寫信別這麼啰嗦,別這樣長篇大論,能長話短說。

 秦放看了,忍不住一笑,他可以想象杜大人嚴肅的指出這個的神

 接著秦放來到一邊的火堆旁,直接把信燒了。“陶山,我們下山。老楊,這里給你了,如果鐵鏈人第一時間清醒了,馬上派人來我。”

 楊校尉:“是,將軍。”

 一個時辰后,秦放和陶山到了東郊軍營的門口。

 魏霆和池總管正在觀賞東郊軍營的一草一木。東郊軍營占地非常的廣闊,所以東郊軍營建的也非常大,不過東郊軍營之所以建的大,基本都是以訓練場為主,可以供士兵很好的訓練。除訓練場外,東郊軍營的武斗場也非常的顯眼。不得不說,這比京城郊外軍營好多了。主要是京城郊外軍營面積有限,而這邊的東郊軍營占了面積上的優勢。

 魏霆縱然對軍中的事不甚了解,也看得出這是一個好地方。雖不知道云襄縣有多貧瘠,到底沒有進縣城,但是想著他要在這里過上一年半載的,倒是也能接,畢竟山高水遠風景好。尤其是站在瞭山,朝著那一山張,便覺得那高山特別有意思。

 池總管今年三十出頭了,在今上還是皇子的時候,便服侍今上,所以在皇宮里,便是皇貴妃也得給他幾分面子的。他今次來云襄縣,傳圣旨是次要的,最重要的的確是來查看硫磺礦和硝石礦。雖然制造huo藥的事有魏霆帶人進行,但是硫磺礦和硝石礦的事,皇上命他來查看一番。同時,觀察一下秦放這個人。

 池總管看著魏霆對這里流出幾分滿意,不笑著道:“沒有想到那秦將軍年紀輕輕,又是寒門出,還有這等運道。”皇上重視運道,甚至私下還同他嘮叨過,說秦放也許就是老天派來讓他名流千古的機會。

 池總管當時聽到這些嘮叨的時候,可是大吃一驚的,這意味著什麼,他非常的明白。

 魏霆也笑了笑:“秦將軍憑借自的努力走到這一步,不容易。”但是,的確是有運道。二十二歲的正五品將軍,便是在京城里,也有爬的這麼快的。可是仔細看秦放的經歷,卻又覺得正常不過。十六歲代父從軍,十九歲憑借自己的努力了百夫長。二十歲那年來了機會,了千夫長,二十二因提出化整為零安頓投誠蠻子的計劃,而被皇上相中,了安置投誠蠻子的武德將軍。

 豈料,到了云襄縣,又發現了硫磺礦和硝石礦。跟著,他妻子又提出了軍營土地政策,還發現了硝石制冰。

 說起來……魏霆一頓,是秦放運道好?還是他妻子為他帶來了運道?秦放為千夫長的時候,是親不久吧?

 想到這個,魏霆突然有個想法,該不會……他妻子才是那個有運道的人吧?

 想到秦放那個妻子,魏霆就想起了楊家。楊太傅被誅,楊海燕許配到了邊關,后來他又從魏勿的口中聽說了那個認什麼義妹的事。魏霆下意識的雙手錯,放到了后。

 池總管也跟著笑了。

 “兩位大人,將軍回來了。”

 魏霆和池總管對看一眼,兩人異口同聲道:“帶路。”

 士兵帶著他們去見秦放,秦放也在士兵的帶領下過來了。三個人由遠及近,彼此打量。魏霆和池總管只有一個覺,面前走過來的年輕人,長的可真高。這樣高大的材,是天生的武將。

 世人總用外觀去分析人,比如外觀斯文的,大家總會覺得是走科舉的料子,而像秦放這般外觀高大威武的,大家總覺得是走武舉的料子。

 所以魏霆和池總管看見秦放的第一眼,也是這個想法。待他們再走進時,又發現這人眼神清明,還帶著幾分耿直。外觀剛毅冷峻,看起來是個鐵骨錚錚的男子。

 秦放面對魏霆和池總管之前,有幾分張,但是見了之后,又很坦然。倒不是他不張了,而是見過杜科那樣的大人,再見別人,總是會輕松幾分,論威、論本事,魏霆和池總管又怎麼能和杜科比?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