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第114章 第114章

《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第114章 第114章

 今天一整天,蠻子們都在登記,兩戶人家一個村,雖然有六百多戶,但是秦放安排了十八個人來登記,剛好代表十八個鎮,一個人地方登記的名額滿了,就去另一個人地方登記,也等于說,每個人登記三十四戶或者三十六戶就足夠了。

 如此一來,一天就能登記完。

 楊海燕站在秦放邊,看著一戶戶登記的蠻子:“事非常順利,等明天那些鎮上的鎮長來開會,把這些人領走,安置蠻子的事算是順利完了。”

 秦放:“嗯,接下來要挑選士兵,建立云襄縣軍營,希以后的事會越來越順利。”

 楊海燕牽起他的手,兩人十指相扣:“會的,以后這里會越來越好的。”

 秦放點頭,看著他,不自覺的放了神:“等這里安頓下來之后,我給阿爹阿母去信,告知他們這里的況,如果他們愿意,就把他們接過來。將軍府這麼大,可以劃一個院子出來,供他們生活。如果他們不愿意,我想給他們一筆錢,在老家造一棟大院子,可以讓阿爹、阿娘還有爺爺他們生活的好一點。

 還有守業,他應該也說親了,家里的況好了,他有了底氣,也能說上好一點的姑娘。所以,我想給他造一棟院子。阿爹阿娘如果不過來,我以后很難在邊盡孝,這些都需要守業來。”以前他沒有條件,所以不曾提起給弟弟造一棟院子,現在他每個月有一百二十兩的月例,還有五千兩的獎勵,給弟弟造一棟院子已經是小事了。

 再則,弟弟代替他在爹娘邊盡孝,他這個做大哥的也應該盡點心意。

 楊海燕自然沒有意見,公公婆婆都是好相的人,雖然現代人講究自由,不喜歡和公公婆婆住,是因為擔心兩代人有代,也擔心婆婆會管的寬。但那是現代有很多的娛樂節目,所以現代人才要自由。可是古代沒有這樣的娛樂節目,所以和公公婆婆住的近一點,楊海燕是不排斥的,只要不是一個院子里就行。

Advertisement

 而且,楊海燕是了解秦放,知道他有分寸。再說,這是男人自己掙來的錢,并不是那種想要男人把所有的錢都留在小家的人。因為爹娘是男人的責任,如果一個男人只曉得把錢留給小家,連爹娘都不顧,那麼這種男人在人品上,本來就有瑕疵的。

 對家人經濟條件范圍的金錢孝順,是贊同的,也覺得是應該的。哪怕是秦放對弟弟一些錢財上的幫助,只要沒有越過的底線,都是同意的。畢竟古代和現代不同,現代人都是自己管自己的,但是古代人講究同同源。

 楊海燕道:“好。如果阿爹阿母他們不愿意長期居住在這里,也可以派人去接他們過來稍微住上幾天。說起來,我們老家的房子也不知道怎麼樣了。當初買了三畝荒地,哪怕造了房子,剩下的空地還有很多,到時候守業守的房子都可以造在隔壁,然后再圍一個大的圍墻。從外面看是一個大院子,而里面又有三棟小院子。既方便了大家單過,但又像是一家人沒有分開過。”

 秦放:“好,到時候跟阿爹阿娘說說。”

 翌日

 昨日中午的時候,那十八個鎮的鎮長收到了楊縣令的傳訊,今日一大早,他們就到了縣衙。

 十八位鎮長原本還擔心是什麼事,因為楊縣令去傳訊的時候只說今早來縣衙商量事,并沒有說是什麼事。所以每一位鎮長都擔心今天的事,有的認為是好事、有的認為是壞事,各種猜測都有。但是他們不知道,今天被來的是云襄縣全縣的鎮長,所以當他們在縣衙門口看到還有認識的老臉時,著實覺得非常的意外。

 “這不是老于嗎?好久不見了。”

 “啊喲,老柳也來了。”

 “金鎮長,聽說前段時間你兒媳婦給你們金家生了龍胎啊,真是可喜可賀。”

 一個較為悉的鎮長們在縣衙門口聊起了天。

 還有的竊竊私語:“看樣子今兒全云襄縣的鎮長都在這里了,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這就不知道了,看樣子是跟我們整個云襄縣有關,不然也不會把咱們都來。”

 “這誰不知道?”有位鎮長態度很是不屑,“就是不知道是什麼事。”這等仗勢,誰都知道是跟整個云襄縣有關了。

 “昨兒爺來的時候,我打聽過,但是爺也不知道。”

 “可不是,我也打聽過。”

 “你們聽說了將軍府的事嗎?”

 “這還要聽說嗎?前段時間梁王府修繕將軍府,連門牌都換好了,這誰都知道。”

 “那就的消息早了,就在昨兒,前段時間,將軍府已經有人住了。”

 “哎,你們的消息都早了,前天將軍府的將軍回來了。”說話的這位鎮長是距離云襄縣最近的拂柳鎮的鎮長,因為拂柳鎮距離云襄縣近,所以很多縣城的消息他都是最快知道的。自從縣城外面有了靜之后,他就托人觀察了縣城里的況,這不,前天那位將軍回來的事,他就知道了。

 拂柳鎮鎮長琢磨著,這位將軍剛回來,縣太爺隔天就把大家都了過來,估計就跟那位將軍有關。不過他雖然有此想法,卻也沒有說出來,畢竟只寫老爺的事,可不是他一個老百姓可以議論的。

 “你們知道啥?前段時間那位將軍家的太太買了很多地,你們不知道吧?”

 “還有這等事?”

 “啊喲,咱們這云襄縣的地可便宜了,怎麼將軍就來我們云襄縣了?”

 “誰知道啊,不過依我看,咱們云襄縣有了將軍也是好事,如果將軍能……”

 正當這時,柏縣丞從縣衙出來:“眾位,人都到齊了嗎?一共十八位鎮長。”

 柏縣丞家幾代人都在云襄縣,是云襄縣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在場的鎮長們和打打過道的不,所以同他頗為悉。所以見到是柏縣丞,有位柏鎮長便上前:“堂兄。”是的,這位柏縣丞和柏鎮長是一個族的堂兄弟,他們的父親是親兄弟,他們是一個爺爺的。

 所以說,在十八位鎮長中,也就這位柏鎮長知道今天的事,只是他沒有說。這是他堂兄特意告訴他的,他當然不能說出去,萬一連累了堂兄呢?

 柏縣丞點點頭:“人如果到齊了就隨我進來吧,將軍和大人都等著你們了。”

 大家一聽那位將軍也到了,趕都閉上了,停止了議論。

 柏縣丞帶著大家來到縣衙的偏廳,到了偏廳的門口,柏縣丞道:“將軍,大人,十八位鎮長已經到了。”

 楊縣令看向秦放,秦放點點頭,楊縣令便道:“讓他們進來吧。”縣衙是楊縣令的地方,秦放自然不會喧賓奪主。

 柏縣丞:“是。”

 柏縣丞帶著十八位鎮長走進偏廳里,十八位鎮長一進偏廳,就張的低著頭。他們或許都是一鎮之長,有的或多或有些氣勢、有些霸道、有些蠻狠,但是他們都不笨,在當的面前,他們還是很低調的。

 楊縣令見他們進來了,便開口道:“幾位對于昔日的梁王府修繕將軍府這件事,應該也早就有所耳聞了。本邊這位就是朝廷派來的正五品武德將軍,秦放秦將軍。秦將軍是帶著永州邊關的投誠蠻子過來的,他帶來三千余人的投誠蠻子,朝廷的意思是,把這些投誠的蠻子化整為零安置在我們啟國的各個地方,我們云襄縣要安置的是這些人。之后,秦將軍就會在云襄縣就任,為我們云襄縣的守城將軍。”

 關于楊縣令說的這些事,大家也是有些想法的。雖然安置投誠蠻子這件事他們不知道,因為事先沒有,但是這位秦將軍在云襄縣就任這件事,他們是知道的,畢竟將軍府都修繕好了,如果不是要在地方就任,修繕什麼將軍府?

 十八位鎮長異口同聲:“草民見過將軍,見過縣令大人。”

 秦放道:“不必多禮,我在此就說一件事,蠻子既然已經投誠,各位就要把他們當是我們啟國的老百姓,若是因為各位的區別對待,在此引發啟國和蠻子的矛盾,到時候朝廷怪罪下來,責任也不是各位能擔當的起的。”朝廷把蠻子安置在偏離永州的地方,也是有原因的。永州老百姓或許有憎恨蠻子的存在,但是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因為沒有到過蠻子的襲擊,所以對他們基本是不存在恨意的。

 畢竟,不是拔在自己上,并不會覺得疼痛。

 十八位鎮長心頭一震,這種罪他們可承擔不起,稍稍不注意,自己的前途就給賠上了。所以安置這些蠻子,的確是麻煩,可是他們也不會表現出來。“是,多謝將軍提醒。”

 接著,楊大人說了怎樣安置蠻子,一個鎮三十四戶或者三十六戶,落實到每個村里也就兩戶,有些多的可能有四戶,這倒是不麻煩。

 接著,秦放和楊縣令,帶著十八位鎮長去了縣城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