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第108章 第108章

《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第108章 第108章

 楊海燕去過的縣城就兩個,就是原主的記憶里,除了京城,也沒有去過別的地方。當然,和京城相比,但凡哪里的縣城都沒有京城這樣的繁華。所以就說楊海燕去過的環水縣和邊關縣城,也是云襄縣的縣城不能比的。

 云襄縣因為貧窮和落后,各方面都發展不起來,于是曾經有些經濟基礎的人,比如富商,或者家庭有些底子的縣城人,都會搬離云襄縣。一個縣城的發展落后了,那鎮上、村子里,又怎麼發展的起來?畢竟縣城才能帶鎮上和村子。

 而目前的云襄縣,給楊海燕的覺,就是家屬房那邊的鎮上。難怪將軍府會有些破舊,把不符合五品的王府之拆除、改制、挪開,剩下的也就空的王府了,所以才破舊。王府尚且如此,縣城里的鋪子等等,也是舊的。大概唯一還尚可的,就是沒有像城墻一樣倒了。

 楊海燕已經買了地,有軍營的地,將軍府的地,這些地都是牛大去挑選的。說起來,這里的地比邊關的地便宜多了。

 在邊關,上等地要十兩銀子、中等地要六兩銀子、下等地要四兩銀子。但是在這里,上等地才六兩銀子、中等地才四兩銀子,下等地才二兩銀子。因為富人,有份的人都遷移了,所以窮人家地里的出產沒地方去賣,以至于地就便宜了。

 不過,這個地便宜的地方,也有一個好,那就是稅問題。因為地便宜,所以老百姓的地就多了,地多了,稅之后剩下的糧食就多了。糧食多了,大家就能吃飽了。

 總結云襄縣的況,窮是真窮,因為沒有銀子。但是老百姓還神的,因為能吃的飽。

 按理來說,既然地便宜了,地里的收能剩下很多,他們的條件可以不錯的。但是把東西拿到其他縣城去賣,來回路費也貴。所以云襄縣的人給人的覺,就是滿足于一寸之地,習慣于目前的生活。在能夠解決溫飽的況下,貧窮什麼的,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Advertisement

 在這樣一個貧窮的地方能做什麼?開店做生意?像在邊關那樣?估計連買點心的人都沒有。

 種莊稼賣?

 別想了。

 所以目前對云襄縣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怎麼讓他們賺錢,而不是怎樣讓楊海燕自己賺錢。

 而讓云襄縣的人賺錢了,等他們有錢了,楊海燕也就賺錢了。

 讓他們賺錢只有一個途徑,利用土地造福,他們都不缺土地啊。很快,楊海燕心中有了想法,利用土地掙錢的法子,對現代人來說,本不難。想好之后,楊海燕又去逛了縣城不多的還在做生意的鋪子。

 秦放在縣城門口等著,聽呂校尉安排士兵去他媳婦了,他便沒有回去。只是,士兵回來了,他媳婦沒來,所有的期待和驚喜都落空了。

 士兵不知秦放所想,恭敬道:“將軍,太太從這邊離開未曾回府。”

 秦放一聽,面無表的嗯了一聲。

 士兵聽到這個回音,嚇了一跳,他是哪里做錯了嗎?為什麼將軍的聲音聽起來有些不高興?

 未等士兵多想,秦放又道:“去忙吧。”

 士兵:“是。”

 秦放帶著的這批人倒是不用搭帳篷,因為楊海燕帶著的那批人早就搭了足夠的帳篷,這會兒他們到了之后,就直接住了。

 秦放巡查了一圈,這里比野外的營地好多了,大家的神也不錯,心里也放心了些。“呂校尉。”他來先來的呂校尉。

 呂校尉趕忙過去:“將軍?”

 秦放指著那邊倒塌的城墻問:“這城墻倒塌了,縣太爺為什麼不修繕好?”云襄縣普通的事他不會手,但是作為守城將軍,這城墻以后是他的責任,所以他必須得管。

 呂校尉道:“屬下問過縣太爺,縣太爺說這事有些復雜,等您到了再告訴您,他還說,這件事還需要您幫忙。不過屬下也向老百姓打聽過,這縣城城墻的倒塌,和東南方的那座山有關。”

 哦?秦放看向東南方,那座山離縣城很近,騎馬大約兩刻鐘的時間便夠了。很有山的位置離縣城這麼近的。“和那座山有什麼關系?”

 呂校尉解釋,說起來,他也覺得不可思議:“任州原來是梁王的領地,而今您的將軍府是原來的梁王府修繕過來的。據說當年梁王把王府建貧瘠的云襄縣,就是因為這種山。梁王喜歡打獵,山中獵。但是梁王擔心老百姓也去打獵,會把他的獵打沒了,所以便下了規定,任州的老百姓不得去那座山打獵,也因此,那座山有個名字,山。因為梁王一個人打不了那麼多的獵,所以山上的獵越來越多,就山。”

 關于梁王的有些事秦放是知曉的,楊海燕跟他提起過。后來在環水縣,他和杜科相了一段時間,發現杜大人雖然外表嚴肅,但卻是個好。于是他也向杜大人請教了為之道和云襄縣的事。只是,關于山的事,他不清楚,杜大人也未曾向他提起,想必杜大人也不知道這件事吧。

 秦放道:“繼續說。”

 呂校尉:“是。這里的老百姓說,山的獵越來越多了,雖然梁王死了,這里由朝廷管轄,但是關于山的事,朝廷一直未曾給說話,所以老百姓也不敢去山打獵,也因此,山獵太多的結果就是……每年的冬季,獵沒東西吃了,就會下山霍老百姓。山腳下已經沒有老百姓了,老百姓都搬離了。”

 秦放皺眉:“你想說,這縣城的城墻倒塌,是山上的獵所為?區區野,就算再兇猛,能有這般厲害?”

 呂校尉也不信,但是:“老百姓親眼所見,豈會有假?如果是一個兩個老百姓說的,屬下也不信,但是每個老百姓都這樣說,他們還說,都是親眼所見。”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云襄縣的縣太爺怎麼不向朝廷反應?秦放看著城墻沉思了起來。

 縣衙

 衙役每天會去縣城外值班,一則觀察投誠蠻子的況,二則看看那邊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卻沒有想到今天遇見秦將軍回來了。于是,衙役馬上回了縣衙,把這件事告訴了楊縣令。

 楊縣令意外道:“秦將軍回來了?知道了,你且下去吧。”秦將軍今天才回來,肯定要回將軍府,再說連日趕路也累,他就算要去拜訪,也是明天的事

 有了想法,楊縣令便去了縣衙的后院。

 楊縣令到了楊太太的院子門口,被通知楊太太在招待客人,他便道:“那我回書房了,待太太空了,你再來告訴我。”

 婢:“是。”

 回頭等楊縣令一走,婢便走到沒口:“太太,老爺回來了,知道您在招待客人,他已回了書房,說待會兒您得空了,他在過來。”這話一聽就知道,楊縣令找楊太太有事

 客人見狀,很是識趣道:“既然楊太太有事,民婦先告辭了。”

 楊太太道:“那我便不送了。”

 待客人離開后,楊太太便去書房找了楊縣令:“老爺。”

 楊縣令在練字,看到楊太太進來,便道:“客人走了?”

 楊太太:“走了,是商太太,為順清說來的。”楊順清,楊縣令的胞弟今年二十有五,楊家出事后,楊縣令被調派到云襄縣,他是長子,父母兄弟都跟著來了。但是楊順清的妻子卻不愿意過來,云襄縣不僅遠,還貧瘠。所以,楊順清夫妻就和離了。

 今日那商太太是為自家侄來說的。

 楊縣令一聽這事,不由的有些心:“此事改天同順清說說,都過去兩年了,他這樣也不是辦法,畢竟孩子還小。”

 楊太太道:“老爺放心,我心里頭有數。對了,老爺方才找我是有要事?”

 楊縣令道:“是,今日城門口的衙役來報,秦將軍回來了,我想著明日我們該上將軍府去拜訪。”

 楊太太道:“我心里有數了,會安排妥當的。”

 楊縣令這邊在商量著明天準備什麼禮去將軍府,而為將軍府的主人,楊海燕還不知道男主人回來了。

 把縣城逛了遍,便回府了。一回到將軍府,守門的洪叔便道:“見過太太,太太您總算回來了,我家那個去找您了,可是同您上了?”

 楊海燕驚訝:“不曾上,洪嬸去找我?這是府上有事?”云襄縣說大不大,但是說小也不小,特意找人還的確未必能找到。

 洪叔笑道:“大事大事,大人回來了。”

 楊海燕一聽,不由的喜上眉梢:“總算回來了。”說著,便快速的進了大門。

 洪叔趕道:“大人是回來了,但是還在城外,沒有回將軍府呢,只蓮嬤嬤他們回了將軍府。”

 楊海燕停下腳步:“還沒回來?蓮嬤嬤回來多久了?”

 洪叔道:“有大半個時辰了。”

 楊海燕愣住了,都有大半個時辰了,秦放怎麼還沒回府?“那我去城外看看。”

 作者有話要說:小天使們好,下一更晚上九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