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掌柜完帳,天也快到中午了,崔燮便請他和計伙計留下吃了頓便飯。計掌柜雖是他鋪子里的雇工,但因是良民百姓,又是偌大年紀,也能跟主家對坐吃酒,計伙計則在廂房里由崔源父子招待。
午飯是張媽媽做的,備了白酒和本地自釀的葡萄素酒,按酒的是幾樣時新果品和京里帶來的熏豆干、腌春筍、鮮銀杏、新核桃、紅糟鰣魚等小菜。正菜則是現做的炒、炒鱔段、蘿卜圓子和燉肘子四個菜并各清炒炒的時鮮蔬菜,最后端上一道白的鯽魚湯。
崔燮讓計掌柜喝白酒,自己斟上一小蠱葡萄酒,陪著抿了幾口,卻不多喝。他們買的萄萄酒不是用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發酵的,而是另添了做酒的酵母釀的,出來的酒雖也是酸甜的,酒味卻不像他在現代喝的——就連網上賣的自釀酒都不如,酒混濁多絮,還有種摻混了黃酒似的奇怪口。
計掌柜也不太喝酒。
實際上,他自從坐在這桌上就十分拘束,崔燮給他斟一杯酒才喝一杯酒,夾一筷才吃一塊。
他也是有年紀的人了,吃得這麼罪,讓人看著怪不落忍的。但崔燮也不能轉出去,留他自己吃飯,只好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緩解尷尬:“我不懂出版有什麼規矩,手里也沒有多銀子可以投去刻書,計掌柜是做老了這一行的人,可有以教我?”
計掌柜跟他說話可比吃飯舒服多了,連忙擱下筷子,恭恭敬敬地答道:“若說起印書一行來,小老兒也略有幾個法子在中。最簡便的就是包個船,走海路去買那建的麻沙版。建的書坊多,書也便宜,打從宋朝起就是天下圖書流通之地。只是咱們遷安離那里太遠,若買他的書太不便運輸,可以買他刻好的版回來印,只消加個致榮書齋的牌記,印出來就是咱們自己的了。”
他說起話來倒神了不,說到興頭上也敢拿起杯子沾沾,多喝一口了。
崔燮給他夾了一箸火,看他吃了,便托著酒杯問道:“麻沙版的書都是什麼書,是朝廷授權的嗎?寫書的人也準他別人買了雕版翻印嗎?”
他想問問版權問題,但說完了又想起明代沒有版權這個字眼——直到民國都沒有——只好改問府和原作者管不管。
計掌柜笑道:“寫書的只管寫書,印書的自管印書,咱們想印什麼就印什麼,哪兒有那麼多規矩。麻沙的書還不都是照著別人的書刻出來?只要不是印那些妖言妖書和不敬的文章,朝廷都不管。小爺放心吧,我是干老了這行的,這雙眼往版上一看,就知道這書犯不犯!”
真是如此嗎?可他看永順堂印的說唱詞話話本頁里分明印著“本衙藏版,翻刻千里必究”啊。
崔燮對他的意見有所保留,但看見他說得高興,忘了拘謹,便又給他斟了杯酒,夾了幾筷小菜,讓他邊吃邊說。
燒酒度數高,普通人家也不常喝。計掌柜喝多幾杯,酒意上頭,徹底放開形骸,滔滔不絕地說:“當初咱們店里有錢時,每年就去順天府禮房抄當年的闈墨卷子,在咱們縣這麼個小地方都能賣二三百本,還能一版再版,多年前的舊文章也有人買。薄薄一本就能賣一兩銀子,印他一回,大半年的收都有了!”
崔燮不想起劉師爺送他的滿滿一箱子各地案首闈墨,暗吸了口涼氣:劉師爺送他的東西真是夠珍貴了——雖然他自己大概也靠這個賺了不。
而且大明出版業是不收稅的,只要你有本事印得出、賣得掉,掙多府也不管,比干別的買賣又清貴又實惠。
可他剛穿過來不久,節還沒被大明本地出版業人員同化,并沒想把那些別人特地搜集來送給他的文字拿來賺錢。
不過也不只印闈墨一項掙錢,計掌柜說:“話本小說賣得也好,《三國》尤其好,可惜《水滸》給抄了,不然還更好賣。那書里有繡像的就比沒繡像的賣的好。咱們家那時從永平府請的畫師,畫的三錢銀子一張的‘桃園結義’,‘呂布戲貂蟬’,‘三顧草蘆’……本錢是大,可是回錢也快,通賣了四五百本,連那不識字的人也肯買了看畫哩!”
他連喝了幾盅,臉上添了酒意,眼珠晶亮亮地看著崔燮,就跟看著銀子似的:“公子你也是讀書人,不也會寫那小說、話本嗎?咱們自家寫自家印,把書賣到外地去,天底下都有人買了,你不就也了那施耐庵、羅貫中一般的才子了嗎?”
崔燮點了點頭,把那壺酒拿到自己面前,給他盛了一碗魚湯溫養胃腸,起朝外面了一聲:“捧硯,去張媽媽做個醒酒湯來,計掌柜喝多了。”
當他穿越之前沒看過明清小說嗎,明代的話本小說里是開場詞都得寫好幾句!他看過那麼多書,唯一一首能背完的開場詞就是楊慎那首《臨江仙》,《西游記》跟《紅樓夢》他也都看過幾遍,到現在也沒說背下來人家的開場詞。
背都背不出來,還讓他自己寫?有那工夫他鉆研鉆研平水韻不好嗎。
快讓計掌柜醒醒酒吧。
寫書的任務還是得給大明才子,他一個穿越者把時間浪費在這上才是本末倒置。他真正的優勢不在盤里那幾十本網絡小說,而在比本時代多發展了幾百年的,未來書籍包裝知識。
沒錯,包裝。
好文章不容易做出來,但漂亮的書封、頁和圖,卻能讓一本不怎麼好看的書勾起人們購買的。
他很小的時候就為了書皮上漂亮的漫畫人像買過盜版教輔書,長大后也曾被致的書封和彩頁吸引,買下幾本昂貴而不實用的設計類書籍。計掌柜也說了繡像本比純文字的話本好賣,也就是說,古今讀者的喜好都差不多,圖比文字更有沖擊力,讓人更愿意為之掏錢。
要是明代有買零食集畫片的活,說不定也能引起一陣購買風。
抄書那麼難,他這樣種金手指的人本不需要干!化學書里就有明代后期才發展起來的套版、饾版與拱花印刷技,書店又簽了不會雕版的工匠,那他為什麼不揚長避短,印一些好好靠值而不用靠涵吸引顧客的書?
崔燮打定主意,回到桌邊夾菜吃,偶爾喝一口不很好喝的葡萄酒,心里慢慢鋪開一張未來的藍圖。
不過多久,張媽媽便送進來了香橙湯給他們醒酒,還端來一大碗熱騰騰的湯面。湯是熬的濃湯,面里不知和了什麼,面條本就有咸鮮的滋味,舌尖一抿,鮮味就融化在口腔。
從他胃里沖向臉上的酒意也被香濃的面湯沖散了。他的神前所未有的飽滿,剛簽完三方協議就被生生打斷的,初職場的斗志重新沸騰了起來。
用罷午飯,計掌柜和計伙計向他告辭時,他就走到兩人面前,微笑著說:“咱們一起去便是了,我也想看看咱們家的書店是什麼樣的。”
計伙計臉微僵,看了掌柜的一眼。計掌柜卻是滿面紅,酒意未散,連聲說:“走走走,爺看看咱們家的書齋,那鋪子可是臨著府衙后街,在西城最好的地方哩!”
崔源立刻套了車,將他們一行人都拉到致榮書齋。
他年輕的時候不曾進過這門,只在外面遠遠看過一次,卻是記得門店明亮整齊,書籍高高地堆滿架子,許多讀書人或站在店里站著看,或在書案前抄寫。而如今再見,這間店卻添了許多陳舊的氣息,書架上的書也空空落落,不過擺幾本四書五經,韻府對類,古詩鈔選之類的書,店里也只有零星兩三個抄書的書生在。
崔燮從前什麼也沒有過,見到這樣的店鋪也覺得好了,率先邁步進去。
店里只有一個伙計看著,因沒有顧客,也不甚盡心,半睡不醒地拿拂塵趕蒼蠅。計伙計上去喝罵一聲,他起來迎接東家,那伙計卻眼皮都不,懶洋洋地說:“小掌柜的,咱們飯都沒的吃了,還充什麼東家啊。后頭那家快……”
計伙計臉漲紅,連忙上去捂住他的,低聲罵道:“你要死了,這是咱們東家,朝廷旌表的那個!”
伙計這才清醒過來,渾哆嗦,眉弄眼地怨怪他:“你們怎麼這時候把東家來了,前頭還好瞞,今日那家里頭的來鬧了,里頭這行子也不是好惹的,這一上午又摔又砸,抓臉摳鼻的——好一出大戲!”
他們倆的聲音極低,崔燮倒沒聽見,只是看計掌柜滿臉通紅,眼睛發,便問他臥房在哪里,要扶他進去休息。
這間門店有兩層樓,后頭還有院子,原本后院才該是伙計們住的地方。計掌柜卻指了指樓上,崔燮看兩個伙計忙著說話,便捧硯幫著自己把他扶上去,送到二樓右手隔出來的一間房子里。
才放下人,就聽窗外一陣稀里嘩啦砸的聲音,從院里響起一道尖利的聲:“我本是灤州府好人家的兒,是這賊砍頭的王項禎強了我,把我擄來縣里,那麼些忘八漢子和賊老婆看著我不我跑!高鄰聽見的就替我報抓了這惡賊,老爺大子把他打死了帳!”
穿越到萬歷四十年,既想吃喝玩樂,又想直線救國。 沒錯,就是這麼一個充滿情趣和矛盾的故事。 晚明,江南,末世繁華; 《菜根譚》的雅,《金瓶梅》的俗; 老僧經商,名妓禮佛; 袁宏道品茶插花抒性靈,李卓吾釀酒參禪續焚書; 董其昌書畫雙絕,卻是鄉紳惡霸;張宗子少年紈絝,老來夢回西湖; 雅者見雅,騷者見騷。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配合某人某經典動作)。
太醫家的嫡女,卻被無情的父親逐出本家,目睹母親分娩難產而死。一朝法醫天才重生,一隨身空間助她事半百倍。他是人人皆知的廢皇子,從小身中劇毒養在宮外不受恩寵,母妃受奸人陷害禁足深宮。然而卻無人知道他便是江湖中人見人怕、霸氣狠厲的鬼皇。醫女遇上毒皇子,當他去除體內毒素之時,也是他皇臨天下之日!青鸞大陸,看誰醫手遮天!
整個京城都炸了鍋。 京城第一花癡草包沈驚鴻糾纏溫雅如玉的三皇子不成,竟然破罐子破摔,轉頭去逼婚了冷麵閻羅一般的攝政王! 更令人驚掉下巴的是,攝政王他、他居然還答應了! 面對或同情憐憫、或幸災樂禍的各種目光,攝政王蕭千決嗤之以鼻:「我家王妃的好,你...
“李行之!速來投靠于孤!”戰場之上,袁紹指著李知威脅道。“額……本初兄居然能找到本候家人?不必多言!他們肯定是冒充的!本候孤身一人來到此世,何來家人?必是假的!”一個老師在三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