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之資本帝國 第六百一十五章 湘火炬

《重生之資本帝國》 第六百一十五章 湘火炬

……

德隆老三是德隆崛起的基礎,不僅被外界津津熱道,也是唐萬欣最驕傲的地方,每每向外人介紹德隆,老三都是必須提到的典範,今天也一樣。不過,郭守雲平靜的臉,讓說完後心中高興的唐萬欣心中一沉。原本打算介紹山城實業和天山份的話,也不由收了回去。

“這就要恭喜唐先生了。德隆集團在你的領導下發展良好,未來前途明!”

“多謝郭先生誇獎。不過最近我們德隆因爲湘火櫃的未來發展,需要一筆資金。如果郭先生同意的話,我們德隆集團願意用集團資產作抵押,從漢華銀行得到一筆20億華夏幣的貸款。”

“既然德隆集團發展良好,爲何還拿不出20億華夏幣的現金?”郭守雲淡然笑道。

“主要是之前我們在西域農牧業上投資太大,導致現在資金鍊張。而且,這次湘火櫃兩家最大最重要的重型汽車專業生產廠家山城汽車集團和陝汽集團分別立有限公司,還將與東風汽車集團合資立東風越野車公司。徹底把湘火櫃由單純的汽配專業生產企業轉型爲一家汽車整車公司。而這個計劃想要實現,需要60億到100億元的資金。如今我們已經投了60億,只需要拿到20億華夏幣,整個項目就能夠完。到時,湘火櫃將是華夏最大的私人汽車生產公司。”

看著一說起自己的企業和未來規劃,便雙眼放,神且極度自信的唐萬欣。郭守雲心中略有些慨。如果他現在一無所有,事沒什麼經驗的話,或者真就信了唐萬欣這傳銷式,有些誇張的描述。

可惜他不僅有未來的記憶,還在商場上打磨良久,早就城府深重,習慣的對任何事產生懷疑,所以唐萬欣的這一套本無用,還起到了反效果。

Advertisement

“唐先生的雄心壯志確實令人佩服,不過20億華夏幣畢竟不是小數目。我本人和漢華也需要時間來考慮。所以這幅《局事帖》,唐先生先拿回去,等到我們籤合作協議的時候再送給我也不遲!”

“郭先生,這已經送出去的東西哪有再往回拿的道理。這幅曾鞏的《局事帖》雖然珍貴,但相比我們的合作又算得了什麼。”

看著唐萬欣的表,郭守雲倒是有些佩服他的大方。不過他心裡很清楚,如今已經快要倒塌的德隆就是一個大坑。接下這幅書法,雖然並不意味著自己要跳進去。但肯定要與之發生關係!

注意到郭守雲臉上的思索之後,周子琪和唐萬欣對視一眼後,默契的沒有多問。

“既然唐先生這麼有誠意,那這幅書法我就收下了!”

唐萬欣聞言大喜,“紅贈佳人,寶劍贈烈士。如今這幅價值連城的曾鞏《局事帖》,只有郭先生這樣喜歡收藏的人才是它最合適的歸。”

對於誇獎,郭守雲只是淡淡一笑,也沒多說什麼。之所以收下這幅《局事帖》,他自然有自己的考慮。

“唐先生,正事現在應該談完了吧?如果談完,我們開席如何,如今我可是了。”

“當然,當然!這滿桌的味郭先生儘可品嚐!”唐萬欣高興道。

有了之前不算易的易,後面的飯桌自然是賓客盡歡。一頓飯吃到晚上10點才散場。

“周先生,今天你可是給我出了一個難題!”

在唐萬欣離開後,郭守雲轉頭朝周子琪道。

“郭先生何此言?”

“去年7月份起,德隆的核心企業——德隆國際、中企東方、友誼管理開始裁員,併發生工資拖欠現象;去年10月份之前,德隆中層管理人士還可以從德隆獲得45萬元的無息貸款,其中30萬元用於個人買房,10萬元用於購車。但是10月之後,這項政策突然取消;去年l0月27日,啤酒花董事長外逃,導致啤酒花票崩盤。與之有擔保關係的公司,包括德隆旗下的天山份、屯和投資陷票下跌的危機;今年1月份,德隆旗下各金融機構發生了兌事件;今年春節,大批德隆英僱員離職。”

頓了一下後,“對於任何一家經營良好的公司,都不可能一下子發如此多的危機。現在這些只能證明,表面龐大的德隆集團已經到了憂外患的境地。”

在唐萬欣把另一件禮,也就是他準備的新~疆和田玉原石送到郭守雲家裡的時候,季紅就給他打來了電話。在吩咐暫時收下的同時,他也給王玨和吳曉靜發了一條短信,讓他們利用自己的關係收集一下德隆的資料。這就是郭守雲知道這些的原因。不過因爲時間太短,他了解的還只是皮。想要真正瞭解德隆這潭深不見底的渾水,還需要他仔細探查。

“既然郭先生了解德隆的現狀,之前爲什麼還要接那幅曾鞏的《局事帖》?”周子琪目道。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局事帖》真跡價值連城,我實在難捨,所以就留下來了。”郭守雲微笑道。

“以郭先生的財力,想要什麼樣珍貴的藝品會沒有,又何況是一幅曾鞏的《局事帖》呢!”

郭守雲點了點頭,“說的也對。看來我應該找專業人士評估一下唐先生送我的兩件禮品的價值,然後折算錢給他送過去。”

周子琪神一滯,隨即苦笑著搖了搖頭。

“什麼都瞞不過郭先生。不過儘管今天我把唐萬欣介紹給了郭先生,但應不應該投資,全憑郭先生做主,我不會參與!也不會因爲郭先生的決定,影響我們雙方在京城商業地產上的合作。”

“那就好!”郭守雲點頭後,“看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走吧?”

“我來引路!”

……

關於‘鬼市’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這是晚清民國時期,出現的一種古玩買賣易場所。四九城原先在“東曉集市”,那時許多破落的王爺貝勒,太監宮,爲了生計,更爲了一層薄面,不好意思大白天、明正大地去賣家裡的寶貝,只得夜裡裹件棉襖,蹲在東曉集市,擺開攤點;掏寶的買家,打著燈籠,一個一個攤點的照過去,規矩是“只看東西,不許看賣主的相貌”。在夜晚,只見一個個燈籠,覺到鬼影晃,形“鬼市”一說。

“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京滬兩地曾經各有一個古玩市場。在四九城,是聞名遐邇的潘家園;而在魔都,則是在文廟這裡,最初是會稽路,後來搬到了福佑路方浜中路一帶,因爲只在凌晨開張,魔都人當年習慣它‘鬼市’。”

坐在車裡的郭守雲聽著周子琪給自己講述魔都鬼市的前世今生。

“每逢週六、週日清晨,方浜中路上總是人,人羣中既有開豪華轎車的大老闆,也有騎著助車的‘上~海爺叔’,亦有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淘客’,更有藍眼睛高鼻子的老外,他們從四面八方涌,目的地都是同一個地方—藏寶樓四樓。”

“在鬼市輝煌的那幾年,正是民間文興起的時候,好東西層出不窮。攤主把包袱裡的東西抖摟出來,圍觀的人就一擁而上。你講價不能不把東西放在手上。一旦放下,東西就被旁邊的人搶走了。”

“那時,會稽路古玩街上的人下手大都穩、準、狠,並非當年去那裡的都是‘老法師’,而是因爲當年的買家不用與造假集團鬥智鬥勇——當年最多也就是民國仿前代的,所以,大家買得比較放心。”

“那現在呢?”郭守雲問道。

“現在不行了。現在藝品收藏越來越熱,有錢的也越來越多,真正的好東西在出手之前就被預訂了,真正流到鬼市上的並不多。而且,現在僧多粥,連民國的件都俏貨,鬼市雖然依舊熱鬧,但更多的還是傢伙。要是沒點眼力,還是不要隨便出手。”

“沒想到周先生對這裡面的規矩這麼悉!”

“呵呵,我這人就喜歡古玩收藏,四九城的潘家園,魔都的會稽路,現在福佑路逛了無數次,自然悉。”

“既然如此,待會到了裡面。周先生可要多幫我掌掌眼!”

“你我好友,自然義不容辭!…前面到了,我們下車吧。”

車子在路口穩穩的停下,因爲人流衆多,開不進去。索就停在旁邊,這也是大部分人的慣常做法。

“怎麼樣,熱鬧吧?”周子琪道。

郭守雲看著對面巷子裡,兩側如長龍般向後延的攤位,以及肩接踵的人羣,不由點了點頭。

“這還真有幾分鬼市的樣子!”

雖然外表熱鬧,但郭守雲發現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都很開口。所以除了腳步聲,東西挪的聲音,基本沒有多喧譁。果真像‘鬼市’一般。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