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官路風流(侯衛東官場筆記) 第170章 基金會(四)

《官路風流(侯衛東官場筆記)》 第170章 基金會(四)

青林鎮基金會也是排著長龍,一個戴袖籠的基金會工作人員,在邊上幹瞪著眼,一幅手足無措的樣子。

在辦公室窗臺後面,侯衛東看著基金會門前排起的長龍,心道:“也不知基金會還有多錢,能否應付這一個兌風。”

過了一會,人羣開始了起來,男男開始罵起來,多上青林鎮的鎮罵,全部是以男以及其行爲準確、誇張、想象力富的描述,罵一陣,人羣就開始朝著政府大院走來,很快,這羣人就上了樓,一些人包圍了趙永勝辦公室,一些人就去包圍粟明辦公室,甚至還有幾個人找到了侯衛東。

“基金會是政府辦的,怎麼也要了,我要取錢,這是我們全家的汗錢。”一位大嬸來到侯衛東的辦公室,聲淚俱下地進行控訴。

侯衛東並不分管基金會,平時連基金會的邊都沾不上,但是出於維護政府的形象,他還是耐心解釋道:“誰說基金會要了,我天天坐在辦公室裡面,也不知道這事。”他將自己的基金會存單拿出來,道:“我也有錢在基金會裡面,如果要,肯定早就取了。”

那個大嬸取過存單,認認真真地看了一遍,口中道:“你是當的,錢多得很,取不了錢沒有啥子,這是我們全家存的錢,就圖個高息,你看看。”侯衛東接過的存單,裡面有五千塊錢,勸道:“你這錢是定期,現在取了不劃算,要損失不利息,現在不用著急,過了這幾天就能取錢。”

那位大嬸見侯衛東和,態度很好,並不板著臉,又同爲害者,心便好些,又說了幾句,便離開了辦公室。

等到大嬸一走,侯衛東給李晶打了一個電話,道:“李董,我是侯衛東,沙州基金會的況如何?”

Advertisement

李晶已經與工行的胖子簽了貨款合同,基金會的風波就與無關了,口氣就很輕鬆,道:“到排著長龍,我估計基金會沒有錢了。”

“怎麼還沒有方的正式消息?”

李晶的消息來源比較準確,對於小道消息之迅速也到吃驚,道:“你們這些政府員,口口聲聲說是,卻一點不守紀律,現在搞得全城風雨,不知如何收場。”侯衛東就將這消息通了二姐侯小英,雖然說侯小英早就知道了這事,但是他仍然有泄的嫌疑,聽了李晶的抱怨,就有些臉紅,道:“員也是人,他們也有親朋好友,所以泄就在所難免。”

李晶其實不是指責侯衛東,聽以侯衛東解釋,便笑道:“聽你這麼說,你也是泄者之一。”侯衛東不好意思地道:“我給二姐打了招呼,不過我給說的時候,已經知道此事了。”李晶假裝嗔怒,道:“泄就是泄,要懲罰,星期六請我吃飯。”

這一段時間,七八糟的事,很久沒有陪小佳了,這一週答應了要好好陪小佳,所以,侯衛東就藉故推道:“星期六不行,我還有事,改天我向李董陪罪。”

李晶心思玲瓏,聽其吞吞吐吐,笑道:“我知道你要陪朋友,算了,開個玩笑。”心裡還是酸酸的。

掛斷了李晶的電話,侯衛東想起那日的戲言,不有些心曠神怡,他又想起了守在沙州的小佳,在心裡批評自己:“我怎麼就不起,意志力實在脆弱。”

他給小佳打了一個電話過去。

小佳聽到侯衛東的聲,心中歡喜,口氣卻是淡淡的,道:“你真是很忙,連打電話的時候都沒有。”侯衛東態度出奇地好,陪笑道:“小佳,這個星期我一定回來,我們再約粟明俊兩口子吃飯,先把建立起來,以後好辦事。”

小佳仍然不興,等侯衛東說了好一會,才道:“你怎麼把我們的正事搞忘了。”

“什麼正事?”侯衛東心裡打了一個轉,這才恍然大悟,道:“星期五我回來,星期六我去向岳父親岳母求婚。”小佳這才高興起來,道:“星期五,我去買點尾蝦,給你做好吃的。”

侯衛東就笑:“是上面吃飽,下面怎麼辦?”小佳臉微紅,低聲道:“這是辦公室,你討厭。”

和小佳調笑一番,侯衛東心大好。

這時,楊打電話過來,道:“侯鎮長,十一點鐘到小會議室開會。”加了一句,“基金會兌不出錢,老百姓吵得好兇,開會肯定是這件事,今天鍾鎮長應該頭痛了。”

在鎮政府的分工中,鎮長是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但是按照慣例他要直管財政所,絕大多數一把手會握著這個權利的。

而農經站一般是由分管農業的副鎮長來管,以前是由粟明分管,現在是由鍾瑞華分管,但是由於基金會涉及利益所在,分管領導常常夾在各方勢力中間,能力強的,就是快刀切豆腐兩面,能力弱的,就是老鼠鑽風箱兩頭氣。

鍾瑞華原是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和趙永勝關係不錯,現在兩人關係更好,鍾瑞華是明顯倒向趙永勝。

十一點,青林鎮各路諸侯全部來齊。

等到鍾瑞華和白春城分別講完,趙永勝神嚴峻地接過話頭,道:“我打電話問了,縣城裡的基金會也排起了長隊,這件事是全縣的,或許是全市的,所以領導肯定要解決辦法,我們不用著急。”

他威嚴地掃視衆人一眼,道:“雖然不用著急,但是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目前最重要的事是穩定,穩定是到一切的大事。”他下意識地舉起右手,在空中了一,道:“鍾鎮長是分管領導,要做好解釋工作,方案由鍾鎮長和劉書記商量研究,白春城跟我到縣上去走一趟。”

趙永勝這一番安排,就將粟明排除在外,粟明也沒有多說,只是在筆記本上寫著。

侯衛東暗道:“這取締基金會的傳言雖然迅速,卻沒有政府的正式文件,也不知李晶的消息是否準確。”散了會,侯衛東又給李晶打了一個電話,道:“李董,你的報來源是否準確,怎麼正式文件還沒有出來?”

“衛東,你放心,取締基金會是遲早的事,這事絕對可靠,我不會拿工集團開玩笑,不過這事你真的保。”李晶這幾年,幫著沙道司經管著漢湖,利用漢湖的資源結了不朋友,俗話說,關係亦是生產力,這也是想自立門戶的重要理由。

侯衛東知道李晶關係網甚寬甚深,也就信了九分,道:“看了今天取錢的場面,我覺得此事我們可以利用。”

“怎樣利用?”

“我們國家這幾年經濟增長很快,經濟要持續發展,資源類企業就是基礎,雖然這幾年煤炭行業很不景氣,但是我估計在不遠的將來,煤炭行業就會復甦。”侯衛東到了青林鎮以後,靠著石頭資源賺了不錢,對於資源類企業就有著天然的敏,而前幾天,黨政聯席會上多次研究火佛煤礦的事,讓他對煤礦企業也上了心。

李晶道:“你的意思是代價收購煤礦?收購煤礦則需要一大筆錢,而新和路馬上就要開工了,工集團資金原本就不夠,此事有些困難。”

“取締基金會如果是事實,我們就有好機會,政府要兌付現金給老百姓,必然要向貨款人追款,不企業的資金鍊就要出現問題,我們趁機低價收購,不僅能撿落地桃子,還能夠幫助政府解困,是一舉兩得的事。”侯衛東加重了語氣,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衛東,此事讓我想一想,然後將幾個東都請來,一起商量再做決定,如何?”

侯衛東則強調道:“早下決心,早做準備,免到措手不及。”

基金髮的兌風在政府的干預之下,很快就平息了,縣長馬有才專門做了一個電視講話,同時將各級政府員的相關講話做一個專題片,連續在益楊電話臺播放。

在青林基金會門口,放了一個大電視,專門播放電視講話和專題片,來取款的羣衆完全是出於恐懼,現在見到了馬縣長的講話,又見到取款開始正常,不人就開始心疼定期存單的利息,便退出了取款的隊伍,兌風就這樣過去了。

基金會有驚無險地過了第一個坎。

侯衛東相信李晶的能力,所以他將基金會的上提前取了出來,雖然損失了一些利息,但是本金至安全了。而在趙永勝的強力堅持之下,火佛煤礦又從基金會貨了二十萬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