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官路風流(侯衛東官場筆記) 第123章 分歧(三)

《官路風流(侯衛東官場筆記)》 第123章 分歧(三)

平平淡淡地當了半個多月的副鎮長,侯衛東最大的收穫,是基本弄清楚自已管著些什麼事。

96年5月1日,沙州市推進殯葬改革,這是侯衛東當上副鎮長以後面臨的第一個考驗。

2月9日上午,青林鎮下政府召開了黨政聯席會,專題研究此事。

粟明是行政一把的和,首先發言道:“我昨天和侯鎮到縣政府開了殯葬改革工作會,縣裡已經發了文件,從今年5月1日起,實行殯葬改革,沙州全市都是火葬區,益楊當然就更沒有土葬區。”

“至於殯葬改革破除喪葬陋習、節約土地等意義我在這裡就不講了,如何推進這項工作,就由分管領導來說。”

殯葬改革是嶺西全省統一佈置的工作,沙州市在嶺西省是中等發達地區,全市都被列了火葬區,新的殯葬方式要在五月起開始實施,侯衛東分管社會事務工作,這一項困難大、矛盾突出的工作,就自然地落在了他的頭上。

在益楊縣裡接了殯葬改革任務以後,粟明與侯衛東商量了多次,兩人基本上達了共識,粟明又與趙永勝談過此事,基本達了共識,然後,就由分管領導侯衛東在黨政聯席會上提出將正式方案。

經過這件事,侯衛東敏地意識到:“在青林鎮,任何大的決策,其實都是事先徵得趙永勝和粟明同意,才能拿到黨政聯席會上來研究,這是一條潛規則。”

侯衛東早已將殯葬改革相關容在頭腦裡過了幾遍,很況了,他先簡約地講了講殯葬改革會議的基本況,然後再講青林鎮的工作思路。

“按照縣裡的統一部署,殯葬改革從五月一日起執行,從現在到五月,不足三個月的時間,任務重、時間、矛盾深、難度大。”侯衛東特意地編了幾句整齊的短句,增強語言的表達能力。

Advertisement

“要推進殯葬改革工作,必須要看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宣傳發,二是實施,三是保障措施。”

“殯葬改革是改革千年的喪葬習慣,土爲安是深人心的喪葬傳統,要在短時間改變,難度可想而知,但是,縣政府的命令我們一定要完。所以,我認爲必須要有鋪天蓋地的宣傳,做到家喻戶曉,才能將矛盾減至最小。”

“宣傳工作分爲四個部分,一是開會宣傳,我建議鎮裡在二月中旬召開鎮、村、社三級幹部會,在會上把殯葬改革工作講徹底,只要統一了村幹部的思想,事功了一半;二是通過現有的廣播系統,反覆地播放益楊縣政府的相關文件,實行強制宣傳;三是在趕場開散發宣傳單,還可以搞些諮詢活;四是用石灰在公路兩刷標語,弄出聲勢來。”

趙永勝點了點頭,道:“宣傳工作如果做到這種程度,效果肯定不錯。”

侯衛東到了鼓勵,道:“五月一日起,全鎮就要全面實現火葬,我認爲前三板斧最關鍵,如果前面幾斧頭沒有砍好,以後事就困難重重,要砍好前三板斧,靠社事辦幾個同志肯定不行,必須要全鎮員,所有的機關幹部就參與到這事中來,我建議立一個殯葬改革領導小組,由趙書記來當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社事辦劉亞軍任辦公室主任。”

趙永勝就笑道:“這個組長我不當,還是由粟鎮長來擔任。”

粟明還是想讓趙永勝爲當組長,道:“趙書記,這事一定要你出馬。”

趙永勝笑著擺手道:“粟鎮長任組長最合適不過,我跟著你跑路。”

兩位主要領導說定以後,侯衛東繼續道:“最後是保障措施,要搞好異常複雜的殯葬改革,必須要發各村共同參加,真正提高他們積極,讓他們由被變爲主,我建議年底從收取的土地佔用費用提出10%獎勵給村幹部,做爲他們的工作經費。”

“這是我對殯葬改革的初步方案,由兩位主要領導及各位領導提出意見以後,再做方案。”

這個方案是粟明和侯衛東共同商議的,他自然沒有意見,只是補釋道:“縣裡對各鎮都下發了火化指標,指標是依據各鎮每年的自然死亡率而設定,我鎮在今年必須完二百的火化任務,只要能夠完這二百火化任務,其他的土葬則可以且必須收取土地佔用費,費用爲每在四千到一萬元,我的想法是訂在五千元。”

由於是班子員會,粟明也就沒有講大道理,直接就奔向主題,“我鎮每年死人在二百四十到三百人,如果佔地費收到每五千元,按收四十人來算,就可以收到二十萬,縣政府表了態,殯葬改革的土地佔用費縣,財政一分錢不要,全部留在鄉鎮。”

粟明眼睛發地道:“青林政府財政吃,有了這筆錢,可以辦好多大事,從這個角度來說,殯葬改革工作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地抓好,抓好了此項工作,既有利於國家社會和子孫後代,又能爲鎮裡收取足額費用,是皆大歡喜的好事。”

“殯葬改革工作,我們必須要依靠村幹部,我昨天晚上反覆在思考,如果給村幹部考慮10%的工作經費,按照剛纔的算法,每年大約就是2萬元,青林鎮十二個村,每個村就一千多一點,數額偏,沒有太大吸引力,我建議給村幹部考慮20%的工作經費,這樣每個村每年有個二千多塊到五千塊錢,能夠更加有效地調他們的積極。”

最後,由趙永勝來拍板:“殯葬改革是全鎮的一件大事,一定要穩步推進,搞不好就要出大子,搞得好就能增加收,我原則上同意侯鎮和粟鎮的意見,下面,我說三點意見。”

“宣傳工作就由劉坤書記來抓,散會以後,劉書記和侯鎮長兩人好好商量一下工作,爭取在青林鎮造起宣傳熱,爲五月份的殯葬改革做好鋪墊。”

“至於每一收多土地佔用費,是五千還是六千,我們先不要定,了鎮裡不劃算,多了社員又恐怕不起,侯鎮你要與周圍鄉鎮聯繫一下,看他們收多,我們就取平均數,不要多也不能。”

“我同意20%的返還比例,村幹部不出力,村民將死人往山上一埋,我們本不知道,20%是必須的。”

散了會,侯衛東就想與劉坤通。

自從侯衛東和劉坤同時任職以來,除了開會,兩人基本上沒談過,這一次,兩人在殯葬改革中分工合作,必須得有面對面接,侯衛東也想趁機改善關係。

劉坤回到了辦公室以後,坐在桌前隨意翻了翻今天的報紙,又給段英打了一個傳呼,正在等傳呼的時候,侯衛東出現在門口。

“劉書記,我們商量一下殯葬改革的事。”侯衛東也沒有理睬劉坤的臉,一屁坐在劉坤對面,將手中資料遞了過去,道:“殯葬改革在五月初就要執行,前期宣傳工作很重要,這個星期五要開殯葬改革專題會,宣傳提綱和宣傳標語必須要會上發下去。”

看著侯衛東的臉,劉坤心裡就窩火,他不冷不熱地道:“請把資料放在這,我有時間再看。”

侯衛東不願意和劉坤搞得水火不融,笑道:“劉坤,中午有空沒有,我請你吃飯,我們兩同學還是要聊一聊。”

劉坤的父親再三給劉坤打招呼:讓他與侯衛東搞好關係,互表面上不能有矛盾。

劉坤最開始並不想與侯衛東和解,可是兩人如今都是班子員,辦公室亦相隔不遠,擡頭不見低頭見,天天死僵著臉也難,他見侯衛東一張笑臉,就轉緩了口氣道:“算了,我也不和你計較了,中午還是我請你吃飯。”

這時電話猛地響了起來,劉坤就對侯衛東做了一個等一等的手勢,接過電話,就親熱地道:“喂,你怎麼纔回傳呼?今天晚上我爭取回來,你到家裡來吃飯。”

電話傳來段英的聲音:“我在你家笑一笑都不行,我不去。”劉坤陪著小心道:“段英,你不要太小氣,我媽是無心之言,刀子,豆腐心,就這樣說定了,我晚上來接你。”

侯衛東回想著白煞的神,心道:“白煞一幅太太脾氣,只怕這婆媳關係很難好。”

劉坤剛放下電話,電話又響了起來,劉坤原本是漫不經心的神態,聽到聲音,臉上立刻就出了恭敬的神態,他站起道:“好,好,趙書記,我馬上下來。”

劉坤對侯衛東道:“不好意思了,改天再約,趙書記讓我陪他到縣委去。”他說這話,神有些自得。

侯衛東回到自己辦公室,站在窗口,就見到趙永勝和劉坤上了桑塔納,桑塔納一溜煙出了大院,帶起了一片灰塵。初到青林鎮的時候,滿街的垃圾以及漫天的灰塵,給侯衛東留下深刻印象,他暗道:“改造青林老場鎮,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就算不能將老場鎮徹底變樣,最起碼可以將老場鎮的環境衛生和容貌搞好。”

這個念頭僅僅一閃而過,現在關鍵的是要將眼前棘手的殯葬改革順利推開。

個子矮小的社會事務辦主任蘇亞軍出現在院門,侯衛東拉開窗戶,喊道:“蘇主任,等一會。”

社事辦由侯衛東直管,可是直到侯衛東到鎮裡上班第三天,蘇亞軍纔到辦公室談了一次工作,這種四十老歲的老闆凳,工作經驗富,人脈又廣,加上到年齡限制,進步無,就了最不好指揮的部屬。

侯衛東目前是在拉攏他,免得他在底下使絆子。

社事辦主任蘇亞軍對於突然崛起的侯衛東,還有幾分保留,等到侯衛東來到邊,他臉平靜道:“侯鎮,什麼事?”

侯衛東“呵、呵”笑道:“沒事,走,我請客,社事辦全參加,你說在哪一家館子。”

蘇亞軍正準備出去吃飯,聽說侯衛東要請客,想了想,道:“鎮裡的館子不行,乾脆我們到河口村去,劉衛彬家裡開了一個農家樂,環境不錯,可以釣魚,打牌,味道也馬虎。”

“今天就算是到河口村調研殯葬改革工作,殯葬改革是一件大難事,要先與村幹部通,看看有什麼難,或是有什麼好建議。”

蘇亞軍看了看錶,道:“走,我去打個傳呼,讓曾強他們幾個人都回來。”蘇亞軍就準備朝辦公室走,侯衛東擺了擺手,道:“不用到辦公室,用我的手機。”此時手機在青林鎮還是稀罕,除了趙永勝和粟明各有一部外,就只有侯衛東在用手機,當然,趙、粟二人是公款消費,侯衛東純屬私人消費。

蘇亞軍額頭上出現幾條皺紋,他笑道:“侯鎮,你這些洋玩意我不會用,還是去辦公室打電話。”

在等傳呼的時候,蘇亞軍開始苦道:“侯鎮,我們社事辦管著廣播站、民政辦,點多面廣,特別是殯葬改革以來,任務更重,我建議還是買一輛麪包車,不超過十萬。”侯衛東是副職,本不敢表這個態,道:“這事要由趙書記和粟鎮長才能定下來,我去跟他們說說。”

蘇亞軍當然知道其中關節,他只是出難題考考侯衛東。

幾分鐘之後,在社事辦辦公室坐了十分鐘,曾強、楊川閩、王蓉以及程義琳就陸續到了辦公室,社事辦一共五人,主任蘇亞軍四十來歲,副主任曾強三十來歲,其他都是二十歲左右,聽說侯衛東請大家到河口村釣魚,都笑逐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