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之宅行天下 第四百三十章 留名于世! (1)

《三國之宅行天下》 第四百三十章 留名于世! (1)

侍中李賢、祿勛楊修、史大夫滿寵皆出列說道,“臣等附議!”

站在百之前,僅距離那位子幾步之遙的曹,環視一眼朝中重臣,大聲說道,“有何異議者?”

只見朝上諸朝對視一眼,出列拱手道,“臣等,附議!”

“好!”曹喝道,“即刻以天子名義擬詔,著徐州牧陳登,接詔后速速征集本州之糧,押運許都,再由許都分往各……”說著,他似乎見江哲想說什麼,擺了擺手,沉聲喝道,“期間但敢有人不顧國,不顧社稷、百姓,私吞救濟之糧,皆斬之!誅三族!”

朝中百聞言一驚,大呼道,“曹公圣明!”

或有史大夫玠出言說道,“曹公,僅徐州一州之糧,恐怕難救諸州百姓于水火……”

“那麼你的意思呢?”

只見玠猶豫一下,低聲說道,“臣聞,世家中多有存糧……”

“不可!”還不待玠說完,荀彧皺眉說道,“主公,眼下乃多事之秋,實不該再多生事端……”

只見曹皺眉在堂中踱了幾步,忽然問江哲道,“守義,你意下如何?”

著荀彧、荀攸二人不搖搖頭,江哲也知此事關系甚大,畢竟,時下不必當日,曹已坐擁八州,罷黜世家之事,只會有弊無利……

忽然,他靈機一,出列拱手道,“在下以為,平白無故,世家取出家中米糧,只會引來禍事,并非是妙策,不如改發國券!”

“國券?”曹愣了愣。

“對!”江哲點點頭,環顧朝上諸員道,解釋說道,“所謂國券,便是由國家向世家、向富裕之家預支財帛,用以國家各建設,待得國力充沛之時,再將此財帛、并額外利息奉還……”說著,他便將國券之事,一一說出,只聽著朝中諸朝目瞪口呆。

Advertisement

“此……此非圣人之道!”侍中劉曄喃喃自語一句,出列說道,“司徒的意思,下明白,只是……下以為,若是天下人因此逐利,豈不是失了圣人教化?不如對外明言,朝政困難,在下以為,天下國之士……”

“迂腐!”還不待劉曄說完,朝上李賢冷笑說道,“司徒曾言及一句,在下深以為然,天下熙熙皆為利驅,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家、商賈,皆重利益,毫無利益,他們又豈會欣然解囊?”

一句話說得朝中諸有些尷尬,荀彧咳嗽一聲,訕訕說道,“李大人言過了……”

“顯彰,”江哲低聲喚了一聲,李賢退回列中,繼而說道,“李侍中所言雖有些激烈,不過倒不是信口開河,我等此次發國券,乃是無奈之舉,平心而論天下財富半數在世家、商賈手中,此事不假,若要其欣然解囊,我想利益之事,恐怕是不了的,劉大人以為如何?”

“這……”劉曄搖搖頭,嘆息說道,“非圣人教化……”

著朝中百低頭默然不語,曹大笑說道,“就這麼辦!”

話音剛落,就見江哲繼續說道,“除此之外,江某言及一句,眼下國事艱難,我等為朝,當做出表率……”說著,他話語一頓,轉對曹說道,“微臣,捐國務兩萬千錢,用以資助國事!”

“額?”不說朝中百面面相覷,曹自是驚訝地了江哲半響,面古怪。

在曹的概念里,江哲這廝,是個窮蛋,不管他腦袋上頂著多位,家中有無積蓄,恐怕在這朝上,沒有人會比曹更清楚。

兩萬千錢啊……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似乎想到某些有趣的事,曹臉上出濃濃笑意,抬手說道,“好!荀彧,記上,另外,我曹捐國務兩萬千錢!”

“是!”荀彧點點頭,心下松了口氣,與荀攸對視一眼,荀攸出列道,“荀彧、荀攸,資國務一萬九千千錢,并陳谷兩千石!”

不說朝中諸位大臣回過神來,紛紛慷慨解囊,且說江哲回到府中,尷尬異常得將此事一說,引來眾一聲驚呼。

“兩萬千錢?”只見蔡琰掩著小,驚愕地了眼自家夫君,心下有些為難,雖說蔡家近來借著夫君的名頭,家業不小,更有遠在荊州的蔡瑁多番支援,可這兩萬千錢,確實他有些犯難。

不過在細細一想之后,還是認為,蔡瑁會很樂意出這筆錢……確實,一語中的!

“這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嘛……”著眾,尤其是糜貞與喬薇,江哲尷尬說道。

只見喬薇微微一笑,淡淡說道,“夫君,不礙事的,錢財不過是外之罷了……”

提及一句,早前一月前,江哲便已迎娶了喬薇。

數日之后,江哲當真將那些錢如數上國庫。

著他步伐輕浮,青白,曹強忍著笑,上前說道,“守義,倒是沒想到,守義手中錢財不啊……什麼時候,將欠與的那些錢還了?”

只見江哲狠狠白了曹一眼,冷笑著哼了哼。

“等著吧!”

“嘿!”

其實,如曹意料,江哲只是一個窮蛋而已……

※※※

建安五年十月,遠征烏桓的郭嘉發捷報至許都,與捷報一同到的,還有烏桓三王遣來的使節。

當著朝上諸多大臣并烏桓使節的面,長史、大鴻臚賈詡冷笑說道,“按著下的意思,不如一勞永逸!”

話音剛落,侍中劉曄急忙出列說道,“賈大人所言差矣,圣人言,王道國,烏桓既已對我大漢稱臣,我大漢豈能再興不義之軍?”

“哼!”李賢冷笑接口道,“圣人不曾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額!”劉曄頓時語塞,求助般著江哲。

只見江哲微微一笑,出列說道,“諸位同僚,江某以為,我大漢眼下是困難重重,實不易再興事端……”

“司徒所言甚是!”劉曄急忙附議。

或有朝中大臣出言憤慨說道,“烏桓屢屢擾我大漢邊境,劫掠我大漢百姓,眼下郭祭酒兵臨其王城,此乃千載難逢的機會,正合賈長史所言,一勞永逸!曹公與司徒明鑒!”

“呵呵,”笑著點點頭,江哲環顧諸位大臣說道,“諸位同僚,昔人皇治下,比之當今,孰大孰小?”

諸位朝面面相覷,或有一人說道,“傳說人皇善治自是不假,然如何比得上我眼下大漢偌大占地?”

“對!”江哲點點頭,正說道,“自夏、商、周之后,天下戰紛紛,到秦時,秦始皇統兵滅六國,乃當今天下局勢?隨后,待得秦國腐敗之際,高祖起事,取秦而自代之,終我大漢!江某敢問諸位,期間種種,可稱外族者,乃有幾何?”

賈詡與李賢聞言,須微微一笑,退列中。

或有人疑問道,“司徒的意思是……”

“分化吸收!”一合拳掌,江哲轉說道,“萬世之國,單單靠兵事立世,這不足取!”說著,他從懷中取出一副地圖,來兩名曹兵將其掛于堂中,指著地圖說道,“諸位且看!”

與諸朝一樣,曹好奇地走了過去,細細一那古怪地圖,詫異說道,“守義,這行軍圖好似有些……我大漢且在何?”

“這!”江哲點了點地圖上的一塊。

或有朝驚呼道,“這不可能!”因為他見除了江哲所指的大漢之外,地圖上仍有諸多空地。

“不可能?”江哲淡淡一笑,指著地圖正說道,“諸位且看,這便是我大漢諸州,這是烏桓,烏桓以西、涼州以西,更有偌大土地,諸位以為,雖我大漢鼎盛,可有足夠兵力將其一一打下?”

“若司徒此圖當真,恐怕……”幾名大臣緩緩搖頭。

“所以說,”一轉,江哲正說道,“單靠兵事,不足取!諸位一下如何?”

諸大臣面面相覷。

“是故,”轉向曹,江哲正說道,“主公不妨傳書于郭祭酒……主公?”

“唔?”正死死盯著那副地圖目的曹這才回過神來,點點頭說道,“唔,擬書與奉孝,此事如何置,他明白的!”

“是!”荀彧拱拱手。

瞥了一眼那地圖,曹走到江哲旁,低聲問道,“這幾日你便是在鼓搗這玩意?”

“怎麼?”

“這個……此事當真?”曹指著那地圖問道。

“當真!”江哲點點頭。

“呵,”只見曹一面須,一面著那地圖,微笑說道,“比起區區東吳、蜀地來……嘖嘖!有意思,有意思!”

※※※

建安五年十一月,陳留太守棗祗上書許都,言民屯一事,曹準其所奏。

十一月六日,曹設朝,棗祗于朝上言及江哲所設民屯之利害,朝中諸大臣面面相覷,一個勁瞅著江哲面

出乎他們意料,江哲面上毫無慍,正聽得津津有味,在棗祗說完之后,江哲問道,“當真如此?”

“回司徒話,確實如此!”對面著這位名傳天下的大賢,棗祗吸了口氣,抱拳說道,“往年司徒屯田之事,在下斗膽命之為‘牛輸谷法’,將耕牛賒于百姓,便其耕種,而國家,則依著耕牛多,額外其繳納谷……”

“唔,對!”江哲點點頭。

“然,在下以為,司徒此法雖適合于往年,卻不適合于眼下,眼下天下罷戰,更值大旱初過,國力虛弱,在下認為,要恢復生產,當聚集人力力……”

“荒謬!”棗祗話還沒說完,祭酒候聲出列說道,“你可知司徒良策,每年為我大漢產下多糧食?”

“自個在下自然明白,”棗祗對江哲拱拱手,繼續說道,“司徒屯田之策,救我大漢百姓千千萬萬,在下如何不知?只是在下以為,尋常百姓賒了耕牛,且不如由朝將其組織起來,一同耕種……”

無產國際麼?江哲有些好笑,抬手說道,“繼續說!”

“是!”見江哲毫無慍,棗祗吸了口氣,正說道,“在下曾派人調查過此事,假設一頭耕牛每日可耕地十畝,然而尋常百姓家中,卻無這十畝地,耕牛大多空置,此……極為可惜!”

“……”江哲面有些凝重了,深思說道,“繼續說!”

“下的意思是,與其空置耕牛,浪費勞力,不如集中人力力,改革屯田之策……”說著,棗祗便將自己的構思一一說出,只聽著朝中員頻頻看江哲面,而江哲,卻是一臉凝重與深思。

“好!就這麼辦!”

※※※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轉眼,便到了建安七年。

最終還是止步在‘魏公’這個頭銜之上,或有人嘆息,或有人慶幸,或有人暗道可惜……

期間,著曹那‘魏公’之名,多有人私下詢問,眼下天下,乃大漢耶,乃‘大魏’耶?

天子之位空懸良久,就算是江哲出兵司隸時,也不曾帶著那廢帝歸來。

關于此事,荀彧曾數次詢問江哲,江哲的解釋是,劉辨下落不明!

當真下落不明麼?

呵!

對于那位當面對自己言,不再做傀儡的‘舊日天子’,回想起當初景,江哲將他送離了軍營。

畢竟,曹稱不稱帝,眼下可不是區區一個劉辨便能阻攔的。

也算是全了老頭一生忠漢的理念——若是帶著劉辨回許都,就算他再怎麼小心,或許他日有人在曹耳邊說幾句讒言,劉辨就命不保了……

天子,已淡出許都百姓很遠了,許都百姓耳濡目染的,是曹公,是江司徒,是荀尚書,而不是天子……

扯遠了,建安七年八月,‘大魏’罷兵將近兩載,國庫充裕。

青州臨淄太守夏侯惇,并荊州襄城守將曹仁,汝南壽春太守夏侯淵等諸名大將,聯名前往許都,上書提議南征之事,報當日赤壁之仇!

首先接待這幾位大將的,是尚書荀彧,在聽聞了諸將意圖之后,荀彧猶豫一下說道,“此事,非我所管,這……諸位不如去找守義?”

于是乎,半個時辰之后,諸將便堵在江府面前,聲勢之大,府中下人不知所措,急忙稟報江哲。

江哲是在書房中會見這些大將的,當然了,他心中免不了要暗罵荀彧沒義氣。

“南征……”

“司徒,眼下國庫充盈,正是出兵的大好時候啊!”

皺皺眉,江哲轉著夏侯惇。扯開話題道,“元讓,聽聞最近青州不穩?”

“有何不穩的,”比起當初來,眼下的夏侯惇倒是沉穩許多,聞言笑呵呵說道,“不過是些烏合之眾罷了,末將率區區五千兵士,十日乃刻……司徒,這南征之事……”

翻了翻白眼,江哲一轉,忽然見門外站著一個小孩,正眨一雙秀氣的眼睛著自己,心下一樂,喚道,“宓兒,過來!”

“唔,”小孩蹬蹬跑了進來,有些畏懼地瞅瞅旁這些五大三的大將們,在江哲后。

孩的腦袋,江哲樂呵呵說道,“怎麼不與鈴兒去玩呀?”

“正玩呢,只是院子太了,宓兒找不到鈴姐姐……”孩怯生生說道。

“哈哈,”江哲樂呵呵笑著,眼角瞥見了夏侯惇那張大臉,頓時心下有些無奈,微吸一口氣,皺眉說道,“諸位,我大漢百姓飽戰火,其心思安已久,時下終償所愿,我等豈忍心廢之?兵家之事,可大可小,妄干戈,孰為不智,若不能速戰速決,不如罷戰,以免深陷泥潭,無法……”

“可是司徒……”

“不必多說了,”低頭著小孩眨著眼睛疑著自己,江哲蹲下著小孩的腦袋,惆悵說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時下好不容易才罷兵事,百姓這才從大旱苦難中,我等又豈能他們再復承戰火?就算這和平極為短暫……我也不希,是我挑起的戰火……”

“這……”

“退下吧!”

“……是!”

“哦,對了,既然來了許都,不妨呆幾日再走,去街上走走!”

“額……是!末將等告退!”

“去吧!”

著一干大將們滿臉憾地退出書房,江哲搖了搖頭。

※※※

飛逝,轉眼便到了建安十年。

在這一年中,發生了一件大事,震驚天下的大事……漢司徒江哲上表辭

時曹頭疾愈加嚴重,正臥病在府,史大夫滿寵急匆匆將那奏章轉呈于曹

的神很鎮定,點點頭,滿寵將那奏章放置一旁。

“曹公已得知此事?”

點點頭。

“曹公不怪司徒?”

抬頭了滿寵一眼,忽然起,咬牙切齒說道,“這個該死的,孤恨不得派個十萬大軍,將他給捉回來!”

滿寵不由腦袋,卻見曹淡淡了滿寵一眼,忽長嘆說道,“這家伙心思,本不在此,罷了罷了……”說著,他吩咐滿寵說道,“你去江府,將其二子接來孤府中,孤要親自教導!”

“咦?”滿寵愣了愣,詫異說道,“司徒若走,如何會不帶他兩位公子?”

“他敢!”曹坐起說了句,繼而好似覺到了自己的失態,揮揮手說道,“去吧!”

“是!”

著滿寵低頭退下,曹站起,取過那份奏章,搖搖頭將其在燭火中點燃,口中哂笑說道,“這昨夜才說此事……就這般急不可耐?”

“曹公,”隨著一聲呼喚,華佗走了進來,見曹正站在房,皺眉說道,“曹公眼下要多多歇息啊……”

“孤的事,孤自己知道!”曹淡淡說了句,凝神著手中徐徐燃起火焰的奏章。

“曹公,”猶豫了一下,華佗一臉難說道,“老朽以為,曹公的病不容耽擱……”

“別,”曹手止住了華佗,神古怪說道,“這人若是破開頭顱,那還能活麼?”

“額,老朽以為能!司徒也說過……”

“別提那廝!”曹翻翻白眼,哂笑說道,“這廝欠孤多錢,臨走前一個子都沒還!哼!若是孤他日死,定要將那些借據帶在旁!”說著,他一華佗面上猶豫之,大笑說道,“孤年事已高,死便死耳,何懼之有?”

“曹公若是不懼死,當……”

“別,你那套破開頭顱的事,孤每每想到此事,一冷汗,頭風立好……你還是讓孤再多活幾年!”

“這……唉,老朽遵命!”

正說著,房門被推開,曹昂探頭探腦進來,說道,“父親,聽聞叔父辭?”

“唔!”曹點點頭,搖頭笑道,“你那叔父,倒也不失是個奇人……”

“那父親準了?”

“準?”曹冷笑一聲,地上那堆灰燼說道,“為父可不記得有此奏章!”

聰慧過人的曹昂滿臉古怪之,一轉頭,卻見華佗目不轉睛著自己,詫異說道,“為何這般著我?”

“觀公子面,似乎有疾在……”

疾?”曹昂愣了愣,大笑說道,“我好得很,何來疾?”

“不!公子確有疾……”

“行了行了,要是本公子真有疾,也是近來憋得,”說著,曹昂轉對曹說道,“父親,孩兒告退!”

“唔!”

見曹昂轉離去,華佗急忙對曹說道,“曹公,公子當真是……”

“哦?”曹樂了,指著門外笑道,“前段日子我兒外出狩獵,捕獲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