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映之所以一直留著郭九塵沒清算他,一是還要留著他來給徐舒兩家翻案,二是怕以郭九塵為首的宦集團一倒,文集團便會在朝廷中占據絕對的優勢,肆無忌憚地爭權奪利。
因為大應朝的祖制,外戚勢力被打得厲害,文集團勢力日益漸長,面對鐵板一塊的文集團,皇帝就是個孤家寡人,所以從高宗朝以后,皇帝不得不重用宦來鞏固皇權,畢竟太監沒有后嗣,是皇帝的家奴,他們唯一能倚仗的就是皇帝,用起來也放心。
沈映掌權之后,雖然有顧憫在前朝幫他彈群臣,可錦衛到底是軍政機構,在朝政上話語權不足,稍有逾越之舉,就要被文攻訐,除非沈映能把士大夫們的都堵上,否則單憑一個錦衛尚不足以與文集團抗衡。
沈映清楚地知道這點,所以近來也在積極地在侍中挑選機靈聰穎的小太監進書堂讀書學習,以后再委派差事,但他沒想到,他才掌權不久,便有人已經迫不及待地向顧憫發難了。
沈映走進金鑾殿,百們已經分列站好,等他坐上龍椅,百們便齊齊向他跪拜行禮,接著開始奏事議政。
一開始大臣們上奏的事還很正常,等到談得差不多了,太監念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忽然有個史從言的隊列里出來走到臺階下面,雙手捧著一本奏本道:“啟稟皇上,臣有本要奏!臣要參臨侯、錦衛指揮使顧憫濫用職權、殘害忠良!”
沈映冷冷看著參顧憫的史,暗自冷笑,該來的果然還是來了。
顧憫站在武的隊列前面,聽到有人彈劾自己置若罔聞,面對其他員朝他看過來的探究目,依舊神自若,連頭也沒轉一下。
沈映讓人把彈劾顧憫的奏本拿上來,略地瀏覽一下,上面寫的,果然是顧憫早上跟他說的那些事,事昨晚才發生,今天早上就寫好了奏本,某些人的作可真夠快的。
沈映合上奏本,把奏本拍在桌上,問那史:“你說臨侯殘害忠良,可有證據?”
史道:“啟稟皇上,刑部昨晚在前兵部侍郎秦庸之子秦子明家中發現,秦子明全家自盡之前留下書一封,書上寫秦子明親眼看到是臨侯殺了其父秦庸!”
沈映冷哼道:“那秦子明設計刺殺劉侍郎嫁禍給臨侯不,畏罪自殺,一個殺人兇手的話又怎可信?單憑一封書,算什麼證據?焉知不是秦子明謀敗仍不死心,蓄意誣陷臨侯?”
史道:“皇上,可一個人要誣陷另一個人,總要有原因吧?何況秦庸之死的確蹊蹺,兇手至今尚未找到,秦子明此前與臨侯無冤無仇,卻設計刺殺朝廷三品大員來誣陷臨侯,后又以一家五條人命來指認臨侯殺害其父秦庸,此案案曲折離奇,實在駭人聽聞,若不查清真相,難以服眾!還請皇上下旨徹查!”
一個史出列附和:“臣附議!”
第二個史出列附和:“臣也附議!臨侯私德不修,囂張跋扈,居高位不思克己奉公,卻一意上、竊權罔利,仗著權勢在京中橫行霸道,羅織罪名陷害忠良,實在有負皇恩!臣奏請皇上下旨將臨侯革職查辦,否則不足以平民憤!”
有一個史站出來,“臣附議!請皇上還無辜枉死的劉侍郎一個公道!”
面對群激的史,沈映不聲地遞下去一個眼,戶部尚書立即站出來替顧憫辯解:“皇上!臣與臨侯雖無深,但也聽說過臨侯在平定杜黨叛時的忠勇事跡,臨侯對皇上忠心耿耿,百們有目共睹,臣不相信他會做出這等殘害忠良之事!”
陸續又有幾個得到沈映提前授意的大臣站出來幫顧憫說話,和彈劾顧憫的言吵得不可開,肅穆的朝堂瞬間變了菜市場,員們爭得面紅耳赤,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于漩渦中心的顧憫,卻只低著頭,一句話都不為自己辯解,仿佛事不關己一樣。
最后沈映聽不下去,一掌拍在桌上,沉聲道:“夠了!劉侍郎之死既然已經查明是秦子明買兇殺人,那就不必再追查下去,秦庸之死,單憑秦子明一人之言不足以為信,至于臨侯到底有沒有殘害忠良,朕自會命人徹查,此事到此為止,不得再議!”
言們卻不依不饒。
“臣等敢問皇上會命何人徹查?何不當著文武百的面現在就指派人手,給百一個代?”
“皇上含糊其辭難道是想包庇臨侯嗎?臨侯既遭彈劾,就該給都察院來審查,否則法理何存?”
“臣等為言,有規諫天子,糾察百之責,若無法規勸皇上遠離佞,臣等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臣叩請皇上嚴查臨侯之過,以正視聽!”
沈映聽言們一個個慷慨地說完,一把抓起桌上參顧憫的奏本用力扔出去,冷笑出聲道:“朕的史們可真是剛直不阿啊,可杜謙仁為首輔時怎麼不見你們這一個個的站出來指責他貪贓枉法,徇私舞弊?郭九塵掌權的時候,怎麼不見你們冒死直諫他玩弄權、排除異己?是覺得朕比他們好說話,所以你們就可以直言極諫,質疑朕的決斷了?既然覺得自己沒有面目立于朝堂之上,那就通通貶黜出京,十年之,不得回京任職!”
史們聽到皇帝要貶自己,還十年不能回京做,更加義憤填膺,一個史蹭地站起來,一臉剛毅地看著沈映,擲地有聲道:“皇上!您為人君卻如此是非不分,一意孤行包庇佞,今日臣就以死……”
“以死相諫是吧?”沈映也從龍椅上站起來,打斷了那個史的話,居高臨下地看著那個史,冷嗤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你以為死你一個就能迫朕答應你們無理的要求?朕且問你們,臨侯為朕出生死的時候你們在哪里?臨侯冒死替朕奔走調兵平叛的時候,你們又在哪里!現在要朕為了一個惡之徒的無端指責就質疑他的忠心,豈不是要令所以在朕難之時扶助朕的忠臣都寒了心!朕告訴你們這些人,以死相諫這套對朕不管用,要死出去死,別弄臟了朕的金鑾殿,散朝!”
那個本來還想以死相諫的史被沈映這麼一反嗆,氣勢頓時矮了一大截,也提不起氣來以死明志了,臉上紅白加,仿佛如鯁在。
沈映冷著臉正準備走下臺階離開,這時候一直沒開口的顧憫卻走上前攔在了他前,“皇上息怒!請聽臣一言!”
沈映本來已經震住了那些言,不明白顧憫這時候站出來又想說什麼,蹙眉朝顧憫使了個眼,示意他別多事,然后問:“你要說什麼?”
顧憫對著沈映彎腰深深一拜道:“臣先謝過皇上對臣的信任,但既然史們認為臣為不正,殘害忠良,為正朝廷法紀,還請皇上允準臣自請停職,回府閉門思過,直到真相查清為止!”
沈映沒料到顧憫會自請閉門思過,但轉念一想,讓顧憫避避暫時風頭也好,只要顧憫停了職對幕后黑手造不了威脅,幕后黑手說不定也就不會把注意力放在顧憫上了。
沈映再三用眼神詢問顧憫:你確定嗎?
顧憫對沈映微微點了下頭:我確定。
沈映閉了下眼,揮袖道:“準奏!秦庸之死朕定會著人查明是何人所為,還無辜之人一個公道,在真相查明之前,任何人不準妄加猜測,否則以妖言眾之罪論!退朝!”
散了朝,顧憫出宮回府閉門思過前,先去永樂宮見了趟沈映,接下來兩人一個在宮外一個在宮里,不知道有多久見不到面,權當是分開前的告別。
沈映回到宮里有些上火,隨手拿起桌上的杯子摔在地上,這些個言們的臉,真是虛偽至極,無恥之尤!一個個道貌岸然,滿口仁義道德,說到底還不是為了自己的聲和私利,真要用到他們的時候,一個都靠不住!
顧憫走進來,小太監們正在誠惶誠恐地收拾地上的碎瓷片,他繞道走到沈映面前,拉著沈映坐下,給他重新倒了杯茶,“皇上息怒,喝杯茶降降火。”
沈映哪有心思喝茶,把茶盞放下,皺眉看著他,“朕都已經把事下來了,你怎麼還要自請閉門思過?這不是剛好稱了他們的心?你要是停了職,那誰來指揮錦衛?”
顧憫淡淡一笑道:“臣有一心腹可以舉薦給皇上,讓他暫領指揮使之權,錦衛便還在我們掌控之中。皇上已經為了臣貶黜了那麼多大臣,若不對臣有所置,恐難以服眾,況且臣看到皇上已經可以獨當一面,駁得那些言啞口無言,臣還有什麼不放心的,正好年節將至,臣也可以休息休息。”
沈映點頭道:“也行,你之前就是鋒芒太,所以才會找來嫉恨,但你份特殊,不宜太過惹眼,以后還是得低調行事,你就暫時回府休息一陣兒,等到這次風波過去再說吧。”說罷,了顧憫的手臂,語氣惋惜地道,“就是沒幾天就要過年了,今年這個年我們怕是不能在一塊兒過了。”
顧憫抓住沈映的手放在掌心里一頓,輕笑道:“雖說是閉門思過,但也沒人盯著臣,外人哪里知道臣在不在府里待著,想要進宮,還愁沒法子?”
“說的也是,”沈映放松地笑了,眼珠一轉兒,想出來一條妙計,低聲音神神地同顧憫商量道,“到時候除夕晚上,朕會命人去你府里賜菜,然后你就換上監的服,扮太監的樣子來宮里找朕!我們一起守歲!”
—
臘月二十,皇帝連同文武百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春節假期,一連忙了幾個月的沈映總算能得空閑下來,可以好好歇一歇。
到了除夕這天晚上,闔宮同慶,宮里的主子們都要一起吃年夜飯,連一回宮就在壽安宮里潛心禮佛、久未面的劉太后也出席了。
這是沈映穿過來之后過的第一個春節,雖然桌上擺滿了酒佳肴,眾人言笑晏晏,歡聲笑語很熱鬧,但這些人畢竟不是他真正的親人,沈映坐在最前面,看著這一屋子的熱鬧沒什麼歸屬,反而心里涌現出了些思念親人的傷。
也不知道他的靈魂穿越之后,原來世界的自己怎麼樣了,如果原來世界的他已經不存在,那他的爸爸媽媽一定會傷心絕,爸媽把他養這麼大,他還沒來得及報答養育之恩……
沈映原本也不是一個多愁善的人,但越是這種時候,就會勾起心里的傷心事,沈映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兒,在這個喜慶熱鬧的日子里,總算會到了“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顧憫又不在,邊沒個知心的人,沈映更加悶悶不樂,一杯接一杯地喝了許多酒,直到朔玉提醒他該賜年菜了,沈映才放下酒杯。
“那道魚肚煨火給固安侯府送過去,”沈映指了指面前桌子上的菜,然后看向下面坐的昌平長公主,笑著說,“正月十六就是昌平出嫁的日子,朕再額外賜固安侯府一道龍呈祥。昌平,你和林徹應當有很久沒見了吧?需不需要幫你傳句話,遞個信到固安侯府?”
昌平長公主可能是最近人逢喜事神爽,又或者是大了一歲五長開了,容貌比之年初的時候又明艷了不,聽沈映說完,地低下頭,嗔怪道:“皇兄慣會拿昌平打趣的,臣妹沒什麼可代的,您趕讓監把菜送出宮吧,免得送到固安侯家菜都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