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夫夫孩子熱炕頭 245

《夫夫孩子熱炕頭》 245

“我也勸過他,可他就是死腦筋,我都煩了。”曹嬤嬤一甩手帕子。

“要不就和離算了,孩子都沒一個,還惦記啥?”信叔倒是開明的很:“當初說過你,你非要死腦筋,嫁給他嫁出什麼呢?到老了還不是個嬤嬤?看看二妹,二妹夫現在都是典獄了。”

當初兩個妹妹挑妹夫,本來二妹夫是要配給大妹妹的,結果大妹妹非看中了家的那個繡花枕頭,結果呢?

大妹妹依然在奴籍,不得

二妹妹好命,大姐不要的大姐夫,嫁了,夫妻相敬如賓,孝順公婆,友弟妹,全家誰不說好?

現在二妹夫都是典獄了,二妹妹也早就了奴籍,是正經的良人了。

大妹妹呢?

大妹夫一事無不說,還總是心高氣傲,想一些不現實的東西,還總往三皇子邊湊,皇帝是先帝的嫡長子,現在的太子,也是皇帝的嫡長子,如今都朝辦差了,三皇子才是個娃娃,四五歲大,還在跟皇后殿下要糖吃的年紀。

想這些事,太早了,且還不一定功。

大妹夫只看到皇帝喜歡三皇子,怎麼看不到皇帝教導皇太子政務?等三皇子長到皇太子那麼大的時候,皇太子早就羽翼滿了好麼!

而且還不知道三皇子長大了是個什麼格呢!

就像二皇子,跟皇太子差了三四歲的年紀,卻只喜歡文,練武練的一塌糊涂,倒是詩詞歌賦不錯,連皇帝都欣賞不已。

可是當皇帝,不是你會詩詞歌賦就行的,李后主詩詞歌賦是一絕,結果還不是亡了國?

再說了,這事兒也不是他們這幫人能摻和的起的啊!

“我知道了,唉,本以為這麼多年,能化他一些……。”曹嬤嬤苦笑連連。

Advertisement

年輕時候的那勁兒,早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漸漸消失了,現在只想安穩過日子。

沒了夫家,還有娘家,也幸好還有娘家……。

曹嬤嬤走了之后,石宏大火力全開,對著何德森就是一通發火,于良吉也不吭聲,因為他也憋屈的很!

最后,約法三章:“在我倆在一起的時候,不許那些丫鬟姑姑的靠近;在有外人的時候,讓姑姑們近伺候,不許面;在閑著沒事的時候,讓們去繡房幫忙,弄個繡線扯個布什麼的,別沒事就出來晃悠!”

“是,小的一定吩咐下去!”何德森雖然承了無妄之災,但是有了這個借口,他就可以整飭一番了。

“還有,我的實驗范圍,不許們進去一步!”于良吉在一邊補充:“我不怎麼開口,但是只要我發現有人敢違,直接攆回去!”

“這個當然,小的已經安排了人手看著門戶。”這個是重中之重,安排的都是他帶來的人。

于良吉終于滿意的點了點頭。

“你來有事兒?”石宏大不喜歡有人占據他們的二人時

走了一大堆又來了一個大燈泡,簡直煩不勝煩!

“明日就是中秋節,這是擬的禮清單,請侯爺和大人過目。”何德森很快遞上了好幾份禮單。

禮單做工別致,最有意思的是,在禮單的右下角,有圍一圈的五谷圖案,這是慶侯府的標志,皇帝陛下親自定的,可見對于良吉的重視。

于良吉也沒想到還有禮單這種東西,打眼一瞅,上頭的字兒他認識,但是組合起來,他怎麼看不懂?

“金如意錦緞?”于良吉懵懵懂懂的看向他的新任管家:“咱家有這個東西?”

“有的,當初封賞的時候,除卻爵位,還有二十大車的東西,都是陛下賞賜給您的,這次賞賜清單。”何德森奉上厚厚的好像一本書一樣的清單。

這份清單就是黃綢子做封面的了,一看就是出自皇家。

于良吉一打開,好麼,都拖到地上去了,可見賞賜是如何之多,一開始就是各個人名。

“這是務府的那些人。”何德森趕給解釋。

哦。

于良吉撓了撓臉蛋兒,翻過一堆人名之后,頭一件賞賜的就是俸祿!

于良吉高興的一呲牙,這個好,有錢有米,不愁吃來不愁穿,還有銀子可以攢。

往下就是各種賞賜,最開始是大個得件,例如擺在書房的一人來高的翡翠玉山子,比石宏大的那個好上不,不過于良吉最喜歡的還是石宏大給他的,被他放在了書桌上,反正現在的這張書桌夠大,隨時能

剩下的,什麼珊瑚鑲金珠的樹、青玉鏤空的大鼎等等,多是擺件,且名貴異常,非進貢而不可得。

老長一溜之后,是各種金銀花樣錠子

是金子打造的筆錠如意的小金錠子就有一萬個,每個一兩重,這就是一萬兩金子啊!

除卻筆錠如意外,還有狀元及第、四季平安、金榜題名等花樣,且都是一兩重,無論是送禮還是賞人,都十分合適,且貴重!

然后是金子打造的花生,一萬粒,一錢金子的那種;還有金瓜子,一萬粒,同樣一錢重。

筆錠如意的小銀錠子也有一萬個。

銀子打造的小銀豆子一萬粒,一錢銀子一個的那種;還有小銀瓜,五錢銀子的那種。

這套金銀砸下來,直接把于侯爺砸的眉開眼笑!

金銀過后,便是各種玉,從最大的玉璧,到最小的玉手串,都是各種好玉,甚至還有和田暖玉三枚,兩大一小,一看就知道是給誰預備的。

往后的什麼白玉如意十個,青玉如意十個,黃金如意二十個等等,明顯是拿來送禮的,于家以前是平頭老百姓,可以不在乎這些。

石宏大才當了,家里的禮送出去也重了不,但是侯府不同,封爵的人,跟當的人,他不是一個檔次啊!

“這些都能送禮?”石宏大納悶兒,不是賜的嗎?能隨便就送了人?也不怕讓上頭的人給扣一個“欺君”的罪名嗎?

“只要沒有打上‘制欽賜慶侯府’的字樣,都可以拿來走禮。”何德森趕解釋:“皇上這是為了侯爺著想,人往來,若是您太隨意,會讓人覺得不好。”

場上,尤其是封爵的那個圈子里,人人都很小心,且不能墮了自家的威名。

就算慶侯府是新晉侯爵,也有不人觀,再者說了,以后出去走禮,總不能讓人覺得侯府的禮太單薄。

石宏大想了想,是這麼個道理,他們家再有錢,也買不來這些好東西啊!

別看沒打上制的簽兒,可能讓務府送來開府用的玩意兒,也沒差多,敢差太多,那位也不讓啊!

“那行,這些東西,你看著辦吧,我跟侯爺都不手,家里沒有主人,這外的事兒,你上點心。”石宏大將禮清單還給了何德森。

他看過了,清單上,第一份竟然是東北府駐軍將軍府,看到這里他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那是黃老先生跟韓老先生的兒子,那位現在就是將軍,駐軍在東北府。

第二份是房府尹,給的東西也很合適,第三份是縣令,然后是老山長和于良吉的兩位同窗家,其后是林家和洪家,往后是老村長家以及張玉文家,再往后就是十八里鋪的人了。

都是符合他們份的,也不會讓人覺得侯府怎麼顯擺,不錯,力度掌握的很好。

太華麗了讓人覺得一封侯就飄飄然了。

太樸素了會讓人覺得到了輕慢。

往來也是一門學問啊!

自己是學不會了,看看旁邊還在認真看賞賜,并且雙眼冒的某個新鮮出爐的侯爺,石宏大心想:還是給別人來辦吧!

他們倆是不行的……。

中秋節,過的熱熱鬧鬧,按照慣例,黃廚娘做了月餅,早在十四日當晚就跟著賀禮一起去了府城,因為要走夜路,派了二十個護衛跟隨。

這次過節比較忙,何德森更是腳不沾地,派遣人手調人員,幾乎是一把抓了,現在他才知道,上頭這兩大一小是真的很好伺候,幾乎啥都不干!

也不是,大人就知道練武,然后將他那兩百親兵也想弄來,不過,侯府沒有地方,再加上縣令大人不放,這才沒功,但是八月十五的時候也派人松了大魚大過去,給他們過節打牙祭。

平日里出也很自由,主要關注的是秋收的事兒。

何德森救兵白了,你一個正六品武,就不能關心一下國家大事?非要在乎自家那幾畝地!

還有侯爺,鉆進實驗室,不去人都不知道出來吃飯!

再有小爺,真乖啊!

見識過不熊孩子的何總管,唯一可心的就是他們家小爺,比兩個大人都省心,還會找他要書看。

皇帝賞賜了不書籍過來,于良吉一本都沒翻開看過,反倒是于寶寶,看的了迷。

過了中秋,便要收割莊稼了,秋高氣爽,連吹來的風,都能讓莊家更一分。

到了收拾糧食的時候,這次,侯府依然雇傭了他們合作習慣了的那伙人,再加上自己家分到的二十二個莊稼把式,四五十號人一起下田,開始收割。

于家原來的八十畝地,加上后來開發的一百畝,石宏大直接又開了二十畝,弄兩百畝。

都有一半都是荒田,種植的花生,長勢良好,大收。

剩下的另一半田地,種植的是土豆,大面積種植的那種,至于口糧,除卻自家種植的那點,其他的都領朝廷的,因為一個侯爵每一年有五千兩的俸銀,和五千斤的祿米。

這祿米就是白米。

到時再買一些糧食,也夠侯府一年的嚼用了。

于良吉也往老宅那邊跑,那里可還種著他的東西呢!

現在這個時節,正好收攏回來,出里頭早已經了的籽兒。

315 十八一號

綠寶石小番茄和草莓小番茄都收了很多種子,于良吉不假他人之手,自己搗鼓的不亦悅乎。

外面,石宏大指揮人手開始秋收,打下來的糧食都往自家倉庫里拉,侯府的糧食倉當然比老宅的要大很多了,不過石宏大還是給老宅送去了足夠的糧食和他們種植的花生,劉文喜建議花生賣掉三分之二,留下三分之一就夠吃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