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夫夫孩子熱炕頭 240

《夫夫孩子熱炕頭》 240

“是,大人。”何德森開始滔滔不絕。

首先,務府送了一個建筑隊過來,三百人,建筑后勤一百人,包括給侯府栽花種草、養鳥喂魚的園丁;看顧材料以及做木匠活的木匠;還有給這些人洗做飯的等等。

一共五百人!

吃喝拉撒都有朝廷供給,這次過來是糧食就帶了不鴨魚也都有,青菜嘛,就地取材,跟十八里鋪的人買。

這個時候青菜早已泛濫災,且夏日里也不能曬制干菜,所以很多人家的青菜都是吃老了也吃不完,都摘下來喂豬了。

太浪費了!

有這伙人在,于良吉高興了:“甚好,甚好!”

劉文西無奈翻白眼,何德森還不知道這位侯爺什麼意思?

只有石宏大知道他這“甚好”是好在哪兒:“既然如此,侯府的事,就給你去辦了,記得不得以勢人,不得以此擾民,就可以了。”

想打擾也沒辦法,十八里鋪又不是富得流油的地方,且民風彪悍啊!

“是,但是請侯爺示下,這侯府若要建設,就要把周圍鄰里全都遷走……。”并且奉上了圖紙。

于良吉想到這里就難,遷走干什麼?還是東邊合適!

“還是在東邊吧,大不了,這里的房子……。”于良吉還是有點舍不得自己的房子的,但是侯府要落在這里,非得驚四鄰不可。

“我再想想吧,就在東邊建設候府好了。”于良吉最后拍板。

“是。”何德森沒意見,順便指了指圖紙:“您看這圖紙可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于良吉認真看,圖紙是古代的設計沒錯,但是也有品效果圖,看起來雕梁畫棟,一瞅就是豪宅。

“不錯,你看著辦吧!”于良吉對住在哪兒都沒意見,而且侯爺肯定可舒服了。

Advertisement

一看就能看出來!

“建設地暖要有大浴室和小浴室,外書房和那書房。還要一個練武場,要有一大片土地,給侯爺做實驗田,實驗田旁邊要有一個單獨的建筑,四周空曠,不許人接近,要有專門人站崗,給侯爺做實驗室用,還有,于家宗祠也要搬遷過去,單獨建立一個宗祠,供奉祖宗牌位。”石宏大提出了一大堆要求。

每一樣都合合理!

何德森趕記下,該說不愧是從務府里走出來的年輕總管,就這麼短時間他就看出來了,這里頭誰說了算!

“還有,要引一條水渠進來,侯爺養魚用,不要那些花頭的魚苗,到時候,侯爺自己會去弄,花花草草的也弄點,指不定到時候都拔了改種菜了。除了實驗田,還要八個菜棚子。”石宏大有條不紊的開始吩咐。

“對了,其中一個暖棚要高一點,起碼兩米高度!”于良吉在一邊喝著綠豆湯,補充道。

這個必須要高一點才行,矮了恐怕裝不下。

“好,要高一點的,一個夠嗎?”石宏大問他。

“夠了,多了也用不了,但是地方一定要大一些,我有用呢!”于良吉搖頭晃腦,他的小蟠桃,他的金桔啊!

“記下了嗎?”石宏大看向瘋狂記錄的何德森。

“記下了!”這些要求,看似麻煩,其實特別簡單啊!

“還要有太平缸,要八十口!”于良吉一張,差點讓劉文喜給跪了!

“小老爺,你要太平缸,擺個十個八個的就行了,八十口,太多了吧?”何德森還在刷刷刷的記錄,可劉文喜不了了,誰家太平缸一口氣要把八十口啊?

何為太平缸呢?

太平缸即消防缸,一口大缸,里頭裝滿了水,太平缸,取自保佑太平之意。它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儲水防火,為古時候重要的消防設施,可由陶制、石材鑄造、有些高檔的地方會由青銅鑄造,聽說宮里就有不青銅鑄造的太平缸,也有地方吉祥缸。

有的人家會在里頭養上金魚,還有的會種上點蓮花,荷花等觀實用,這東西一般都是大缸,很大的那種,基本上半人來高。

有的地方用石頭的,但是更多的是用的陶,皇宮里的太平缸當然是雕龍畫,據說最多的花紋便是龍魚石紋。

現在基本上都是陶制笨,死沉,還很大!

“自然有妙用啦!”于良吉才不說,就是要八十口太平缸。

這要求雖然不合理,但是在來的時候,上頭就有話說了,于侯爺讓干什麼就干什麼。

所以何德森照樣執行就夠了!

這個時候老村長來了,他是來找于良吉的,進門看到個陌生年輕人也沒主意,正好,于良吉還想找老村長呢!

“外頭來的那些人就在圍墻外頭住帳篷,合適嗎?”老村長是怕他們被野襲擊!

這大夏天的,蛇蟲鼠蟻多著呢!

“謝老丈關心,我們有專門的負責人,負責這一塊,放心吧,在野外不是頭一次過夜了。”這點能耐都沒有,務府可要被人笑話死了。

老村長看著他納悶兒,這誰啊?

“這位是務府派來的何德森總管。”劉文喜給介紹。

于良吉是侯爺,沒道理給外人介紹自己的總管;石宏大是于良吉的結契之人,要是有職在的,更不適合了!

也就自己適合了!

務府啊!

伺候皇家的人呢!

沒等老村長說什麼,于良吉已經拉著他說了何德森他們要在村里買菜的事兒,老村長頓時就轉移了注意力!

“要采購多?”如今青菜刷刷的下來了,四季菜店的人也不過來收菜了,要收也得等冬季大棚的菜下來才會再過來。

“在此地建設侯府,候府建設完了那些工程隊的人才會回去,估計怎麼著也得到秋。”何德森估算了一下。

“好,好,想買什麼菜跟大家伙兒說,大家伙兒有的肯定賣!”哪怕一個銅板一斤呢,也行啊!

總比喂了豬強,豬還可以吃點兒徽菜、豬食菜之類的東西果腹呢!

這青菜可是能換錢的咧!

“讓大家伙兒也都細點看著家里的菜園子,這年夏天也能賺點零花了!”于良吉也跟著高興,反正花的又不是他的錢,都是朝廷掏銀子。

石宏大在一旁搖頭,這小呆子,朝廷不知道在他那里賺回來多錢呢,給他這點花銷他就高興這樣,真是個好騙好哄的。

倒是何德森看到這樣的景,若有所思,看來這十八里鋪對于侯爺來說,還真是老家啊!

五百人,一天消耗的青菜也是個可觀的數量,不過幸好十八里鋪的人都勤懇,他們的菜園子種了菜還不算,在田間地頭,也有不都種了豆角之類爬蔓的菜。

除此之外,還有縣城的屠戶,每天都要送五頭大豬、四頭牛過來,村里人也都積極的攢著各種蛋類,夠一百個數就賣給他們,他們收起來也大方,付錢的時候,都是按照縣城里的零售價收購。

痛快的不得了!

可是剛痛快了沒幾天,就發生了打架斗毆事件!

310 打起來了

的起因很簡單。

自從人手足夠之后,這十八里鋪就被對眼前那一百人圍住了,進出都是十八里鋪的自己人,外人一概不許進出!

有外嫁到十八里鋪的媳婦子,想幫著娘家人進來?可以,直接一封休書丟過去,現在十八里鋪的漢子不愁娶不到媳婦,甚至有別的村落的婆想進去說,可惜,十八里鋪只相信一個婆,那就是他們村兒的單婆。

十八里鋪有圍墻,高高的圍墻,不是誰都能進去的,而外頭的工地,是有兵把守的,別說進去了,就是靠近都會被驅逐!

當然,有的人不怕死,例如石大家的石二貴,爺倆也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沖進去了!

說是找活來了!

何德森二話沒說,直接就讓人把父子倆帶走了!

都不知道被什麼人帶走的,石家村的人雖然很想不管不顧,但是誰讓石大是石家村的呢!

石家村村長不得不出門去找了人的話,結果縣衙的人說了,沖撞務府,直接判了流行千里,苦役!

石桂娘哭得差點瞎了眼!

已經沒了娘,哥哥也離家出走,爹跟弟弟更不省心!

石村長也無奈,石家可還欠著他一百兩銀子沒還完呢!

最后還是石村長做主,賣了老房子得了一百兩銀子,還他;石桂娘過繼到他名下,找了個遠遠的地方,將石桂娘嫁了過去。

石宏大知道之后,只是給了石村長一百兩銀子,什麼話都沒有。

石村長知道他的意思,說實話,石宏大跟石桂娘沒啥恩怨,當年石桂娘還小,跟石宏大之間,也就視而不見。

好歹,現在石宏大也當了,而石大跟石二貴都不能在家,家里沒有一個男人在,石桂娘一個孩子,也的確是沒有依靠了。

知道石村長的所作所為,他知道這是最好的結果了。

這一百兩銀子,石村長留下了五十輛,當做辛苦費,剩下的五十兩,給了石桂娘做嫁妝里的箱銀子。

置辦了十匹棉布,六匹細棉布,兩匹紅綢緞,以及那一大紅服,湊了四箱子,將石桂娘風風的嫁了出去。

他媳婦還納悶兒:“你怎麼把那麼多錢給了?”

石桂娘以前在村里的風評普普通通,而且因為石張氏的關系,大家對家兩個閨,也不怎麼接

不過當時石桂娘倒追馬家村村長家獨子的事兒,還是知道的,對于這麼一個不要臉的孩子,石家村的人都看不上!

不過若是嫁了當然算是一段佳話,可關鍵是沒嫁

退了親不說,連下定的東西,都是石大東拼西湊出來給退回去的,因為原來的東西,都抵賬了!

這次能嫁出去,也是因為對方不止路途遙遠,還因為對方已經三十了,才親,前些年家里一直在死人,男方一直在守孝,耽誤了親事,到現在家里就剩下他一個了,別人都說他克親,沒有閨樂意嫁啊!

這才到遠說個媳婦回來。

正好,那邊也不知道石桂娘的底細,還當真的是石家村村長的閨,一口就答應了親事,給的聘禮,也都隨著嫁妝帶了回去,石村長沒花多錢,倒是落了不好名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