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夫夫孩子熱炕頭 229

《夫夫孩子熱炕頭》 229

就幾個木頭架子,上面放著一些布袋子,下面著布條。

“南方,朱砂桔種子。”小于舉人第一個看到的就是一個小布袋子,上頭掛著個布條。

看到名字之后,嚇了一跳!

這是北方,你弄了一個南方的種子,怪不得大家誰都不買這種子呢!

但是朱砂桔基本上都是砧木繁育嫁接育苗的,這直接給個種子,恐怕除了自己,誰種植都得種死。

這種朱砂桔,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葉橢圓形,兩端尖。果扁圓形,朱紅;味甜,可食。

產自東南部,廣東地區有大量盆栽。

而且朱砂桔是傳統的觀果類柑桔的一個重要品種。

其果實較金桔大,偏桔紅,觀賞效果較好,等了的時候,便是朱砂,所以也朱砂桔,十月到十二月是它的果實期。

春節時布置在室、門廳等提,可是甚歡迎。

小于舉人將這一袋子的種子都拿了下來,這東西不是一年就能培育出來的,他還是將種子都包了吧!

第二個是個長粒的小小的種子,系著的布條上寫著“蟠桃”!

于良吉呲牙樂了,這個更好,沒個幾年都無法行啊!

而且這兩樣雖然是南方種植的東西,不適合北方,但是他有辦法啊!

不能種在地上,可以種在大缸里!

這一點,他有經驗!

299 選種府城

北地寒冷,不適合直接將植株栽在地上,因為就算是有大棚,那也改變不了土地會冷的事實。

但是放到大缸里栽種就不同了。

只要不接地氣,栽種這種小型的樹木,還可以滴!

到時候摘果子賣,或者是直接一棵樹賣出去,還說過年的時候,那價格想一想就會很高!

且種植果樹不是一兩年就能學會的,好像甘草杏,如今已經不是他們十八里鋪的特產了,很多人都會了,就是做出來的味道不一樣,還有人為了圖方便省事,用大炕烘干,結果黑的一比那啥,買都賣不出去,只能自己消化。

Advertisement

不論是青菜,還是甘草杏,都不是長期,只能短期間收獲利益,時間長了,大家都會了。

十八里鋪就沒優勢了。

畢竟十八里鋪太小了,跟人家輒上百戶的那種一姓村沒法兒比。

人口都不占優勢,不過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就是省事兒啊!

小于舉人說干什麼就干什麼,去年的大棚效果就不錯,十八里鋪一個個都賺了不,以至于他們對小于舉人已經有些盲目的信任了。

蟠桃的種子,也被收了起來。

接下來就是荔枝、黃金瓜等東西,可惜,小于舉人沒看上,首先,荔枝、梨子等等都是很高的果樹,沒辦法缸栽不說,長得很高,又不能反季節收獲,要是真的春天開花秋天吃果,還不如買現的呢!

黃金瓜也是要接地氣才能好吃的一種瓜果,且麻煩,這里的人認不認這種瓜還不一定,中了銷路也很難保證。

蟠桃就很好啊!

首先,桃子寓意好,其次,上市的時間準確啊!

小于舉人跳得很嗨皮,石宏大守在大門口,看著小于舉人在里頭上躥下跳,呃,是認真挑選。

除了見的南方水果種子,這里還有番邦的一些種子。

“還有別的麼?”于良吉挑了又挑,還是沒有合適的,抬頭問那個種子站的接待人。

“有,隔壁的屋子里,都是些花草種子,聽都沒聽過的那種。”那人很是盡職盡責。

“過去看看!”他們沒聽過,不代表小于舉人也沒聽過。

那人積極地帶著人進了隔壁的倉庫,這里同樣品種稀,放著小布口袋上帶著布簽,于良吉拿起一個瞅了瞅:薰草。

好東西,這玩意兒在這個時代,恐怕是大洋彼岸過來的,所以大家對養活洋玩意兒都不怎麼有把握。

拿了吧,好歹這東西實用的,既能跟樟腦丸一樣熏服,還能跟酸棗仁一樣安神。

這邊的確都是些花卉種子,小于舉人還選了紅楓樹種子。

別看這名字是樹,實際上,它是可以盆栽的,且紅楓樹盆栽是很漂亮的觀賞植

以前一直想要一個,可惜,沒時間,現在好了,有機會實現夢想。

挑挑揀揀沒得選擇了,小于舉人才意猶未盡的帶著東西出來,那個種子站的人看到了,幾乎激的痛哭流涕!

“你咋啦?”小于舉人不明所以。

“這些您都要麼?”好歹拎了東西出來。

“都要了。”不要他白挑那麼久了。

“都拿去一起結算。”石宏大干脆開口,讓那個人放心好了。

等到了外面,那個人離開之后,于良吉才拉著石宏大問他:“那人怎麼了?”

那麼激干什麼?

“他是這個種子站的管理者,要是一直這麼賠錢下去,他明年估計就得被罰款了。”石宏大好笑的道:“據說那個倉庫都一年沒開張了。”

而小于舉人一來,就買了很多東西。

能在這個倉庫里的肯定都是些珍惜種子,然后價格上來說,也不是一般人能承的,于良吉一口氣都給人包圓了好幾樣,那個人能不激麼!

好歹滯銷的東西了幾樣不是?

小于舉人目瞪口呆之后,只好去找新的種子。

他買種子很挑剔,今年他準備給地里種黃豆。

“全都種植黃豆麼?”石宏大沉一下,詢問小于舉人。

“剩下的全都種植黃豆,量種植留種的那些玉米跟高粱還有土豆,新開荒的種花生。”小于舉人早有安排:“明年種植一茬大蒜。”

“啊?”這回到石宏大目瞪口呆了,種植大蒜?

“明年種一茬秋蒜。”小于舉人嘆了口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種了大蒜之后,我才能安心。”

沒有特別有效的殺蟲劑,尤其是殺死大蟲子的那種,小蟲子的還能指一下他那些配比好的藥水兒,大的就不行了,例如青菜蟲、玉米蟲等等。

所以不種一茬大蒜殺菌消毒,小于舉人真的放心不下。

石宏大想到去年種植的大蒜,也是小于舉人要求的,種植在菜棚子那塊地方,是春蒜呢。

“好,你說種什麼就種什麼。”反正他們家也沒指靠著田地賺錢,也不缺吃的,每年都買很多糧食回來,也賣很多糧食出去。

買完了東西,已經過去一上午了,倆人去旁邊的飯店吃了點飯,回來繼續挑種子,于良吉是要求很高的人,他選擇種子十分挑剔,不怪小于舉人家每年都收。

這一天都耗在了種子站,晚上回去洗了個澡,吃飯的時候,跟林杰和洪澤濤做一張桌子。

“今天去學院,覺如何?”小于舉人一邊夾了一筷子清炒油麥菜,一邊問兩個人。

“還好,學院很大。”比起十八里鋪的小學堂,學院太大了。

小于舉人點頭,他的小補習班能跟人府城高校比嗎?人家這個相當于高中,好幾千人,他那個小學堂,連一百名孩子都沒夠數量呢。

“人也多,打起架來可過癮了!”洪澤濤甕聲甕氣的道。

“你說什麼?”小于舉人差點噴了里頭的飯菜!

“今天實戰,好多人在一起混戰,打架那一個過癮!”洪澤濤吃了一塊紅燒滋滋的很。

今天一上課,教頭就說了,實戰,然后拉著人馬去了演武場,紅藍兩方人馬,混戰,每個人上有三個致命點,三個致命點被人破了,就是“死亡”,要下場的,他一直沒下場,打了一小天,最后剩下的紅方四十八人,藍方五十一人,藍方險勝。

小于舉人聽完之后,不知道要說啥好了:“這還是學院嗎?”

怎麼覺,像是培養混戰高手的地方啊?

“教頭不錯。”石宏大卻大大的贊揚了一番,在小于舉人不贊同的目下解釋:“像他們這樣的人,就算是不想當兵,在會試之前都會到軍中實習,軍中的風氣是強者為尊,或者勝者為王,你可以聰明,會計謀,但是除非特殊況,否則手也要過關,不然,一旦有事,戰場上的勢可謂瞬息萬變,你不能活下來,就只有死。”

這是最普通的道理,但是沒經歷過戰爭的人是無法想象的,所以他們的教頭不是純粹的在教學,而是在教他們如何報名,如何能在保命的況下,做更多的事。

例如殺敵,例如斬獲。

小于舉人乖乖低頭吃飯。

他忘記了,他只是個文舉人,不是個文武全才。

一筷子青菜夾著兩片明顯是從紅燒上咬下來的瘦落到了碗中,石宏大看著他:“不要總是吃菜,要多吃點。”

多吃點才能胖乎乎,這麼瘦可不行。

“嗯!”小于舉人瞇了瞇眼睛。

也是,青菜,,各有所長。

他一個現代過來的人,又不是圣太祖那個軍事發燒友,沒道理要樣樣齊全,他還是活自己的吧!

吃完晚飯大家坐一起喝茶聊天,小于舉人說了:“明兒去拜訪一下府尹大人,下午準備一下,后天我們就回去了,你們有事,記得聯系我們。”

“來之前,兩位老先生也說了,他們的兒子就在府城這邊,要是有事兒就去求助。”林杰沒想到自己跟洪澤濤的運氣這麼好。

自從除了孝之后,到十八里鋪,一路都有貴人相幫。

“他們的養老兒子嗎?”小于舉人聽說過,但是不知道是什麼人。

“嗯。”林杰點頭。

“是個當的?”小于舉人猜測。

“是個大兒。”洪澤濤笑呵呵。

“別說了,只要是個當的就行了。”于良吉對場沒什麼興趣,主要是他也不太懂場那一套。

第二天上午,他們倆就準備了禮,因為早就知道他們來了,但是人沒投遞拜帖,他也不好貿然登門拜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