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夫夫孩子熱炕頭 222

《夫夫孩子熱炕頭》 222

要不是娘家來人又哭又求,幾個孩子也跪地求了好幾天,這才沒有被休棄掉,從此無論是在婆家還是在娘家,倆人都老實了,既不敢多說一句話,更不敢多走一步路,生怕被丈夫找借口休掉,聽說小于舉人又得了朝廷的嘉獎,倆人嚇壞了,石宏大去年冬天風言風語的傳過來,老三媳婦曾經找人們倆,倆人立刻就告訴了張老太太。

張老太大讓們倆告訴那人轉告老三媳婦,再不消停,就跟老頭子一起去縣衙,狀告老三跟“忤逆”!

相信縣衙會替他們二老管一管不孝兒子跟不孝兒媳婦。

老三媳婦果然消停了。

要知道,要是二老真的一起去告他們,衙門再一調查,他們可是沒理的,到時候流放做苦役,簡直太簡單了!

說不定,會被人賣去為奴,一輩子可就沒希了!

“嗯?這個好好吃啊!”于良吉拿了一塊點心咬 了一口,清香味兒瞬間就彌漫了開來。

“是嗎?”老太太笑呵呵的道:“這是我自己做的冬瓜餞,包了脆的蛋皮。想著這個好吃點,就給你們準備了一些。”

冬瓜本不甜,做餞也甜不到哪里去,但是卻有著冬瓜的清香味兒,淡淡的,很適合小于舉人的胃口。

“喜歡吃,這個不太甜,味道上淡淡的,更清香一些。”小于舉人一口吃了三個,于寶寶也吃了四個,叔侄倆口味都一樣。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咸菜餅。

用的是老咸菜疙瘩,切細細的,用涼白開過水好幾遍,兌上蔥和香菜,然后用蛋勾芡面,烙小餅。

油水都被吸收了,但是不油膩,吃起來鮮香可口,對于一大早就吃了點小籠包子,現在到了張家都有點了的叔侄倆來說,簡直太好吃了!

Advertisement

大舅媽和二舅媽看了,立刻轉去,一人拿了一樣出來,給空了的盤子換上。

張老太太高興的道:“喜歡就多吃點。”

于良吉還真了,于寶寶也了,因為起得早,早飯都沒怎麼吃,沒胃口呢。

“今年收怎麼樣?”于良吉也就只能問問這個。

“不錯,按照你說的,莊稼都比壯實很多,還種了不花生,一會兒做了給你嘗嘗。”老太太漸漸地放松了一些。

“嗯嗯!”小于舉人點頭。

看他們的樣子都了,大舅媽跟二舅媽就和老太太說了:“婆婆,看樣子都了,咱們做飯吧?”

“就做咱們自己的吧,外頭那些不必。”小于舉人指了指外頭那三十六個人。

這麼多人突然到來,人張家不一定務了他們的吃食。

“那可不行,哪能空著肚子。”老太太不同意:“咱們張家還有這點飯,老大家的。”

“在,婆婆。”大兒媳婦可老實了。

“去殺十只。”老太太吩咐。

“是,婆婆。”大兒媳婦乖乖聽話,這麼多人,不殺十只也不夠吃啊!

“老二媳婦?”老太太開始人。

“在,婆婆。”老二媳婦還是那有點刻薄的臉,但是這會卻老老實實,可怪順了的樣子。

又吩咐了:“去把大都切好燉了。”

“是,婆婆。”妯娌倆出了門,著急忙慌的去干活了。

這麼多人不可能炒菜,就算是炒菜也得是好幾鍋,于是干脆大鍋燉好了。

“大嫂,家里還有十條大鯉魚,咱們化個八條吧,一桌一條,六桌應該夠他們吃了。”二舅媽想了想,菜不能太薄,會讓人覺得不妥。

“行,就化八條。”大舅媽點頭:“我先去殺,然后燒水理,等水燒完了我就撈飯。”

兩人有商有量的開始忙碌了起來。

燉蘑菇,豬條,醬燉大豆腐,紅燒大鯉魚。

黑白菜,芹菜炒,五香豆干,沒炸花生米。

湯就是紫菜蛋湯,主食是水餃,酸菜豬餡兒的水餃。

幸好家里有凍現的餃子,全都下鍋煮了,才夠這些人吃的。

吃飯的時候,老太太頻繁的夾菜,兩個大嫂也是忙來忙去,幾個小孩子也不負往年的活躍 ,都很老實的吃東西。

“來,喝一杯!”石宏大舉杯,跟兩個張家舅舅干杯。

“來,干!”大舅舅老實,石宏大舉杯他就喝了。

“干!”二舅舅更老實了,一口就干了。

“好酒量!”石宏大也喝了,以前在招待任務的時候,天氣太冷他們也有準備的酒,那才是真的高度酒,六十度的燒刀子。

一口下去全都是暖的,這點白酒對他來說不算什麼,老爺子就在桌子上笑瞇瞇的給小于舉人跟于寶寶夾菜:“吃, 這大鯉魚可香了。”

鯉魚有刺,但是因為魚大的關系,這刺兒也大,很容易就挑了出來,拌上湯,味道很特別,這種家常的紅燒鯉魚,并不油膩,小于舉人跟于寶寶吃的特別開心。

看著幾個張家村的孩子,小于舉人就想到了張家村的公立小學堂。

“孩子這一年的學習怎麼樣啊?”小于舉人開口詢問,這會兒氣氛好一點,起碼老太太不張了。

“快別提了!”老太太撇:“自從那個張云逸沒了之后,那學堂就有名無實,兩個先生教導的也是能糊弄就糊弄,連個山長都沒有,孩子到現在還只是會背百家姓,千字文學了個開頭!”

“沒了?”于良吉瞪大眼睛。

“嗯,他們一家本來厚著臉皮在這兒的,可學堂被他家那個張云逸弄的烏煙瘴氣的,最后族老們都忍不了,有消息說張云逸在邊塞服苦役,他們一家就把田地租賃了出去,鎖了大門一家人都去邊塞看張云逸了,回來之后就哭爹喊娘的,還掛了白幡,我們都猜他們家的張云逸恐怕是去了,就是尸骨還沒運回來。”老太太對張云逸也非常冒,當年本該是小于舉人的山長地位,被張云逸給弄到了手,而且張云逸還不好好干,小學堂都了他斂財的工了。

“這麼嚴重啊!”小于舉人嘆息。

“大過年的不說這個了,晦氣。”老太大擺了擺手:“你那個學堂就不錯,比這里的強多了。”

“那是啊!”說起這個,小于舉人還很自豪,自豪過后,就看石宏大正在給張家大舅倒酒,立刻就推了推他:“別灌酒啊,喝多你你負責啊?”

“沒事,我有分寸。”石宏大在桌子底下小于舉人。

他怎麼會灌酒呢?只是讓他們多喝點兒而已,他不是也跟著喝了麼?

“別攔著了,一年到頭也就這幾天能喝個痛快,喝吧!”老太大還直催他們喝酒的。

小于舉人雙拳難敵四手的,只好偃旗息鼓。

當然,因為石宏大的彪悍,沒人去找小于舉人喝酒,于良吉眼前擺著的,是跟于寶寶一樣的白糖沙果干泡水。

算是農家自制的飲料了。

“八個小秀才,今年是不是能考舉人了啊?”老太太對小于舉人教導出八個小秀才的事兒,特別的與有榮焉。

張云逸中了舉人這麼多年,執教當上山長三四年,別說秀才了,連個生都沒考過。

老太太對十分不滿。

一樣不滿的人大有人在。

“哪兒那麼容易啊?”小于舉人覺得大家想的太好了:“起碼兩年之后才能繼續考,一個是他們還小,秀才都是勉強考上的,一個就是即便考上了舉人,也無疑是拔苗助長。只有等他們學 的好了,才能痛快的去當個舉人。也不會有名無實。”

說白了,十四歲的秀才大家說是天才,十四歲的舉人你再試試?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人越出眾,曲高和寡啊!

“只要能往上考,晚個兩年又如何?”老太太向往的道:“晚十年都值得!”

農家出個人才不容易,大多數孩子都無法適應那種讀書或者習武的生活,因為太復雜,文舉要讀書,武舉要帶兵,很多時候,他們寧愿重復祖祖輩輩的生活軌跡,種種田,養養家。

“家里的孩子,也要考試嗎?”小于舉人看幾個孩子,大的大,小的小,要是讀書有出息的話,也能讓張家的日子好過些。

張家村的人有好有壞,不同的是,壞的比好的多。

“現在那倆先生都不認真教導,他們能不做個睜眼瞎,我就知足了。”老太太嘆:“誰讓他們沒攤上好時候呢!”

老太太給寶寶夾了一塊木耳:“以前有老叔公那個老舉人在的時候,還好一些,自從張云逸接管了小學堂,別提了,都不夠他一個人禍害的呢!”

293 破五大雪

老叔公也曾經教過原主,于良吉是知道的,自從那個老人去世后,這張家村的學堂,原主就沒再去過。

“可孩子不能總這麼耽誤吧?”小于舉人看不得那幾個孩子畏畏的樣子,去年過來的時候,還知道拉寶寶出去玩,眼中還有靈,現在一個個畏畏的好像怕的小老鼠。

除去老三家的那個,其他的孩子還是不錯的,今年看起來,他們過得并不好,吃一口東西都要看看老太太,兩個嫂子忙進忙出的時候,他們也都看著,這會兒分開桌子坐,他們幾個聚在一起用一個小炕桌,卻沒人說話,可安靜了,這不是一群孩子該有的場景。

“能不做睜眼瞎就行了。”老太太對兒孫們也沒了以前一直慣著的態度了,到底還是跟他們娘親,自己這個算什麼?差點被氣死也沒人搭理!

哼!

不得不說,老太太遷怒了。

這一年病病歪歪的老太太,更年期延后了,如今修理了兩個兒媳婦的好手,以前沒管,結果鬧出了大笑話,現在不管管,等死了誰管去?

兩個兒子也被老頭子收拾了,以后看不好自己的婆娘,就別出門了!

這一年才老實多了,以前干活還分個你我他,現在讓干什麼干什麼。

早知道做惡心婆婆這麼好,早就當了。

“小兒是去年的,你多吃點,可有嚼頭了,可惜了,我這老牙口,是嚼不嘍!”老太太對又給小于舉人夾了一塊關節,這塊最好吃,,皮薄,還有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