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夫夫孩子熱炕頭 27

《夫夫孩子熱炕頭》 27

“耬車是啥?”石宏大好奇,沒聽過這玩意兒。

“耬車啊,那東西種地快著呢!你不知道?”于良吉好奇。

耬車這東西,他記得,有介紹說牛拉三個犁鏵,由一人縱,滴下種子,并同時握住條播機,也就是耬車,一天可播種667公畝。

而且早在漢代就有雛形了,怎麼穿越前輩沒找人弄出來?

“從未聽說過。”石宏大認真回想,別說耬車了,種地誰家用車?都是用的犁開壟,鎬刨坑,人工點籽,人工埋土。

“也罷,我就弄個耬車出來,不然這麼多地,我怎麼種?”于良吉可不想真的人工種植,非累死自己不可!

于是立刻胳膊挽袖子,畫了耬車的圖形,,然后犯愁了:“這東西你說咱們是弄木頭的,還是鐵的?”

沒等石宏大回答呢,他就開始自問自答了:“鏵用鐵的,后面這些,用木頭的吧?不然太沉了。”

石宏大沉默的看著他畫出了一個奇怪的東西。

于良吉將古代耬車做了新的改版。

耬車一開始種植的都是谷子、大豆等農作,并不適合玉米,但是改良之后的耬車,就適合種植玉米了。

他做的是三腳耬車,這個雖然沒有五腳、七腳的那麼省事,但是勝在靈活。

苞米籽兒是需要間距的,不像谷子是不怎麼需要,所以他給上頭加了個小閘門,像雙層篩子一樣,到時候一拉,就會自下種。

前頭開壟的鏵頭是鐵打造的,破的開土,后頭合壟蓋土的則是木頭打造的,可以輕一些,不然土多了,苗也長不出來。

于良吉沒別人可以傾訴炫耀,就只好對著石宏大解說,說到專業,于良吉可謂是手舞足蹈,說的也頭頭是道。

Advertisement

石宏大越聽越驚奇,若是這耬車真的能達到要求,對大蒙來說,可是了不得的發明!

但是,舉人小老爺,怎麼會這個?

作者閑話:

082 耬車圖紙

082耬車圖紙

他心里有所想,就直接問了出來。

“其實,早在漢代的時候,就有了耬車的雛形。”這一點,于良吉可是有據的:“只不過后來人們經歷的太多,朝代更迭,天下分了合,合了分,以至于到了現在,能留下來的東西越來越了,尤其是先前的朝代,對工匠們也不怎麼看重,丟失一些手藝傳承,很正常。”

“那你這是?”石宏大對于良吉說的話沒有反對。

原因就是圣祖皇帝當年也是這麼認為的,不然也不會大力的發展工業,制造出火槍大炮地雷等品。

當然,水泥什麼的,都是那個時候創造出來的,如今的工匠們可不是曾經那樣落魄了。

各種好待遇。

“我這是在古書上看到的提示,然后自己琢磨的,你也知道,我哥……就是這樣累死的,我不想孩子以后也是這樣累死……。”于良吉越說聲音越低。

這個借口他在畫圖紙的時候就想好了!

原主的哥哥,的確是猝死,而且很大原因就是累的!

他現在還原主一個心意,為死去的哥哥和千千萬萬早逝的勞人民,創造出一種簡便的耕種方式。

他們在天國安好。

“對不起。”石宏大的心突然有點難,舉人小老爺別看平時很隨意,甚至還親自下廚做飯,但是本人的確很高尚。

不是那種迂腐之人,甚至還能看書看出東西來!

被人這麼誠懇的道歉,于良吉有點臉紅,明明只是一個借口而已,騙人是不對的!

Advertisement

“沒關系,這個東西,你看找誰做?村里好像沒有木匠。”村子里只有一個鐵匠。

給我吧。”石宏大將圖紙收了起來:“過幾日去縣城,在那里住一晚,我找個木匠打造,你放心,不會讓人知道。”

“啊?”于良吉有點聽不明白。

不讓人知道?

“不會讓任何人知道。”石宏大很鄭重的承諾。

“什麼呀!”于良吉手錘了石宏大一下,邦邦的將他的手都震紅了。

石宏大有點錯愕,這是什麼意思?

“這東西研究出來,就是給老百姓用的,我自己藏著掖著算怎麼回事啊?”于良吉哭笑不得:“要是真的好用,咱們全村,全縣,甚至是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用,那才好呢!”

“可以獻出去?”石宏大比于良吉還激

“當然了!”于良吉以為他說的是“現”:“不過怕他們不接,我先弄出來用,等他們發現好用了,再準備一個自己家用就行了。”

老百姓接新事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關系到一年的生計的時候,哪怕是他那手玉米粒機,也是在看到了他家的效之后,大家才陸續接,而且手玉米粒機的型小,也不費錢,更不會耽誤什麼,不好用,大不了再用手玉米籽粒唄!

耬車就不同了。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大家都是搶著時間在種地,一時都耽誤不得,而且耬車關系到下籽兒和出苗。

誰敢拿這兩件事開玩笑,做實驗啊!

作者閑話:

083 勝臨之縣

083勝臨之縣

“你放心,肯定不讓你吃虧!”石宏大暗暗決定。

“我能吃什麼虧?只要鄉親們種地的時候省點力氣,我就高興了!”于良吉沒多想,將圖紙給石宏大去打理。

二月中的時候,于良吉將張家二嬸子請來幫忙照顧于寶寶兩天,他跟石宏大還有老村長去一趟縣衙。

這是于良吉第一次離開十八里鋪。

當然,原主的記憶里,不是第一次,但是他是啊!

石宏大駕著馬車,老村長家的二兒子也趕著馬車,帶著老村長,和村子里另外五家人一起,一共七輛馬車,浩浩的往縣城方向走。

村子里的是一條水泥道,一直連到道上,道是朝廷修建的,同樣是用水泥鋪地,平板的水泥大道,來往車輛還多。

“人不啊!”于良吉坐在馬車上,屁下面鋪著一條破褥子,一條好褥子,不至于太顛簸。

“快要開春了,都是去縣城的,買賣地契,看個牲口什麼的,等到了三月,就有挑種子的了。”石宏大趕著馬車,拉著舉人小老爺。

“咱們辦完地契,就去買兩頭牛,一匹馬吧!”于良吉懷里的錢包。

于家原本有過大牲口的,是于家大哥去世之后,原主做主給賣了!

現在他要買回來!

家里有個老牛車,那就買兩頭老牛,老牛力氣大;再買一匹馬,打造一個帶車廂的馬車,他現在好歹是舉人老爺了,以后出門可得有車子代步,拉車的馬也可以種地。

再加上他們馬上就要蓋房子了,必須要有幾個大牲口拉料干重活。

這次去,也是要解決房場的問題,田地的問題,還有買大牲口,至于蓋房子的料子,石宏大說他負責找人。

于良吉畢竟是舉人了,有功名在的人,不好總是為這些瑣事,跟人打道,而且那些人看到于良吉親自去談,也不敢要價。

盡管穿越前輩努力了一輩子,但是還沒能徹底取消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也是,現代社會還有個高低存在呢,更何況這封建的古代社會了。

因走的是道,路上冰雪見,等快到中午的時候,他們也到了地方。

一個四四方方,在于良吉看起來也算是大的古城,是用青磚和水泥搭建起來的,很結實的縣城。

上書“勝臨縣”。

據說是因為在圣祖年間,大軍八次北征,次次都得勝而歸,而每次得勝而歸的時候,都會路過這里。

這里最早只是個落魄的小村落,一直到后來圣祖皇帝登基稱帝,與民休息,大力發展,這里就起了一個縣城。

雖然不是在重點國道上,但是因為有點歷史,所以這里就被大家齊心協力改了“勝臨縣”,原來的名字,已經無人記得了。

縣城有兩個門,一個南門,一個北門,中間一條寬敞大道橫穿期間,縣里的格局,好像棋盤一樣,分為東南西北四塊地方。

東街富貴,西街勤儉,北衙辦公,南面坊市。

也就是說,東邊住著的基本上都是本縣富戶;西街則是平民老百姓;北邊是衙門的地盤;南邊則是做買賣的地方。

作者閑話:

084 初進縣城

084初進縣城

他們進的是南門,正好都是做買賣的地方,還有一存車的,一個大錢,車馬都給你照料好嘍。

存完車,就直接去的衙門,辦正事要

佘老村長對衙門很悉,這次來因為有于良吉這個小舉人在,連衙役都對他們禮敬有加。

“是要蓋房子麼?”辦理房契的書吏態度不錯,一點都不為難人。

“是,蓋個三進的四合院。”于良吉他們是坐著跟他說話的。

“蓋房子好,是磚房還是土房?”書吏問的很詳細。

“磚房。”于良吉就沒想過蓋土房,土房年年都要維護,磚房就不用那麼麻煩。

“好的,衙門里有專門的施工隊,南門那邊還有兩家民間施工隊,技都不錯,您可以考慮一下,還有水泥和青磚,都在南邊那有賣的,現在就該準備一下料了。”書吏很熱地介紹了一番。

于良吉對這個還真不太在行。

“施工隊是肯定要雇傭的,可能,三個都得去。”石宏大在一邊開口。

“要這麼多施工隊干什麼?”書吏也愣了。

“我們村兒還有圍墻需要建。”老村長可自豪的咳了咳,連腰板都直了。

“那恭喜您老了,早該建個圍墻了。”書吏也高興的笑了。

十八里鋪每年都會被野逛進村子里,大家都擔心,他們那里有個什麼人員傷亡的,這可是大事。

無奈的是,那地方的人都一個個脾氣倔的不行,有心想幫一把吧,偏跟他們也不,這回好了,總算是想明白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