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重生異能 沖喜[重生] 111

《沖喜[重生]》 111

這焰火是急之時方才可用,他先前懷疑是葉云亭做戲便一直沒用,可此時意識到可能是西煌人潛借機生事后,便也顧不得了。

灼眼的焰火升上漆黑夜空,那些追不舍的刺客作一頓,接著攻勢更加猛烈起來。

葉泊如瞧著他們不要命的勁頭,心跳得更厲害,只能狼狽躲在侍衛后。但這些刺客太兇狠,雖然有侍衛護著,他還是難免了皮傷,而侍衛更是損失大半。等救兵趕來時,護著他的侍衛只剩下四人,那些黑刺客見援兵到來,立即不再戰,化整為零散了漆黑的樹林之中。

趕來支援的神策軍統領神難看:“怎麼回事?”

葉泊如捂著胳膊上的傷口,扭曲著面孔道:“是西煌人。”

第85章 沖喜第85天 離京

西煌人?

神策軍統領面驚疑:“上京怎麼會有西煌人?”

“我也不清楚。”葉泊如捂著傷口, 息一聲,艱將過程講給他聽,接著陡然想起葉云亭, 驚聲道:“你們來的路上,可有遇見葉云亭?他策馬往那邊逃了。”

“我立即派人去沿途搜尋。”統領一聽,立即派了一隊人馬循著他手指的方向去尋人。

眼見著葉泊如胳膊上流不止, 又道:“葉侍郎先回去吧,這里由我們。”

葉泊如點點頭, 這才在神策軍的護送下,回了上京。

而此時行宮之中,崔僖瞧著神策軍將殘垣斷壁都翻找了一遍,眉目微沉:“可有尋到什麼?”

“未曾。”幾隊神策軍顧不上廢墟中還未滅盡的火星子和濃煙,用布巾捂著口鼻四翻找, 卻并未尋找任何尸骨。

“看來人早就不在院子里了。”崔僖揣著手, 大拇指叉緩緩挲著, 沉片刻,又問負責其他地方的人,道:“其他地方可有收獲?”

Advertisement

“我們在院落外圍尋到了火油的痕跡。”另一隊神策軍負責搜尋外圍, 此時將收獲報了上來。

“火油?”崔僖眼中現出一玩味,又道:“擴大范圍, 往北去搜尋。發現異常立即來報。”

幾隊神策軍分頭往北去尋, 而崔僖則回宮復命。

一番折騰, 天已經微亮,李蹤再無睡意,臉沉地坐在殿中等候消息。

葉泊如回京后來不及找大夫,匆匆止了便宮稟報形。

李蹤見他狼狽模樣,又見并無葉云亭影, 面便沉了下來:“怎麼回事?”

葉泊如將山腳遇刺之事又說了一遍,提到那些兇悍的刺客時,猶有驚惶之

“西煌人?”

李蹤不太相信上京中能混西煌人,聽說行宮出事,他第一反應便是李歧果然手了。但葉泊如沒有理由騙他,他說是西煌人,必定有依據。

“那些人除了說西煌話,還有什麼表現?”

“他們全都使用彎刀,路數與北昭將士極其不同。”葉泊如努力回憶著,胳膊上草草包扎的傷口又開始作痛。也讓他越發篤定,這些兇悍的刺客,絕不可能是葉云亭安排的人。若真是只是演戲,怎會如此殘暴駭人?

唯有天兇狠的西煌人才能解釋。

“對了,他們面上似乎還有狼圖騰。”葉泊如又想起歹人的面孔,他們個個都蒙著面,夜太黑并看不太清楚模樣,但他想起被侍衛護著躲避之時,分明看見其中一人的蒙面布往下落,出面頰上半個刺青。

其實他本沒有看得太清,并不知道那刺青是個什麼圖案。可他忽然想起這幾日他在莊子上無聊時,曾看過一本與西煌有關的書籍,上面就提到,西煌的戰士,喜在面上刺青,而刺青又以草原上的猛猛禽最追捧。如今回憶起來,那出的半個圖案,十分像是狼頭。

他頓時越發篤定起來,言辭信誓旦旦。

聽他所言,李蹤也遲疑起來,莫非這次當真與李歧無關,真有西煌人潛了上京?

行宮出事太過巧合,更別說接著葉云亭也跟著出了事,這一切就仿佛設計好了一般,很難不他懷疑李歧。但若真是西煌人,也不無可能。

歧趕赴北疆扛敵,西煌必定有所覺察。暗中潛劫走他的母親與王妃,借此他方寸也是有可能的。

李蹤一時遲疑,拿不準到底哪個猜測是真。手指在膝蓋輕輕敲打,他看著葉泊如慘白的臉,終于大發慈悲道:“葉卿先去看看傷,此事等崔僖回來后再說。”

葉泊如如蒙大赦,捂著陣陣發痛的胳膊退了下去。

天大亮時,崔僖帶著神策軍回宮。

一同回來的,還有去搜尋葉云亭下落的人。

兩隊人馬皆是一無所獲。

去搜尋葉云亭下落的統領,一路找過去,只尋到了一匹傷的馬,和半片掛在荊棘上的碎布片。葉云亭下落不明。

而崔僖這邊,只尋到了火油的蹤跡,確定行宮走水乃是有人蓄意而為,卻沒有能尋到縱火之人的蹤跡。而擴大范圍去搜尋的人馬還未傳回消息。

李蹤眼神明滅,半晌后道:“傳令下去,封鎖上京城,再派五千神策軍搜尋西煌賊人下落。”他一字一頓道:“再往沿途各州府傳令,最近嚴加盤查出人員,不管是西煌還是永安王所為,都給我查個清楚!”

……

天才剛亮,便有一隊隊面帶煞氣的神策軍挎刀自街上走過。

百姓們一開始還不知發生了何事,等過去大半日,行宮走水、王妃遇刺的消息便傳了出來。也不知道消息是打哪兒傳出來的,百姓們都認定了是西煌人害怕永安王,才潛上京劫走了老王妃與王妃當人質。

一時上京城中群激憤,甚至還有書生武夫請愿上戰場,誓要與西煌決一死戰。

消息傳到宮中,李蹤神愈發難看:“這些消息是從哪兒傳出來的?”

崔僖躬道:“已經排查過了,都是自茶樓酒樓等地傳出,人流甚眾,無法追查到確切的人。”

“李歧倒是好算計。”李蹤此時再信什麼西煌人潛,便是當真傻了。這一切分明是李歧設的局!

武將家眷不得離京,這是歷朝歷代都有的規矩。李歧明面上不曾違背,暗地里卻趁他不備將人救走。又故意在上京散播消息稱是西煌劫走了人,如此一來,他便占據了大義,屆時便是老王妃與葉云亭出現在北疆,也能說人被救了回來。說不得還能多個名。

“不必再在城盤查,召集人馬,立即往渭州方向去搜,他們跑不遠!”李蹤面沉,冷冷笑道:“不必留手,活要見人死要見尸。若是人死了,正好當做是西煌人殺了。”

歧不是要讓西煌人替他背這個黑鍋麼,那他就索坐實了,讓他有口難言。

“陛下,此舉恐會激怒永安王。”崔僖謹慎道:“如今時局,若是再起沖突……”

“他既要將人暗度陳倉帶去北疆,就已經有了不臣之心。”李蹤瞇起眼道:“沈重予備兵,如今西煌兵臨城下,他若是敢反,便是通敵叛國的千古罪人,天下人當誅之!”

崔僖見勸說不,只能躬,親自帶人往渭州方向去搜尋蹤跡。

***

葉云亭與老王妃離開行宮,奔出十里地后,便換了一輛不起眼的馬車繼續趕路。

老王妃到底年紀大了,頂著寒風策馬奔馳,多有些吃不消。上了馬車后喝了熱水,便閉目倚靠車壁休息。葉云亭坐在另一側,就著車中昏暗的燭火查看輿圖。

馬車之外,只有四名家丁打扮的暗衛在明面上保護,另有五十名暗衛分散在林中,一路護送前行。

獵隼盤旋在馬車上空,時不時發出長鳴。一直跟隨的狼王藏在山林中,不見蹤跡。

葉云亭研究了半晌輿圖,掀開車簾,道:“沿途留下記號,我們換條路,不走陸州,從冀州借道去渭州。”

按照原本的計劃,他們離開上京地界后,便經陸州,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渭州,等到了渭州地界,便能有人接應。

暗衛首領不解:“冀州現在在殷家掌控之下,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而且還需要繞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